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做大事就要唯才是举(1)
    胡雪岩语录:看人要不拘一格,要看了人再用。

    100多年前,诗人龚自珍痛感于清廷衰弱腐朽,国家内忧外患,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令人赞叹。“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是把各种各样的人才降落到人间来。而龚自珍发出这种呼唤的本意不是中国当时缺少人才,而是中国当时的人才不能为清朝的统治者所用,他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国家能够任用各种各样的人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汉武帝时期,有两个我们很熟悉的将军,一个是卫青,一个是霍去病。汉武帝对他们的重用就说明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观。卫青刚开始只不过是一个骑奴,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地位极低,想进入上层社会简直就是奢望。但汉武帝却不管卫青的社会地位,唯才是举,大胆重用卫青。而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当时候只有20岁,但具备大将之才,于是汉武帝果断启用。因此,这样的两个人成为了汉武帝的得力助手,两人在击讨匈奴中战绩显赫。在清朝时,康熙提出江山是天下人的江山,单靠满人是无法坐稳的。于是在康熙时代就出现了在平三藩时重用汉人周培公,收复台湾时把汉人姚启生从喂马的地方提升到福建总督的位置上,负责台湾收复的现象。

    俗话说,“英雄莫问出处。”只要是英雄,出生在哪里都一样,耶稣出生在马厩里,最后还不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宗教的信仰。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去发现他们,任用他们,不看地位与出身,唯才是举。

    嵇鹤龄认为,一个人纵有天大的本事,单打独斗永远也成不了大事,因为一旦事情太多,分身乏术,再多的想法和计划都没有用。要想把事业真正做大做强,就必须要学会用人,还要用对人,使有本事的人都闻风来归,这样才能做成大事。

    胡雪岩听了这番话之后,在选用人才上也就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了。

    他想在湖州开丝行的时候,胡雪岩来到罗四家,向罗老汉说起请他出任老板的事情,罗老汉心中犹豫,表示如果是以嫁女儿来交换,自己宁愿在水上撑船。从这胡雪岩就看出了罗老汉虽然是摇船出身,不识几个字,家里也不富裕,但是却不愿意因为赚钱就牺牲自己女儿的幸福,是个有骨气之人。于是胡雪岩许诺绝不会强迫罗家嫁女,请罗老汉出来完全是因为他为人本份可靠。同时,胡雪岩发现罗老汉的妻子有着生意人的精明和不凡的见识,并且对蚕丝的生产、品质的优劣等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令他大开眼界。于是他决定聘请罗老汉夫妻俩任老板,在湖州开办丝行。而罗老汉夫妇在助手黄仪的帮助下,也确实没有让胡雪岩失望,把丝行开得红红火火,为他日后与庞二联合和洋人做生丝生意奠定了基础。

    胡雪岩唯才是举的第二个例子是任用刘不才。

    刘不才是杭州有名的药商“刘敬德堂”的后代,但是却嗜赌如命,有一次他的父亲病在床上,叫他去抓药。去药店的途中经过赌场,他居然不去给父亲抓药,而是进了赌场,并且将给父亲买药的钱给输了。同时,刘不才也喜欢摆大少爷的架子,他的哥哥在四川办药过三峡遇险,船破人亡,一船的贵重药材都没有了。刘不才去打理后事。他用大少爷作风办丧事,处处摆阔,捞尸体就花了几百两银子,尸体没有捞到就在当地做法事超度又花了不少银子。后来他继承了家产,都给他赌光了,于是,他在当地被公认为是败家子,人见人嫌。

    这样的一个人见人嫌的人,可胡雪岩却看中了他。胡雪岩身边的人都认为他疯了,居然敢去信任这样的一个人,很多人都不可思议。可胡雪岩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刘不才虽然好赌。却从来没有将手里的几张祖传的制药秘方拿出来做赌注,这表明他还心存振兴祖业的念头。同时,他吃喝嫖赌样样都来,而且样样在行,样样都能玩出花样,但就是不碰大烟,这说明他还没有堕落到自暴自弃的地步。再次,刘不才为了打捞哥哥的尸体,不计财力,这说明他有情有义。就凭这三点,刘不才就是一个值得让人信任的人。于是胡雪岩将刘不才收在身边,不做事仍然给钱。尽管身边的议论仍在继续,但是胡雪岩根本不予理睬,他相信刘不才总有一天有大用。果然,被胡雪岩算准了。胡雪岩想联合丝商庞二共同来对付洋人,但是苦于没有方法结识庞二,后来胡雪岩得知庞二也是一个爱赌之人,于是他叫刘不才和庞二赌,自己就借机去结识他。刘不才果然在赌场上施展手段,和庞二成为朋友,使胡雪岩和庞二相识。所以,胡雪岩的第一笔生丝生意也很快就做成了。从此以后,刘不才就成了胡雪岩的得力助手,他为胡雪岩创办了大名鼎鼎的“胡庆余堂”,为胡雪岩立了不少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