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章 棉里藏针
    娄师德和李昭德敲定主意之后,李昭德便按照处理政事的制度将王孝杰发来的搪报转交李昭德,由李昭德带回政事堂处理。



    政事堂是宰相平时处理公务的地方,设置在凤阁,六部要文以及各地表奏先要汇总在政事堂,由宰相一一处理,而后批回文并签名,再遴选出一些重要的行文交由皇帝决断,其余皆发往鸾台决断。



    其中发往皇帝那边的行文由皇帝决断之后,转鸾台草拟正式回文,再发往凤阁审核,如果凤阁觉得不妥,便要退回鸾台重新草拟,甚至直接退回皇帝处重新决断。



    如果凤阁通过,则再转文昌都省执行。



    而由宰相直接处理的不重要行文,则直接转鸾台,草拟正式回文,再发回凤阁审核,凤阁通过之后,转往文昌都省执行。



    整个过程有极其严格的执行标准,三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帝的权力。



    李昭德在将搪报带回之后,按照之前与娄师德商议好的办法,直接批回文道:何果夫本为贼臣之后,当初受圣人恩泽而保全性命,理应感圣恩而知报答,岂敢祸乱军中?妄言晴雨天机?臣以为,当斩之以肃军纪!以慑贼人不敬之心!



    批完之后,李昭德便带着这份搪报来到了知政殿面见武则天。



    知政殿是紫薇城中的一座偏殿,是武则天平时处理政务、召见大臣的地方。



    此时的武则天刚刚用完早膳,听闻李昭德求见,便匆匆赶到知政殿面见李昭德。



    长寿元年的武则天已经是69岁的高龄了,但她却依旧没有显示出老态,反而精神矍铄,眼中尽是威严与冷血。



    武则天身高六尺有余,头发花白,峨眉凤目,鹰钩鼻上长着两颗老年斑。



    “李爱卿,这么着急找朕有何事要奏?”



    李昭德先行跪拜礼,而后自袖中取出搪报来双手托着:“此乃王孝杰从安西发回来的六百里加急搪报!”



    “是吗?!婉儿”,武则天激动的叫了一声,站在一边侍奉的上官婉儿便从走下龙榻,将搪报接过来呈给武则天。



    上官婉儿是武周时期,乃至中宗、睿宗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才华出众,聪慧过人,深得武则天喜爱,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政治力量。



    这上官婉儿不仅仅才华出众,模样也生的娇艳,细细的远山眉,乌溜溜的杏眼,修而挺的鼻子,饱满白皙的双颊,尤其是嬉笑之间点在双颊的酒窝更是勾人。



    上官婉儿将搪报奉给武则天,武则天迫不及待的打开搪报看了第一遍,当即喜而起,高呼道:“好!首战告捷!”



    紧接着,武则天又将搪报看了一遍,眉头慢慢皱了起来:“何果夫?逆贼虺贞属下何植之嗣?!”



    “虺”是一种毒蛇。越王李贞叛乱的时候,武则天怒而除李贞、李冲父子族名,改其姓为“虺”以泄愤,故称为虺贞、虺冲。



    接着,武则天又看了李昭德所批的回文,慢慢放下搪报,望着龙榻下跪着的李昭德:“李卿,为何要杀何果夫?按照搪报中所说,宁胡城大捷皆是何果夫审时度势,一战毕之。有功就该赏,杀了恐怕不妥?”



    李昭德回答道:“祸乱军中,以卑贱身份妄言晴雨天机,还不该死?”



    武则天没有贸然回答李昭德,她缓缓坐下来,衬思良久,方才回应李昭德道:“事关重大,容朕三思”



    “圣人,臣以为······”



    李昭德还要再劝谏武则天杀何果夫,但武则天却打断了李昭德:“今天就到这里吧!政事堂还有一堆事等着李卿处理,李卿就先退下吧!”



