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2章 魏庄的土特产,港城的礼物来了
    阳光透过半掩的窗帘,轻轻地铺洒在屋内。

    斑驳的光影在地板上跳跃,仿佛一群欢快的孩子在嬉戏。

    喝着暖心的茶水,老魏村长将魏庄的土特产介绍了一遍。

    “村子的山上有野山楂,村后有一大片枣林。

    每到秋天,公社里就会组织社员们将枣子打下来,晾晒干了来,然后按照人头分下去。”

    说着话。

    老魏村长叹口气道“这些玩意填不饱肚子,还不如多产点粮食实在呢

    但是,村子里的水田太少了,大部分都是旱地。

    要是风调雨顺还好,遇到旱天,产的粮食交了公粮后,就不够吃了。”

    现在开始大锅饭了,作为村长,老魏村长每天一睁眼,就有两千多张嘴巴等着吃粮食。

    这才一年多的功夫,本来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李爱国沉思片刻道“要是能把枣子和山楂换成粮食的话,能解决不少困难。”

    “爱国,哪那么容易啊。俺们以前也动过这种念头,一来这些玩意只能卖给食品站,价格不高,大部分时间人家还不收购。要是私自卖的话,说不定会被绳走。”

    老魏村长眼神中闪烁出一丝郁闷,“前阵子,俺们公社的二狗家不懂事儿,卖了2斤山楂给城里人,结果被隔壁公社民兵队发现了,当时就被绳子捆上,准备送上去。我还是豁上了这张老脸才把她救出来。”

    “要是我们机务段收购呢”

    “你们”

    老魏村长顿时一喜,神情却又黯淡了下来,“你们开大火车的,要这么多山货干什么啊”

    陈雪茹插言道“你可能还不知道吧,现在火车上能卖货了,还是爱国哥搞的呢。”

    老魏村长虽不清楚火车卖货是咋回事儿。

    但是也知道,真能把山货卖给机务段的话,肯定是件大好事儿。

    “哎呀,爱国,你可算是解决了俺们魏庄的燃眉之急啊,你就是俺们魏庄的大恩人。”老魏村长激动的拉起李爱国的手。

    王结巴也说“恩,恩恩人啊”

    其实这事儿也是凑巧了。

    火车卖货效果十分好,乘客们方便购物,机务段拿到了抽成,乘务员们得到了实惠,可以算得上是三赢了。

    在这种情况下,卖货事业越来干越大,前门机务段属下的客运列车上全部开始卖货。

    仅仅靠总局货源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再者说,据说总局领导也在开会讨论火车卖货的事儿。

    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在全局,甚至是全国范围内实行。

    到时候货源肯定更加紧张。

    李爱国便想到了魏庄公社。

    机务段完全可以采购公社的山货,当做土特产在火车上销售。

    当然了,这事儿还真不违规。

    魏庄公社是集体,机务段也是集体,集体之间的交易是允许的。

    李爱国也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当天就带着老魏村长还有王结巴来到了王段长办公室。

    王段长正为货源发愁,听说魏庄公社能够持续土特产,当时请物资科拟定和采购协议。

    协议规定购买山货可以用全国粮票。

    机务段性质特殊,最不缺的就是全国粮票。

    而魏庄公社有了粮票,就算是到了艰难时期,社员们也能填饱肚子。

    魏庄公社的社员们听说那把不值钱的山楂、山核桃、甚至是蒲扇换成全国粮票,都高举双手表示欢迎。

    第一批山货在第二天的上午由五辆牛车拉着,来到了前门机务段。

    由于有李爱国的关系,再加上老魏村长专门挑选了优质山货,所以交接完成得十分顺利。

    拿到厚厚一沓粮票,老魏村长悬在半空中的心总算是放下来。

    “结巴,咱们以后不会挨饿了。”

    “村长,还是您高明啊,跟李司机处好了关系。”王结巴道。

    老魏村长看看他“你啊,就是太聪明了。咱们为人处事儿,首先要实在,要老实要不怕吃亏。老实人永远不会吃亏。”

    李爱国办完事儿,从机务段里面出来,正好听到这话,心中一阵唏嘘。

    谁能想到,在后世老实人竟然变成了贬义词呢

    李爱国抬头看看灿烂的日头儿。

    时代的发展,也不是全都是进步。

    帮助魏庄公社把山货卖到机务段,李爱国也算是完成了一个心愿。

    还有两年就要自然灾害时期了。

    李爱国没有能力,也没想着要阻拦历史的车轮前进。

    但是。

    他还是要身边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四月份的京城,洒满了春天的气息。

    茶馆里,满是卷帘门和雕花窗。门前的大树已经散发出清新的芽叶,被路人轻轻地触碰着。

    李爱国行车回来,还没有走到四合院,就被等待已久的王主任拦住了。

    “王姨,出啥事儿了”

