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6章 无缝钢管的来历
    二炮家的屋子是两间土房

    墙上能看到麦秸碎碎,墙壁还算是光滑,屋子也方棱四正,只是窗户太小了,还用破布蒙着,屋内的光线有点暗。

    李爱国猛地进到屋内,没有注意,不小心撞到了桌角。

    “慢着点。”

    二炮娘拿来一盏煤油灯,划着火柴点上。

    李爱国才看清楚靠墙边有个火炕,火炕上伸出两个小脑袋,两双乌黑的大眼睛正朝这边瞧呢

    二炮娘指着两个小脑袋介绍“这是大炮家的孩子,现在天冷,让她们满地跑,约莫得冻着。”

    “大丫,二丫,来了客人,赶紧下来打招呼。“

    两个丫头从炕上爬下来了,她们穿着破布补钉的黑褂子,裤子也是补丁摞补丁,此时正光着脚站在地上。

    地上很凉,两双黑乎乎的脚丫子不时抬起,这动作让李爱国想起了寒冬腊月大雪中的小鸡。

    她们两个似乎觉得冷,想要回到炕上,却又不敢,只能用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盯着李爱国。

    李爱国从兜里摸出一把大白兔奶糖递了过去。

    两个丫头有些眼馋面前的奶糖,却吓得躲在了二炮娘的身后,抱着二炮娘的腿。

    二炮娘略带歉意的说道“李司机,这奶糖多金贵,你快收起来。”

    “孩子嘛,第一次到家里来,总得给点见面礼。”

    李爱国站起身,将奶糖塞进两个丫头的手里。

    拍拍她们的脑袋说道“赶紧上炕上吧,别冻着了。”

    得到二炮娘的准许后,两个小丫头这才咯咯笑着钻进了被窝里。

    她们将糖果攥在手心里,从被窝里探出小脑袋,就像两只小燕子似的,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大叔。

    这人可真是个好人啊。

    二炮娘不好意思的解释道“她们是有鞋子的,只是昨天两人去河边采菊花,鞋子都湿透了”

    李爱国倒是没有觉得意外。

    在这年月,像张家的情况已经算是好了,至少连孩子都有衣服和裤子。

    在那些偏远乡村里,全家共有一条裤子,全家都缩在被窝里,谁出门谁穿裤子的情况,屡见不鲜。

    村子距离地头应该不远,这边二炮娘刚倒上茶水,张二炮就带着二炮爹回来了。

    二炮爹名叫张顺,因为以前闯过东北,也认识几个字,算得上村子里的能人,现在担任生产队长职务。

    跟在他旁边的那个小伙子叫张大炮,听名字就知道是张二炮的大哥。

    张大炮看到院子里的自行车,压低声音问张二炮。

    “弟弟,你不是说是李司机是司机吗咋不开车回来呢”

    “人家是火车司机”张二炮现在有点看不上这位大哥了。

    李爱国听到声音走出来,朝着张顺伸出了手握了握。

    “大叔,我是大奎的朋友,今儿来看看您老人家。”

    说着话,他给张二炮使个眼色。

    张二炮从自行车上把礼物拎下来。

    “你这孩子,哎,还带什么礼物,哎,还带这么多。”

    张顺看到那些礼物,脸皮顿时赤红起来,伸出手拉住张二炮的胳膊。

    “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儿,人家在京城帮你了那么多,你还好意思让别人买这么多东西”

    “大叔,您是长辈,另外实不相瞒,今儿我登门是有件事儿想跟您打个商量。”

    李爱国拦住张顺,从兜里摸出根烟,递给张顺。

    “大叔,抽烟。”

    “不会,不会,俺只会抽旱烟。”

    “还是来这个吧。”

    李爱国拢着手,帮张顺点上烟。

    “爹,哪能让客人站在院子里的,咱们还是进屋聊吧。”张二炮拎着礼物说道。

    “对对对,进屋,进屋。李司机,可别嫌条件差啊。”

