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二十、官人真好
    六月初三。

    一大早,杨有田招呼青壮从家中抬出一根三丈余长的杉木。

    这根杉木已在杨家晾了两年,原本是杨老汉留给自家大郎成婚后建房做房梁的,现下眼看杨震的婚事八字没有一撇,干脆给了陈初新房使用。

    开工前,进行了一个简短仪式。

    由陈初在昨日画好的白灰线上契下一根木头,这叫立木。

    再由猫儿亲手拿了一条红布缠绕于梁身,这叫挂红。

    陈初倒还好,猫儿挂红时竟激动的掉了几滴泪。

    仪式完成后,懂的营建的彭二哥把全村青壮分作了两拨,一拨人去后山伐木做房檩、一拨人下山拉黄泥做泥坯。

    各家妇人则拿了菜刀,把上月新收的麦秸剁成一扎长短的秸秆。

    农人家不会浪费任何一点东西。

    就比如这麦秸,晒干后可以填充被褥做成冬被。

    还可拌上黑豆、麸皮饲喂牲口。

    也可以像现在这样,剁短后掺入黄泥中,用脚把黄泥和秸秆踩匀后就可以制作垒墙用的泥砖坯了。

    一时间,陈家窝棚前变成了一个繁忙的小工地,说笑连同凿斧拉锯的声音不绝于耳。

    大家帮忙盖房,工钱自然是不要的。

    但准备饭食却也是主家的应尽义务。

    杨大婶担心猫儿一人忙不过来,特意带了手脚麻利的姚大婶来帮忙煮饭。

    却不想,猫儿早已准备好了。

    “这面饼怎做到这般薄”姚大婶看到笼屉中已放冷的面皮,忍不住捏起一张,油光光的面皮又韧又弹。

    “这叫擀面皮,是官人老家的吃食。”猫儿自豪道。

    “这擀面皮怎個吃法”杨大婶也好奇道。

    “官人说,把面皮竖切一指宽窄,加入面筋、胡瓜丝、撒一点芫荽,烹些花椒油再拌上蒜醋汁,便可以了。”

    “我去摘胡瓜切丝,姚家的去你家菜地拔些芫荽”

    杨大婶当即道。

    午时一刻。

    陈初打好一块泥坯,起身看了看树荫下码成一排的泥砖,这是他和大郎、长子等人一上午的劳动成果。

    阴干两三日便可砌墙了。

    杨大叔等几位长辈正在打造木式,有些用来做房顶檩条、有些做门窗、还有一些用来做家具。

    日头正中,众人皆是赤膊,后背和脖颈间满布大颗汗珠。

    是辛苦了些,但那种一木一砖拼凑成家的过程,却又让陈初满怀成就感。

    “官人,喊叔伯兄弟们吃饭了”

    十余丈外,猫儿轻轻唤了一声。

    或许是因为这边都是赤膊男子,她没好意思走太近。

    可距离远,她声音又小,喊了一声陈初竟没听见

    “官人”于是猫儿加大了一点音量。

    陈初依旧没听见。

    “”

    一旁的姚大婶看的心急,直接扯开嗓子喊道“爷们小郎们,过来吃饭了”

    只一声,全村男女都听见了,纷纷放下手中活计,边擦汗边走了过来。

    杨大婶也觉得方才那一幕有趣,随口道“猫儿,讲话软软绵绵没力气,像没出阁的姑娘家似的。”

    一句无心之言,却说破了猫儿和陈初的秘密。

    猫儿低头走回树荫下的木案旁。

    木案上,盆盆罐罐摆了一堆。

    大木盆中盛了满满一盆切好的擀面皮,海碗中有的装了醋、有的装了蒜汁、胡瓜丝、面筋等等。

    众人各自回家取了碗,朝这边汇聚过来。

    姚长子一马当先。

    猫儿站在案后,接了长子递来的大海碗,一边往碗里添各种食材、佐料,一边轻声道“长子大哥,辛苦了。”

    “嘿嘿,不辛苦。”长子摸头憨笑,接了海碗寻了阴凉地开吃。

    “杨大叔,辛苦你了”

    “彭二哥,劳你费心了”

    每过来一人,猫儿都会亲口道声谢。

    倒把这群老爷们搞的不好意思了。

    轮到给吴奎盛饭时,却见一双大手举着空碗抢在了他的前头。

    “”吴奎侧脸一看,竟是片刻前刚刚盛了一海碗的姚长子

    “天爷,这才过多大一会儿长子你就吃完了”吴奎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

    姚长子抓紧嚼了几口,把口中食物咽下,这才腾出嘴巴亢奋道“奎哥儿,这饭食好吃的紧比肉也不差”

    有了这个活广告,其他人不由多了一分期待。

    片刻后,每人手中都端了一碗,分作男女两拨分别蹲在两颗相邻的大树阴影里。

    一时之间,只剩唏哩呼噜进食的声音。

    听声音,也知大家吃的香甜。

    只有陈初觉的差点滋味,倒不是猫儿佐料放的不对,主要是差了油泼辣椒这种东西

    陈初不由扭头往自家那块田地看了两眼。

    比起他在学校时伺弄的试验田,这几块田地上的作物长势差太多了。

    有些早熟的西红柿已几乎红透,但只婴儿拳头大小。

    紫长茄也比后世那种如成人胳膊粗的果实细的多。

    马铃薯、红薯和西瓜也要在这月中下旬以及下月初采收了,但藤蔓纤细、叶面发黄,让陈初完全没有即将丰收的喜悦。

    这田地不行啊陈初默默想到。

    “初哥儿,这冷食叫甚好吃又清凉,一碗下去,汗都消了。”

