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52 章
    试院内,这会儿阅卷的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按照规矩,院试阅卷应当以学政亲自批阅为主,但想想也知道,学政不过就一双眼睛,一个脑袋,但院试的试卷却是有成百上千份的,靠主考官一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看完的,自然是要请那些德高望重,又素有才名的人来帮助阅卷,也就是帮学政先筛选上一遍。

    这些协助阅卷的幕僚也都得是本省五百里之外的人才行。

    这些人对沈大人的了解也不深,跟那些考试的考生们一样,只知道这位沈大人向来好务实之风,为了符合主考官的心意,或者说是为了讨好主考官,自然是全都往选的卷子都往务实上头去。

    呈到沈大人跟前的卷子基本上全是走质朴,务实路线的,一篇辞藻华丽的文章都没有。

    沈琼看着自己面前的试卷,差点失笑出声,只看着眼前站着的所谓幕僚们,淡淡地问道,“本官竟然不知,如今学子们的文风竟然已经如此统一。”

    “行了,众位再回去挑一挑吧,像这种连释义都不准确的卷子,就不必再呈上来了。”

    幕僚们都有些讪讪地,只垂手连声应是。

    “我就说,哪能全挑这样的文章上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大家才敢说话,其中一个小个子的幕僚说道,“刚刚我那份里不是有张辞藻华丽,读上去就让人觉得口齿生香的文章吗你们偏偏说不好。落了那张卷子。”

    “你这话说得,刚刚我们说那份虽辞藻华丽,可到底写的空洞了些,你不也是认了的吗”有人啐了他一口说道。

    “虽空洞了些,但到底这样的文章,做个秀才足够了。”那个小个子的幕僚还不服气,又说道。

    “行了行了,大家吵什么,”有人劝解道,“我们大家这不是之前都以为,沈大人只喜欢务实之风么如今既然沈大人都发话了,咱们还是将之前那些觉得还不错的文章都找出来吧。”

    劝解之人算是他们这几人之中德高望重的了,其他几人也都连忙和稀泥道,“是极是极,这还要费好大的功夫呢,大家还是赶紧干活吧。”

    发案的时候,倒是与苏仲卿说的一样,这回的院案首是苏仲卿。

    当然叶居敬考得也不算差,他紧随苏仲卿之后,是第二名。

    “小二儿,这案首居然不是你而是那苏仲卿,那你那小二元岂不是没了”小二元这个词还是叶居礼从朱夫子那儿听来的,因为叶居敬之前县试和府试场场第一,所以叶居礼乃至整个镇国公府都默认叶居敬肯定能得个小二元的。

    说完,叶居礼又觉得自己仿佛是说错话了。

    自家弟弟没得第一,如今应该是最难受的时候,自己却还在这儿在他的伤口上撒盐,那也着实不该了些。又连忙描补了道,“刚刚在茶楼等着的时候,他们不都是说了吗,沈琼偏好务实的文风,可能是跟小二儿你的文风不对口,若是换个考官,可能那案首就是你的了。”

    “倒也不一定,可能就是苏仲卿写的要比我好呢,”叶居敬轻轻说了一句,又促狭地问叶居礼道,二哥,姨妈的红封准备好了吧”

    自从,叶居敬在叶奔那儿从“老爷”改口喊成“爹”以后,在邹氏的强烈要求下,叶居敬也将对邹氏的称呼,从“太太”改成了“姨妈”。

    “啊什么红封”叶居礼有些摸不着头脑道。

    “唔,二哥你可能也得准备着几个。”叶居敬只笑道。

    笑完,叶居敬才给叶居礼解释道,“二哥不知道,我中了秀才,会有试院的衙役,甚至住在试院附近的百姓充当报喜人,到咱们家去报喜的。”

    “人家来报喜,难不成还能不给人家红封”叶居敬戏谑道

    尤其是向叶居敬这种家世显赫的,自然是报喜人争相想要去报喜的,毕竟光是这样跑一趟,可能得到的赏钱已经是家里一年的嚼用了。

    “那娘那儿应该是有准备着的吧”叶居礼说起来也有些不确定。但邹氏作为当家主母,保不齐要突然给人个见面礼或者赏钱的,她身边的丫鬟肯定是一直预备着红封的。

    “我也觉得姨妈那儿肯定有准备着,所以,二哥你准备了吗”叶居敬歪头看向叶居礼道。

    “我准备干什么”叶居礼疑惑道,“他们要来报喜,左不过是去跟爹娘或者找你本人报喜,难不成还能来找我”

    “对对对,小二儿你让四喜给你准备好红封了吗待会儿报喜的人半路把你拦了,咱掏不出钱来也不好吧。”

    “怎么就不会向你来报喜,有的是想要多得个红封的,来找你报喜呢。”叶居敬笑道。

    毕竟,往镇国公府去报喜的人只能有一个,但想赚这份优厚的俸禄的人多得是,自然是得想想歪招,比如向在衙门的叶奔,或者找叶居礼来报喜。

    果然,叶居礼不过刚刚在茶楼坐定,就已经有人找上来了。叶居礼只是想着陪弟弟出门来看个放榜的,身上哪有带什么钱财。

    还是叶居敬悄悄地递给了叶居礼,才免了他的尴尬。

    叶居礼虽然身上没带什么银子,但是出手却是一个再大方不过的,见有钱拿,这钱财的数额还不小,顿时叶居礼身边就围满了人,还都是嘴上说着吉祥话,等着叶居礼从手指缝里给他们漏出来一二的。

