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庆油田情报的泄露:情报经济学(2)
    日本人能够生产出这样符合大庆油田需要的生产设备,这当然让人怀疑大庆油田的情报外露。那情报到底是怎么泄露出去的,通过上述分析,知道罪责不在于王进喜等人的身上,而在于中国媒体对此的蛛丝马迹报道,这也就是说是日本通过媒体的报道,才掌握了大庆油田的情报,然后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赚钱的大机会。其实,日本人的这种做法,就涉及到情报经济学这个概念。

    经济学小知识:情报经济学

    情报经济学,是从经济的观点分析情报的产生、传播和利用的情报学分支学科。国家为了分配资源,各个情报系统为了争取资源,都需要了解情报的价值,比较情报工作的收益与成本,确定情报系统能否满足用户需求、是否值得搞,还要知道怎样的情报存储、检索和传播方法最有效。因此,情报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情报的价值,情报的成本及定价,情报工作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收益分析以及情报市场等。

    情报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是有密切关系的。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的信息经济学分析国民经济信息部门的总投入和产出,微观的信息经济学研究个人的信息处理行为。第一个提出信息经济概念的是F·马克卢普。他把生产知识、信息产品或提供信息服务的各类企业、单位总称为知识产业,分成教育、研究与开发、通讯工具、信息机械和信息服务5大类。根据他的计算,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M·U·波拉特用不同的方法,从分析信息活动着手,把信息活动归并成信息产品或服务,通过市场交易的一次信息部门以及不通过市场交易而在组织内部提供信息服务的二次信息部门。波拉特以1967年的数据估计美国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6%,而科技情报部门只是信息部门中的一小部分。情报经济学主要研究情报系统的经济问题。

    不过,情报经济学从历史进展看,它与信息经济学紧密联系的同时,又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手段、研究深度与广度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色,特别是在研究对象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信息是公布于众的,而情报是在信息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最终决策,具有保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