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零六十章 有财发财 起网头鱼
    永安林场大门口,解放汽车绝尘而去,留下各推一把自行车立于原地面面相觑的郑家父子。

    “这都什么人呐”望着在茫茫夜色中闪烁的汽车尾灯,郑东海道“开始说在那食堂安排咱们吃饭,完事儿再给咱们送永福去,这”

    “你闭嘴吧”郑学坤把车头一掉,没好气地数落郑东海说“要不是你瞎说话,能吗”

    “爸,我说啥了”郑东海一脸委屈,道“我不就开个玩笑吗再说了,那姓李的都帮咱们说好话了,那赵二栋也同意加五百块钱就把皮子给咱们,那后来又反悔,说啥非得加一千,这是什么人呐”

    之前郑东海一句话没说对,惹恼了赵有财。向来爱财的赵把头,连一万五千的巨款都不要了。

    郑学坤也不知道自己儿子随口的一句话,咋让赵有财发了那么大的脾气,连忙起身向赵有财道歉。

    而那个时候的赵有财,表现得十分愤怒,让郑学坤猜测这位赵师傅的儿子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郑东海一提才提到了赵有财的痛处。

    想来想去就只有这一种可能,郑学坤忙带着儿子一起给赵有财道歉。而这个时候,李大勇悄悄在桌下怼了赵有财一下,然后起身做和事佬。

    他们兄弟俩配合多少年了,李大勇一个小动作,赵有财就猜出李大勇心中所想。

    而这时候赵有财的火也消了不少,没办法啊,他在外头欠一屁股饥荒,不把豹皮卖了咋整

    于是,赵有财配合李大勇演了一出戏,让郑学坤多出五百块钱,否则赵有财就不卖豹皮。

    郑学坤无奈答应,可他上一秒刚答应,后一秒赵有财就反悔了。

    想起郑学坤说自己媳妇是寡妇,赵有财脾气又上来了,硬是让郑学坤再给加五百。

    双方一番争辩后,郑学坤花一万六千块买下了那张豹皮。本来一万五都成交了,可就因为郑东海的一句话,又多掏出去一千块,郑学坤不生气才怪。

    但眼下,郑学坤顾不上收拾郑东海,因为他们被赵有财丢在山里了。

    就像郑东海说的,一开始赵有财说的可好了,说等交易完了,他让牛军生准备点饭菜,吃饱喝足以后,郑学坤、郑东海坐车一起下山,赵有财要给他们送到永福屯去。

    当时赵有财说屯子里道不好走,给他们爷俩送到屯子外,然后郑家父子进屯一打听就找到徐宝山家了。

    可现如今,郑家父子饿着肚子被扔在林场大门外。此时山里已经黑天了,寒风吹过,郑家父子好是凄凉。

    山路上,由于天黑,汽车速度并不快,但此时赵有财的心却好像要飞出身体一样。

    激动、激动,还是激动。

    眼看赵有财肩膀微微颤动,李大勇忙在旁劝道“大哥,你悠着点儿啊。”

    “李叔。”开车的林祥顺往这边看了一眼,笑道“我二叔这是高兴。”

    “那也不行啊。”李大勇道“以前有个人,考试考当官了,一下子乐疯了。”

    “唉呀妈呀,这样呢么”林祥顺被李大勇的话吓了一跳,转头再看赵有财,见赵有财激动地身体不住颤动,林祥顺忙道“二叔,你注意点儿呀。”

    “大哥”这时,李大勇一把握住赵有财抓着兜子带的手,道“这钱,你不能就这么拿回去吧”

    李大勇的话,如一盆凉水从赵有财头顶浇下,赵有财瞬间清醒过来,从兜里拿出一沓钱,对李大勇说“大勇,我这两回搁你手里拿钱”

    “行了,大哥。”李大勇按住赵有财拿钱的手,道“咱哥俩都好说,你现在先别给我了,你给我,我也没地方放啊。”

    说完这句话,李大勇指着被赵有财放在腿上的三角兜,道“这么大个兜子,拿家不行吧”

    “顺子。”赵有财转头看向林祥顺,道“要不先搁你家吧”

    “搁我家倒是行。”林祥顺苦笑道“但要让我家燕儿知道了,就得跟我二婶说。”

    “那咋整呢”赵有财愁眉苦脸,犯愁这钱往哪儿藏。

    “二叔。”林祥顺一边开车,一边对赵有财说“要不你干脆跟我二婶儿实话实说得了。”

