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章 白龙堰
    这天晚上,王国鼎让何天明拿上几瓶酒,把老蛮子、袁大头两个党员叫到了老党员李红星的家里。

    何天明曾对王国鼎说过,农村的事说难办也难办,说好办也好办。再难办的事,只要你请对方喝上两瓶酒,对方就会认为你看待起他,你交待的事他就会上心。

    几个人坐了下来,王国鼎并没有先提种瓜种菜的事,而是先和他们几个对饮起来。

    老蛮子本来对王国鼎的意见很大,他认为自己支书一职正是王国鼎给他拿掉的。现在,王国鼎主动和他碰酒喝,老蛮子就感到很有面子。袁大头这个人眼下很积极,他知道王国鼎的这个支书不过是兼职,干不了多久就会让贤的。贤在哪里?在卧虎岭这个地方,那不就是他袁大头吗?因此上,王国鼎说个啥事,袁大头表面上都很积极。李红星的年纪太大了,要不然的话,他倒是一个支书的好人选。不过,年纪虽大,李红星的党性却是无比的坚定。有人说,上次老蛮子被选掉,正是李红星的功劳。

    在酒酣耳热之机,王国鼎才提到了种菜的事。

    何天明趁机给三位学员算了算种狗日的粮食与种蔬菜的差别,那可是至少五倍啊!并且销路也不用愁,家门口都能卖掉,这是多好的事。

    李红星抽了两口旱烟说,王书记,你说的这个种菜的事符合咱们卧虎岭的实际,我看能成。不过,种瓜种菜和种粮食不同,离不开水啊。

    何天明说,王书记已经带着我考察过了,咱们村可以顺着石板河垒一条堰,上面的水下来,自流灌溉。这个工程投入小,收效大。

    袁大头说,这个办法好,村里只用修个主渠,各家各户再往自己的田里修个支渠。

    王国鼎说,关于垒堰修渠,石头咱们自己解决,水泥乡里支援。

    老蛮子说,只要能把咱们村的地变成水浇地,种瓜种菜没问题。

    李红星说,王书记,我的年纪虽然大了,但我可以动员我们家那三个小子都带头种菜。

    王国鼎等的就是这句话,要的就是这种态度。

    听到这里,王国鼎便端起酒杯和李红星碰了一下说,好,好,我们都需要向老党员学习。

    既然李红星已经说到这里了,老蛮子和袁大头也说愿意带头种瓜种菜。

    接下来,他们几个又盘算了一下,说村子里还有胡万林、沙东方、方老六几家,也可以动员起来。

    袁大头说,这几家的工作我去做。

    李红星说,咱们这几家今年就开始少种粮多种菜,如果见着钱了,我估计明年就会有大部分的乡亲跟着种。

    何天明说,就是,咱们一年忙到头,不就是图几个钱嘛。中央也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想,你们几家就是先富起来的人。来来,为你们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干一杯!

    卧虎岭的石堰建的很快,老百姓都明白修渠是对自己好,因此都抢着干。

    人们发现,在修渠的工地上,王国鼎也挽着裤腿和大家在一起干活。一边干活,还一边同周围的群众说笑着。

    袁大头说,咱们的这个堰也该起个名,早些年我去过河南的南阳,那里就有一个“别公堰”,说是解放前别廷芳让修的。咱们这个堰是王书记带领咱们大家修的,我看就叫它“王公堰”吧。

    王国鼎笑笑说,那可不敢当,堰是咱们村集体修的,是不是就叫“卧虎堰”?

    李红星说,王书记,堰要靠水来养,咱们这条石板河是白龙江的上源,你看叫“白龙堰”好不好?

    王国鼎一听也觉得龙比虎在这里贴切,就笑着说,不错,不错,那就叫白龙堰吧。四川有个都江堰,两千多年了,至今还在造福当地的群众。

    李红星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也是有点见识的。他笑笑说,不错,那是李冰父子修建的。有了都江堰,后人就不会忘了李冰父子。咱们这里的白龙堰修成了,也不会忘了王书记。大伙说是不是?

