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应时而变方为俊杰(2)
    此时,王有龄已死,这也就意味着胡雪岩失去了官场的靠山,那以后寻找谁做自己的官场靠山呢?由于浙江巡抚王有龄已死,朝廷于是派左宗棠任闽浙总督,剿灭太平军。胡雪岩得知这一消息,他把寻找官场靠山的眼光就放在了左宗棠身上。但问题是,此时的左宗棠已听信了谣言,正开出赏金捉拿胡雪岩,要他的人头呢。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怎么去见左宗棠而不会被他治罪呢?胡雪岩沉思着。他意识到了自己手上的一万石粮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因素。于是他决定,一旦左宗棠收复杭州,马上就将这一万石大米运往杭州,这样既可解杭州赈济之急,又显他做事有信义,诬陷他骗取公款的谣言也可以不攻自破。所以胡雪岩一等杭州被官军收复,便将一万石大米运至杭州,直接向带兵收复杭州的将领蒋益澧办理了交割,这样不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一下子便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将他引为座上客,并委他鼎力承办杭州善后事宜。由此,胡雪岩又得到了一位比王有龄还要有权势的官场靠山。胡雪岩的红顶子,也就是这一举措的直接收益。

    胡雪岩就是这样的善于抓住“事机”与“时机”,所以他在袁忠清散布谣言的时候能反败为胜,在失去王有龄这一官场靠山之后能获得左宗棠这一官场更大的靠山。在每一次对自己不利的时候,他都能识时务,准确抓住机会,使不利化为对自己有利。

    一日一心得:

    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说的就是事物的变化。世间万物,一切都在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从这些变化中抓住事物变化的“事机”和“时机”,好好的利用它们,以实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