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七十七章 山关
    崇祯十二年,三月十一日,午时。

    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

    午时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将会达到极限,阴气即时消散。

    历朝选择处死死囚多选午时行刑,原因就是认为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能出现,使得罪犯人魂俱灭。

    而在这样的时刻,青山关内此时正在爆发着一场激战。

    大青山上,赤裸着上身的力士正拼命挥动着鼓槌,猛烈的敲击着身前的战鼓。

    擂鼓的力士憋红了脸面,赤裸的上身满是流下的汗珠,萧瑟的冷风对其根本没有丝毫的影响。

    大青山上,鼓声如雷,恍若雷震一般震响。

    昂扬的战鼓声之中恍若重锤一般,一声一声敲击在战场之上一众军兵的心口,连带着身躯也跟随着鼓声而共振。

    “杀”

    青山关内的四野之上喊杀声震天,入目之处满是恍若潮水一般涌来的明军军卒。

    无数火红色的旌旗在各处的山岭坡地之上飘扬,阵阵高亢的威武之声汇成海潮般的强音卷席而来。

    青山关城楼之上,多尔衮撑靠在垛口处,审视着关下的战局。

    明军在三月初七连破南山三营,占据了南山的公树台,并在其上架起了大量的火炮。

    公树台居高临下,俯视着他们环山而建的营垒。

    整个南山大部分的营垒,还有东山少部分的营垒都在明军的火炮威胁之下。

    多尔衮只能是下令逐步放弃营垒,逐渐后撤。

    不过哪怕是多尔衮费尽了心力想尽了办法,也只能是将明军攻破整个南山的计划延后一日半的时间。

    三月初九,多尔衮不得不下令放弃整个南山阵地。

    失去了南部山区阵地的支撑,多尔衮也不得不放弃了一部分东山和西山的阵地。

    不过好在,拖延的时间勉强是让多尔衮想出了勉强应对的办法。

    两天的时间,多尔衮下令在一些要道之上再度修建防御阵地,以周围的营垒作为支点,同时利用手中骑兵的优势尽可能的阻截明军的进攻。

    原先的四十九座营垒,到现在已经是只剩下了最后的七座。

    七座营垒之中有四座都是东西两山之上,只有三座还在山麓,临近青山关下的位置。

    其余的不是被清军主动放弃,便是被明军攻破。

    但是现在,关下清军作为营垒的三座营垒,也是即将告破。

    这三座营垒能够坚持到这个时刻,最大的原因便是清军的骑军毕竟占据优势,火炮的安全距离不够,不足以威胁这三座营垒,所以一直留存了下来。

    “这群尼堪,真是杀之不完”

    多铎站在多尔衮的身旁,愤恨的咒骂着。

    “谭泰,这个废物,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竟然被连续攻克三座营垒。”

    “后面带着护军营,还抢不下一个小小的高台,还把命丢到了南山。”

    多铎满心愤恨,不仅骂着明军,还连带着将谭泰也一起咒骂着。

    “现在好了,这战打成了这样回了关外,那黄台”

    谭泰这个废物,济南济南打不下,南山南山守不住,计划三番几次因为他的无能而被破坏。

    “慎言。”

    多尔衮眼神微斜,神色骤然一厉,压住了多铎后续的话头。

    骂几句谭泰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能让多铎以后养成这样随意开口,得罪人的习惯。

    而且最后多铎明显是准备说有关于他那个兄长的事情。

    虽然身旁的众人都是多尔衮在正白旗之中的嫡系人马,但是多尔衮仍然觉得并不保险。

    他那个兄长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两白旗之中光是多尔衮自己知道的,就有不少黄台吉安插进来的人。

    更不用提那些不知道,自己这班嫡系人马之中就算是有黄台吉的人,多尔衮也丝毫不觉得意外。

    “仗已经打成了这样,再埋怨又有何用”

    “谭泰是我安排守的南山,怎么守山也是我下的军令,再怎么推卸责任,最终战败的原因还是我,因为我是主帅,事情就是这样简单。”

    多尔衮见多铎不再言语,眼神之中的暴戾也是收敛了很多。

    “现在要想的是如何将更多的辎重运输出关。”