    “这是你叔托人从南方送回来的,拿回家泡酒吧。”

    接过袋子,李爱国打开来,里面赫然是五根虎鞭,还是新鲜的那种,断口处鲜血淋漓。

    他不由自主地的夹起双腿。

    “王姨,哪里来的王叔把老虎窝捅了”

    “差不多吧。”王主任压低声音道“你没看报纸吗前两天南方发生了百虎围村事件伱叔正好负责打虎队。”

    没有抖阴,没有快兽,这年月信息传播渠道匮乏,现在李爱国已经养成了看报纸的好习惯。

    前阵子确实看到了这个新闻。

    据说那边老虎成灾,更发生一天之内老虎连吃32人的事情。

    所以上级组织打虎队,全面出击,在雪峰山脚下,剿灭了一大批老虎。

    虎鞭是个好东西啊,如果煮熟的话,味道远超过用骨泥所做成的淀粉肠。

    只是好像有点太奢侈了。

    李爱国想了想,还是决定泡酒。

    回到家,照例将虎鞭交给陈雪茹料理。

    这丫头早已没有了以前看到虎鞭时候的那种羞涩,抱着虎鞭跟抱着好宝贝一样,双眼发光。

    “王姨还真不错,咱也得带点好东西去瞧瞧她。”

    “我早就准备好了,只是还没送回来罢了。”

    李爱国翻开日历。

    已经四月五号了,港城的杨继宗还没有把答应他的东西送过来。

    难道这小子准备耍赖

    还没有人敢欠俺火车司机的账。

    李爱国决定明天到机务段,找专线电话,跟杨继宗好好掰扯掰扯。

    就在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道声音。

    “爱国,爱国,快,快,给你送了辆大卡车。”

    出了门,看到许大茂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李爱国皱起了眉头。

    “大茂你是不是发烧了”

    “不,不是是有辆大卡车。”许大茂好像受到了极大的震惊,脸色憋得涨红,却解释不清楚。

    李爱国只能亲自出了四合院。

    只是一眼,就惊呆了。

    一辆解放大卡车停在大院门口,卡车上装满了货物,杨继宗正坐在驾驶室里冲他笑呢。

    “爱国哥,这些是我答应你的东西。”

    杨继宗跳下卡车。

    李爱国的目光没有放在杨继宗身上,而是投向了卡车司机,还有几個随车人员。

    他们都身穿黄褐色制服,清一色的五六冲锋枪,身份昭然而出。

    难怪许大茂那小子会如此震惊。

    这些商品实在是太招眼了,由这些大兵来运送,足以震慑宵小。

    杨继宗这小子不愧是杨家人,做事情果然周密。

    要不然也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能够在敌人的眼皮子下面,源源不断支援国内生产了。

    “好兄弟,今儿你来得正好,哥请你吃虎鞭。”李爱国重重拍拍杨继宗的肩膀。

    “啊”杨继宗倒吸一口凉气。

    在杨继宗的指挥下,电饭锅、电饭煲,电熨斗,袖珍型原子粒收音机、洗衣机一个个包装精美的大纸箱子,被大摇大摆的扛到了大院里面。

    易中海这阵子生病了,一直躺在床上,贾东旭和秦淮茹买了两个苹果前来探望。

    看着那两个小苹果,易中海的嘴角抽抽两下。

    他觉得贾东旭有点小气。

    但是仔细一想,能够主动让贾家送礼物,他的面子已经够大了,也就释然了。

    “东旭啊,你真是个好孩子啊。这苹果是酸口的,还是甜口的啊,师傅牙齿不好,吃不得酸东西。”

    “诶,我也不知道,师傅,我替你尝尝。”

    话音未落。

    贾东旭就拿起一个苹果,咔嚓一声咬了下去。

    一口接着一口,易中海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徒弟,酸的还是甜的”

    整个苹果吞进肚子里,贾东旭皱着眉头思索半天“糟糕,忘记品味了,这样吧,我再尝一个。”

    易中海“”

    看到贾东旭拿起唯一苹果,易中海觉得心很累。

    一大妈凑到他耳边说道“老头子,东旭这孩子是个实心眼啊。”

    “应该是吧”易中海艰难的笑笑,重新躺回床上。

    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和脚步声。

    没吃到苹果的秦淮茹打开窗户看去,顿时惊讶的说道“是李爱国,他还带了好几个人,扛着大箱子小盒子,盒子的包装纸上都是外国字儿。”

