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9灵活掌握特批
    夏雯回家吃了午饭,来到招待所,她上了二楼。那招待所通共才三楼,往来公出办事的人,都喜欢在这里住宿,公交车四通八达,出去开会、办事、逛街都方便。夏雯敲门进了屋,看见孙柏军不在;只有政委一个人,在chuang上翘着二郎腿躺着,大概中午食堂吃的好东西,很舒服的样子。夏雯笑道:“我是不是来早了。你睡午觉吗,要不我一会再来。”

    政委道:“不必,不必。你忙你的。”

    夏雯见他懒得说话,恐怕他打起呼噜,一想,就说道:“刚才我打那边过来,看见有人拿着蛮好的新袜子,是那种尼龙的,市场上极少见到呢。我问了,是在那边的商场刚买的。政委,你不去买几双捎回家么,或是自己穿,或是送给爱人,都好呢。”政委一听就兴致大发,起身收拾花镜,这是他要走的习惯。夏雯一看,便赶紧说道:“政委,我也要上独立团去。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要我这样的没有用的人哪。”

    政委一听,连连笑道:“好哇。好哇。”原来,临来之时,团长就和他交代过,要多多招收有特长的学生。经这些天的挖掘,他已经将很多打球的,画画的,吹拉弹唱的,诸多人才收归帐下。怎么就?他想,眼前这个天天见的夏雯,怎么就险些忽略了呢?她是那种机关里的办事人才。她家庭出身好,共青团员,办事爽利,大方机智,热情里透着威严。他想,这要是把她安排在团部机关里,可比现有的那几个帮忙的学生强多了。于是乎,政委说道:“现在就能把你确定下来。你马上填表。”说完,就从抽屉里拿出来一张表格纸,放在夏雯面前。

    夏雯早就见过这种表,上面印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一团新战士登记表”字样。她知道,把这张表一填,政委那里有个大红圆戳,往上一盖,就是加入革命队伍啦!夏雯很高兴,却不理会这张表,道:“我妈说了,要下乡得和同学搭伴才行,既然把我定下来了,也可以把我的同学定下来几个吧。”

    “哈哈,真有你的。你和孙干事灵活掌握,按标准接收,不许出问题。”政委说完就出去了。独剩夏雯在屋。她已打定主意,管他什么标准,什么灵活掌握,既然给口了,下手办就是了。

    又一日。夏雯知道今天将会很忙,因为昨天发了很多通知,各个学校的事都要今天来办,她就早早地来到招待所。上到二楼,有一个中年的女服务员等着她,见了夏雯,笑道:“那个兵团的孙同志,说上体检站,先走了。”她拿钥匙给夏雯打开门,自己也跟进屋里,央告道:“我一个亲戚的孩子也报了名,上独立团,我麻烦你,看看是不是批下来了。”夏雯问道:“哪个学校的,叫啥名?”她坐下,按那个服务员说的找了找,道:“报是报上去了。他们那个学校的都还没有下来呢。你有空再来看看吧。”那个服务员谢了夏雯,往屋外走,到门口又回身悄悄告诉夏雯:“那个兵团的官儿又来了。”

    夏雯知道她说的是政委来了。起身迎时,政委已满面笑容的进来。夏雯接过来政委的挎包,放在他习惯躺着的chuang上,说:“孙干事去体检站联系体检的事了。服务员刚送来的开水,我给你冲杯茶。”政委坐下,笑道:“你忙你的吧。我只是来各个区看看情况。天要下雨,怕叫雨浇着,还走出汗了。”又道:“体检的时候你也去,你的任务就是喊人名。但是,你主要是目测一下,有四肢缺欠的,有五官很不好的,有流里流气的,你就在名单上作一个记号,回来,不录取他就是了。这是最后一关了,过了这一关,咱们就发录取通知书,发户口准迁证,就快结束了。”他又叫夏雯:“你在我的挎包里找。把这个区的政审合格名单拿出来。”

