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同一航程两种票价:价格歧视(1)
    莉莉是济南人,但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留在广州从事IT工作。2008年7月的某一天,她突然接到母亲身体不适的电话,因为担心母亲的身体。所以,当天就向单位请了五天的假期,回去探望母亲。单位批准了她的假期后,她就直奔机票售票点买了张当天起飞的机票,由于是淡季,机票并不紧张,而且打折打的厉害,从广州到济南的机票才750元。莉莉觉得这样坐做飞机简直太便宜。于是,她干脆又去机票售票点买返程票。谁知售票员告诉她,从济南到广州的机票是1420元。莉莉觉得很是奇怪,为什么乘的是同一航空公司的飞机,甚至返回来的时候还是同一架飞机,而且同样的机组,同样的路程,但价格却相差如此悬殊。

    其实,航空公司的这种同一航程两种价格的经营策略,就涉及到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这个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可能经常也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你去商场购物的时候,同样的东西,也许你问是一个价格,而你的爱人去问又是另一种价格,商家给商品的定价似乎是“看人定价”。而这种价格差异化的策略,也就是“价格歧视”。

    王女士对自己的穿着打扮非常讲究,而且时不时会去商场淘一些时尚的衣服和装饰品,然后对镜梳妆精心装扮自己。她非常懂得生活,也是一位很精致的女人。结婚五年了,可婚姻的繁琐和生活的琐碎并没有束缚住这位靓丽俏佳人,她总说女人的美丽是有期限的,要好好善待自己。一次,她在逛商场的过程中,看到一条非常漂亮的丝巾,试了试之后感觉也非常满意,于是就问售货小姐:“这条丝巾多少钱?”售货小姐说:“这条丝巾是今年的新品,不打折是200元。”王女士觉得物不所值,于是悄然走开了。

    晚上,她准备好晚饭,正好丈夫也从外面归来。而且一进门就对她说:“亲爱的,很久没有送你东西了,所以今天我特地去了一趟商场买了一件礼物给你。”王女士温柔地接过丈夫的礼物,打开一看,正是自己在商场里看上但却没有买的丝巾。她高兴之余问丈夫:“丝巾多少钱买的?”丈夫说:“不贵,打折之后300元。”王女士听了,捧腹大笑。

    经济学小知识: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一般来说是指一家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或服务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它还可指一家厂商的各种产品或服务价格之间的差额大于其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

    而对于商家的这种价格歧视的经营策略,其实,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家也都知道做生意无非是为了赚钱和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在出售商品的时候价格能抬高就尽量抬高。可是,前提是商家也知道低成本高价格的东西不是所有顾客都能承受的,因此在注重利润的同时,他们也要保证销量。这是因为如果商家只注重单件的利润,对所有的顾客都同等对待,按统一的价格出售就有可能造成产品积压、卖不出去的情况。

    所以,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商家就想出了一套办法,即按照消费者各自能承受的水平来定价。但这个条件是建立在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弹性上的,需求弹性就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需要程度,就如商场上的商品对某些人来说是不得不买,而对另一些人来说是可买可不买的。所以,需求弹性越高,消费者对价格就会越敏感。因此,商家会对需求弹性高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因为价格定高了就很容易失去这类对价格敏感的顾客。当然,对需求弹性低的消费者就要收取高价了,因为他们对价格不敏感,需求也相对比较稳定。

    经济学小知识: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说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即总收益大于总成本,但这并不是厂商从事生产和出售商品的目的,厂商往往要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即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

    所以商家根据消费者“需求弹性”这一心理特点对商品采取差别定价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方法就叫“价格歧视”。毋庸置疑,这种“价格歧视”可以让商家从中谋取一些利益,但并不意味着“价格歧视”就可以随随便便地运用。因为每一个消费者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爱好、需求。所以就导致他们的“需求弹性”是有差别的,而这种“需求弹性”也就给“价格歧视”的使用带来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