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篇 烽烟四起 第六十二章 针锋相对(中)
    第六十二章针锋相对(中)

    马上发现自己真的太有先见之明了。

    我方不敢使用火炮,他试探性地派出了一万的新附军士兵,出城迎战,而他则只在城门楼上冷冷地观看着。

    一照面,蒙古兵们便挥舞了砍刀长戟冲杀过来。

    军的士兵们咬牙顶了几下,可是,根本架不住对方的力气大,只好双手一撤,扭转马头便跑,元军们趁机跟上,突然斜刺里刺出几把长枪才将他们挡住,只得停下了马匹,眼见护国军丢下了十余具尸体,仓惶而逃,也并不追击。

    人在一旁起哄:“这些南兵们,不过仗着个火器而己,一旦没了火器,还不是什么都不是。我们还想和他们再杀几个回合呢,没有想到一碰面就逃了,忒他妈的不过瘾。”桑哥通过高价从泉州买来的望远镜看到了战场上的一切,表面上虽然十分高兴,内心却闪过一丝不安。

    虽为两宋富庶之地,但由于地势低洼,几无天险可据,因此我们战略性的放弃了占领,只据守湖州、余杭、海宁一线。蒙古人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因此这一段实际上也只有张暄所部偶尔巡视一番。

    的船队,戴着两万人的蒙古铁骑,由九拔都亲自率领,轻装简从,只带了三天的口粮,便偷偷地从海盐上了岸,趁着夜色向杭州摸去。

    如今也只有何山的几千武警队和一千的护国军将士守卫,几近空城一座。九拔都心中暗自想,以前可是南宋的临安城,江南富庶之地,财富美女多不胜数。虽然此前已经被自己人梳理了一遍,但如今落入汉人手中几个月了,应该算是敌方的地盘了,抢劫他们应该不要负什么道义上的责任了吧,想必朝中的那些亲汉的大臣也不会说什么了吧。

    不仅有许多宋室宗族的陵寝,更得要的是,如今为了攻打江宁,杭州的兵力几乎被抽调一空,几近空城。想到这里,九拔都的嘴角不由浮起了一丝笑容:谁能想到他能从水路直插对方的后方呢。只怕自己杀进城时,对方正在睡梦中吧。

    两万人由盐城上了岸,一路往杭州行去,沿途皆是沟壑密布,河涌遍地,一路小心的沿着河涌边上的小道,两旁更是长满了高过人头的芦苇杂草,将整个天空盖得严严实实,密几不可透风,两万人穿行于其中,根本不虞有人会发现。九拔都更为自己居然想到找到一个如此熟知本地地形的向导而沾沾自喜。

    如今正是秋高气爽的气节,绿遍了大半年的芦苇丛,如今开始蜷起了叶子,慢慢枯黄。一蓬蓬枯黄的杂草树叶,无序地散落在芦苇的根部,发散出一股令人不适的腐败气味。空气中隐隐有一股似曾相识的味道弥漫,却又想不起在哪里闻过,但风一吹过又似乎没有了,索性不去管它,加紧了赶路。

    突然前方闪过几丝火光,接着便听到“咝咝”的声音蔓延,接着火星越来越大,如离弦之箭,直直向九拔都等人藏身之处而来。紧接着就是满天飞舞的火光,如同烟花般灿烂无比,纷纷舞动着掉到了枯草上,顷刻之间便燃起了熊熊大火,两万人一时全被困在了烟火之中。

    “中伏了!”九拔都不假思索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也顾不上寻找早就消失的向导,要求后队立即转为前队,沿原路返回,张暄的船应该还在海边等着自己吧,只要跑到那里,也就安全了。可是行不多远,便听到了轰隆隆的爆炸声传来,不用猜想,众人都明白自己遇上了炮火的攻击,因为走在前面的发现,埋在地底的火药只片刻间便收去了他们几百个同伴的生命。

    “咳,咳…,命令先锋队立刻仔细探寻,马上清除掉埋在地下的火药,不管花多大的代价,都要尽快清出一条路来。”九拔都顾不上浓烟刺鼻,一只手捂住鼻子,立即下达了又一道命令。但当他再走前一些,努力睁开双眼看时,已有不少士兵在烟雾中倒下,心中电念一闪,立即掏出了一块汗巾,沾了些水捂在嘴上。