    在弟弟的好日子,又面对的是这样的人,叶居礼也没法冷着脸。

    等叶居礼从人群中走出来的时候,他身上带的荷包和扇坠子都已经没了,不过幸好的是,叶居礼向来身上穿戴的东西也都不怎么贵重,舍出去了也就舍出去了。

    好容易挣脱开这群人的叶居礼到底还是有点心有余悸,埋怨叶居敬道,“你就干看着,也不知道来帮哥哥一把。”

    “二哥你看我这小身板,哪里挤得进去”叶居敬促狭道,“而且我看二哥你这不是也挺享受的吗所以小弟这才没进去打扰二哥呢。”

    叶居礼对比了一下自己结实的肌肉和叶居敬的那个小身板,倒也觉得自家弟弟说得又

    有几分道理。原本,他也就不是真要埋怨叶居敬的,便直接转移了话题说道,“咱们赶紧回去吧,娘和大嫂估计也在家里等着咱们呢。”

    叶居敬却是说道,二哥你先回去吧,我想在这儿再等一会儿。

    想看久周旋的庶子的糟心科举路吗请记住的域名

    “等等什么”叶居礼心里警铃大作。自家弟弟今日的表现确实是与寻常有些不同,莫不是头回没中头名,打击太大了要支开自己做什么吧

    “考中的卷子估摸着要过一会儿才能张贴出来,我等着看看旁人的卷子。”看着叶居礼如临大敌的模样,叶居敬哑然失笑道,“我总得知道我自己是怎么不如那苏仲卿吧”

    这倒是也确实有几分到底,但叶居礼到底是有些不放心,只说道,“那我陪你在这儿一起等吧。”

    “那没必要,”叶居敬说道,“二哥刚刚不是也说了吗,姨妈和嫂子都在家等着消息呢,咱们总得有人先回去报个喜。”

    “更何况,我这儿有四喜陪着我呢。”

    叶居礼想说,四喜也不过就是一个半大的小子能顶什么事,但转念一想,又怕叶居敬是自尊心太强,是不想让自己看到他没得第一的卷子,又只能应承下来,“那行,我就先回去了,马车就留给你们吧,我骑马回去便是。”

    叶居礼觉得,自打有了个弟弟以后,自己就开始变得婆婆妈妈起来,做啥事都得考虑一下自家小二儿的感受。

    不过,仿佛这感觉也不算是坏。

    叶居礼走了没多久,试院门口的鼓声就又起来了,这是要开始张贴本届考中的新秀才们的考卷了。

    黄榜张贴出来以后,自己是否得中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中的人兴高采烈呼朋唤友地要回家摆席面,没中的人沮丧哭泣大呼老天不公,但已经很少有人会继续留在试院门口等着看考卷了。

    毕竟结果都已经出了,这过程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所以,考卷张贴的那个位置倒是人也不多。

    倒是有几个住在附近的百姓,带着自家的孩子在摸这些试卷,似乎只要摸一摸这些试卷,就能叫自家的小孩儿沾上一些文气,便也能读上几本书,将来中个秀才,晋身到士这个阶级。

    “爹将你抱起来,你上去摸一摸那些秀才老爷的卷子,也好沾沾文气。”一个中年男子,这儿正在将自己的儿子举过头顶,让儿子摸试卷呢。

    这也是早就流传下来的惯例了,甚至还会有远在乡下,特意带着孩子来摸试卷的,守在跟前的衙役们自然也不会拦着,只笑着嘱咐上一句,“摸可以,可别碰坏了哈。”

    “您放心好了,大家伙都是知道事的,哪能让文曲星们的卷子碰坏,我还特意让孩子洗了手再来的。”那汉子笑着说道。

    作为案首,苏仲卿的卷子就排在第一个,而叶居敬的就在第二个。

    因为这卷子也是誊录过的,倒是从中看不出字的好坏来,但是两张卷子放在一起,倒也觉得这两张卷子完全就是两个画风。

    叶居敬的卷子简直就是写的花团锦簇,一字一珠,引经据典。但与之相反的是苏仲卿的卷子,他基本都没有用到过什么典故,辞藻也不算华丽,写文章可以说只能算得上平铺直叙。

    但苏仲卿的卷子中,举到了许多例子,又有许多的事实作为论据。

    比如“使民以时”这道题目中,苏仲卿甚至提出了要因地制宜这个观点,比如北方百姓多是以小麦为食,种植的也多是小麦,而冬小麦是在8到12月播种,第二年夏季的5到7月才收获。

    但南方的百姓却多是以水稻为食,水稻的种植和播种时间又有所不同。

    所以,征发劳役的时候,作为当地的主官得了解当地的作物,这才能不违农时。

    另外,苏仲卿还提到了百姓生活之多艰,征发劳役的时候,也得考虑到劳役甚至是劳役家人的生活保障问题。

    叶居敬对比了一下两人的卷子,有一瞬间,觉得自己写的仿佛就是绣花枕头稻草包,表面上看上去光鲜亮丽,但刨开那些花团锦簇的辞藻,那就是半点有用的东西都没,反观苏仲卿的文章,明面上看上去只能说一个淳朴,但内里却是有许多的事例和数据做支撑,观点也十分的鲜明。

    叶居敬直观地能感受到自己和苏仲卿的差距,这差距不是在学问上,而是缺在历练上,他或许也应该找到一条自己的路。

    一条自己为什么读书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