    “那不行。”赵有财把装钱兜子往怀里一抱,道“那她能给我留千八百的,就不错了。”

    其实这年头一千块、八百块也不是小数了,但赵有财这一年没少花,他感觉剩少了自己不合适。

    “顺子。”李大勇隔着赵有财,问林祥顺道“你家有没有地方,就把钱搁那儿,你媳妇不过去瞅的”

    “哎呀”林祥顺思索着,忽然眼前一亮,道“我家西屋那囊灶子也不烧,要不给钱顺那儿塞进去,藏炕洞子里得了。”

    在东北,总能见到这样一副场面。人在炕上睡觉,炕头那边贴地有个洞,洞里呼呼着着火。

    这就是东北火炕。

    火炕那个坑洞,本地方言叫做囊nǎng灶子。

    囊灶子往里,一趟一趟排烟走热气的才叫炕洞。

    林祥顺家孩子小,一家三口就睡东屋那个炕,西屋那个炕一般不烧。

    林祥顺建议把钱顺囊灶子塞进灶坑,那地方没谁会去扒、会去看。

    “你可拉倒吧。”林祥顺话音刚落,就被李大勇打断,只听李大勇道“哪天你不搁家,春燕儿搁家烧炕,一把火都给燎了。”

    听李大勇这么说,赵有财连连摇头。

    “这么多钱,还不能放柈子垛里。”李大勇嘴里叨咕时,林祥顺忽然又想起一个地方,忙对赵有财说“二叔,你记着花小以前搁我家前儿,给它整那个狗窝不得”

    花小最开始是林祥顺养的,后来赵军说喜欢,林祥顺才把那狗牵到了赵家。

    此时他这么一提,赵有财脑海中瞬间闪出林祥顺家后院东北角。

    林祥顺是林场司机,家里不缺建材。那狗窝是用红砖、黄泥砌成的。因为狗窝门前地势低,林祥顺特意把狗窝门往上调。

    这样一来,门高、内里低,不到狗窝前往里瞅,根本看不着狗窝里啥情况。

    从把花小给了赵军,林祥顺也就不养狗了,这么些年那狗窝一直闲置着。大冬天的,徐春燕没事都很少去后院,更不会去那狗窝前。

    “哎”赵有财眼前一亮,道“你别说,那狗窝还真行,先放那里头搁两天,完了我再找地方。”

    商量好藏钱的地方,三人皆大欢喜。而此时,永安屯外东大沟,河面上赵军等人正在往水里下地笼。

    只见地笼展开在旁边的冰面上,解臣拿起地笼尾端送其下水时,对面冰面上李宝玉用铁锹撮半锹雪扬在地笼两节中间的网上。

    雪遇水成冰沙状态,压着地笼往水下一沉,将冰面上地笼的下一节带入水中。

    另一侧的李宝玉继续重复刚才的动作,很快一个二十几米的地笼下入河水当中。

    地笼口这边,留有长长的鱼网线,赵军将它缠系在一根三四米长的木棍上。

    然后,赵军把木棍插在水里,一头露在水面上。

    这是做标记,起地笼的时候知道应该从此处下手。

    下好地笼,众人一起奔之前下网的地方去,起网同样是技术活,周建军自告奋勇蹲在冰面上起网。

    他离水有一米远,脚前冰面上铺着一个麻袋,这是怕鱼上岸万一脱网,如果在冰面上,一弹就跑了。有个麻袋,能增加摩擦,防止鱼扑腾。

    周建军拽动网线,双手前后交替,动作丝毫不急。

    此时旁边的人看不出周建军用力,周建军手上力道柔和,渐渐地将网拽出水面。

    下网时,一个浮子对一个坠子,起网是仍是一个浮子对一个坠子,浮子、坠子汇合在一起,渔网卷起将鱼裹粘住。

    这张粘网二十七八米左右,当周建军拽上来三四米时,一条鲤鱼出现在众人眼前。

    天黑之前,一帮人就在河面上点起了松油火把。

    在火光照耀下,众人围在周建军身后,七嘴八舌地呼喊着。

    “鱼”

    “鱼”

    “哎呦我艹”