    袁大头就带头说,就是就是,吃水不忘挖井人。

    王国鼎摆了摆手说,我可不敢和李冰比,人家可是蜀郡太守。再说了,都江堰灌溉区共覆盖四川七个市三十七个县,自流灌溉一千万亩。何天明推算过,咱们这个白龙堰修成后,可以自流灌溉1000亩,只是人家都江堰的万分之一。

    李红星捋了捋自己的白胡子笑笑说,国鼎书记还年轻,我看将来当个太守也说不定。

    王国鼎心想,这太守又叫刺史。秦时全国设36郡,每郡设太守一人。汉武帝时分全国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人。这样看来,太守和现在的省委书记官职一样大。太守可是省委书记啊,我王国鼎能干到省委书记?想到这里,王国鼎自己就笑了。

    袁大头说,有这旱涝保收的1000亩地,咱们卧虎岭以后就吃喝不愁了。对,老乡们,有了水,以后咱们就不光是种粮食了,咱们还可以种菜,种瓜果。不光是吃喝不愁了,以后手里还会有零花钱啊!

    卧虎岭人在王国鼎的带领下齐心协力,仅仅是一个月就修成了长3公里的主渠,如果再加上各家各户的支渠,总长度怕是要突破30公里了。

    根据进一步的调研,王国鼎发现杀虎口这个地方本来就有几种适生的蔬菜,用何天明的话来说,那就是“红心萝卜紫皮蒜,九眼莲菜双黄蛋”。当然,双黄蛋不是种的,那是石板河的特种鸭蛋。

    何天明对王国鼎说,王书记,这四种东西都适宜卧虎岭,可以引导群众先发展这四种特色产品。另外,据我所知,红阳精工的职工们也很喜爱这些东西。导弹旅的官兵们自然也不用说了,这些菜蛋都是他们喜欢的东西。

    王国鼎说,好好,就先发展这四样特产。并且还要把“红心萝卜紫皮蒜,九眼莲菜双黄蛋”当成口号宣传出去。

    就在当年,带头种菜的那几家都发了财。李红星家净挣了1800块钱,袁大头家挣了近1000块钱,老蛮子的老婆最后算了算,一切杂项除去,也落了800多块钱。厨子沙东方利用门前那个小池塘,种了三亩莲菜,一季下来,他的九眼莲藕也为他挣了700块钱。而村子上的能人胡万林则一年挣了1万多块钱,一时间深深地剌痛了那些没有种菜人家的神经。

    胡万林这个人在村民的眼里有些神秘,一年当中要有四个月在外面跑,也不知道他搞的是啥名堂。但大家都承认这家伙见多识广,鬼点子多,会挣钱。他是卧虎岭第一个戴手表的,也是第一个骑自行车的。

    当白龙堰修到自家的地头上时,胡万林也积极响应王国鼎的号召,种起了蔬菜。不过,他和别人不一样,他不知从哪里学会了建塑料大棚的技术,就是大冬天也种出了新鲜的黄瓜。

    时值十冬腊月,杀虎口只有萝卜和白菜的时候,胡万林的大棚里却长出了顶花带刺的鲜黄瓜。

    这些黄瓜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兵工厂的工人们也真是富,一根黄瓜5毛钱,硬是供不应求,胡万林一年下来就成了万元户。

    何天明兴奋地对王国鼎说,王书记啊,胡万林这小子是咱整个杀虎口镇的第一个万元户,可喜可贺。

    王国鼎说,那就把胡万林树立为全镇的致富标兵吧。

    其实在80年代初,冬季温室大棚的技术还很不成熟,胡万林的塑料大棚也不过是垒上墙、搭上棚、盖上薄罢了,他没有同人讲,这些都是他最近在辽宁学到的土办法。也许,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深冬不需加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

    看到种菜的人家都发了财,特别是胡万林,一下子成了万元户,卧虎岭的乡亲们一个个眼热心动,他们纷纷跑到胡万林家里请教,可谁也没有想到,胡万林的致富标兵奖状还没有领到人,人却不见了。

    胡万林跑了。

    原来,胡万林竟然是杀虎口那个“神偷张”的同伙,在那个盗窃团伙里,胡万林是“军师”。不过,他们这伙人从不在家门口作案,而是每年都要出去几个月,天南海北地流窜。

    正当胡万林准备在建一个新式大棚、大干一场的时候,“神偷张”却被公安机关抓获。得知这一消息后,胡万林就在一个深夜潜逃了。

    听说了胡万林的事,王国鼎真的很为这个精明的小伙子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