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作家篇屈原(4)
    屈原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屈原长眠九泉两千多年,居然在20世纪中叶“复活”了过来,通过电波、影视、报刊、出版物飘洋过海,潇洒地走进了西方世界,闯进神圣的高等学府,叩开知名学者的书斋,磁铁般地吸引他们拥抱他、崇拜他、研究他。这是人格的力量,文学的力量,正义的力量,是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化的拓展与延伸。超越时空的世界性传播,所有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荣。前苏联著名汉学家费德林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屈原诗歌的独特性与全人类性”的重大研究课题,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屈学研究的高潮。以研究内容为标志区分,国外学者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大致形成三种趋向:一种以前苏联H?T?费德林、E?A?谢列勃里雅可夫和匈牙利汉学家F?托凯为代表的传统式,着重从屈原作品本身探讨其艺术价值及其在世界文学史的地位;一种以日本藤野岩友、竹治贞夫、稻畑耕一郎教授为代表的学院式,着重对屈原诗歌进行考据和诠释;一种以美国汉学家詹姆土?R?海陶玮、劳伦斯?A?施奈德,英国汉学家戴维?霍克思,法国汉学家戴密微,德国汉学家卫德明为首的西方式,着重从屈原身世和作品中研究中国古代政体中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深入探讨屈原的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内外条件,施奈德的专著已经反馈到中国。稻畑耕一郎教授专程来华出席中国屈原学会成立大会,许多日本学者甚至认为古代的楚国“是日本人的故乡”。

    屈原名列世界四大文化名人行列,他无愧于这种荣誉!

    四

    “大夫一生,正道直行。逸响伟辞,文苑丰碑;高风亮节,焜焜耀炳燐。”屈原故乡秭归的人们为屈原写下了这墓志铭,反映了乡亲们的心情,也代表了华夏儿女的心声。

    屈原的人格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极力崇尚的理想范式,其所表现出的政治理性、道德精神、诗性智慧,成为千百万士人和广大国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他是楚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伟人,其精神已融会到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等各个方面,对于后世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他对民众有着深情的关怀和关注,无论是作为统治阶层中的一员,还是被流放,他始终关注民众的生存状况和同情民众所遭遇的苦难;在其政治主张中,他迫切希望国家能按照法治的轨道前进;他主张选贤举能,反对任人唯亲,提出不论人的身份贵贱,唯才是举,不拘一格。这些政治思想构成了屈原人文理性的核心,是其美政理想的体现。这是我们今天还应践行的理想。他那行歌笑傲,愤世嫉俗,高洁磊落,八风不动,死生契阔,生而为英,死而为灵的伟丈夫人格,千百年来,也成为无数仁人志士和知识分子的精神楷模。但是,站在今天民主理性的旗帜下,我们对屈原应作哪些反思呢?作为一个明智的政治家,在当时的那样的一种状况下,屈原应该怎么做呢?屈原真的看到了“世界大势”吗?

    首先,屈原对君主个人的愚忠思想我们是应当批判的。虽然我们不能要求2000多年前的屈原有国家乃人民之国家非君王之私物的思想,但他还是应该明白社稷为大的道理。孟子比屈原年长31岁,是同时代的人。这位儒家的“亚圣”就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昏君可弑的话。可见,作为思想家的孟子在此比屈原高明进步。屈原有着强烈的恋君情节,他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昏庸无能的楚怀王身上,想依靠一个荒淫、反复无常、刚愎自用的昏君来达到改革楚国政治、富国强兵的目的。即便在遇谗被疏远的时候,他还是未能采取对策,反而一味的相信君主终会醒悟。

    其次,屈原对“全球”大势未必看的很透。是的,屈原有以法治国、选贤任能、革新政治、富国强民的美政理想,但楚王并未实施。而秦国已变法多年,国富民强,兵强马壮,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每个人都有故乡情节,然而,是不是还应站在大中华的立场上看清形势呢?由秦统一国家也未尝不可。

    其三,作为一个政治家屈原是不成功的。虽然作为一个深爱祖国的楚国人,其爱国人格令人钦佩,但其作为一名政治家,却并不成功。是的,屈原是君子类型的政治家,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不屑权术、手腕。但,政治是讲权衡之术的,是讲艺术的,应争取大多数。它是一个集体概念而并非个人的舞台。而他却孤立独行,“判独离而不服”因此而“不周与今之人”,他成了孤军奋战的“唐吉珂德”。在遭到了众人异样的眼光与君主的不信赖时,他也不变通,他的执迷不悟让他不能像孔子那样“出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更不能像陶渊明那样顿悟入桃园,悠然看南山。他不试着使自己更好的融入当时特定的现实环境,却企图通过自己的个人微薄力量使政治来趋同于他(勇气可佳但却不现实),最终只能将自己逼入绝境。屈原的美政思想,希望政治的内容和形式及与之相关的东西都是美的,主张“内美”、“修能”、“美俗”、“修政”,这是一个完美无暇的政治理想,但同时也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政治幻想,尤其是在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之下更是希望渺茫。一个独行而固执的屈原,带着执迷不悟的恋君情节,怀着一个无法实现的政治空想,又怎能不以政治失败,生命自绝而告终呢。

    其四,我们多么希望屈原更豁达些,不为那可恶的怀王殉葬。是的,儒家有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思想,佛教也有舍身求法的教义。虽然,我不希望屈原象庄子那样逍遥于物外,但,可以等待时机,静观其变嘛。可以说屈原的性格成就了他的千古绝响的人生,但也正是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他清高孤傲,封闭自恋,自认为“众人皆醉我独醒”,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能自拔,听不清任何劝告,女媭劝说:“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穷独而不予听。”渔父也说:“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浑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槽而啜其醴?”然而此时的屈原已经沉浸在自我哀吟的虚幻世界之中,不能听取他人之良言。这种封闭在他的自叙性作品中也有体现,整个屈原文本构成了一个类似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在艺术中进行思考”的封闭世界。在现实求索失败后,屈原便生活在一个自造的虚幻世界之中,他借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与不满,寄希望于神灵来拯救自己,徘徊于客观外在与内心世界之中。尽管他也曾抗争过,但他的行动还是低于他的思想。“索茕茅以莛专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他认识到了外在世界与自身的巨大矛盾,但自我的拯救行动却迟迟不能进行。在面临渴望解救与坚持自我的两难之境的困惑时,这种哈姆雷特式的拖沓与延迟是屈原走向极端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受到重大打击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突而受到过分的压抑后,屈原的心理产生了轻微的心理失常,决意以身殉国,作出不必要的牺牲。

    这些言论,只是为屈原深感惋惜。我们不必苛求古人。屈原永远是闪耀在苍穹璀璨的星光,散发着夺目的光芒,照耀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