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新世纪第一场全球经济大动荡:金融危机(2)
    这是1997年波及全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所谓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证券、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

    剧、短暂和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发生金融危机的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就像1929年的经济危机导致的大萧条一样。

    1929年,世界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开始的。1928年,木材的价格首先出现危机,这主要是由于苏联的木材和西方国家竞争的缘故,导致了木材价格的全面降价。但到了1929年,更大的灾难开始到来了,加拿大小麦的过量生产,美国强迫压低所有农产品产地基本谷物的价格,这一切都导致了农业开始出现衰退。但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澳洲,本来就已出现衰退迹象的农业由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尤其在美国,一股投机热导致投机商把大量资金从欧洲抽回美国,而资金的过量投入,1929年10月,华尔街出现了令人恐慌的股市暴跌。于是,各银行家债务重重。在这种情况下,法国银行家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这并不足以偿还法国银行因股市暴跌所带来的债务。同时,德国银行家为了自保,也决定延期偿还国家的外债,德国银行家的这一决定危及到了在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家。这样一环套一环,股市暴跌波及到世界各地,在股市的冲击下,各国出现了资本的短缺,而这种资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都带来了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锐减。同时,由于资本的短缺而造成国内没有了市场,没有市场致使国家工厂关闭。紧接着货物越来越少,货物运输也就越来越少,这又危害到了船运业和造船业。在各行各业都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开始衰退,出现一片“大萧条”的景象。而在所有国家中,经济衰退的后果带来的则是大规模的失业:美国有1370万失业人口,德国有560万失业人口,英国有280万失业人口。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就像1997年的东南金融危机一样,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没过去几年,美国于2008年又爆发了金融危机。

    美国前4大投资银行的雷曼兄弟与美林证券,分别爆出变局,前者申请破产保护,后者被美国银行收购。这一全球“金融飓风”立刻席卷全球股市,接着美国最大保险集团AIG也面临流动性危机,幸好美国联准会(FED)拿出850亿美元取得80%AIG股权来注为资金才幸免于难。随后,这场金融风暴迅速蔓延至欧洲,一周之内就使俄罗斯股市暴跌25%,而以英国情况最为危急。

    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现在人们已经找到了答案,有的人说是次贷危机,但更主要的还是近几年滋生的巨量的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商品相关的衍生品泡沫。

    一直以来,美国银行业过度的财务杠杆运作,对实质经济成长率仅有3%的美国而言,却运用十倍甚至于百倍的资产包装金融商品,然后贩售至世界各地,由各国政府、银行及投资商共同分摊风险。在经济景气的时候,适度的经济膨胀有利于经济的繁荣,然而当景气一旦迈入衰退,原先看似温和的泡沫则开始变大,一旦破灭,所有的投机行为将反噬自身且加快经济衰退的脚步,进而引发连锁的金融风潮。

    同时,金融自由化也是这一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因为金融自由化让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以解决国家、区域间的不平衡。这当中产生了许多的管制松绑与金融创新,也就是证券化与证券商品的兴起。从而造成了资金长期过剩,那么市场利率趋降,于是就更进一步刺激投机性资金需求,包括股市与房市。一些基金经理人为了寻求较高的报酬,于是各种衍生性金融商品应运而生。整个衍生性、结构性商品的概念就是把各种不同风险系数的贷款资产,用极为复杂的加权、杠杆作为运算,得出高出一码、两码报酬的金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