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四章:血色夕阳(二合一)
    风起明末第四十四章血色夕阳二合一

    当曹变蛟领兵击破了流寇前阵之时,其实流寇已经是陷入了混乱,士气也向着下面疯狂的跌落。

    但这个时候还并非没有挽回的机会,只是还没有等高迎恩缓过神来,右后方山岭之上响起的炮声彻底的压垮了其余流寇战斗的意志。

    高迎恩使老弱、步队居中,这一部分足有十万余人,他们在行进的时候本就极为密集。

    明军火炮居高临下,甚至不需要瞄准,便可以百发百中。

    每打出一炮必能建功,在人潮之中炸出一团又一团的血雾。

    死亡的恐惧折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对于火炮的恐惧使得一众流贼的士气跌至了谷底,就是连其中原本需要维持秩序的老匪也不例外。

    饥民在逃亡,步队在溃败,马军也在溃逃,而那些精骑则是跑的更快。

    相互践踏者、推搡逃亡者不计其数,因此造成的死伤甚至比其被明军火炮杀伤的还要多的多。

    随后左良玉更是带领着家丁杀入阵中将其拦腰截断,两侧的山岭之上也冒出了大量的旌旗。

    连绵不断的铳炮声更是使得一众流贼惊慌失措,整个战场已经是乱成了一锅热粥,混乱不堪。

    兵败如山倒

    败局已定,再如何抵抗也只是螳臂挡车,一些试图抵抗的流贼甚至连浪花都没有掀起。

    曹变蛟和左良玉两人带领着甲骑犹如两条张牙舞爪的火龙一般,轻而易举的便撕开了流贼的阵列。

    流贼的大阵被其撕裂开来,冲的四零八落,支离破碎。

    曹变蛟和左良玉一路衔尾追杀而去。

    四散逃亡者慌不择路,跪地投降者不计其数。

    “呜”

    中军之中号角再响,伴随着旌旗的挥动,军令也是一级一级的传下。

    陈望举起了手中的令旗,喝令道。

    “全司保持行军队列,一局在前,四局押后,沿路追击”

    军令下达,众人虽然有些许的慌乱,还沉浸在此前的厮杀之中,但是得益于还算长久的训练,很快也都在其军将的约束之下恢复了秩序。

    组成一局的便是那些老兵,而二、三、四局则是由新兵组成。

    老兵多持刀盾,甲胃齐备,老于战阵,火器携带的较少,多是弓箭,作为司内排头最为合适。

    原本是三眼铳和鸟铳等火器混杂,不过陈望在接受右司之后将大部分杂乱的火器都分给了左司,只留下了三眼铳。

    陈望并没有让其全部更换鸟铳,大同兵用惯了三眼铳,而且使用的极为熟练,一时间换上了鸟铳反而战力会被拉低。

    再说也没有更多的鸟铳交给他们使用,所以陈望让其保留下了三眼铳,甚至还多使了些银子让人又调拨了些许。

    没有花费多少的时间,在陈望发号施令,上禀消息的时候,众人便已经是变成了行军队列,甚至比左司还要快上一分。

    “呜”

    诸司诸部先后踏上了官道,伴随着一阵阵完成集结的号角声。

    中军之中金鼓再响,陈望没有怠慢,立即下达了进军的命令,领着身后的亲骑压再阵边向前快步而去。

    行了只是不到一里的距离,陈望便听到了身后传来了一阵急促马蹄声。

    陈望回头望去,正好望见了曹文诏那面火红的大纛,数百名骑兵跟随其后,接连越过了中部左右两司,以及左阵左司的队列疾驰而来。

    陈望连忙勒马向旁边靠拢了些许,他知道曹文诏这是要带领剩余的一些骑兵,前去接应曹变蛟和左良玉,以便扩大战果。

    步队的事务都被交给了曹鼎蛟,由曹鼎蛟统领两营,命其轻装急行,于后接应。

    一路追击,道路之上满地的尸骸,沿山边野是逃散的流寇。

    曹鼎蛟不断的派出骑兵前去驱赶跪地投降者,将其聚拢起来看管。

    这些人已经失去了胆气,兵刃早就被其丢掉了,基本上两三人就能驱赶着数百人乃至上千人。

    就像是草原之上牧民牧羊放马一般

    随着越发的深入,逃散的流寇的也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轻装急行不带辎重,就算是穿着甲胃,大部分军卒的速度都比普通的流寇要快的多。

