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7章:愿立军令状
    第297章愿立军令状

    刘元礼和李善长中间差着辈分,毕竟两人差了十几岁,这在古代就是一代人的差距,在后世也最少是半代人的区别。

    两人辈分的差距也注定了李善长会被刘元礼压一头,所以此番刘元礼成了右协理,李善长即便得了朱子明照顾,也只能得个左协理的位置,这便是现实

    身份地位的差距,加李善长才来不久,所以为人处事处处小心,有时候连话也不敢多说。

    现在被刘元礼逼的退无可退了,李善长方才开始反击。

    “回刘公,在下自然知晓我征南军所需军备几何”李善长道。

    “既然知晓,为何还敢口出狂言”刘元礼道。

    两人针锋相对,看得朱子明都蒙圈了,咋莫名其妙的两人对了

    心想之前不是让李善长去找刘元礼一同探讨新儒学嘛,有这两层关系在,两人应该很亲近才对,怎么会剑拔虏张呢

    其实朱子明不知道,刘元礼打心眼里瞧不李善长,认为其一介幸进之徒,全靠着朱子明的宠幸,才获得了今日的左协理高位,至于具体才学短短月余时间又能看出李善长有啥才学。

    内心瞧不李善长,刘元礼又岂会与之讨论什么新儒学

    再说新儒学是什么东西,连他堂堂进士出身都深觉没资格去讨论儒学,更遑论李善长区区一秀才。

    不知道李善长儒学入门了没有,学了多少经典,又有多少著作流传

    什么都没有的一个人,哪来的胆子去讨论儒学,还大言不惭的想要开创一门新儒学。

    李善长作为说者不觉得羞愧,刘元礼作为听者都觉得脸红,实在是太不知天高地厚啦

    哎

    要说李善长、刘元礼两人原本是能够和平相处的,可坏就坏在朱子明提出的新儒学。

    你说你拿什么搞事情不好,非得去动别人的信仰,还要去评价朱子、孔圣,这可是至圣先师啊

    封建时代,可以说天下所有读书人都是孔子的门徒,门徒中又有成是程朱理学的信仰者。

    你要创造新儒学推翻程朱理学,这跟咱们平常挖人老祖坟有啥区别,这才跟你急个眼,哼,不跟你动刀子就算不错了

    现实就是这么尴尬,程朱理学已经占据了社会的统治思想,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可以撼动的,至少目前不行

    一切都得从长计议,这就跟现实造反一模一样,都是一点一点的蓄积能量,然后爆发出来。

    没有量变,哪来的质变,想要一步登天,除了摔死不会有任何别的下场

    两人针锋相对,甚是激烈,李善长一开始还顾念刘元礼年长,可到了后面也抛掉内心的顾忌,毕竟没人会因为你的忍让退缩而说你大度,反而会觉得你软弱可欺,从而蹬鼻子脸

    今天非得好好和刘元礼辩一辩,不然往后传了出去,别人还以为他软弱可期呢。

    “刘公缘何以为在下狂妄”

    “你若不狂妄,又岂会觉得区区三千人手能够供应五万大军之军备消耗”

    刘元礼反问李善长,却见之并未作答,反而哂笑之意甚浓,心头一气,微微抽动着嘴角冷哼一声,又道“本官劝你最好想清楚了再说,莫要信口开河,坏了大军一应事宜”

    闻言,李善长又笑了笑,问道“敢问刘公一句,若依刘公之法仅仅打造盔甲便要四千人,后续刀枪弓箭所需人力又为几何若再铸造火炮火铳,所需人力又为几何以我征南军之财力可支撑得起如此大的消耗”

    面对李善长的三个反问,刘元礼一时不禁懵了,他没想到李善长从这个方面来否定自己。

    当然,必须承认李善长说得非常的有道理,人力物力财力是个大问题,如果一切富足,像刘元礼那样糟蹋问题不大。

    可现在将军府财力虽然富足,毕竟抄了赵家得了大量的钱财,但人力物力却有所欠缺。

    拒户曹的统计,整个将军下辖的信阳府和安丰府,共计人口一百四十余万人。

    其中安丰府因为接纳了大量的流民灾民,以及新纳入六安、怀远二县,总人口九十多万,信阳府则不到五十万人,差了将近一倍。

    在这一百四十余万的人口当中,因为战乱和天灾的影响,男性只占据四成五左右,所以总的男性人口大概只有六十余万人。

    六十万人男丁看似很多,可十六岁以下的孩童占了四成,五十岁以的老人又占了一成,剩下十六到五十岁的人口只有三十余万。

    三十万人之中,已有近五万人在当兵了,再除去民屯、军屯的青壮男丁后,辖区内青壮男丁人数恐不足二十万人。

    二十万人给人观感依旧很多,再抽出一两万人问题似乎也不大。

    但如果真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二十万人不是富余人口,而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必要劳动人口,是征南军辖区内社会生产的主力军。

    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不能轻易抽调的,不然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社会将重新陷入混乱之中。

    这一点绝对是征南将军府和朱子明无法接受的,尤其是社会若因为缺乏粮食重新陷入动乱,更是对征南军最为沉重的打击。

    维持稳定,再一步一步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了征南军的主基调,征南军已经渡过了早期的野蛮生长,不可能再在短期军力暴增一倍或者数倍不止。

    现在更需要的是稳中求进,守好自身的胜利果实,然后待时而动,南下一举占据庐州路,毗邻大江,窥探金陵

    话说回来,面对李善长提出的三个问题,刘元礼沉默思考了许久后,最后冷哼一声,不服输的说道

    “老夫自然知晓人力不足,可终归是能设法解决,满足大军需求然若是依你所言,仅仅依靠三千人手如何能满足五万大军军备消耗”

    “自然是有法,至于具体如何,不劳刘公操心”李善长不甘示弱道。

    “你可知军中无戏言”

    刘元礼亦是话赶话道,感觉他这一句话才是重点,这是在给李善长挖坑,想让李善长往里跳啊

    “自然知晓,在下愿立军令状,待大军南下之日,必定筹备足够数量的军备”

    “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