    李昭德抬头看了一眼武则天,便没有再紧逼,依照武则天所言告退了。



    李昭德批文要杀死何果夫并不是真的要武则天杀死他,而是在保护何果夫。



    如果李昭德在批文中示下赏何果夫,依照武则天的性格,必然会联想到何果夫的出身,再联想到何果夫的才能,对何果夫生出忌惮之心,这反而害了何果夫。



    但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批示杀死何果夫,这就会让武则天心里犯嘀咕,将何果夫放在一个可怜人的位置上。



    武则天便会怜悯何果夫的出身,喜何果夫的才能,心中反而会对何果夫产生好感,这恰恰是对何果夫有利的。



    这是一种属于成年人的逆反心理,例如当你向你的朋友讲述第三个人的坏时,你的朋友却会想到第三个人的好,并与你辩驳,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



    当然,娄师德与李昭德所处的那个时代还没有逆反心理这个概念,但他们已经学会利用逆反心理办事了。



    李昭德前脚刚出知政殿,武则天的大侄子、魏王武承嗣便后脚踏进知政殿面见武则天。



    武则天这边还在看搪报想怎么处理何果夫,上官婉儿小声提醒道:“大家,魏王殿下来了”



    “大家”是唐朝宦官与女官对皇帝的尊称。



    武则天抬起头,刚好看见武承嗣匆匆进殿来,跪地而拜:“臣武承嗣······”



    “行了行了,奉先,你有找朕有何事?”,武则天见武承嗣要拜见,忙摆手制止了他。



    武承嗣回答道:“臣,臣这次来是想为一个人请功”



    “请功?谁?”,武则天觉得有些奇怪。



    “逆贼虺贞下属何植之嗣何果夫,他刚刚在安西之战中立下大功,助大军取得首捷,臣以为圣人应当彰显仁德,主动封赏他,以示您不计较出身的胸襟,以及爱才之心”,武承嗣侃侃言道。



    武则天深吸一口气,瞄了一眼放在案几上的搪报:“奉先,你的消息很灵通嘛!朕也不过刚刚知道大军初捷的消息,看你的样子,知道的应该比朕早吧!”



    “呃,我,我······”,武承嗣低下头,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武则天瞪了武承嗣一眼:“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武承嗣闻言急忙向武则天叩首:“臣知罪,臣以后再不敢了”



    很明显,武承嗣在文昌都省安插有内应,所以提前得知了这封搪报的内容,而武则天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



    不过武则天也没有深究,只是口头告诫,毕竟武承嗣现在是她的手心肉。



    “你确定你让朕封赏何果夫是为了彰显仁德?”,武则天又咄咄逼人的问道。



    “是,是······”,武承嗣的额头上起了一层汗。



    “哼!奉先,你心思不少啊!”,武则天冷笑道。



    武承嗣强颜欢笑:“圣人,圣人言重了······”



    武则天见武承嗣如此样子,不禁哈哈大笑,当即让上官婉儿研墨,自己则翻开搪报,提笔将李昭德的批文全部勾掉,而后亲自批示道:宁胡城一战何果夫有首功,准其除奴籍,并进为武威道判官,佐王孝杰大军征安西诸事宜。余人论功封赏。



    写完,武则天没有对武承嗣再说一句话,一边笑一边带着上官婉儿离开了知政殿。



    武承嗣见武则天离开了,长出一口气,抬袖拭去额上的汗水,小声嘟囔一句:“总算是赶上了!”



    武承嗣在得到文昌都省内应的密报之后,马上就意识到何果夫不简单,光是言晴雨这一件事就足以震骇人心,加之其兵法、韬略、谋断皆有造诣,可谓奇才。



    如此奇才若是能招揽到自己门下,为自己出谋划策争夺皇位,岂不是事半功倍?这也是武承嗣着急进宫为何果夫求情的原因。



    当然,这一切都被武则天看穿了,这个女人在皇宫内摸爬滚打数十年,所有手段都使过,什么场面都见过,岂能不知武承嗣是什么想法?



    但武则天没有揭穿武承嗣,反而免去何果夫的奴籍,并擢拔他,这实际上就是默许了武承嗣的做法,毕竟武则天现在心里还是偏向武家人的。



    可武承嗣与武则天恐怕都没有想到,他们都被“忍者”娄师德使出的计策骗了!



    娄师德利用武则天的逆反心理只是保下何果夫的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故意将搪报的内容与李昭德想要杀死何果夫的消息透露给武承嗣按察在文昌都省的内应。



    内应一定会将此事报告给武承嗣,而面对何果夫这样的奇才,武承嗣一定会按捺不住。尤其是得知何果夫会被杀死的时候,他必然会进宫面见武则天求情保下何果夫,为自己招揽何果夫做铺垫。



    武则天偏向武家人,必然会应承下来。



    如此一来,娄师德便保下了何果夫!



    有人说娄师德是一团棉花,任谁都能捏,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娄师德此人是棉里藏针,心中有剑。



    就像是一潭表面平静,但水下暗流涌动的水一般。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