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让石头变成稀世珍宝:最大笨蛋理论(1)
    有一天,孤儿院的院长交给一个孤儿一块石头,让他第二天早上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前提是不管他人怎样提高价钱,都绝对不能卖。孤儿记住了院长的话,第二天天一亮,他就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某一角落,来来往往的很多人看到孤儿“展销”的石头,都停下脚步,驻足观望,而且好多人都表示要购买。随着围观的人逐渐增多,石头的价格也被越抬越高。晚上,孤儿把在市场上见到的情况告诉院长,院长让他明天继续拿着石头到黄金市场去“展销”,出乎孤儿意料的是石头的价格竟然比昨天还要高出10倍。孤儿兴奋不已,接着院长又让他拿着石头去宝石市场,天啊,石头的价格又翻了10翻。可是,孤儿还坚持着不卖,于是人们争相议论,说这石头可能就是举世罕见的珍宝。

    其实,院长给孤儿的石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咋看上去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可孤儿拿着它换一个交易场所,就让石头的“身价”倍增,而且还越来越高,这是为何?对于这一现象,只要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那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市场,物品的价格都是由供求来决定的。所以,想要控制物品的价格,那就不妨控制物品的供求。上述故事中院长给孤儿的石头,只是人们不常见的普通的石头,院长也知道消费者不是傻子,但他却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思:没有人敢拿一块普通的石头出来“展销”,除非他是傻子。于是,当孤儿拿着石头“展销”时,人们都在心理上认为这肯定是好东西,要不是好东西,谁还会拿出来啊。所以在互相争夺中,石头的价格就越来越高了。院长的这种做法既影响了需求,又影响了供给。

    经济学小知识:市场供求

    市场供求是指不同的消费者在市场上对商品的需求关系。

    一般来说,人们想要购买这块石头,无非出于两个目的:收藏或投资。对于爱好收藏的人来说,对石头的需求主要取决于购买者对石头主观上的认识和判断。因为市场上这块石头关注度太高,而且无论出多高的价格,拥有者就是不肯出售,对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石头的质地和质量太好,拥有者觉得购买者的价格低了,所以才不愿意卖。而且,市场上有那么多的人对它进行判断和评价,呼声此起彼伏,这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这块石头的价值,从而增加对这块石头的需求,需求的增加理所当然地造成价格的上升。

    对于黄金市场和珠宝市场来说,他们主要是看好石头的市场价值,想利用它来进行投资,让石头继续升值。因为大家知道石头的价值不菲,而且现在石头只是停留在原始的粗超阶段,如果能把它买来加工之后,让它成为各种各样漂亮的链子或是珠宝之类的东西,那它的价格和收益就可想而知了。由于石头的市场价值和商家预测的未来收益。就此,很多人就想孤注一掷,花高价钱占有为快,这其实就是凯恩斯所提出的最大笨蛋理论。

    经济学小知识:最大笨蛋理论

    最大笨蛋理论,是指你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哪怕它一文不值,可是你也愿意花高价钱把它买下。这是因为你可以预料到有一个更大的笨蛋,将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你那儿买走它。

    最大笨蛋理论是凯恩斯炒出来的理论,1908年~1914年间,经济学教授凯恩斯他几乎什么课都讲,无论是经济学原理、货币理论,还是公司金融、证券投资等课程,他都搬上了讲坛。外界对他的做法,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一架按小时出售的经济学机器。”

    起初,凯恩斯这样拼命地赚钱,只是想赚点钱之后,日后就可以不用为金钱担忧,可以自由专注地从事学术研究了。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讲课,他发现讲课并不能真正地赚到什么钱。于是,1919年8月,他借了几千英镑做远期外汇投资去了。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他就净赚了一万英镑,这相当于他讲一年课的收入。轻而易举地进入了他的腰包之后,他开始变得飘飘然起来。3个月之后,凯恩斯把赚到的利润和借来的钱全都亏光了。于是,凯恩斯有了赌徒的心理,要把从赌桌上输掉的钱全都赢回来,七个月之后,凯恩斯做起棉花期货交易,狂赌了一番,结果大获全胜。受此激励,他日后把棉花的期货品种都做了个遍。可是,还嫌不够过瘾,于是又开始炒起股票。十几年之后,他拥有一生都享受不完的财富。他的赌徒人生,给后人留下了极富解释力的赌经──最大笨蛋理论,这也是他进行投机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