    当九拔都收集了活着的士兵,挣扎着就要走出芦苇从的时候,只见前面突然杀出一队人马,一个彪壮威猛的大汗悠闲地坐在马上,不无揶揄地产:“黄宝倒是失礼了,不知道是贵客上门,还望见谅,见谅。”

    “好你们这些奸滑之徒,就会使一些下三滥的手段,老子今天就和你们拼了。”九拔都感到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双眼喷着怒国火,举起方铖就杀奔了过去,可马匹只迈动了几步,他就再也不能走了。一阵激烈的枪声夹杂着手榴弹爆炸的声音让他们永远留在了这块土地上。只是他死了都不会明白,不是说人家的火器局被炸了吗,这又是从哪里来那么多的火药?

    “桑哥,你可得要千万小心啊,天要亡我大元,是天要亡我等啊。”这是九拔都最后的心声,只是,桑哥永远也听不到了。

    这一战,九拔都所部两万余人,全军覆灭,无一生还。只是,桑哥等人还不自知。

    而在此同时,江宁城外的战斗,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胶着之中。

    眼看着双方总共投入了几十万的兵力,只盯着江宁的周边地区,双方都显得无比吃力。对我们来说,二十万军队,差不多是我们多半的主力了,但从数字来看,似乎不占元军多少,但也是他们的绝大多数精兵主力了。

    按桑哥的想法,打消耗战,他们耗得起,我们却耗不起,因为他们有新附军为他们作炮灰,实在不行了不可以抓老百姓充当炮灰。他自信,他已经抓住我们的命门。因为他认定我们是君子,自然可以欺之以方,无论这些百姓是支持我们还是支持蒙元。而识过狙击手的厉害的蒙古将领们都已化作地下冤魂了,桑哥自信,这一仗他们胜利可期。

    桑哥自认自己对汉人的文化吃得很透,尤其是汉人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更是让他增添不少自信。

    眼见着我们只在江宁城外的东西南三面采取攻势,是因为他确信,长江天险是他天然的依障,只要张暄守住了长江口,我们根本不可能攻击他的后背。非但如此,长江还是他取得人员和物质补给的通道。而不是我们汉人的兵法里的围三阙一,或许他是对的。

    既然我们的大多数主力已被牢牢钉在了江宁一带,两个集团军司令为这江宁城已弄得焦头烂额,自认自己有兵力优势的桑哥悄悄做出了布置。

    九拔都或许已经在杭州得手了吧,桑哥无比快意地看着隋长信左右支拙的情形,暗暗惊喜。决战的时候就要到了,击退敌人的进攻,并借此机会反攻江南全境,或许指日可待。为了配合他的计划,他又连连发了几道催兵令。自然,忽必烈如数准了。

    阿剌罕此前一直在西域同海都等人周旋,如今海都等人好容易消停下来,眼看着自己都快五十岁了,江南的好风景好生活他还没有享受过呢。

    忽必烈将他调到中原,是不是希望让他在有生这年,也享受一番这江南的花花世界?阿剌罕内心很感激忽必烈的安排,因为他很快便喜欢上这里。但是对于那些汉人,他仍是发自骨子里的鄙视。在庐州,他可是见多了在他面前奴颜卑膝、满口阿谀奉承之辞的汉人,他们当中,许多甚至还是一地官员或德高望重之辈。或许这些汉人天生就喜欢做奴才吧,自己又不比他们多个什么,他们为何对自己这个老大粗如此恭敬,阿剌罕只能这么想。

    眼看着如今蒙元的军中,老的老少的少,他未能享受多久又要出征了。江南如此富饶的地方,怎么能让那些卑贱的汉人们占有,凭白糟踏着好东西。眼看着江南转眼失去大半,就算忽必烈不下令,他也坐不住会请战的。

    虽然内心里对汉人们无比鄙视,但对已然打下了江南数省的护国军,阿剌罕还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去应付。因此,一接到桑哥的命令,他便马不停蹄地忙乎起来。

