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二十六章 开府的地点
    一城分两县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林大官人这种业务涉及全城的人,总要来回跑两个县衙。

    在东城长洲县县衙,林大官人与袁县尊商谈完了事情后,又得往西城吴县县衙而去。

    不过在吴县,过程就简单多了。林大官人没去见不对付的邓知县,而是去了左堂郭县丞那里。

    并将本县济农仓账册和钤印扔给了郭县丞,直接吩咐道“开始立项修建新城门,同时征发徭役吧。”

    郭县丞试探了一句“与邓县尊禀报过没”

    林大官人豪横的说“关他屁事”

    郭县丞作为官场中人还是要讲究一点名分的,“他好歹是吴县正堂官知县”

    林泰来不屑的说“呸他一个张四维余毒,还想管吴县的事情”

    郭县丞又问道“那王家肯拆怡老园了”

    新建城门从技术上来说,其实没什么难度,真正的难点都是技术之外的问题。

    林大官人随随便便的答道“后来我也没问过,估计不愿意吧。”

    郭县丞无语,那可是八十亩的城里园林,王家肯定不愿意拆啊

    在这个最佳地点上,如果不先把王家园林的事情摆平了,怎么修建城门

    林大官人拍着胸脯,打着包票说“山人自有妙计,郭大人但请安心

    城门工程该启动就启动,该怎么修建就修建,不用担心以后

    我林泰来所要干的大事,什么时候失败过”

    郭县丞确认道“无论如何,王家全部交给你应付了,本官概不负责王家”

    这并不是郭县丞胆小怕事,如果真胆小怕事的话,当初就不会冒险跟着林泰来混了。

    而是郭县丞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一个佐贰官县丞根本应付不了吴县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

    林泰来点头答应了,“行王家只管交给我”

    林大官人虽然缺点很多,但该扛的责任还是会扛的。

    又听到林泰来说“王家先前勾结张四维爪牙朱知府,如今也是张四维余毒。”

    郭县丞“”

    这也余毒那也余毒,郭县丞很想问一句,在这苏州城里,张四维余毒是不是有点多

    在申时行老家,被你定性为张四维爪牙和余毒的人,看着比申时行党羽还多,是不是显得太诡异了

    最后林泰来说“反正我只有一个要求,新城门要在元旦之前完工人力不够就增加人力”

    从吴县县衙出来,天色已经晚了,就回孙怜怜家里休息。

    等到第二天,林大官人要去城南巡抚察院,去见见赵巡抚。

    现在张四维死了,形势已经明朗化,也该去指导一下巡抚工作了。

    从城北孙怜怜家沿着卧龙街往城南走,路过申府附近。

    本来林大官人今天是无意去申府拜访,但却听到了持续不断的爆竹声音。

    所以转了个弯,走到了申府大门外,却见申府家奴拉了一车爆竹,还有敲锣打鼓的,正在大鸣大放,热闹非凡。

    林泰来无语,申二爷这什么人品

    就算张四维死了的确是个好消息,但也不应该这样公然大肆放鞭炮庆祝吧

    这种政治道德,属实有点败坏了,严重影响更新社名誉

    随手抓了一个申府仆役,林大官人质问道“你家二爷发疯了脸都不要了”

    那仆役差点就发飙,但看清楚了是林大官人后,连忙解释说

    “不要误会我们二爷放爆竹,并不是为了张四维”

    林泰来不满的说“伱们申府还能有什么喜事,值得这样鸣放难不成昨晚申二爷同时生了几个儿子”

    那仆役又解释说“从京中传来消息,我家老爷近日单独受到天子召见问对,长达半个时辰

    此乃人臣近些年未有之盛事也,怎能不值得庆祝”

    林泰来“”

    如果放在别的朝代,大臣尤其是宰相被皇帝亲自召见,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但在大明朝中后期,能被皇帝私下里召见,与皇帝说几句话,居然就成了值得疯狂庆祝的盛事了。

    如果不出意外,这可能是万历皇帝最后一次私下里召见大臣说话。

    清算张居正后这几年,万历皇帝还想假装勤政,被催的没办法了偶尔也走形式上个朝,大臣还能远远的看几眼皇帝。

    但再过几年,万历皇帝就彻底不上朝了,自我封闭在深宫里,完全不和大臣接触了,和他爷爷的爷爷成化皇帝一样。

    反正有了这么正当的借口,林大官人也没有理由拦着申二庆祝了。

    在继续前往巡抚察院的路上,张家兄弟一起感慨道“当初申二爷是那么耿直,如今也学会阴阳怪气了。”

    连张家兄弟都能看出来,申府敲锣打鼓放鞭炮,明说是为了庆祝申首辅被皇帝召见,但又未尝没有别的心思。

    到了位于城里西南的巡抚察院,林大官人自然是座上宾待遇。

    林泰来喝了几口茶水,然后说“现在敌方阵营的脊梁骨已经被打断,抚台可以上疏弹劾朱知府了

    苏州府乃是江南核心,以此一个苏州府知府来祭旗立威,江南其他各府谁还敢不服”