    多尔衮皱了皱眉,心绪也不由的杂乱了许多。

    连同青山关的道路处于两山之间,也就是山谷的位置,这里的地势较为平缓,很多地方都是坦途。

    因此接战的区域不再仅限于狭窄的山道之上,可以调动大规模的军兵甚至是骑兵。

    这也是为什么这最后三座营垒可以守下来的原因。

    在狭窄的山道之上,有限的交战范围,其实对于明军颇为有利。

    因为被家丁制度长久影响之下明军,确实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的精锐。

    长久以来,九边的明军无论是在和蒙古,还是和后金。

    在小规模的交锋之中,明军基本都没有落于下风太多,甚至还在不少的战斗之中占据着优势。

    不过正成也家丁,败也家丁。

    和蒙古交锋的这两百多年以来,受重文轻武的大环境,这种病态的家丁制度,使得明军在治安战上,小规模的冲突确实是占据优势。

    但是一旦遇到大规模的战事,人数超过万级之后,战事往往是以明军的战败的告终。

    重新回到了大规模的交锋,多尔衮也逐渐重新掌握了局面。

    只不过明军依仗着山势,有架设在山腰的火炮射住阵脚,就算是在官道附近将其击败,也不至于溃败。

    加上之前战胜的影响,明军如今士气高涨,也不再如同此前一般一触即溃。

    往常很多的手段和战法,现在都没有办法使用出来,也因此竟然被明军的声势压下了一头。

    战局崩坏至此,也再难以挽回。

    多尔衮收回了看向关内的视野,回头向着多铎询问道。

    “还有多少的缴获没有运出关外。”

    “金银、武备、布匹早在开始已经尽数运输出关,还有值钱的珍稀器皿、珠宝古董也已经先行运输出关,如今关内剩下都是从各地掳掠而来的人口和牲畜。”

    “滞留在关内的人畜共计还有六万口。”

    “六万”

    “看来是带不出关了”

    多尔衮看着远方升腾起来的浓浓烟尘,看着最外围在此刻已经是化为了一片火海的营垒,神色面沉如水。

    前线的军队,已经是抵不住明军的攻势了。

    运输出去这么多的货物和辎重,必然需要有人守卫,很多军兵也跟随着出关。

    如今在关内的军兵,也只剩下了不到万人。

    “先让两处山上营垒的军兵撤下来,等到所有人都撤下来的之后,关内所有的营垒都可以放弃,护军营作为殿军”

    “我们”

    多尔衮抬起头,看了一眼高悬的冷阳。

    “撤离青山关”

    多铎眉头微皱,下意识的问道。

    “这么点时间,恐怕已经来不及将关内的人畜都转移出关了”

    “关内的这些人畜”