    张顺拉着李爱国的胳膊,将他带进屋里。

    “大叔,看您这话说的,谁还不是从农村走出来当年我们老家遭了兵荒,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我爷爷才跑到了京城里。”李爱国笑着说道。

    “是啊,现在虽然的日子虽然穷,可比解放前好多了,那时候麦子还没熟,那帮二狗子就带人来抢粮食。”

    见张顺说起解放前的事儿,李爱国趁机问道“我听二炮说起,您以前在东北当过工人”

    张顺抽着烟,抬起头说道“李司机,您是想问那根烟囱的事儿吧”

    很显然,在回来的路上,张二炮已经将李爱国的来意告诉了张顺。

    “不瞒老叔说,我想用那玩意造一个土炮,不知道合不合用。”

    “绝对合用”

    提起那根烟囱,张顺那张被生活折磨得看不出颜色的老脸上,重新散发出光彩。

    他喝了一口热茶后,大声说道“那烟囱本身就是一根炮管子”

    别看我现在只是个老农民,在三几年的时候,可是在东北的鞍山钢材厂当过一阵子工人。

    那时候小鬼子在鞍山钢材厂布置了一套热轧无缝钢管机组,专门用来生产炮管子,听说要装在大军舰上。

    俺跟几个工人开始还不知道这事儿,只是好奇这钢管连个缝也没有,后来才知道这玩意是做炮管的。”

    小鬼子做炮管子打谁啊。肯定是要打我们

    俺虽然穷,却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生产出来的玩意,用来对付自家人。

    那不成畜生了吗”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李爱国点头“然后呢”

    “后来我就联系了几个兄弟,从中药铺里买来硫磺,偷偷夹带进厂里,在炼钢机器运转的时候,添加进了里面。”

    此时他手中的烟只剩下烟屁股了,还想再抽两下,李爱国站起身又掏出烟散了一圈。

    “硫磺的主要成分是硫,在炼钢过程中容易形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会使钢材的塑性、韧性降低,从而影响钢材质量。”

    “还是您这些司机同志懂得多,当年我们可是请那个小鬼专家喝了一顿大酒,才算是搞清楚。对了,那个小鬼子有个搞笑的名字,叫叫”

    张顺接过烟,烟头对着烟屁股抽了两下,香烟重新点燃,他深深的抽了一口。

    伴随着一团烟雾,吐出一个名字“叫西村木吉吉,你说说,这人咋能是木吉吉呢,埋汰不埋汰啊。另外,他们的姓氏也很怪,像啥松下,竹下,田边,田中怎么尽是地点啊。”

    张二炮举起手说道“爹,俺知道。俺听大奎哥说过,那边的人好斗,男人经常战死,人口数量迅速锐减。

    为了避免国家就这样消亡,下令国内凡是能生育的女人,出门必须携带被褥。

    不管是碰到哪个男人,只要男人愿意就必须与其发生关系。

    女人们为了方便办事儿,干脆就背着枕头和被单子出门。

    很多人生下来,压根就不知道是谁的种。

    那些女人干脆就以发生关系的地点,给他们取名字。”

    这番话听得张顺和张大炮目瞪口呆。

    张大炮手里的烟差点掉在地上“还真是畜生啊,难怪能做出那种禽兽不如的事情。”

    李爱国见几人越扯越远,话题扯了回来。

    “大叔,后来呢,你们成功了吗”

    “当然成功了那一炉膛钢材全部都变成豆腐渣了,足足有好几吨,能够造几十门大炮呢”

    张顺接着说道“后来鬼子也发现了不对,开始全厂盘查。

    我跟那个几个兄弟见事情不对头,就趁着天黑,打晕了看守大门的二鬼子,一个人扛了一根钢管子跑了出来。”