    “好啊,李爱国弄来这么多外国货,肯定有问题”贾东旭也顾不得吃苹果了。

    闻言,易中海来了精神。

    “老婆子,扶我起来”

    易中海满心欢喜,觉得终于等到了机会,但是目光着落在那些扛箱子的同志身上,脸色的笑容凝固了。

    贾东旭还在那里兴奋的叫嚷“师傅,咱们赶紧去街道办告李爱国。”

    “东旭啊,你瞧见那些扛枪的人了吗”易中海道。

    “瞧见了啊,怎么”

    话音凝固在喉咙眼,贾东旭一屁股蹲坐在了地上,“李爱国竟然能让这些人帮忙。”

    一大妈松口气。

    好在他们没有马上大声喊起来,要不谁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

    “雪茹,继宗兄弟来了。”

    扛着箱子到了家门口,李爱国喊了一声,陈雪茹快步走出来。

    “嫂子好。”杨继宗乖巧的打了声招呼,招呼那些同志把箱子搬进屋里。

    十几个大箱子,四五个小箱子,占了半间屋子的地方。

    幸亏李家现在是屋子是大平层,要不然还真放不下。

    看到那些箱子,陈雪茹有些茫然“爱国哥,港城人都这么热情吗,怎么送给咱那么多东西。”

    “送这是你男人挣来的。”李爱国挺起胸膛。

    陈雪茹早就喜欢男人时不时搞点惊喜,早已习以为常了,忙着招呼客人。

    那些同志将物品摆放好之后,给杨继宗敬了个礼,离开了。

    此时将近午饭时间。

    李爱国请来南易做了午饭。

    红烧虎鞭、小炒肉、泥鳅钻豆腐、野菜团子菜不多,也就四道,味道却很不错。

    杨继宗吃得赞不绝口,觉得比涉外宾馆大厨的味道好多了。

    李爱国倒有些失望,所谓的红烧虎鞭,味道怎么跟鸭脖差不多

    倒不是南易没有拿出看家本领。

    而是自古以来,谁也不舍得红烧这玩意啊。

    他还是临场发挥,抱着虎鞭端详很久,又是分析肉质,又是闻味道,才根据师傅的教导,创作出了这道菜。

    南易回到家之后,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硬壳皮笔记本。

    磨秃了的笔尖,在粗糙的纸张上飞舞。

    南氏红烧虎鞭,用料

    南易决定要把这份菜谱当做祖传之物,传给自己的子孙。

    嗯,希望他的子孙能够用得上。

    李家屋内。

    酒足饭饱。

    陈雪茹给两人倒了高碎茶,便进厨房收拾碗筷去了。

    李爱国给杨继宗递了根烟,笑着问“老弟,你今儿这么大阵仗,恐怕不仅仅是为了给我送东西吧”

    “咳咳。”

    杨继宗心思被戳破,脸色有点微红,“实不相瞒,我确实有事儿需要你帮忙。

    过阵子,羊城那边要召开广交会,家祖让我去帮忙。

    你也知道,我这个人应付那些老外还行,却对内地的情况不熟,所以便想到了老哥。”

    这年月国内外沟通不畅,广交会是打开通向世界大门、与各国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对外贸易的时代窗口。

    从今年的第一届广交会开始,就一直没有中断过。

    哪怕是在气候非常恶劣的情况下,广交会依然照常举行。

    甚至为了特殊时期,为了保障广交会正常举行,上面亲自出面解决难题,由此可见广交会的重要。

    而港城的杨家因为擅长跟外界沟通,正是广交会的筹办者之一。

    “恭喜了,老弟,能够参与筹备广交会,接班指日可待啊。”李爱国冲着杨继宗拱拱手。

    杨继宗谦逊的笑笑“还不是因为方便面嘛,现在那玩意销售异常火爆,短短一个月功夫,便挣到了几十万英镑。

    另外,国外一些食品大公司,已经在跟我们海克斯科技,谈专利授权的事儿了。”

    这些事情,李爱国身为海克斯科技的独立董事,早就知道了。

    港城是个金钱城市,有钱就能买到一切。

    方便面源源不断的送出去,进来的却是外汇和大量物资。

    前两天,方便面厂里又接收到了两百多头牛。

    看着那些哞哞叫的家伙,黄厂长没有办法,只能在方便面厂的外围开辟了一块地,专门用来养牛。

    从大厂长变成畜牧员,为了这事儿,黄厂长没少在李爱国耳边嘟囔。

    广交会前期的准备工作,由专业人士负责,杨继宗的主要任务,是招呼那些外国来的客户。

    想想也是,如此重大的交易会,上面自然会派大员镇守,不可能让杨继宗这些生瓜蛋子胡搞。

    “这个好说,我已经接到通知,铁道部门估计也会在广交会上开办展台。”李爱国道。

    杨继宗愣了一下。

    他这才意识到,面前这个火车司机,并不仅仅是火车司机那么简单。

    “那我就在广交会等着你。”