    鲤鱼不大,也就一斤来沉,从头到尾二拃长,在粘网上弓着身子,背鳍、胸鳍、鱼尾刮在网上,让它挣脱不掉。

    随着渔网裹鱼上岸,周建军左侧的解臣、马洋伸手,将那鲤鱼从网上摘下。

    这时,马洋一手握着鱼尾上,一手拇指、食指扣入两侧鱼鳃,将鲤鱼死死抓在手里。

    早在起网前,赵军、李宝玉就往大盆里装了水。此时李宝玉撑着一个尼龙网兜,在马洋把鱼放进网兜后,李宝玉将网兜带鱼一起扔进装水的盆里。

    就在二人装鱼时,又一条鱼上岸了,又是一条鲤鱼,和刚才那条差不多大,韩大名动手把鱼从网上摘下。

    “哎建军。”站在岸边马大富看到鱼获,忍不住和周建军交流经验道“这里头,鱼真多呀。”

    这网才下里一个半小时,就连续见鱼,说明这条河里鱼不少,要是把网沉在水里两天,那鱼获会更惊人。

    周建军刚要答马大富的话,忽然手上一沉,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水下与自己挣网。

    周建军眼睛一瞪,忙喊马大富说“马叔,你看呐”

    周建军招呼的是马大富,但他这么一喊,所有人都水里望去。

    可此时只见网被周建军缓缓从水中拽出,却不见有鱼。

    “哎呦我艹”马大富惊叹一声,伸手从周建军刚拽上岸的渔网上摘下一样东西。

    众人一看,齐声惊叹“哎呦我艹”

    “这么大鳞”解臣惊呼一声,只见马大富手里捏着一片鱼鳞,那鱼鳞跟马大富大拇指的指甲盖差不多大。

    这么大的鳞,鱼得有多大

    周建军继续拽网,此时众人能看到粘网浮子这边不住地抖动,应该是有鱼在水中与周建军较劲。

    周建军双手很稳、动作很柔,随着网渐渐出水面,大伙看到了水下的鱼影。

    很快,鱼头出水,众人见状,又忍不住一阵惊呼。

    还是条鲤鱼,且不说鱼头多大,单看鱼嘴、下巴都发红色。

    “建军,用抄网不”马大富在旁喊了一声,他手里一直拄着抄网,就是等大鱼时,为了避免大鱼脱网而做的准备。

    “不用,马叔。”周建军自信地笑道“它跑不了。”

    周建军说话时,鱼大半身子已上岸。

    这条鲤鱼,从胸鳍往后,鱼身两侧鳞片发黄。

    这与它鱼嘴发红一样,都是野生鲤鱼的特点。

    这年头,这种鱼不值钱,但要放在二三十年后可就了不得了。

    这时候,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喘,即使周建军说不用帮忙,马大富也将抄网探进水中。

    那鱼身裹着粘网,抄网捞不住它,但马大富将网口挡在鱼尾下,防着大鲤鱼逃脱。

    当大鲤鱼上岸的一刹那,李宝玉、解臣、马洋都扑过去,两人按着鱼身,马洋动手摘那罩着鱼头的网。

    等把鱼头摘出来,马大富的抄网到了,将鱼大头朝下的收入网中,李玉宝他们才摘鱼身上的粘网。

    这条大鲤鱼,得有九十公分长,将近一米了,马大富掂量一下,估摸得有十斤朝上。

    就在马大富端着抄网向水盆那边走去时,赵军忽然叫住了马大富。

    “大爷。”赵军道“晚上上我家吃呗”

    “上你家不得了。”马大富略带迟疑地说“你大娘搁家都做好饭了。”

    “我大娘做饭,让她跟玲儿吃。”赵军笑着说道“你跟小弟上我家去,完了让我妈把这大鱼炖了。”

    “马叔啊”这时,周建军在那边喊道“走吧,今天抓这么大鱼,咱不得喝点儿啊”

    “行”马大富闻言低头看下网里鱼,抬头笑道“那就喝。”

    “大春叔、老名叔。”赵军招呼韩大春、韩大名道“咱们都去哈。”

    韩家兄弟跟赵家人不客气,他们也不是为了口吃的,而是大伙聚在一起热闹。

    眼看众人都答应了,赵军把那十多斤大鲤鱼单装在一麻袋里,交给解臣让他送回家去,交给王美兰处置。

    解臣走后,众人又都围到周建军身边。

    周建军继续起网,随着两条鲫鱼、三条花鲶鱼和两条鲤鱼上岸,大伙谁也不淡定了。

    “哥哥。”李宝玉拽赵军道“这里头鱼也太多了吧”

    “嗯,可不咋的”赵军话没说完,就见那一直蹲在岸边的周建军站起了身。

    周建军撅在那里,双手明显也加劲了。

    可这时,水下网一动不动。

    “建军,慢点儿”马大富在旁提醒道“这是大家伙”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