    “大叔,您厉害”李爱国竖起大拇指。

    要知道那年月在鬼子工厂里当工人,可比回乡当农民好多了。

    能够为了民族大义,冒着生命危险,放弃优厚的工资,这老同志值得尊重。

    钢管的来历搞明白了。

    只是李爱国还有一个问题。

    “大叔,现在鞍山那个钢铁厂还在吗”

    “早就不在了。”

    张顺皱着眉头说道“我回到家之后,还经常跟以前那些老友联系。他们在信件中告诉我,小鬼子败退后,钢铁厂被老毛子接手。

    那帮老毛子把钢铁厂里的设备拆吧拆吧运走了。

    据说是送到啥乌可兰,用来建造乌拉尔第一钢管厂。

    我有个工友是高级师傅,也被送到那个钢管厂了。

    可怜他八十岁的老娘,眼睛都快哭瞎了。”

    好家伙,原来乌可兰那旮旯,还有咱家的东西啊

    看来等到九十年代,得想办法搂回来,要不然到了后世,也得便宜了那帮寡头。

    没法子,咱李爱国就是这种小气的人。

    此时已经接近中午。

    外面传来一阵琐碎的脚步声,一个身穿黄土褂子,长得五大三粗的女社员扛着锄头走进大院里。

    高大的身躯将门口的阳光遮掩了。

    张顺介绍道“这位是大炮媳妇儿,赵桂花。”

    赵桂花有些面对城里的客人有些拘谨,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嘴巴张了几张,最终也没发出声音。

    “乡下婆娘,没见过人,李司机莫见怪。”张大炮解释一句,扭头朝着赵桂花说道“你把鸡杀了,东屋里还有娘从东乡带回来的干蘑菇,做一道小鸡炖蘑菇。”

    李爱国赶紧站起身拦住,道“大炮哥,千万别,您要是这么客气,这样下次我可没办法来了。”

    张顺站起身拉住李爱国的胳膊“我家二小子在京城里,没少麻烦你们,一只鸡算不了什么,你看”

    李爱国笑着说道“老叔,你还是没拿我当自家人啊,我可是听说您这里的水疙瘩挺好吃的,今中午咱们不如就吃这个了。”

    “这,这太简单了。”

    见李爱国态度坚决,张二炮在旁边帮腔“爹,你就听爱国哥的吧,人家是火车司机,什么好东西没吃过。”

    “害,你这孩子懂个啥”张顺想要教训张二炮两句,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赵桂花和二炮娘两个女人进到厨房里忙活。

    张顺则把李爱国带到了院子里,指着烟囱说道“李司机,等吃过了中午饭,你就把这玩意搬走。”

    “那你家不就没烟囱了吗”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俺再找个泥瓦匠,糊一个就可以了。”

    李爱国拿出软尺量了量烟囱,你别说,还正合适,不过具体尺寸还得等做完饭再测量。

    这会烟囱子正烟熏火燎,冒火星子呢,烧手啊

    所谓的水疙瘩其实就是用大青蔓菁腌制而成的成菜,因没有经过晾晒重腌,从盐水缸中直接取出,所以叫“水疙瘩”。

    做法简单,味道鲜美,再搭配上热气腾腾的玉米糊糊,简直是绝了。

    午饭后,张大炮带着媳妇儿去田地里挣工分,张顺拿着锄头将烟囱抛开,放倒在地上。

    “李司机,你瞅瞅这玩意合不合用。”

    李爱国拿起布尺子简单测量一遍,长度大概有两米,内径40毫米。

    40毫米这种尺寸的炮管子用途并不多,小鬼子当年应该是用来制造防空火炮的。

    那玩意在咱们这里用不到,大部分用在了战舰上面。

    “铛铛铛”张顺拿着锄头在上面敲了敲,有些得意的说道“李司机,别看这玩意现在摸样磕碜,都是钢种钨钢锻造出来的,老重了,当年我花了半年时间,才把它从东北扛回来。”