    多铎的话并没有说完,他没有再问下去了。

    因为他已经从多尔衮冰寒的眼神之中得到了答案

    青山关内,到处都在激战。

    双方的骑兵散步于谷地之间,十多股百人规模的明军骑兵正在其上来往奔驰,与清军的骑兵追逐拼杀。

    谷地两侧的山麓坡地,数支千人规模的明军骑阵伫立着以为警备。

    西山山麓,是明军最大规模的骑阵,也是旌旗最多的骑阵。

    孙传庭头戴三旗月明暗金盔,身穿着金漆山纹胸甲,下着赤红兽纹战裙,立于阵前。

    孙传庭此时举着千里镜,观察着着四处的战局。

    一众罩袍束带,顶盔贯甲的甲骑皆是持缰按辔静静的站立站在孙传庭的身后。

    陈望也同样立在孙传庭的身侧。

    南山攻防战,他虽然赢下了战斗,但是麾下的部众也因此伤亡惨重。

    第二、第三步兵千总部有伤亡,不过并不太大,他们并不是攻山的主力。

    攻山的主力是他麾下的第一骑兵千总部。

    前面攻下的三座营垒,都是依靠着第一骑兵千总部的重甲兵都攻陷的。

    后面防守公树台时,山道间爆发的血战,第一骑兵千总部伤亡极为惨重。

    四战一共折了将近两百余人,伤者也有六七十人。

    加上之前折在贾庄和济南的军兵,第一骑兵千总部如今尚能作战的,只剩下了不到六百人,伤亡近半。

    所以后续的战斗,孙传庭并没有将任何的战斗任务安排给陈望,而是让陈望领着部曲就跟在自己的身侧。

    这几日陈望一直都跟在孙传庭的身侧,看着孙传庭指挥大军调动与清军交锋。

    孙传庭很多时候下达的命令或是调兵遣将,也会将为什么这么应对讲解给陈望的听。

    陈望自然是不会放弃这个学习的机会,这种大规模兵团作战经验,正是他所欠缺的。

    整个关内已经打成了一团,战线犬牙交错,几乎都围绕青山关而打。

    青山关的关城坐落于山腰之上扼守着出关的道路,两侧高山对拱,峰峦叠障。

    无论是面对关内还是关外,青山关都是一样是属于易守难攻之地。

    关下的山麓,有一座简易的大营。

    如今关内残存的被掳掠的百姓,还有被抢走的牲畜都在那座大营之中。

    出关的道路之上,满是被驱赶着向着关外行走而去的百姓还有牲畜。

    比起起初孙传庭看到的场面更为让人愤怒。

    千里镜的镜头之下,山道之上那些建奴不断的催促加快速度。

    一些体弱的百姓倒在地上,跟不上大部队之时,屠刀便直接毫不留情的挥下。

    孙传庭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眼眸深处是难以掩饰的愤怒还有无奈。

    这数日的鏖战下来,他已经是竭力了全力,各镇的营兵也同样竭尽了全力。

    伤亡几乎呈倍的上升,他们从各个营垒之中,救回了一共有四五万的百姓,也抢回了不少的牲畜和粮草。

    但是更多的百姓却还是被建奴带出了关外。

    那些被带离关外的百姓在关外,就是作为那些建奴的奴隶,去做那最为下贱的包衣奴才,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个人

    每年从关外,都有不少被掳掠过去的百姓,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也想要重返关内。

    他们的到来,也使得所有人都知道了在关外发生的一切。

    “督抚,看起来建奴这是要撤退。”

    陈望视力极好,他首先便注意到了两山清军的异动,当即皱眉向着孙传庭禀报道。

    孙传庭神色微凝,眼眸之中的瞳孔陡然一缩,他一直都在注意战场,也看到了清军两山之间军兵的异动。

    “你推测的不错。”

    孙传庭神色凝重,两山的营垒是清军的依仗,正是因为有了两山的营垒,所以清军才能保住山下的大营。

    但是现在清军却是主动撤离两山,这无疑是清军准备撤离青山关的信号。

    孙传庭没有多少的犹豫,当即将奴贼准备弃寨出关的消息,传给了正在前线指挥的曹文诏、祖大寿两人。

    让两人带领麾下的骑军前移,切割战场,截击从两山之上撤下的清军,追击后撤的奴贼,尽可能多的救援被掳掠的百姓。

    孙传庭军令传下,正在前阵指挥的祖大寿和曹文诏两人也都注意清军的撤退,当下便将消息广而告之。

    一众明军的军兵听闻清军准备弃关而逃,皆是欢呼雀跃,士气高涨。

    因为,这一场大战终于要落下了帷幕。

    这一场大战他们不仅胜了,而且胜的极为漂亮,还洗刷了多年以来的耻辱

    很多将校已经开始去想到时候回京论功之时的赏赐,孙传庭可是答应在殿上为其庆功。

    一众军兵也是在想着到时候下发的赏银,还有庆功宴时将要下发的酒肉。

    高亢的呐喊声也因此再度自明军的阵列之中响起。

    只是从明军阵列之中响起的欢呼声持续了不到片刻的时间,便硬生生的被压了下去

    出关的道路之上,那些正在撤离的建奴甲兵,他们正手持着利刃,不断砍杀着路途上的那些被掳掠的百姓和牲畜。

    山下的营垒此时也燃起了熊熊的大火,建奴的骑兵在营垒之中奔驰往来,高举着马刀不断的砍杀着营垒之中的百姓和牲畜。

    那些死去的百姓和牲畜,成为了堵塞山关隘道的最好障碍物,成为了清军后撤的掩护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