    庐州,有他从西域带来的五万历经战火洗礼和考验的蒙古精兵,还有探十万的探马赤军和随时可以拿来牺牲的新附军,总共近二十万大军,如今全部整装待发,只待阿剌罕的一声令下就可开拔。

    “我们蒙古的儿女,是大漠上的勇士,是草原上的雄鹰,只有天空配得上我们的追逐,只有长生天和大汗是我们永远的主人。大漠是我们的,江南也是我们的,我们草原上的勇士,绝不会因为这点小小的挫折就失去了自己的血性和勇气,只在数年间的时间内便让你们一见到汉人们就知道了逃跑了,你们难道忘记了自己身为蒙古勇士的荣誉,忘记了长生天正在呼唤我们去抢回本该属于我们的土地、财宝、女人和奴隶吗?”阿剌罕的呼吁声音不大,但却极富感染力,只那么几句就立即让数万人激情澍湃,嗷嗷直叫。

    “没有,”蒙古兵们略略感到了羞愧,马上仰起了高昂的头颅,阿剌罕的话似乎又让他们找回了沙场激战的豪情,找回了杀人如麻的快感。只有新附军的将士们,他们的眼神,有些迷离,还有些不安。

    “登船”。数百条从各地搜罗而来的大小船只,如今横七竖八地排在长江边上,一时旌旗招展、刀枪林立,十余万的元军们闹哄哄地挤上了船,目标直指湖口、龙兴等地。因为只要桑哥牢牢地缠住了陈吊眼长隋长信的主力,那么羸弱的江西指日可下。再从江西直下福建,直接端了赵宋行朝的老巢好象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首批的两万的先锋部队已全部上了船,船只缓缓前进。这两万人可全部是阿剌罕的精锐。战斗力自是不同凡响。一时间喊杀之声震天般响亮。近千条大小船只的帆影塞满了整个长江的江面。

    阿剌罕志得意满地坐在首舰上,望着士气高涨的将士,他好象又回到了年轻的时代。

    “大帅…大帅,不好了,船上起火了,”传令兵急急地奔到阿剌罕面前,打断了他的思绪。

    “放屁,好好的哪里来的火。”阿剌罕很反感这时打断他美好的回忆。

    “大帅,小人,小人真的不敢虚报,真的是起火了。”

    阿剌罕将信将疑地走出了船舱,扶着船舷看到船侧的水面上,不知何时浮起了一层油,几尺高的火焰越烧越旺,不多时已经点着了船身。

    、“快,快找人救火。”阿剌罕终于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只听见一阵轰隆隆的巨响,水面上掀起了数丈高的水柱,汹涌的浪头直打向船头,船身稍稍震动一下,便立即不动了,不多时,左侧开始缓缓下沉。

    并非只有他这条船这样,其它的船的命运大同小异,几百条船,近九成都遭受了猛烈的炮火轰击。不需要人下令,元兵们此时已管不上江面上的大火,也不管自己会不会水,纷纷纷往水中跳下,但仍有不少人不小心碰到了早已布置好的水雷,于是爆炸更是加速了船只的下沉。

    这一仗,阿剌罕万先头部队两万蒙古精兵,除极少数从水路逃出之外,大多沉尸江中。但当那些侥幸爬到岸边的人,回首再看江边的山头上,数十面大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鲜红的“方”字无比鲜亮的刺痛他们的眼睛,他们全都傻了。

    方志远不是被炸掉了一条腿吗?怎么好好好的跑到陈吊眼的地头来了。而且,这些炮到底又是从哪里跑出来的。但此时显然已顾不及想这些,这些人除了连呼侥幸之外,便是赶快偷了几件汉人的衣服,隐入了市井之中,从此再不敢以蒙古人自居。

    而未能渡江的人亦不能幸免,江边的炮声传来的时候,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想要找个地方藏起来,可当他们转回头没有走多久,却看见一根根黑漆漆的炮筒对着他们前进的方向,而在炮身的周围,是成千上万的拿火枪的护国军将士,而其中居然还有自己的同伴。

    新附军将士没有多想。如今蒙古人都死得差不多了,或许看在同是汉人的分上,投降或可求得一条生路吧。 <div style="margin:10px auto;width:96%;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iyc.ifeng.com/clientDown/index.shtml" title="客户端下载"><img src="
" style="max-width:320p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