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九章 险棋
    “哈哈哈!矮奴先生,王将军!我砍了十多颗贼头!”



    “我砍了七十多颗贼头!痛快,真是痛快啊!哈哈!”



    一夜战讨之后,周军斩获颇丰,全军斩首超过两万级,而且还俘虏了五万多人,另外获粮草辎重无数,诸将纷纷前来报功,录事参军事林亮记功都快写出腱鞘炎了。



    焉耆城一战,在何果夫的策划之下,大获全胜!



    这场胜利对于何果夫与王孝杰来说意义非凡。



    王孝杰当年被吐蕃俘虏,受尽白眼和耻辱,这一仗可谓翻身,让他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而焉耆城之战的胜利对于何果夫来说又是大功一件,这让他能有更大概率改变命运,摆脱越王之乱对于自己的影响,也会让他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活得更加欢畅。



    面对诸将的报功,王孝杰与何果夫脸上的笑容从未停止。



    “要我说啊!焉耆城之战之所以取得如此战果,全都是矮奴筹划的好!没有矮奴的妙计,恐怕我们的处境会艰难的多啊!”,王孝杰毫不掩饰的当着诸将的面夸赞何果夫,他现在已然将何果夫当做了自己身边的张良,不!是张良加韩信!



    诸将闻言,也纷纷附和:“对对对!焉耆城一战,矮奴先生确实应该算是首功!大家都没意见吧!”



    “当然没有!我心服口服!矮奴先生真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智囊啊!有他在,什么论钦陵,论赞婆的,都是冢中枯骨耳!”



    说到这里,诸将拊掌大笑,对于何果夫更加敬佩了,此时的何果夫,已然成为了周军的一面旗帜,诸将都明白,只要跟着何果夫,就等于是将胜利握在了手中!



    何果夫被说的不好意思了:“各位言重了,我不过是上了弦的弩,各位才是利箭啊!没有利箭,弩再好又有什么用?”



    这一番谦让的话暗地里又抬了诸将一手,诸将的心里更加高兴了。



    长史韦怀恩见大家正在兴头上,便趁势提出:“不如我们联名上表朝廷,请圣人开口免了矮奴先生的奴籍,也封个将军什么的当一当,不然老是和军奴混在一起也不是办法,这天底下哪里有金子跟沙土搅在一起的说法?各位觉得呢?”



    此言一出,诸将皆首肯:“没问题!我愿联名!请圣人免了矮奴先生的奴籍!”



    “我们都愿意联名!”



    王孝杰对此也表示赞许:“我也正有此意,我即刻写搪报一封,向朝廷上表焉耆城大捷,顺便陈说矮奴的功劳,请圣人准许他脱奴籍,届时各位签个名就行!”



    “好好!没问题!”



    可何果夫对于王孝杰的言辞却表示忧虑:“王将军,我看还是缓一缓吧!您上一次发给朝廷宁胡城大捷的搪报,朝廷还没回复呢!”



    王孝杰这才拍了拍脑门喃呢了一声:“对啊!这都好几天了!按理来说朝廷的回文也应该到了,战事传驿不应该耽搁啊!”



    王孝杰的表情逐渐凝重了起来:“别的不说,按照你在宁胡城的表现,脱奴籍应该不成问题,怎么会现在都没有回信?难不成是······”



    王孝杰猜的没错,洛阳那边出意外了,发往朝廷的安西的搪报被夏官侍郎、判尚书事娄师德扣在了文昌都省,也就是尚书省。



    武则天登基之后,不但改了国号,还将唐朝的部分官职更名,以与李唐区别。如尚书省改为文昌都省,中书省改为鸾台,门下省改为凤阁。



    而尚书省下属的六部也做了改动,吏部称天官,户部称地官,礼部称春官,兵部称夏官,刑部称秋官,工部称冬官。



    娄师德此人,唐朝名将、名相,勤俭而宽容,脾气非常好,可谓真正的“忍者”