    盛了第二碗的吴奎在陈初身旁坐了下来,而姚长子已是第三碗了

    “这是擀面皮,还可口么”陈初道。

    “可口极了。”吴奎吃得嘴滑,脱口道“我那婆娘一辈子也做不出这般好吃食,你家娘子当真贤惠”

    男人们和妇人们坐的不远,他这话登时引起妇人们侧目。

    其中最为不满的当然要数吴奎媳妇。

    吴奎只是随口一说,却把猫儿放在了尴尬位置,好像不会做这擀面皮就不贤惠了似的。

    杨大婶作为妇人,自然对这些事敏锐,便要开口说几句,好避免猫儿莫名其妙就得罪了人。

    却不想,猫儿自己先开口了。

    “吴大哥,你这话讲的没良心。吴嫂嫂每日起早贪黑给你洗衣煮饭,还尽心养育了一对儿女,我见了都佩服的紧。说起贤惠,村里的各位婶婶嫂嫂那个不比我强上百倍”

    猫儿壮着胆子大声道,接着又故作轻松的讲了句玩笑“我吴嫂模样好看,吴大哥莫要不知足,若我是男子,定要与大哥挣一挣嫂嫂”

    话音一落,人群中响起一阵笑声。

    吴大嫂的脸色瞬间好看了许多,一伸胳膊揽住了猫儿盈盈一握的细腰,故意大声道“就是猫儿,往后咱姐妹过,让那些不知足的男人自己煮饭洗衣去。”

    猫儿非常配合的往吴大嫂怀里偎了偎,琼鼻微皱,同仇敌忾的对陈初喊道“官人,往后我和吴嫂嫂过日子了,你便和吴大哥过吧”

    自然又是一片笑声。

    陈初知道想要化解刚才的尴尬,猫儿的方式是对的,便也跟着玩笑道“娘子,要不咱们仨一起过”

    吴大嫂也是个泼辣性子,哈哈一笑道“初哥儿,你家娘子只要愿意,我是肯的。”

    “俺不肯”吴奎意识到方才说错了话,哼唧道。

    却没人理他。

    猫儿随即脱离了吴大嫂的怀抱,嗔道“嫂嫂,看你,这就叛变了”

    “哈哈哈”

    又是一阵哄笑。

    杨大婶收起了担心,也跟着笑了起来,心道这陈娘子年岁不大,倒是个会看脸色、会哄人的

    饭后,也到了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大家暂时停工休息一个时辰。

    不久后,去山下帮陈初采买酒肉的姚三鞭回了山。

    因为天热,肉食易腐,这次只买了十来斤猪肉。

    猫儿问陈初想怎么吃。

    陈初想了想,寻了块青石板为底,用碎石垒了一个半球形小窑,又以现成黄泥填缝、固形。

    “官人,你做的甚呀”陈初蹲在地上忙活时,猫儿就乖乖蹲在一旁看着,好奇的问了一句。

    “这是面包窑。等会在里面烧把柴,石头烧透以后,把柴火铲出来。然后娘子打些面饼子放进去,用石头余温将面饼炕熟,再加上些剁碎熟猪肉,就是肉夹馍”

    下午,陈初又跟着大伙开始建房。

    猫儿自己摸索半晌,竟真的在黄昏时成功做出了一批肉夹馍。

    晚饭前,猫儿特意送来一个让陈初尝了尝。

    擀面皮肉夹馍

    碳水,使人快乐

    恍惚间,陈初还以为自己来到了西安夜市。

    “官人,有件事猫儿想与你商量一下。”

    “说。”

    “我能不能把擀面皮和肉夹馍的做法,教给诸位婶婶和嫂嫂”

    “”陈初还以为是什么要紧事,听到是这个,不由失笑道“屁大点事,你自己做主不就得了。”

    “毕竟是咱家的手艺呀,猫儿怎能自作主张。”

    “往后这种小事不必事事问我。你只要觉着需要做的,大胆去做便是。做错了也无碍。”

    陈初知道猫儿这么做的动机,仍和午饭时吴奎那句无心之失有关系。

    听到陈初如此说,猫儿终没忍住,咧开小嘴嘿嘿傻笑一声,丢下一句“官人,你真好”

    便逃也似的跑开了。

    或许是因为太开心,竟还蹦跳了几下。

    有了几分十几岁女孩该有的模样。

    随后,猫儿意识到陈初还在身后看着她,连忙切换回淑女碎步,却因忽快忽慢的步伐没调整好,脚下一个拌蒜,结结实实摔了一跤。

    顾不上喊疼,猫儿趴在地上赶忙回头看了一眼。

    陈初马上撇过头,双手插兜,两眼看天,装作没看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