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8章发行【卧虎藏龙】
    三月中下旬。

    第72届奥斯卡准时举行。

    末日求生23两部曲被提名了七、八个奖项,但张南心里却是一点波澜都没有。

    因为张南清楚,这届奥斯卡没啥蛋糕分给他了。

    果不其然,末日求生23只捞到了原来黑客帝国拿的那几个,诸如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等冷门奖项。

    算是有点高开低走了。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美国丽人的低开高走。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这三個大份量奖项,都被颁给了美国丽人。

    但讲实话,张南觉得奥斯卡玩的挺嘲讽的。

    人家片名是美国丽人,结果最佳女主角没捞到,弄了个最佳男主角出来。

    这不妥妥的怼着美国丽人女主角的脸打吗

    不过好在美国丽人的男主角实力,也的确给力这家伙后来拍了经典美剧纸牌屋。

    落得这样的一个结果,张南从奥斯卡颁奖现场出来的时候,自然是被不少记者和狗仔给堵住了。

    一个个都想要从张南嘴里撬出点劲爆的话语。

    但把嘴给闭的很紧,一个字都没有往外说。

    因为他还指望哪次机会来了,搞个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小金人呢。

    五月初。

    北美暑假档正式来临。

    但就像初春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万物复苏的却不多。

    所以这北美五月份的上、中旬,虽然名义上是暑假档了,但却还是保持着冬季档的温度。

    而张南则是把礼安从法国戛纳那边,给紧急的喊到了北美。

    因为这货将卧虎藏龙带到戛纳去了,想要让片子走冲奖路线。

    礼安的这个思路也不能说错。

    毕竟他一直以来走的就是冲奖得荣誉和名气,然后卖版权回收资金的路子。

    而且在卧虎藏龙没有出来之前。

    谁也没想到北美影市的观众,对这种东方古代功夫大片这么吃香,能奉献出过亿美金的票房。

    如今这种东方古代功夫片,还处在小众冷门的分类中,没人会想着弄这么一个类型片,搞到北美来试水。

    其实张南对于卧虎藏龙走冲奖路线,也不是完全反对。

    张南只是反对礼安带着卧虎藏龙去冲击欧洲三大电影节。

    因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对于亚洲方面的电影,就喜欢看那种落后、扭曲、夸张的风格。

    同时原时空事实已经证明了,欧洲三大电影节对卧虎藏龙这种漂亮的风格,那是相当的无感,一点也不喜欢,这从卧虎藏龙在戛纳颗粒无收就可以体现出来了。

    要知道礼安还是戛纳的老人了,金棕榈都拿过的。

    真正吃卧虎藏龙这一套风格的,是奥斯卡和金球奖。

    张南不想让卧虎藏龙再走一遍老路,想要帮其提提速。

    毕竟原时空的卧虎藏龙上映之路,那是太弯曲了。

    五月份亮相法国戛纳,七月份登陆弯弯、香江、泡菜国,九月份登陆加拿大、冰岛和泰国,一直到十月份才登陆的北美,并且还只是在纽约和奥斯汀这两个电影节上面放映的。

    结果上映后,效果还不错,才慢慢的从点映开始,逐步扩大了放映规模。

    就这样的弯曲波折的上映方式,卧虎藏龙还在北美轰下了128亿美金的票房。

    只能说礼安真的把卧虎藏龙中的那种东方功夫风格,给拍到北美影迷喜欢的点上了。

    而如今卧虎藏龙成了张南的投资,张南自然要利益最大化了。

    并且张南也要试一下,他靠着长弓影视基金,在院线、华尔街、国际资本等等之间左右逢源,拉扯出来的一条脆弱又微小的发行渠道,效果到底怎么样。

    而之所以用卧虎藏龙来试。

    则是因为哪怕效果拉胯了,也没关系。

    毕竟总比卧虎藏龙原时空的那种发行路线要好多了。

    不过对于张南的这种做法,礼安的心里则是充满了不安。

    “张导,这样搞不太好吧”

    礼安之前一直都是玩文艺片圈子了,突然被张南给拽到商业片圈子,而且是全球最顶级的商业片圈子好莱坞的主要征战场北美影市,一时间有些不太好接受。

    “反正上映失败,也没啥,不耽误走冲奖路线,你怕什么”张南表示不解。

    然后礼安一听张南这话,整个人一愣,想了想发现也的确是这样。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张南就开始在除去好莱坞巨头外的,诸如院线、华尔街、媒体、国际资本等等势力中盘旋。

    之所以要除去好莱坞巨头们。

    一来是暑假档这个关头,好莱坞巨头们也没有空闲的渠道给张南用。

    他们自己都忙着使用各自的渠道为自家的项目捞金呢。

    二来是张南想要看看,在跟好莱坞巨头竞争的情况下,他能搞出一个怎么样的发行渠道规模。

    这代表他能独立自主的在北美,独自操作多大的项目。

    事实证明,好莱坞七大巨头这么多年不是白活的。

    饶是华尔街、国际资本等等垂涎好莱坞利润的势力,大力的支持张南组建这个脆弱又微小的发行渠道。

    但最终整出来的发行渠道,所能消化的项目极限,也就是北美18亿美金的票房,全球其他地方24亿美金的票房,加在一起全球42亿美金票房的总量了。

    讲实话,对于张南来说,这点总量有点太小了,根本不够用。

    但对于刚刚起步的内地和亚洲电影项目来说,那就是相当可以了。

    甚至根本就用不完。

    而且别看42亿这个渠道的总量不大。

    但掌握了渠道后,如果张南提前买断一部票房大爆的电影来发行的话。

    那么张南能获得的利润也是真的高,让张南切身的体会一把,好莱坞巨头们捡钱的感觉。

    因为这个渠道里面,张南跟院线谈的分成是55比45。

    同时张南拿的这55分成,其中只有华尔街、国际资本等方面的25成分红。

    张南靠着这个渠道,能分总票房的3成利润。

    而发行项目的版权、周边收益什么的,张南更是可以直接拿一半。

    总的来说,一部北美18亿,全球42亿美金的票房,不算成本的话,张南能拿到126亿美金的票房分红。

    电影周边就按平均值算总票房一半的收益。

    也就是105亿美金。

    加在一起也就是231亿。

    这还没算一部票房大火的电影,对影视公司股价拉升而带来的利润。

    这方面的收益,张南是通过长弓影视基金和华尔街几大机构合作的,双方五五开。

    这帮专业搞金融的,手法比好莱坞巨头们的操作要熟练多了。

    一部全球一亿美金票房的电影,好莱坞巨头们顶多在公司股价上,拉扯出来千把万美金的利润出来。

    而华尔街几大机构,却是随随便便都能套出来接近票房一半的利润出来。

    所以一部42亿美金票房的电影项目,张南能搂到怀里接近三点五亿美金的利润出来。

    唯一的缺点就是。

    饶是张南,一年到头,想要搞一部没有好莱坞巨头们掺和的、且票房还大爆的电影,都比较不容易。

    这钱不太好赚。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