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二十一、一看就是熟客
    六月初八。

    桃园中的桃子大多熟透,当日一早,陈初几人采摘了第二批,再次贩往县城。

    因杨有田和彭二哥在主持建房一事,这次队伍中只有陈初、大郎、长子和吴奎四人。

    午时前进了城,几人直奔宋记茶馆。

    街坊、茶客们见了他们,果然又围了上来。

    不过,这次看的人多,真正掏钱买的人却不多。

    一直到下午申时初,才将将卖出五六十颗

    “初哥儿,今日大伙怎没有上次那般积极了”杨震看着满满一筐桃子,有些着急。

    这也在陈初意料之中,毕竟桐山县没多大,有能力、有意愿当冤大头的,差不多都已经购买过了。

    说好听点,是市场饱和了。

    实话实说便是,不能老盯着一拨人薅羊毛

    茶馆内,依然有人在讲西游释厄传,不过却换了人。

    于是陈初向茶博士打听了一下“小哥儿,今日怎不见柳长卿”

    上次陈初把新回目赠与了这位年近三旬却一事无成的半吊子书生,后者感激涕零。

    连口称呼陈初为师。

    但陈初并没有认下这便宜徒儿,柳长卿都快三十岁的人了,做他的师父,没啥好处不说,还凭白被人喊老了。

    “柳先生啊,被贵人赏识去采薇阁说书了。”茶博士羡慕道。

    “采薇阁是什么地方”陈初好奇。

    “那可是咱桐山县一等一的好去处,里头的姐儿们个顶个好姿颜”茶博士一脸痴相,又道“只是那消金窟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姐儿们陪着吃几杯酒便要一贯钱,留下过夜少说贯”

    卧槽,柳长卿发达了

    这徒儿不孝啊,换了個工作单位竟不通知师父去看看

    陈初绝对不是为了去看那些个顶个好姿颜的姐姐们只是单纯的想要关心一下徒儿的事业发展,以免他年少无知走入歧途

    “走,找个地方歇脚”

    “初哥儿,咱不卖桃了”

    “暂且不卖了,这城里何处可以过夜”

    “可去甜水巷张宝哥哥家里。”

    几人收了摊子,挑担往县城甜水巷走去。

    直至走到了巷口,陈初才觉着有些不妥“大郎,咱们是逃户,那张家哥哥却在军营当差,咱们直接去他家不怕给他招惹麻烦么”

    以陈初想来,杨有田曾经参加过忠义社,和金人打杀过。

    而伪齐又是金国扶持,想来逃户们该见不得光才对。

    如今杨震这般大模大样不知避讳,难道不怕张宝的上司得知后,说他通敌

    杨震听了,却轻松道“官府里当差的知道咱们是逃户的人多了。”

    “知道那官府为何不差人捉了咱们”陈初更疑惑了。

    杨震挑眉,霸气道“他们需得有这胆子,当年忠义社散伙,有人随南撤大军去了周朝,但更多人留了下来,散布桐柏山七八座山头,少说还有百余弟兄。

    咱们平日又不扰民劫掠,那些当差做官的好端端招惹咱们作甚

    他们若敢胡乱抓人,事后咱们又岂能让他安稳。”

    矮油,现在搞社团都这么有前途了么连官差都不敢惹咱

    杨震继续道“再说了,官府里当差的都是本乡本土的,有些还沾亲带故,谁愿把事做绝”

    甜水巷,一座一进宅院。

    杨震擂响门板,不久后隔着院门传出一道妇人声音“我家官人在营里当值,酉时放值。外间贵客晚些再来吧”

    “嫂嫂,我是大郎。”杨震喊道。

    随后,一阵细碎脚步声由远及近,接着院门打开。

    一位年龄约莫二十多岁的女子,怀里还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孩童。

    虽说抱着孩子行动不便,妇人依旧屈身一礼,而后把几人让了进来,惊喜道“叔叔有些时日没来了,你家哥哥近日时常念叨。”

    杨震嘿嘿一笑,从妇人手中接过孩童,逗弄道“丑牛儿,来,叔叔抱抱。”

    妇人腾出了手,又是一礼“诸位兄弟稍坐,奴家烧水煮茶。”

    “嫂嫂,没有外人,无需客气。”

    “方才未能扫榻倒履相迎,已是奴家失了礼数。几盏茶水,哪里算的上客气”张家嫂嫂笑道,后退几步转身去了灶房。

    这时才能看出来,她有些轻微跛脚。

    小院整洁干净,院内枣树下摆了一套石桌石凳。

    这张家嫂嫂说话文绉绉的,丈夫不在家时院门紧闭,现下来了亲朋,待人有礼不逾矩,陈初不由奇怪道“大郎,这张家嫂嫂倒是像大户人家的女子。”

    杨震得意笑道“初哥儿有些眼光,咱这嫂嫂家生于书香门第,张宝哥哥阴差阳错才有福气娶了嫂嫂。”

    酉时一刻。

    身材魁梧的张宝返家。

    走到院门时,看到枣树下坐了几名男子,先是一怔,紧接便是一阵爽朗笑声。

    杨震也笑嘻嘻的迎了上去。

    两人一个熊抱,随后张宝咚咚两拳楔在杨震胸口。

    “嘶,哥哥两拳能砸死牛,我哪里能受得住。”杨震揉着胸口龇牙咧嘴。

    “近日定然没有好好打熬身体。”张宝笑着斥了一句,这才看向了陈初,道“这位小兄弟面生的紧,不知”