    他虽仕武周,但暗地里却心向李唐,隐忍只是为了等待时机,只可惜他没能亲眼看到李唐光复的那一天。



    王孝杰的搪报是昨日到达文昌都省的,当时娄师德在看完这份搪报的时候大为惊骇,他当即将搪报扣下来,并且警告负责誊抄的书令史不得将这件事说出去。



    当晚娄师德一夜未眠,反复看这份搪报,心中越发拿不定主意,于是第二天点卯之后便差人去请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李昭德到文昌都省来议事。



    李昭德,出身陇西李氏,正宗李唐血脉,故而对于国家姓李还是姓武这件事立场坚定,去年杖杀了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的平民便是最好的凭证。今年他又说服武则天废除武承嗣宰相的位置,武则天于是擢李昭德为宰相。李昭德也是现今唯一的宰相,在朝堂上的位置举足轻重。



    “宗仁啊!一大清早的,凤阁与政事台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呢!你真是会挑时间!”,李昭德在仆役的带领下匆匆走入文昌都省正堂,尖刻的脸上满是不悦,欣长的法令纹微微向外阔。



    娄师德见李昭德来了,急忙在仆役的搀扶下拖着肥胖的身子满是笑脸的迎上去:“李阁老啊!实在不好意思打扰你,可是我这实在是有急事拿不定主意”



    李昭德时间紧迫,也懒得废话,便直言道:“什么事赶紧说!”



    娄师德回头望了一眼正在办公的令史、书令史们,给李昭德使了一个眼色:“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跟我来”



    李昭德实在搞不清楚娄师德想要干什么,于是就跟着他来到了一间僻静的偏房中。



    娄师德遣退了仆役,而后将搪报自袖中取出交给李昭德:“此乃安西六百里加急搪报,你先看一看”



    李昭德接过搪报,先是粗略看了一遍,马上就瞪圆了眼珠子,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之后李昭德又仔细读了一遍,心中的惊骇更盛了:“何,何果夫?越王府长史何植之嗣······”



    娄师德叹了一口气:“这封搪报昨日就到文昌都省了,但我一直扣着没敢报给圣人”



    “你疯了!要是被侯止思或者来俊臣那些混账知道了,你还有好果子吃?!”



    侯止思、来俊臣是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是武则天为了打击政敌而扶持起来的人,手上沾满了忠于李唐的臣子的鲜血。



    娄师德指着李昭德手上的搪报反问道:“那你说怎么办?直接报上去?你知道圣人会怎么处理吗?何果夫此人才智无双,依据搪报中看,即使身为军奴,但在军中已然有了一些声望和地位,这势必会引起圣人的忌惮,又累牵越王之乱,你说生面大还是死面大?”



    “那又如何?!”,李昭德反诘道。



    娄师德没有说话,李昭德突然觉得娄师德话头不对,皱起眉头思索了一会儿之后,试探性的又问道:“宗仁,你不会是想将何果夫拉到李······”



    “你不想?”,娄师德望着李昭德:“依据搪报中所说,此人能言晴雨,而且兵法、韬略、谋断皆为一流,比起当年的卫国公李靖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人才要是被圣人因为之前的越王之乱而杀了怪可惜的!”



    娄师德向外张望了一眼,将肥胖的身子艰难往李昭德那边挪了挪:“咱们得想个办法保住他!依他家中的变故来看,他应该是偏向李家的,到时候只要我们稍加引导,你说他会怎么选?”



    李昭德皱起了眉头,手中的搪报越握越紧:“话说的是没错,可怎么保?”



    娄师德等得就是这句话,他马上就附在李昭德的耳边轻声耳语了几句。



    李昭德闻言大惊:“你疯了!这不是胡闹吗?”



    娄师德反问道:“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李昭德低头想了半天,脑袋都快想破了,还是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思来想去,李昭德没有办法,还是随了娄师德所言:“那就这么办吧!”



    不得不说,娄师德这步棋很险,但要保下何果夫,这步棋又是最保险的,娄师德得保证这其中每一步都得严丝合缝的进行!



    (https://www.tmet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