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8章:启发李善长
    第298章启发李善长

    随着刘元礼一声“好”落下,李善长和他之间的赌局算是确立了。

    而朱子明就这么看着,并未制作李善长立下军令状,因为这将是李善长立足征南军赢得众人认可必须要跨过的一道坎。

    不然即便朱子明再怎么器重和信任李善长,政务院知院的位置也落不到他的头去。

    能力和才干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能力和才干,走高位也迟早要摔下来,而且爬得越高摔得也越惨。

    李善长亦是深知自己若想获得刘元礼、白文先乃至整个征南军文官系统的认可,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宠臣的印象,这将是他必须打赢的一场“大战”。

    唯有如此,方能证明自己的才干,同样才能证明朱子明的眼光,不然打脸自己事小,打脸朱子明可就大发了呀

    不过很多时候不逼自己一把,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能量有多大。

    再者,他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着一整套完整的计划和安排,若是运用得当的话,说不定还能提前完成任务。

    这一场关于盔甲制造的讨论以李善长立下军令状而告终。

    白文先和刘元礼依次退去,李善长则被朱子明留了下来,他得单独问问李善长是不是真有把握,别到时候把自个给坑了

    书房里,朱子明坐在座位,看着下方信心十足的李善长,心里亦不禁泛起了嘀咕,道“李先生,你倒是信心十足啊”

    “因为位给了属下无穷无尽的信心”李善长拱手一揖道。

    “哈哈,李先生可真会说笑,你与刘先生的赌约于本帅何干”

    朱子明刻意不搭腔,因为他要看看李善长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墨水可倒,是不是真的有办法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考验。

    按照朱子明的估计,让他来实际操作,保证七个月内为五万大军积累足够的军备,所需要的人手大概就在三期左右,但让李善长来能否完成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毕竟是要积累足够的军备,而不单单是两万件盔甲。

    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刀枪、箭矢、盾牌、火枪、火炮以及所需的弹丸火药等等

    按照预定计划,在七个月的时间内大致需要打造战刀五万柄,长枪三万杆,长弓两万张,盾牌五千张,箭矢不下百万支,差不多恰好够重新装备五万人。

    因为按照征南军士卒的基本配置,首先人手装备一柄战刀做近程攻击所用,然后依据兵种的不同,再配备不同的武器。

    比如配备长枪就是长枪兵,配备弓箭就是弓箭兵,配备盾牌自然就成了刀盾兵,弓手、枪兵、刀盾兵三者的比例大致是四比五比一,骑兵另算

    除了冷兵器部队的配置,还有热兵器部队。

    南下之前,朱子明还将组建一只冷热兵器结合的部队,总人数预计在五千人,配备两百门各类火炮,炮兵两千,两千火铳兵,然后一千骑步兵协防。

    关于这支新组建军队的名字朱子明都已经想好了,当然依旧是无耻照搬他人的劳动成果,将之命名为神机营

    神机营乃是朱子明南下战略最为重要的一环,攻坚和野战都离不开神机营的支持。

    神机营的事容后再说,话说回来,见朱子明故意开玩笑不搭腔,李善长不禁默然,思念了一会,又苦笑道“位若不助属下,待得来年开春属下恐怕就只能站在寿春城门处往下纵身一跃了”

    “你呀你,你这跟本帅耍无赖呢你”

    朱子明指了指李善长,一脸微笑着摇了摇头,顿了顿,又道“先说说你准备怎么做”

    “是”

    李善长恭敬称了声“是”后,又道“属下准备推行秦时匠作之法,将制作扎甲的工艺拆分成数步,然后每一步以数名工匠领头负责生产,最后再进行组装,如此一来,每月当可提升产量倍余”

    “嗯,你的想法还算不错,分工合作,确实能够提高效率”

    朱子明点头赞道,能够想到分工合作已经很不错了,比起很多满口之乎者也的文人强了不知多少倍。

    不过仅仅分工合作还不够,远远不够,因为社会生产力的桎梏摆在那里,无论怎么分工合作也没法在七个月内完成生产任务。

    “分工合作,分工合作,位所言当真精辟,一言以概之,属下佩服”

    李善长这时突然拍了个马屁,却又因为不会拍马屁,故而拍的有点不伦不类。

    朱子明被他搞糊涂了,瞪大眼睛下打量了好一会,才道

    “拍马屁也没用,你自己立下的军令状得自己设法解决,若是本帅出手帮你,到时候即便真干成了此事,大家伙也未必服气,一切还得靠你自个”

    “位所言甚是,位”

    “别拍马屁了,不伦不类的”

    伸手打住了又欲拍马屁的李善长,朱子明琢磨了一小会,又道“本帅会下令军机处和六曹那边全力配合你。”

    “属下多谢位”

    “对了,你既知秦时匠作之法,也去武备司和工曹下辖的工厂看过,说说看你有啥感想主要针对对工业,也就你们常说的百工之业。”

    见朱子明问自己关于百工之业的看法,李善长心中念头一转,拱手回道

    “回位,百工之利,非比寻常,百工之强,非同反响依属下之见,百工强则征南军强,百工弱则征南军弱,百工之重可为征南军之本也”

    “征南军之本吗”朱子明闻言笑了笑,又道“可有人总劝本帅民以食为天,农桑才是征南军之本,当重农桑抑工商,若百工之业亦为本,此言该当何解”

    “回位,百工为本与农桑为本并不冲突,此二者皆可为我征南军之本也”

    李善长极为郑重,说话时眉头甚至都挑了起来。

    “可有依据,可有道理,可有能使人信服”

    朱子明三个可有把李善长问住了,能感受到朱子明所言绝非简单的讨论工业、农业谁为本的问题,反而更像是在于他讨论新儒学,直接把问题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你知道的道理和所进行的实践能否合而为一,而你格物获得的道理是否又是真的道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