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二章 冷清的秦淮河
    关于林大官人给不给别人面子这件事,外人经常会感到莫名其妙。

    比如他很不给天下文坛盟主王世贞面子,但却又无脑吹捧袁宏道,就很难让别人理解。

    对此别人只能认为林大官人喜怒难测,待人任性。

    其实这都是林大官人站在历史维度上,经过充分理智考量的。

    今天林大官人与东林八君起了冲突后,没给东林八君面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无锡帮为主体的早期东林党人的行为说好听点叫反权威,谁在台上就骂谁。

    而且立场还特别极端,特别喜欢站在道德高地严于待人,论人论事特别二极管,特别喜欢进行说教,从不宽容别人,结果东林党被皇帝和权臣打压了二十年。

    而林大官人是注定要站在东林党人对立面的,这倒不是因为林大官人出身黑社团。

    高攀龙家里是放高利贷的,未来不也一样是东林党领袖

    真正原因是,林大官人在思想上和东林党人的政治理念相差太多,在行动上又喜欢抱实权人物大腿走捷径,还很讨厌道德绑架和被说教,从星座到属相各方面相性完全不合。

    抽象的说,林大官人做人做事风格像是我注六经,而东林党人做人做事风格像是六经注我,所以注定不是一路人。

    既然未来必然不是一路人,现在既然又发生了冲突,当然就使劲踩了。

    却说林大官人在无锡县学打通关后,就要出城乘船上路了。

    但还他走没到南门,就被三十多个衙役堵住了。

    林大官人不慌不忙,朝着张家兄弟伸手,右护法张武熟练的迅速把铁鞭放到林大官人手上。

    衙役嘛,又不是没打过。

    但林大官人却转头对张武喝骂道“蠢货拿错东西了”

    而后才又见左护法张文从皮囊夹层里摸出一封书信,交给了林大官人。

    林泰来举着信封,对衙役吼道“这是浒墅关税使写给江南巡按的信,委托我交到邢巡按手里

    信封上有关署的印记,绝对保真就问你们县尊肯不肯帮忙送信”

    衙役“”

    出来办差,最几把烦这种关系过硬的人了

    所以林大官人得以顺利的出城上船,继续沿着运河前行,到了京口后转入长江。

    四天后便望见了宏伟的城墙,大明南京城到了。

    一般从下游运河方向过来的人,大都在龙江关登岸。

    林大官人暂时离开了神威烈水号,但行囊没有搬下来,他带着张家兄弟先进城看看,寻觅落脚地方。

    上岸后雇了马车,从仪凤门入城。

    都知道南京城有外城和里城两道城墙,里城内南半部才是精华区。

    城墙里其他地方虽然很大,但不是军营就是田地。

    其实这也是当今南京城和姑苏城这江南两大都会之间,最直观区别。

    南京城面积实在太大了,城墙里尤其外城墙里,绝大多数地方都是田地,非常空旷,根本填不满,和乡下没区别。

    而苏州城里人烟稠密拥挤,而且开始向城外溢出,城里城外都是都会风貌。

    龙江关和仪凤门都在南京城最北端,距离里城南半部都市区大约十几里,由此可见南京城面积有多大。

    眼看马车从北进入了都市区,但林大官人仍然没有停下来或者慢行看景的意思。

    他只是催促着马车继续赶路,直奔都市区最东南角而去。

    随行的张家兄弟十分诧异,进了城不先歇歇么

    林大官人解释说“听说武举考试在东南方向的大校场进行,我们直接住在里城东南,距离大校场比较近,有利于考试。”

    等马车到了秦淮河上的武定桥,林大官人就招呼着张家兄弟下车。

    刚从武定桥的南桥头走下来,就有个满脸堆笑的中年人迎上来,招呼说

    “这位朋友,要去南曲旧院参观么,在下莫希仁可做个向导。”

    林大官人便明白了,这是专门吃这碗饭的帮闲掮客。

    他指着东边说,“地方就在眼前,我自己去参观不好么,何须你向导”

    莫希仁答道“旧院巷道深幽,庭院密布,门头上也没有标识,更不会有沿街倚门卖笑的下等女子。如若不熟,坠入其中,只怕难以称心如意啊。”