    自从确定烟囱的原本用途后,李爱国对它的质量就不再担心了。

    要知道防控火炮或者说砰砰砰炮,炮弹发射频率很高,一般的钢材压根无法承受如此高的高温和冲击力。

    这玩意作为演示的炮管子,随便放几炮绝对不成问题。

    李爱国站起身说道“老叔,实不瞒你,你这根钢管子可是个好东西,就算是放在现在也能值不少钱。这样吧,我给你留五十块钱,你把钢管子均给我怎么样”

    听到五十块的价格,张二炮忍不住吞咽吐沫,屋内也传来搪瓷碗摔碎的声响。

    张顺稍稍愣了下,脸上却有点被侮辱而产生的愤怒。

    “李司机,你是大奎的兄弟,大奎是俺的亲外甥,你要是用得着这玩意,就把它搬走,什么钱不钱的,你这不是俺的脸吗”

    屋内传来一道低沉的声响“老头子,那可是五十块钱啊”

    “男人说话,婆娘家家的少插言。”张顺将二炮妈赶回屋内,双手将钢管扶起,就要往自行车上装。

    “大叔,亲兄弟明算账,您要是这么搞,我今天只能空手而归了。”

    感受到抓住自己胳膊的那只大手上传来的温度,张顺额头上镌刻了一辈子苦难的皱纹微微抖动两下,那双浑浊的双眼中闪烁出一丝泪花,嘴角抽抽两下,最终发出一道无可奈何的声音。

    “那,那就给十块钱得了,这玩意要是卖废铁也值一块钱,当年大炮结婚的时候,俺带人来看过。”

    “行,十块钱。”李爱国掏出钱递了过去。

    接过钱,张顺喊来二炮娘把炮管子装在自行车上。

    炮管子有二米长,足有一百多斤重,张二炮找来麻绳,用砍刀截断了,前面绑在车子把上,后面绑在车子座上。

    又在中间绑了两道防止炮管子在半道里颠簸下来。

    也亏得李爱国这辆自行车是特制的,有四个车轱辘,承重能力倍增。

    要是换成别的自行车,这会估计已经翻倒了。

    李爱国板了板钢管子,见钢管纹丝不动,跟张顺又闲扯几句,便准备返回京城。

    “爱国哥,我难得回来一趟,想在家里多住两天,我哥那边正盖房子呢,我想帮帮忙。”张二炮说道。

    李爱国道“那好,不过你们村子里的路复杂,还得麻烦你把我送出去。”

    “好嘞。”张二炮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在张顺和二炮娘的目送下,李爱国骑着自行车,跟着张二炮往村子外走去。

    路上又遇到了那个小姑娘,张二炮有些得意的说道“二丫,我今儿不走,等回来找你玩。”

    那姑娘面色羞红,抿着嘴笑“二炮,你千万别让大壮看到了。”

    “为啥”

    “俺跟大壮订婚了,年底就结婚。”那姑娘挺了挺胸膛“大壮说了,见你一次,揍你一次。”

    张二炮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他深吸一口气,冲着那姑娘挤出一个笑脸“那,那恭喜你们,结婚的时候,记得喊我吃席面。”

    扭过头,张二炮快步朝着村外走去,那步伐看上去踉踉跄跄,速度却很快。

    李爱国不得不骑上自行车才能追上。

    等除了村子,两行热泪从张二炮的面颊上滑落下来。

    他擦了擦鼻子说道“爱国哥,今儿中午我是不是吃洋葱了咋那么辣眼睛呢。”

    “嗯,吃了不少呢”

    李爱国停下脚步,看着痛苦的张二炮,想起了一首歌曲,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她的鞭子黑又长

    “没,没事儿了。”张二炮擦擦眼泪,挺起胸膛说道“俺可是要跟大奎哥干大事儿的男人,等到了年纪,俺就去当兵,也不能这么早就结婚。”

    “嗯”

