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庄子(2)
    二

    你出身于战国时代的宋国蒙县(今河南商丘)。那是一个狼烟四起、战火纷纭的年代;那也是一个各种思想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互激荡、异常繁荣的时代。流传至今的中国式的最根本的道德、思想乃至文化精粹得以孕育成形。那是一个思想异常活跃、巨星璀璨的时代,老子、孔子、墨子、列子、鬼谷子、荀子、庄子、孟子、韩非子等百家舵手如灿烂星空,相映生辉。你和老子,创道家学派,开文化一脉,泽被千年,影响深远。

    你曾当过漆园吏,就是管理果园的干部。相传楚威王欲聘你为相,你却以神龟、牺牛为喻,说明自己宁愿过贫贱的生活,而不愿接受高官厚禄。你说,我还是自由自在的好。你选择了清贫、自由。过着自由自在、思想自由驰骋、粗茶淡饭的生活,有时以打草鞋为业。《庄子?外物篇》庄周贷粟的故事是讲帮人要应急的道理,但也许反映了你时常断炊的窘况。你曾穿着破衣褴衫见魏王。而在平时,更是常常穿着打了许多补丁的衣服,腰间系上一根草绳,脚踏草鞋,宛如农夫。但,你对此毫不为意,你不觉得破衣褴衫就比绫罗绸缎卑贱。这是你自由洒脱人生观的反映。

    发妻去世时,你以特有的方式鼓盆而歌。觉得她来自自然,现在只不过是又重返自然罢了。中国的丧事被称为“喜事”,自此而来。

    除了蓝天白云、山川河流、花草鱼虫,翱翔九万里的大鹏,餐风饮露的姑射山神女,歌吹天籁的南郭子綦,梦中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朋友或幻觉外,你人间的朋友并不很多。惠施是与你交流较多的人。就是这样一个位数不多的朋友也曾对你有过误解。惠施为魏相时,你前去拜访,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你想夺其相位。听说你来了,惠施以城中的三日三夜大搜查来“款待”,想捉拿你。你见到惠施后说:“南方有一种鸟叫作鹓鶵,它从南海飞往北海,不是梧桐树不停,不是精食不吃,不是醴泉不饮。这时有一只猫头鹰得到一个死老鼠,看到鹓鶵飞过,对它喊道‘嚇!’,今天你想拿魏国嚇我吗?”惠施听后,深感惭愧,真正是无地自容。

    惠施失去魏相后,与你一度紧张的关系也得到缓和。二人曾同游于濠水的桥上,展开了著名的“鱼桥乐”的辩论。看到鱼儿自由欢快的跳跃的样子,庄子能感受到它们的快乐。惠施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它快乐?庄子答道,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这可以体现庄子的自然哲学观,不仅飞禽走兽有生命,有情感,花草鱼虫也有生命,有情感。徐复观说:“在这一故事中,实把认识之知的情形,与美的关照的知觉的情形,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庄子是以恬适的感情与知觉,对鱼作美的关照,因而使鱼成为美的对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正是对于美的对象的描述,作了康德所说的趣味判断。……惠施是以认识判断来看庄子的趣味判断,要把趣味判断转移到认识判断中去找根据,因而怀疑庄子‘鱼乐’的判断不能成立,这是不了解两种判断性质的根本不同。”

    你活了89岁(说法不一),这在那个时代是很高寿了。这与你清心寡欲、科学养身有很大关系。当你感觉自己不行了,要去见老子了的时候,弟子们打算厚葬你。你却说:“何必厚葬呢?我以天地为棺椁,日月为双璧,星辰为珍珠,万物做礼物。我的葬仪不是很完备豪华吗?还有什么葬仪比这更好呢!”弟子说:“我们担心先生被乌鸦老鹰吃掉了啊!”你说:“在地上,会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会成为蝼蚁蚂蚁的美食。你们为什么要从乌鸦老鹰的嘴里,抢夺过来给蝼蚁蚂蚁吃呢?这不是太偏心了吗?”《意林》引桓谭《新论》:“庄周病剧,弟子对泣之。应曰:‘我今死则谁先?更百年生则谁后?必不得免,何贪于须臾。”可见,你对生死存亡及葬礼看得多么大度从容,多么淡然!这与儒家的厚葬繁琐奢华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