    张家兄弟听到这里,才明白为什么坐馆直奔城东南

    但凡兜里有点银子的男人来了南京城,怎能不去秦淮河南岸这天下第一红灯区看看

    “言之有理,前头带路”林大官人点了点头,对莫希仁说。

    莫希仁大喜,拿出万分的热情,引着林泰来往秦淮河南岸沿河道路钞库街走。

    林大官人暗暗有点诧异,南京城服务业的态度这么热忱么

    走了几步后,林大官人立刻又感觉不对劲了。

    熟悉晚明历史的都知道,南京城秦淮河乃是极其特殊的一大人文景观。

    北岸是府学贡院,南岸是红灯区,北岸都是士子,南岸都是美人,互相勾连不知留下多少风流佳话。

    如今临近乡试,是南京城士子云集、读书人最多的时候,起码有数千读书人赶赴南京城。

    所以按道理讲,秦淮河南岸这边肯定进入了生意最好的时候。

    旧院街巷应该是人头攒动,川流不息,无数男男女女相拥而行,管弦笙歌不绝于耳的场景。

    可是林泰来目光所及,只感受到两个字,那就是冷清。

    一路走来,街上也就见到了个人,完全没有天下第一红灯区的样子。

    这让林大官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难道自己来到了一个假的秦淮旧院

    “南京城有几个秦淮旧院”林泰来忍不住对向导莫希仁问道。

    莫希仁干笑着说“还能有几个,就此地一处”

    林泰来直接问道“那为何如此冷清”

    莫希仁答道“许是临近考试了,诸生都要专注温习。

    一年三百六十日,凑巧有几天冷清也正常。

    再说了,冷清不冷清的也不影响林朋友你参观啊,又影响不到伱什么,说不定费用还能便宜些”

    林泰来觉得言之有理,这种高消费地方,能省钱当然更好。

    莫希仁指着前面一家介绍说“这家里有姐妹四人,都是名媛气质,要不要进去相相面”

    林泰来又不认路,便跟着莫希仁进去瞧瞧。

    不多时又出来了,林大官人站在门口对莫希仁抱怨说“看着太淡了”

    莫希仁笑道“那我懂了,我知道去谁家了”

    忽然有一小队军士,出现在巷口,朝着这边走过来。

    林泰来没什么反应,但莫希仁却吓得瘫倒在地。

    却听到为首的伍长朝着林泰来大喝道“这位朋友违反禁令,出入妓家,束手就擒吧”

    林泰来“”

    这踏马的是什么鬼扫黄

    可是看过那么多明穿网文,就踏马的没见过扫黄的

    以晚明这样纵欲的风气,谁这么吃饱撑着搞扫黄东林党都不会搞

    束手就擒当然是不可能的,扫黄被抓现行,林大官人丢不起那人

    再说他还什么都没做,真是天大的冤枉

    趁着军士没有防备,林泰来不退反进,一个箭步冲上前去。

    那几名军士也没想到会遭遇反抗,一时间猝不及防,连挨了几拳。

    这种城市少爷军兵没什么战斗力,几个回合后,林大官人将这五人小队全部放倒

    然后就朝巷口蹿过去,先逃离了现场再说

    反正只要往城里一躲,谁知道他林泰来干过什么

    结果还没冲出巷口,迎头就撞上了另一支队伍

    只见一大群人簇拥着一顶官轿,堵住了巷口,挡在了林大官人的前方。

    后面被打倒的军兵躺在地上,声嘶力竭的大呼小叫。

    而前面巷口这支官轿队伍听到后,立刻就拦住了正在逃跑的林大官人。

    林大官人心里一横,夺下了对面队伍最前方先导的两条大棒,然后挥舞着就打过去。

    南京城官员实在太多了,官轿并不算什么,而且这官轿看起来也不豪华大气,估计不是什么大人物的。

    还是那句话,只要能冲出去,往人口百万的南京城里一躲,谁知道谁啊这时代又没有大数据,也没有摄像头。

    官轿前方人员大约有八对,眨眼间就被林大官人干翻了六对。

    剩下的最后四人哪里见过这样的绝世猛男,惊慌失措的连连后退,然后死死挡在了轿子前方

    林大官人再往前冲,就直接冲撞到轿中官员了

    但林泰来也不想做的太过,大喝道“在下蒙冤,无处可说,只求借道逃过绝无伤害大人的意思”

    然后就想从轿子边上硬挤过去,只要挤到轿子后面,就可以逃出巷口了。

    可以轿子后面竟然还有十几个人,扎扎实实堵住了巷口。

    在如此人群密度下,林大官人若想安全冲出去,只怕要先把轿子掀了。

    那官员的侍卫们已经急眼了,大喊道“都御史海大中丞在此,不得造次”

    林泰来愣了愣,都御史海大中丞

    这时候,轿帘突然被掀开了,轿中官员问道

    “本官海瑞在此巡视,你有什么冤屈可与本官说来。”

    林泰来“”

    卧槽卧槽原来是活的海瑞

    真踏马的难怪了除了海瑞,谁能这么吃饱撑着扫黄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