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泪痕不学君思断,才式却干行更万行(5)
    赵家人辛苦编排的戏码加上赵小姐的美貌,打动了刘彻。刘彻更相信自己是天纵英主,具有特异功能,高兴之余,立即将她称做“拳夫人”,纳入后宫。拳夫人很快就怀上了身孕,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她为刘彻生下了最小的孩子刘弗陵,并因此晋封为婕妤,号钩弋夫人,小皇子也被称为“钩弋子”。

    然而,赵家人还没来得及享受女儿带来的荣华富贵,就接到钩弋夫人暴死的消息。

    次年(公元前87年)二月,72岁的刘彻在五祚宫卧病不起。乙丑日,他正式册立刘弗陵为太子,两天后离开了人世,入葬茂陵。

    随后,7岁的刘弗陵即皇帝位,是为汉昭帝。

    敏感的诗人感慨君恩易逝,写下一首首诗为这些薄命的女人抱屈,孤老死于长门的陈娇并不是最惨的,后人回想钩弋夫人一步一回头,不停哭泣的脸,对刘彻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不由不寒而栗。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刘媛《长门怨》(其一)

    裂之有佘丝,吐之元还期

    ——远嫁公主的离歌

    [人物小传]刘细君,大约出生在公元前130年,她的父亲江都王刘建是汉景帝刘启的后人,封国在现在扬州一带,故史称其为“江都公主”。公元前121年,父亲刘建被迫自缢,母亲以同谋罪被斩。细君因年幼而幸免于难,流落民间。四年后,叔叔广陵王刘胥才找到了流落民间的侄女刘细君。公元前110年左右,乌孙遣使来到长安,正式要求与汉朝和亲。汉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刘细君被封为公主,下嫁乌孙头领猎骄靡。匈奴也送公主到乌孙,猎骄靡不敢得罪匈奴,立匈奴公主为左夫人,细君为右夫人。其后,又嫁给猎骄靡的孙子岑陬,并生下一个女儿,不久病逝。细君是汉朝最早和亲的宗室女,她多愁善感,擅长音乐,《悲愁歌》更是千古传唱,

    和亲和亲,和平相处的时候勉强算作亲戚;两家反目,刀兵相见,被派去作为“和平使者”的鲜血就成了好战者最好的祭品!如果,仅仅是如果,每一位和亲者都能被按照外交家和政治家的要求来培养,强悍到足以应对诡谲的政治风波,温柔到能够完全控制对方,能干到可能左右夫国政局,运气好的或许能获得善终。然而,历代的和亲者都是最上层匆匆选来应付原来的敌人,所谓训练也是临时抱佛脚,就是适应远方的生活习惯也要很长一段时间呀。古代女子所受正统教育,绝对没有杀伐决断、阴谋诡计、柔媚惑人这一套特工秘笈,尤其是养尊处优的宗室女子,一下子由端庄高贵的娇娇女变成八面玲珑的川岛芳子,谈何容易!

    陇头万里夕卜,天涯四面绝

    何苦生在帝王家,在权力的塔尖上,被用作安抚四夷的棋子的公主们,用一生的眼泪和沧桑,谱成一曲幽怨的离歌,唱了又唱……

    汉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嫁往乌孙国的公主的送亲队从扬州出发了。车马辚辚,华盖亭亭,细君公主的送亲大队缓缓行在官道上。到底是皇家威仪,前面是骑着高头大马的羽林军,旗帜招展,马蹄声脆,开路的先锋耀武扬威,遇山开道,遇水搭桥杀人越货的山贼看了这个阵势躲得远远的,就连神出鬼没的匈奴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其后是保护公主安全的侍卫队,他们个个神情肃穆,腰佩长剑,簇拥着公主的车马,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清况。车队的后面是公主的嫁妆,为了显示汉家威风,武帝为细君准备了丰厚的嫁妆,丝绸、金银、珠宝、珍贵药材、书简、乐器、农作物,凡是能让乌孙国感到强汉国力的物品,汉武帝都命人带了些。延绵半里之长,每辆车上都堆得满满当当,还有各地进贡的奇珍异宝,应有尽有。人们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车队,只有天子的女儿出嫁才有这般气派!

    细君公主的车驾在队伍中间,车子装扮得华丽尊贵,满是灰尘的大红帷帐透着喜气,陪嫁的侍女默默的,新嫁娘穿着宫中特赐的华服,高贵端庄。可是她的脸上,看不到一点新嫁娘的喜悦,她在车中独自饮泣。

    乌孙,居住在伊列河(今名伊犁河)流域到玛纳斯河一带。西汉时,它是西域最强大的部落,大约有63万人口,秸兵18万。乌孙的南面与天山以南的城郭诸国相邻,西边是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西北是康居(今苏联中亚巴尔喀什湖至咸海之间),东接车师。

    乌孙与匈奴渊源极深,公元前2世纪初,乌孙王难兜靡被另一个部落大月氏攻杀,匈奴冒顿单于收养其子猎骄靡,并抚养成人,后来更助他复兴故国。匈奴帮助乌孙,绝非出于道义。冒顿单于是一个充满政治野心、深沉坚韧的头领,他扶植乌孙的目的是在西域立威,做给其他小国看,什么是顺我者昌,什么叫逆我者亡。如果匈奴真心真意帮助乌孙,就不会每年都向乌孙勒索大批牛羊和财宝。

    乌孙国力衰弱的时候,对匈奴只能忍了又忍,有求必应,后来随着国力的增强,便要想方设法脱离匈奴的控制。此时,善战的冒顿单于已死,匈奴开始走下坡路,匈奴几次进攻乌孙,竟然都被乌孙打败。但匈奴毕竟是纵横西北地区几个世纪的大部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打了胜仗的乌孙王整天提心吊胆,深怕匈奴大兵压境。西域其他小国即使有心帮忙,奈何国力对比悬殊太大,都作壁上观。乌孙国王急需找到一个足以制衡匈奴的强大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