    闲扯一阵子,杨继宗离开四合院,上了停靠在街边的一辆黑色轿车。

    看着后排的白管家,杨继宗点点头“白叔,李司机答应帮忙了。”

    “那就好。”

    白管家松口气,示意司机开车。

    挂着特殊拍照的黑色轿车,在京城街头奔驰。

    乌黑的漆面倒影出一座古老的城市,虽然缺少了五彩霓虹灯,却多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气息。

    京城的底蕴是港城那种小渔船无法比拟的,杨继宗透过车窗,好奇的打量这座别具一格的城市。

    车内只能听到车轮摩擦地面的声响。

    杨继宗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没能忍住“白叔,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老爷子让我请李司机。倒不是我小看李司机,而是广交会那场合跟他好像有点不搭。他只是一个工人”

    话出了口,杨继宗就有些后悔了。

    他还是太年轻,太急躁了。

    白管家倒是没有介意,对这个晚辈循循诱导“老爷子调取了李司机的档案,这人曾经帮机务段解决不少案子,有一些听起来还匪夷所思。并且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什么”

    “能够以一些奇怪的手段,解决平常办法无法解决的难题。”白管家道“知识可以学习,能力却很难培养。这种解决问题能力十分宝贵。”

    杨继宗也清楚这些,点了点头。

    身为大家族的一员,杨继宗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循规蹈矩,解决混乱事物的能力确实非常重要。

    他重新坐正,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倒退的风景上,耳边传来一道几乎不可闻的声音。

    “这次广交会十分重要,绝对不会出现乱子,老爷估计是想让你跟李司机多学学,你要抓住机会啊。”

    杨继宗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司机。

    头戴前进帽的司机目视前方,好像什么都没听到。

    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

    杨继宗离开后,陈雪茹打开箱子,被箱子里面的各种各样的电器惊住了。

    她并不清楚这些电器的价格。

    但是也知道就算是在港城,这些东西也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

    “爱国哥,你真挣了那么多不会是那个港城年轻人想要贿赂你吧,你可千万别犯错误啊。”

    觑着陈雪茹充满担忧的小脸,李爱国再也忍不住了,低下头吧唧了一口。

    “放心吧,这些东西来历正当,已经在上面做了备案,谁也说不出什么”

    电器虽多,但是实用的倒是没几个。

    这年月电力供应不足,四合院内线路老旧,要是真把这些电器全换上,四合院外面的变压器说不定得烧掉。

    不过李爱国想到一个办法。

    像电冰箱和洗衣机可以放在工作室里,那里线路没问题。

    这些电器中,陈雪茹最喜欢的是电熨头,抱在怀中爱不释手。

    电饭锅有四台,李爱国让陈雪茹带回家了一台,又送给刘大娘一台,自己则带了一台来到了王主任家里面。

    看到盒子里的电饭煲,王主任惊得眼睛差点掉下来。

    “哪里来的”

    “港城那边送的。”

    “送我的”

    “嗯”

    王主任深吸一口气,看着李爱国说道“爱国,你是不是想让姨犯什么错误啊”

    陈雪茹担心犯错误,王主任也担心犯错误,这年月的警惕心还真够高的。

    李爱国哭笑不得“姨,你是我亲姨,有了好东西,我自然要想着你了。另外,王叔不在家,你就一个人吃饭,有时候回家懒得开火,蒸点米饭就行了。”

    “你啊”王主任心中充满了欢喜。

    这孩子太懂事儿了。

    随后,李爱国教会了王主任如何使用收音机,这才抹黑回到家。

    翌日。

    李爱国照常行车。

    司机楼内,刘清泉正在瞭望,突然听到一阵激情慷慨的声音。

    “各位听众请注意,各位听众请注意,这里是”

    他扭过头去,看到李爱国正在摆弄一个巴掌大的玩意,疑惑道“李司机,那玩意是啥”

    “收音机。”

    “这么小的收音机嘶”

    没错,李爱国之所以点名要一台袖珍型原子粒收音机,就是因为这玩意体积小,不用插电,两节2号干电池就能驱动了。

    我骑着马儿过草原,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牛羊肥壮驼铃响,远处的工厂冒青烟。来来

    悠扬的音乐声中,吃着香喷喷的方便面,开着大火车,李爱国觉得这日子过得有点造孽了。

    杨家参与第一届广交会筹办工作,狗作者查过历史文献,确定无误。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