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朱熹(3)
    陆象山(1139—1193),字子静,自号存斋,浙江金溪人,比朱熹小九岁。他聪颖早慧,在少年时就表现出很高的领悟力,24岁时中乡举,34岁时中进士,在此之前他的学问文章即有很高的知名度。中进士后,更是声名大振,四面八方来向他讨教的人络绎不绝。而他总是不顾疲劳,诲人不倦。此时,他开始收徒讲学。陆家兄弟对这次讨论会非常重视,进行了精心准备,兄弟俩在家里进行演练,自行辩论,讨论了一整天,最后哥哥认为弟弟象山的见解是对的。鹅湖之会开了十天,朱陆吕各提出了几十个问题,朱陆各抒己见,中心议题是“本心”说,由于两人各自思想己定型,最后还是未能达成共识。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能达到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这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陆属主观唯心论,他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真、善、美,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达到自我完善。这与朱的客观唯心说的主张不同。从此有了“理学”与“心学”两大派别。这次辩论,他们相互切磋、各自争鸣,还游览了鹅湖风景、有诗唱和,虽观点不同,但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使“鹅湖之会”在中国学术史上成为千古美谈。三年后,朱熹还作了一首诗,追忆与陆氏兄弟的鹅湖论学,诗云:“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这首诗表达了朱熹对陆氏兄弟的推崇与思念,也道出了自已对研修学问的态度。

    以朱熹、陆象山等人为代表的宋代学术界、思想界开创了很好的学术民主氛围,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乃至争论,在于砥砺思想、探辨真理。朱熹与当时的陈亮就汉唐的价值所进行的辩论就很著名。他们通过书信各抒己见,驳斥对方,通了好几封信。陈亮认为“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能成功成事便是有德有理)”,而朱熹认为:功业有的是偶然因素而促成的,又何必要有德?事情亦有偶然做就的,又何必要有理?以道德的标准来衡量,汉武帝、唐太宗距离圣君的理想还很远。朱熹对道德理想境界的追求似乎要求太高,未免脱离现实。

    淳熙五年(1178年),49岁的朱熹第二次出士,担任南康军(军是宋朝的一级行政区域单位)地方官。到任不久,当地发生旱灾饥荒,他全力救灾,减轻了灾害的损失,救活了不少人。任内,倡导教育,重建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是宋时全国四大书院之一,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朱熹亲自讲学,亲撰教规,教规内容涉及为学、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成为南宋以后中国社会七百年间书院办学的典范,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书院经常延揽著名学者来讲学,学术空气相当活跃。1180年,陆象山特来拜访朱熹,请他为其去世不久的哥哥写墓志铭。朱熹顺请陆象山在书院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之义,陆宏论滔滔,将义理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时的听众有感动而落下泪来的。当时天气已微寒,但朱熹要不断用扇,可见他亦深受感动,他特意将陆象山所讲内容刻石立于院门。

    1181年,浙东发生饥荒,孝宗调他到浙东救荒,他又上书,痛论灾旱的原因及吏治不良、贿赂公行的现象。朱熹在浙东救灾,成效卓著,读圣贤书、一身正气,一般贪官污吏都因惧怕他,而自动离开。不久,朱熹见政局不良,又辞职居家,一心讲学。1188年,应召入朝,再度上书,说今日之中国已病入膏肓,从大脑到四肢,处处有病,劝孝宗正心以立大本,教养太子,选贤任能,振纲纪,变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孝宗接到朱熹的奏章时已是深夜,但亦马上起床,点燃蜡烛,读完后再就寝。次日便要朱熹任官,但朱熹还是推辞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