    李爱国不可置否,从兜里摸出四十块钱递给张二炮。

    “爱国哥,你这是干啥”张二炮吓了一跳,后退了一步。

    “拿着,等会你回去交给你爹,你哥盖房子,正用钱呢。”李爱国板起脸。

    “爱国哥,要是接了钱,我爹会打死俺。”

    “你要是不接,回到京城,我让大奎收拾你。”

    犹豫片刻,张二炮擦了擦鼻子,伸手小心翼翼的接过钱,低声说道“爱国哥,你跟大奎哥都是好人。”

    “害,都是自家兄弟,说这些干啥。”

    李爱国转身骑上自行车,伟岸的背影逐渐消失在淡淡的夕阳之下。

    张二炮收回目光,将钱装进兜里面,再次遇到那姑娘的时候,他连瞅不瞅一眼。

    将来他要进入队伍中,成为一个勇敢的战士,岂能为儿女私情而分心。

    重一百多斤,长两米的钢管子,对于自行车来说,属于超载超限行车了。

    路上行人很多,李爱国一路上不得小心翼翼,防止在拐弯抹角的时候,横扫一大片。

    足足花了个把小时,才算是回到四合院里。

    站在门口,朝里面喊了一声“解成。”

    “来了”

    里面有人应了一声,正在阎家门口人工发电的阎解成奔了出来。

    他看着自行车上的钢管子,挠挠头说道“爱国哥,你咋把别人家的烟囱偷回来了。”

    “买来的,有大用处,你帮下忙。”

    “好好。”

    阎解成拎着后面的钢管子,李爱国抬着前面的钢管子,两人合力总算是将自行车抬过了门槛。

    这时候,屋内传来了阎埠贵的声音“解成,喊你发电,你咋跑了,你娘还得做饭呢,等会盐放多了怎么办”

    阎解成只能无奈的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李爱国推着钢管子回到家的时候,陈雪茹也刚回来不久,正准备做饭。

    看到钢管子,她那双俏丽小脸上写满疑惑“爱国哥,这,这是什么”

    “等晚点你就知道了,来帮忙。”

    在陈雪茹的帮助下,钢管子被卸在地上。

    李爱国喘口气,点上根烟,让陈雪茹去中院打来清水,拿起鞋刷子开始清理钢管子。

    陈雪茹这会回屋做饭,今儿徐慧真为了感激李爱国的帮忙,送来了一大块羊肉。

    天气寒冷了,小陈姑娘准备给糙汉子做羊肉汤,补补身体。

    很快屋内便传来了诱人的香味。

    李爱国点上根烟,拿着鞋刷子忙活一阵子。

    钢管子到底是质量好,祛除钢管上面的污渍,很快便显出乌黑的本体。

    这一幕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这根钢管子在平常眼中可能就是一根黑乎乎的管子,放在路上还嫌弃绊腿呢。

    但是那些老工人们却能从其颜色,拉痕,裂纹,发纹等特征上看出一些端倪。

    这不,刘海中下班路过李爱国家门,目光着落在钢管子上,就再也挪不开了。

    “吆,爱国,这根管子是无缝特种钢管吧”

    “刘师傅,眼光挺好啊。”

    自从鞭打了贾张氏之后,李爱国就觉得刘海中对李家的态度跟以前不同了。

    现在刘海中见到李爱国和陈雪茹都满脸笑容打招呼,昨个儿二大妈还送来了半斤青菜。

    李爱国让陈雪茹收下了。

    那啥,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那当然,我可是六级锻工师傅,没有谁比我更懂得钢材了,就连易中海也不如我。”

    刘海中最近也想明白了。

    跟着易中海混一天饿三顿。

    人家李爱国现在是大司机,跟李副厂长的关系又很好。

    他要是帮忙说句话,以后刘海中说不定就能当领导了。

    至于当初的事儿,刘光福就是个半大孩子,只不过是个放风的,李爱国受伤其实跟他家的关系不大。

    他纯粹是被易中海和贾张氏绑架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