    夏雯即刻找出来那份名单,几下翻到第二中学那一页,看见合格的女生有袁丽,沈韶华、薛茂兰、崔建华、张领弟、大韩、小韩、金香草。男生有孙立冬、乔西、鲁南、罗北。还有十几个别的班的,夏雯不认识,也不想细看。她又慌慌张张地从头找了一遍,唯独没有王宝石,心里不免凉了半截。她赶紧翻到下一页,只看见退档一栏里,果然有王宝石,再看备注,写着家庭成分不合格,是富农。她一颗悬着的心断了线,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

    恰在此时,一阵大风把窗户“哐当”一声吹开,刮得满桌子的纸“稀里哗啦”的乱飞。把夏雯惊出一身冷汗,她慌忙起身关窗户,恨道:“这雨。说来就来了!”因见政委拿起来挎包有走的意思,赶紧就说:“天就下大雨啦。也没有雨伞,请政委多坐一会,我还有点事请示。”

    她正要往下说,忽见62中学的联络员来了。夏雯见政委回原地方坐下,估计一时半会雨停不了,他也走不了。就暂时不说请示的话,扭头问门口:“62中的,来做什么。”那人走近前,说:“取名单。还问有没有别的事。”夏雯欲说话时,又来了几个学校的联络员,都是取名单问事情的,将她围着,问东问西。夏雯心里惦记宝石的事,又担心政委走了,还得在政委面前应付这些人。遂说道:“听着啊。你们都是一样的。第一,你们回去通知政审合格的人,后天早8点,到体检站检查身体。第二,星期四,身体检查合格的人才发录取通知书,户口准迁证。第三,领补助的布票,补助金。归街道办,家长单位,具体的去那里问。不归兵团管,也就无法答复你们。”

    有人又问发棉衣的事。夏雯一边发给他们名单,一边说:“棉衣还是一定要发的。等正式的通知。我今天的正式通知就是这些了。”大家七嘴八舌,问问东问西,反正外边“哗哗啦啦”下雨,谁也不着忙走,夏雯就半送半撵的将他们送到走廊里。

    又见一个学生模样的男生进了门。夏雯问他:“你有什么事吗?”那人很郑重地拿出来血写的决心书,“扑棱”立正站好,说:“我满怀革命豪情,怀着对党,对mao主席的一颗赤胆忠心,强烈要求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誓死保卫……。”夏雯已知其来意,笑着看看政委;知道政委高高在上,哪里愿意理这些闲事。夏雯就很诚恳地对那个同学说:“我们只面对学校,不对个人,是谁叫你来的。白耽误你的时间。你赶紧上学校,或者上安置办,别在这儿浪费时间。”就连说带劝的把他送走了。

    政委因下雨走不了,又看夏雯得心应手的对付这些人,有意思。就说道:“昨天,在哪个区的招待所里、也是咱们办公的地方,也有一个家庭出身不好的同学找到那里,比这个写血书的难磨多了。”夏雯听他这么一说,心中一喜,正想将宝石的事跟他说呢,此刻正是话茬,就趁机接茬说道:“其实,在我们学生里头,真正祖宗三代是工农出身的只占一小部分。党还有政策说‘重在表现’呢吗!我就有一个同学,我俩非常要好,就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这回,刚刚被刷下来了。其实,谁都知道,他家祖上就是一个中医先生,倒是生活富裕,就成了没有地的富农了,给抗联免费看病的事也不算数了。”说着,就拿宝石的材料给政委看。又说:“我想替这个同学跟政委说说,破个例,把他收到你帐下当兵如何。”

    政委似有所难,推诿道:“按照市安置办的安排,再过一个月,还来招一批人,那时候一定把他招收走。”

    夏雯一听他如此说,心都不跳了,浑身登时比雨浇了还凉,熄灭了妄想。叹口气,说道:“我甘愿把我的名额让给他。”她走回桌子跟前,把材料放好,接着说:“不然,我也只能另找一个地方,另报名上其他的团去了。免得让同学们知道,我为这个事求了政委,竟然碰了一鼻子灰;人家不说你政委懒得管,倒像是连这点小事也不好使似的。白叫人笑话。我还有什么脸,当你的兵。”