    赵志皋不耻下问的说“以什么事由弹劾”

    在罗织罪名方面,林大官人实在太专业了,不假思索的张口就来

    “朱知府有三大罪状第一条,玩忽职守,酿成全府抗税风波,并且至今迟迟不能彻底平息。

    第二条,随意变坏祖制,强行接管各县济农仓,却又管理不善,导致府城两县济农仓巨大亏空。”

    听到这里,赵志皋暂时打断了林泰来,疑惑的说“已经查出济农仓有亏空你不是昨日才拿到今年账册钤印么”

    林泰来不以为然的说“想制造亏空还不简单就算没有亏空,也一定能发现管理问题

    第三条罪状,就是交通大臣,谄谀张四维,仗四维之势而忤上横暴,举城皆知

    大致就这些,具体您自己编就行。”

    赵志皋想了想,发现完全不用自己再补充什么,按林泰来的意思去写弹章就行了。

    这就叫做,专业的事情就听专业人士的

    然后赵志皋就说起其他事务,有点担忧的说“本官这几日去了解各处情况,苏州府秋粮征收进度颇为缓慢啊。”

    在这个季节,江南巡抚第一重要的差事就是征税,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林泰来宽解说“苏州乃至于整个江南地区,最重要的漕粮都是明年开春后起运。

    所以只要在明年开春前征齐就不晚,现在还不必太过于焦虑。”

    赵志皋很有压力的说“但苏州府当前进度确实太慢了,总不能真的拖到明年去。”

    林泰来又劝道“在路上时,已经上奏朝廷豁免苏州府过去十年的拖欠了。

    等到朝廷诏令下达到苏州,就能缓解民众的怨气,今年的征税自然就好办了”

    林泰来说的还是太虚,让赵志皋心里没底,盘根问底的说“具体怎么个好办”

    赵巡抚不是没当过地方官,很知道即便有好政策,也不一定能在基层起到好作用。

    如何能把上面下达的好政策,转化为基层的正向推动力,才是考验地方施政功底的地方。

    林大官人仍然是不假思索的说“这还不简单

    即使朝廷豁免苏州府十年拖欠,那也只是原则上的意见,具体如何实施,还不是看抚台您如何操纵

    举个例子,今年交税表现好的就豁免,今年交税表现不佳的就不豁免”

    赵巡抚顿时如同拨云见日,有茅塞顿开之感

    他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不少,只要有解决办法,那就不怕问题了。

    指导完了巡抚工作,林大官人就起身告辞了。

    又走到察院外,林大官人想着两天跑了四个衙署的经历,嗟然叹道

    “在各衙门之间来来回回,实在繁琐累人,做事效率也很低下

    要是能集中起来,进行一站式指导,那就好了。”

    张家兄弟大致听懂了坐馆的意思,心里不禁暗暗感叹,人的欲望果然是永无止境的,很难有个知足的时候。

    能随意出入官府、包揽事务已经是地方恶霸的高配了,但这竟然还满足不了坐馆的欲望。

    听坐馆的意思,居然开始嫌弃跑来跑去麻烦,想着开衙建府了。

    这样在有事的时候,就可以把其他各衙门的官员一起召唤过来,实现那什么“一站式指导”。

    想到这里,左护法张文建议说“时至今日,坐馆也应该有一处或者几处正式住宅了。

    最起码也该在城里有一处,这样才配得上坐馆身份。”

    林泰来点头道“言之有理”

    他经常住的地方,有城里孙怜怜家,那不是自己的居所;或者城外南濠街更新书院,那是社团堂口据点。

    至于在横塘镇还住在唐老头院里,而木渎镇则是住在税关衙署里。

    数来数去,在苏州城竟然没有真正的“林府”存在。

    主要是林大官人目前没考虑过婚配问题,所以对住处也就一直是胡乱对付,没怎么上过心。

    但如今身份到了这个地步,再不拥有一个正式的宅院,就有点掉价了。

    总而言之,开府必须提上日程了。

    不过林泰来想起了什么,又开口道“其实在城里也是有房产的,张幼于老先生当初把城北桃花庵卖给了我。

    那是唐伯虎的故居,品格倒也配的上我,就是实在太小了,才二亩大小,完全不匹配我的地位。

    关键是周围住宅稠密,很难进一步把宅院扩大到配得上我身份的程度。”

    右护法张武说“我听说过,西边枫桥镇的章家当年为了夺一块地,曾经放火烧了那块地上的寺庙。”

    虽然张武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他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林泰来皱了皱眉头,“如此行事,有伤天和,不可”

    然后又说“桃花庵大小终究太局限了,先作为一个备选地方即可。

    其实我另有一个心仪地方,但难度同样也不小。”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