    说是流寇,其实也就那些马军和精骑算的上真正的寇。

    其余的大部分都被裹挟的民,或则是因为活不下去被迫入伍的人,这些人他们饥一顿饿一顿,罕有吃饱的时候,又哪里有力气逃跑。

    一路轻装急行赶到停口镇外之时,一众明军已经是气喘吁吁。

    陈望眼神微凝,神色微变,饶是回忆原身的记忆,见识过了无数的惨状,但是看着眼前的景象,他仍然是难以平静。

    他的心终究是血肉长成的,而非是什么铁石心肠。

    停口镇居于两水交汇之处,左右皆临水岸,被两条河水的支流分开。

    陕西连年大旱,两条河水曾经干枯,但是今年旱情减轻许多,如今两条河流已是重新又汇聚起了不少的河水。

    停口镇外,只能看到大量不断游走的明军骑兵,分不清楚到底是从属在曹变蛟还是左良玉麾下骑兵。

    他们挥舞着马刀,不时将砍翻一人,游走在人潮的四周,逼迫其进入河水之中。

    此时两水沿岸已经站满了不少的流民,不时有人被挤入水中不断的挣扎。

    河水之中密密麻麻皆是攒动人头,甚至连水流都为之减缓

    上级的军令下达,就地驻守停口镇,收拢俘虏,打扫战场。

    战场之上其实并没有什么需要打扫的,流寇哪里有什么能够入眼的武器和兵刃,大部分都是一些破烂根本没有用处,

    只有一小部分的步队老匪,还有被杀的马军身上有不少的银钱,有一些能用的兵刃和甲胃。

    打扫战场并没有花费多长的时间,除去两营的军卒之外,邠州此前还招募了不少的乡勇充任军中作为辅兵。

    说是辅兵其实就是民夫,在战事结束之后,他们自然也被派上了战场打扫。

    这些城中的征募来的辅兵,完全就是戚继光在兵书之中所说的那种绝对不能选的奸猾者。

    就算是有军卒督促,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偷奸耍滑。

    这样的人要是进入军营,只会是影响军中的风气,陈望直接将其和自己麾下的新兵分隔了开来,以免其收到影响。

    作战的时候,三局的新兵都没有出什么乱子,只有两个鸟铳兵忍不住想要提前放铳被督战的老兵割破了脖子,切了耳朵。

    这两个人就是本场大战之中陈望麾下所有的伤亡。

    不过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倒是出现了几个小插曲。

    那些没有见过战场惨烈的新兵,走到狼藉一片的尸堆上打扫清理之时,很多人都吐了出来。

    被鸟铳、三眼铳等火铳打死的人还好,起码还有一具完整的尸体,死相并不恐怖。

    但是被佛朗机,被虎蹲炮轰中的人,很多人的身上被打的破烂不堪,甚至镶嵌着不少的铅子,看上去极为渗人。

    死相最为恐怖的是那些被发熕炮的炮弹所打中的贼匪,那一部分贼匪身体早已经是支离破碎。

    还有被曹变蛟带领的骑兵所斩杀的贼匪也是死状极惨,有人已是被战马踏的已经不成人形。

    不少的新兵都吐的稀里哗啦,他们心中恐惧不已,甚至有脆弱一些的人当场便哭了出来,但是碍于军令他们却不得不要打扫战场。

    陈望扫视着破败的战场,看着正在打扫战场的一众新兵,心中一片冷然。

    见识血腥残酷的战场只是这些新兵所需要经历的一步。

    打扫战场也能锻炼其精神和意志力,减轻其对于战场的畏惧。

    第一战是这样的结果和经历,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没有多少的伤亡,便有了战阵上的经验,见识了战争的残酷,见识了鲜血淋漓的战场。

    在这个时代,只有严格的训练和军纪才能保证一支军队有足够的战力,但是也会使得其精神遭受的压力极为巨大。

    而血腥的战场和死亡的恐惧更是无时无刻的刺激军卒的神经,打磨着军卒的意志。

    正是因为如此,在古代军中才会有营啸发生,营啸最大诱因正是因为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紧绷着无法放松。