    政委听她这么说,反倒来了劲。说道:“英雄不问出身。我就出身不好。老子带兵,从来就不管他什么出身,只要敢朝敌人放枪就行。那时候打淮海战役,俘虏过来的敌人,只要他愿意调转枪口,就给他换一个帽子,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补充到前线去了。什么家庭出身?那是他爷爷那辈的事,连他老子娘都挨不上边。现在搞得太左了,不讲政策。忘了主席说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也否定了这几十年对学生们的教育,也否定了他们的进步。简直是形而上学。”

    夏雯就势说道:“就是嘛,跟你这样的老革命干,才能掌握好大方向。”

    政委这一阵子很得意,说:“你让他来见我,我看行,就行。”

    “是。他家离着不远。我让他跑步来见你。”

    “跑什么跑!外边下雨哪。”政委又问:“他有什么特长?”

    “体育方面他拿过全市中学生跳高第一。跳远第三。打篮球、踢足球都是校队。最突出的是他很有文采,文章写得一流的好。要不,我把他叫来,出个题目,你考考他。”

    “嗯。优点很多吗,值得你为他争取。那这样,按照特长生的办法,我特批给他一个名额。”说了,他打开挎包,拿出来一张盖着大红印的空白登记表,说夏雯:“你自己填吧。”

    夏雯大喜过望。她知道,这个表一填上,王宝石就板上钉钉、就直接录取啦。她隐去高兴,又听政委发表了一通大道理:

    “你不知道。现在已经超计划招收很多人了,不单和安置办有麻烦;那些个火车,汽车,被服,棉服,鞋帽,手套,等等问题都跟着来了。就说火车,拉行李,拉人,咱们这一回就得一个专列。下了火车还得坐汽车吧,咱们团里的车不够用,还得跟部队里,跟县里,跟林场里借。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你们到了咱团就得上冻,住的地方就是个永久性的难题。团长打电话来,让上帐篷厂定制四十座棉帐篷。你们学生还年轻,只知道冰天雪地住帐篷充满着革命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却不知道,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冰天雪地里没有暖房子住!跟着,问题就来了,后勤保障,蔬菜,烧柴,感冒,冻伤,关节炎,药品,医护,非战斗减员。这些说了你也不懂。不说这些了。”他向窗外看看天。天放晴了。他匆匆忙忙拿了挎包出去。

    夏雯很得体的送走了政委。

    她回来把房门一关,就重重地跌坐在椅子上,眼睛直愣愣地看着窗外,长长的吐了一口粗气。心说,王宝石啊王宝石,你可真难哪!她盘算怎么样把这个事告诉宝石,可又转念一想,不能告诉他。也不能叫他知道这其中的波折,不能叫他背上包袱,自卑自爱起来。

    想到此处,夏雯一振作。把桌子上别的东西统统靠边推一推,将政委给的那张登记表拿过来,像铺平了王宝石一样放在面前。她先在一张白纸上试一试钢笔下水流利了,开始给王宝石填表。写到一半,那个女服务员进来,夏雯叫她:“你坐那边等一会。”接着,又有别的学校的联络员来,夏雯都叫他们远远地等着。她自己仍然写自己的。写完了,她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了一遍,确认是好了。她拉开抽屉,跟其他的重要文件放在一起。又拿过来第二中学的名单,在合格人员的名单栏里填上王宝石的名字。把退档那一页上王宝石的名字涂了,再一看,觉得不妥,干脆就把那一页纸撕得粉粉碎,扔了。

    干完了这些正经事,夏雯才逐一的把等着的人打发了去。早就到了午饭时候,抽屉里有很多招待所的餐券,夏雯跟往常一样,去吃了午饭。回来后,给孙柏军留一张字条,说下午不来了,锁上门,离开了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