    “这是初哥儿”

    一旁的杨震把陈初的来历以及最近做下的事详说一番。

    当张宝听说山上种出了带字仙桃,不由惊奇道“这仙桃竟是初哥儿教大伙种出的这几日,城里到处在传这东胜神洲的王母蟠桃。

    我还当是那些无聊汉子以讹传讹,没想到世间竟真有此神奇”

    “雕虫小技罢了。”陈初笑了笑,从桃筐中选出一套福禄寿喜放在了石桌上,道“其实就是些寻常桃子,给家里添些喜气吧。”

    天庭仙果,不过是个噱头。

    真正相信这番说辞的人应当会有,但也不会太多。

    陈初实话实说,倒也落了个坦诚。

    随意聊了几句,陈初瞅了机会问道“张大哥,城里的采薇阁,你可熟悉”

    “呃”

    张宝捋须,仿似不经意地往妻子那边瞄了一眼,后者果然警惕的看了过来。

    于是张宝一脸正经道“听说是听说过,但从未去过。”

    “采薇阁的东家是谁大哥可知晓”陈初又问。

    “东家姓蔡。”

    “姓蔡”陈初蓦然想起了那位36d大长腿御姐,便追问道“可是那蔡记当铺蔡娘子的产业”

    “是,也不是。”

    “怎讲”

    “采薇阁是蔡家的产业,但日常主事的是蔡家二郎蔡坤,管当铺的才是蔡家三娘。”

    “哦如此说来,这蔡家在城里产业颇多了”

    “嗯,据说蔡家在桐山县繁衍三百余年,关系盘根错节。现下家主蔡源在县衙任录事一职,长子蔡赟任吏房贴司,家族子弟遍布衙内五房”

    “甚是衙内五房”

    “五房为孔目房、吏房、户房、兵礼房和刑房。”

    听张宝讲,齐随周制,县衙设有五房对应朝堂六部,各司其职。

    蔡家的生意涉猎甚广,有典当铺、妓馆、粮庄、绸缎庄、胭脂铺。

    城外良田连片。

    私下,有蔡半城之说。

    陈初稍稍沉吟后,道“张大哥,今晚可否带我们去采薇阁一趟”

    “去那里作甚洒家平生最不喜去那声色犬马之地”张宝沉声拒绝道。

    “”

    陈初看了看貌似忠厚的张宝,又看了看一旁仿似淡然、却一直不肯离开的张家嫂嫂,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便诚恳解释道“张大哥,我让你带我们去自不是为了寻欢作乐,而是为了售卖这仙桃。”

    “去哪里售卖果子”张宝惊异道。

    “嗯”陈初吧啦吧啦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说了一下。

    张宝听后,久久沉吟,最后才为难的看向了妻子“婉儿,你看兄弟有事相求,我”

    徐婉儿挤出一丝笑容,尽量心平气和道“官人自己做主便是,何必再问奴家。”

    当着众多兄弟,徐婉儿把官人的面子给足了,随后抱着孩子进了屋。

    “张大哥,不然你给我们说一下这采薇阁如何走,我们自去”为避免惹了人家夫妻生闲气,陈初又道。

    张宝却是个讲义气的人,道“诶,你们人生地不熟,为兄如何放心的了。放心吧,你家嫂嫂温婉贤淑,不是那小肚鸡肠的之人。”

    最后这句马屁,张宝刻意加大了音量,好像故意要说给屋内妻子听。

    随后,几人鱼贯走出了张家。

    天色将黑。

    温度稍降,街坊四邻纷纷坐在自家门廊外,轻摇蒲扇、纳凉闲聊。

    沿街店铺挑上了灯笼,竟比白日还热闹些。

    路过一家成衣店时,即将解锁首次体验勾栏成就的杨震,期盼中又带有一丝羞怯地建议道“咱们去买身新衣吧。”

    “买新衣作甚”陈初奇怪道。

    “买身长衫换上会显得成熟一些”一身短褐的杨震想要一套好衣裳撑门面。

    土包子,逛会所又不是相亲

    “成熟”

    陈初指了指街角一家门外摆着纸牛纸马的纸扎店,认真道“寿衣更显成熟,直接少走五十年弯路,你要不要买一套来穿”

    “”杨震。

    在城内最繁华的衙前街走了数百步,张宝引着众人拐进一条幽静小巷,再行数十步,忽见一道四尺宽窄的院门。

    两侧门膀上攀满了锦屏藤,青白十字形小花点缀其间。

    往里看去,能觑见院内竖着一栋飞檐斗拱的两层楼宇。

    若不是门头左右挂着两盏红灯笼,书有采薇阁三字,只怕陈初要误认为此处是富贵人家宅邸了。

    几个土包子正发愣间,侍立门旁的小厮已热情招呼起来“矮油,张大爷,今日得空了啊,小人已有五六日没见着您老了”

    “”陈初。

    “”杨震。

    “”吴奎。

    “”姚长子

    四人齐刷刷扭头看向张宝。

    方才这货不是说,从来没有来过么不是说,平生最不喜声色犬马之地么

    这一看就是熟客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