    现在陈望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尽力约束和一定的正向引导。

    现在他只是一个把总,上面还有千总、还有中军、其上还有总兵,只有当他自己主持一营之时,有些事才能够去做。

    此战大胜,曹变蛟阵斩高迎恩,斩首级七百二十级。

    左良玉斩首首级八百九十级,缴获撞天王旌旗,但是没有斩杀撞天王。

    俘虏无算,击破平凉贼十四万人。

    但陈望并没有赢下大战的喜悦,因为这一战明军本不应该赢

    在历史上,那个时候曹文诏已死,平凉府流寇东进,明军在数败之后军卒溃亡大半,邠州城陷。

    最后还是曹变蛟领湫头镇残军支援,收拢溃兵止住了败势,才使得其暂时止住了东进的趋势。

    但是现在因为他救了曹文诏,这一战明军不再只有两三千人,而是增至到了五千余人。

    洪承畴授权曹文诏坐镇邠州,而左良玉带领的昌平军也被留在了邠州城下。

    如果只读履历和战绩,很多人对于曹文诏的第一印象就是勐将。

    曹文诏曾多次领骑兵与敌军搏杀,皆有战功,大小战事数十阵,败少胜多。

    而且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持矛左右突,匹马萦万众中。”

    但实际上曹文诏还颇为知晓用人,长于谋略。

    现在的高迎祥虽然声势浩大,但是也并非是诸营的盟主。

    一直以来统领诸营的盟主,真正意义的只有两人,一是王嘉胤,二才是紫金梁王自用。

    紫金梁王自用、高迎祥、张献忠登人曾经都是从属王嘉胤。

    王嘉胤曾为边兵,后逃亡归里。

    崇祯元年之时因年荒乏食,率众起义于府谷,连败官兵,声名鹊起。

    连在白水发起首义的王二都从澄城率部与其会和,后王二兵败被诛,王嘉胤领军转战,连战连捷。

    于是称王设官,建制割据,三十六营的雏形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建立。

    王嘉胤当时甚至击败了洪承畴带领的平叛官兵,但是最后却是被曹文诏用计斩杀,其部也被曹文诏尽数击溃。

    而后进剿陕西、山西等地,连战连捷,战功显赫。

    朝廷更是破例,命陕西、山西两省诸将皆受曹文诏节制。

    而曹文诏也指挥其连败流寇诸营,一度压制着诸营无法抬头。

    无论是进军方向,还是出战时机都恰到好处。

    曹文诏在待人处事的方面简直也是模板。

    关内关外诸军一众军将都与其交情不浅,甚至连文官都与其关系不菲。

    曹文诏原本和洪承畴有旧怨,被洪承畴打压过战功。

    巡按御史吴生当初甚至因为战功的事情上书弹劾洪承畴,为曹文诏争功。

    在复起之后,曹文诏在接到诏书后直接乘马赶往灵宝求见洪承畴,以示尊重。

    洪承畴因此和曹文诏冰释前嫌,甚至拍着背为曹文诏送行,后对于曹文诏一直待以亲信。

    如果说曹文诏是莽夫的话,那么恐怕这个时代也没有几个人不是莽夫了。

    夕阳映红了整片天空,染红了晚霞。

    但是晚霞再如何的鲜红,都红不过地下那被鲜血所染过的土地。

    陈望牵引着战马,行走再满是尸骸的停口镇外。

    他这只小蝴蝶翅膀扇动之后所引起的微风,此时已经逐渐的变大,正开始改变着整个世界。

    远方,血色的夕阳缓缓落下,当最后一丝光亮消失之时,黑暗彻底笼罩了整个大地

    明史列传卷一百五十六

    “檄文诏入关,文诏乃驰至灵宝谒承畴。”

    “承畴曰此行也,道路回远,将军甚劳苦,吾集关中兵以待将军。拊其背而遣之,文诏跌马去。”

    “俄副将艾万年、柳国镇复战死。文诏闻之,瞋目大骂,亟诣承畴请行。”

    “承畴喜曰非将军不能灭此贼。顾吾兵已分,无可策应者。将军行,吾将由泾阳趋淳化为后劲。”

    关于曹文诏的战绩简结。

    计杀王嘉胤。高迎祥、张献忠、王自用等早年从属于王嘉胤。

    生擒杜三、杨老柴、魁大虎,降伏郝临庵。

    阵斩滚地龙、混世王、扫地王、红军友、独行狼、点灯子等。

    清剿陕西、进入山西,朝廷命陕西、山西两省诸将皆收曹文诏节制。

    于山西令兵击溃紫金梁、混世王、姬关锁、八大王、曹操、闯塌天、兴加哈利统帅的七大营部,迫使其逃离山西。

    追击截杀,连败紫金梁、老回回至武乡,追过天星于高泽山。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