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惠能(6)
    佛法就在世间,人在世间就可以修成佛。若离开世间去找菩提,这就好像要兔子生出犄角一样,是不可能的。

    我现在所说的偈颂是顿悟的法门,是成佛的法门,这一段偈颂亦可叫大法船。它能运载一切众生,从生死的此岸经烦恼中流而到涅槃的彼岸。你若是迷惑不明白,那要经很长的时间才能开悟;但若你能顿悟,将所有欲念都放下,那么,刹那间就开悟了。我希望你们都能躬行实践,脚踏实地去修行,见性成佛。

    听了六祖大师的法言法语,韦刺史及众僧俗都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赞叹不已。韦刺史说,真是想象不到,在我们这岭南蛮荒之地,出了一位真佛啊!

    随后,六祖来到了曹溪的宝林寺(今韶关曲江南华寺),是为住持,驻锡传法三十余载。他以“见性成佛”为宗旨,提倡不立文字,融儒道传统文化之精髓和禅宗秘笈于一炉,弘扬“顿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独立精神气质的佛教宗派——“南宗”。影响遍及大江南北关内关外海内海外,不仅吸引了北宗的一批弟子,也惊动了朝野。

    曹溪,祖师禅的发源地,是名震海内外的佛门圣地。有人将其与孔老夫子的故乡——洙泗相提并论。惠能也被尊称为“东方如来”。曹溪的得名,始于一代枭雄曹操的玄孙曹叔良于此定居。曹溪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宝林寺乃印度高僧三藏所建。梁天监9年(510),中天竺国那烂陀寺大德三藏,志弘大乘,乃巡历诸国,泛舶至韶州曹溪口村时,见此地地域形胜,堪为沙门居止。说若在此建寺,定会代出高僧,并预言170年后,“有无上法宝于此地弘化”。惠能的横空出世,或许印证了三藏的这一悬记。

    世称南能北秀,南顿北渐。神秀也实乃奇人,一代宗师。少时即熟读儒家经典,兼通老庄,博学多识,名闻乡里。出家后,深得弘忍器重,称其为“悬解圆照第一”、“神秀上座”。五祖圆寂后,他在荆州当阳山(今湖北当阳县)玉泉寺大开禅法,四海僧俗闻风而至,声誉甚高,被视为名义上的六祖。后武则天闻其名,召到京师,“肩舆上殿,亲加跪礼”,敕当阳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朝野景仰。时京都王公士庶,闻风争来谒见,望尘拜伏,日以万计。中宗即位,尤加敬异。中书舍人张说向其执弟子之礼,并赞神秀:“身长八尺,庞眉秀耳,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因在北方传法,故其法系称为北宗。

    神秀很诚实,知道自己的不足。时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感。当武则天把他封为国师的时候,他几次向其推荐惠能,声言惠能的禅机修行比自己高深。赞惠能“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我们要知道,神秀不仅年长惠能32岁,而且曾是五祖寺的“二把手”,而那时的惠能只是个年轻的杂役;此时已年逾九旬,又是两京帝师。他如此说,表明他的确十分钦佩惠能,有博大的胸襟。

    因惠能在南方传法声名远播,又有被视为一等高僧神秀的推荐,使得当时的国家最高领袖武则天对惠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先后于592年、596年、705年三次遣使“敕书劝谕”,欲迎请惠能入宫,以便就近讨教,“侧奉聆音”。

    今天的南华禅寺刻有一座武则天圣旨碑。其中记载,万岁通天元年(696),武则天御赐南华禅寺六祖惠能大师圣旨一道,赞六祖“入大乘之顿教,表无相之真宗。”“横舟揖于苦海之中,究沉溺于爱河之岸,”“大济群生。”使得“万机无恼,八识俱安。功超解脱之门,心证菩提之序。”因而“名振十方,声誉四海。”“朕以身居极位,事继繁煎,空披顶戴之诚,伫想醍醐之味,恨不趋倍下位,侧奉聆音,倾求出离之源,高步妙峰之顶。”九五之尊的皇帝愿意放下身段,坐于讲堂之中,聆听大师说法。看来,武则天是惠能的铁杆粉丝。

    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当面向其讲授佛法,这是个人名扬四海的绝好机会,也是多少高僧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惠能却如如不动,有自己的考虑。国家能重视佛教,以佛教立国自然是好事。但是,我惠能属于大众,而不只属于一人,自已的禅学只能植根于广大黎民百姓之中。再者,皇宫看似富丽高贵,实际上也是一座囚牢,在哪儿将很不自由。惠能既上表谢恩,也给皇上送了两件东西——新州桔和祖传袈裟。

    在辞疾表中,惠能称“陛下德包物外,道贯万民,育养苍生,仁慈黎庶,旨弘大教,钦崇释门。”惜自己“久处山林,年迈风疾”,请求让他“居山养疾,修持道业。”一再婉言谢绝两位皇帝的邀请。

    他让皇帝的使臣薛简给武则天带去了自己家乡的特产——新州柑,以谢皇上赏识之恩。武则天吃了薛简带回的新州柑后,觉得果汁丰富,芳香清甜,赞不绝口。命园丁在皇宫种植此新州柑树。可是,北方京都洛阳种出的柑橘苦涩难咽,与两年前食到的新州柑有天壤之别。此时,武则天悟出了惠能送柑橘的用意:“橘生于南为橘,橘生于北为枳”,得道高僧也需要适合于自己的土壤。就不再要求惠能进京了。还给惠能送来袈裟一领,水晶钵一个,锦缎500匹。又拨款在惠能家乡新州扩建报恩寺,并亲笔题写寺名“敕赐国恩寺”。并要求地方官员安恤僧徒,不要打扰寺庙的清静。唐中宗继位后对六祖也十分尊重和关照,多有赏赐。

    禅宗历史上的两件著名公案——志诚“盗法”、志彻灭祖,反映出北宗门人对惠能由蔑视、怀疑到向往、归附的心路历程,也体现出惠能的智慧和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