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孔子(27)
    法国哲学家从孔子思想中领悟到:征服者可以毁坏有形的物质,但毁坏不了道德;可以征服人们的躯体,而不能征服其精神。法国作家伏尔泰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他读了《赵氏孤儿》后,将它改为“五幕孔子伦理观”,并说,假如世人都像孔子那样仁义,就不会发生战争了。他把孔子的塑像放在自己的书房里,朝夕朝拜,自称“孔门弟子”。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中写道,“自由是属于所有人的,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近代史上,山东一度是德国的殖民地,德国人卫礼贤跟随军队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学成回国后,担任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在教授学生时,他说了句被人视为名言的话:“所谓经济学说、社会学说,皆不如孔教。西方哲学家兴推倒前人学说而代之,中国则以孔教通贯数千年。”在他看来,孔子思想比西方哲学思想好很多,所以能统治中国几千年。

    1772年的英国出版了世界历史名人录,孔子列榜首。从此,英国人在各地建起了许多孔子研究机构,对孔子思想进行深入研究。英国传教士庄士敦还做起了清朝皇帝的洋文“太傅”,他在教授清帝时悟出了儒家思想的价值,他说:“四书五经之于中国,犹如希腊拉丁文之于英国的教育,须臾不可离。”后来,在《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有关“孔子”的词条多达400余则。

    美国人对儒家学说的认识大约是从19世纪开始的。美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后,先读儒学著述,后办教会学校。在两种思想结合过程中,儒家思想不胫而走,传到了美国。1844年,美国学者爱默生说:“孔子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哲学上的华盛顿。”这句话点燃了美国人对孔子的热望,从此,美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各种形式的研究机构,开始致力于孔子思想与东方哲学的挖掘。1974年,美国成立孔子文教基金会,其成员皆为各国政要,开始推动世界尊孔运动。后来,他们还在各国成立孔子学院、孔子博物馆等,对孔子思想进行世界范围的“布道”。在美国的华人华侨也继承古人的优良传统,吃苦耐劳、聪明能干、勇于创造,科技人才辈出,出现了许多名人巨匠。华人华侨的卓越表现,又反过来印证了孔子儒家思想的教育价值,使孔子思想愈发魅力四射,大放异彩。

    今天,在美国旧金山公园里伫立着一尊孔子塑像,在人流最多的地方,他面容和善,智慧满腹,倍受尊崇。在西方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人们遇到了诸多解不开的现代难题,匆忙而烦躁的人们,期盼着从这位睿智的老人的思想中找到答案。当代新儒学代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是应该有回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

    美国人亦多次将孔子评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全人类也一致公认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的重要的一位。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均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或庆祝日。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了全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8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的《巴黎宣言》中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从2004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以传授中华文化。2005年9月26日,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奖”,以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这种行动表明了中国官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