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0章 前往开滦,李爱国念头通达
    现场观看了侧翻车厢的卸载后。

    铁道研究所的领导都被卸载的速度和安全性所震撼了。

    第一次试运输也被提上了日程。

    因为最近前门机务段精煤库存充足,并没有调配煤炭的任务。

    机务段邢段长不得不向总段临时打申请,要求购入一批计划外精煤。

    一般这种计划外购入,需要经过调研才能做决定。

    可是在研究所老所长和刘国璋的亲自督促下,当天上午前门机务段就收到了调配计划书。

    此次调配的精煤数量为2000吨,调配点为开滦煤矿,调配方式为自取。

    翌日。

    段长办公室内。

    邢段长将调配计划书递到李爱国面前“爱国同志,这次的运输任务难度很大,你是不是重新考虑”

    李爱国清楚邢段长的意思。

    按照设计标准,一节火车皮的荷载为60吨。

    前进号列车只挂载了二十四节火车皮,要想将2000吨精煤运回来,肯定得超载。

    这倒是没什么。

    俗话说得好,不超载的火车,不是好火车。

    车厢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已经考虑到了超载的情况。

    最关键的问题是,从京城到开滦煤矿,需要经过七滦线上的唐胥铁路。

    唐胥铁路是国内最早自主建造的铁路线。

    始建于洋务运动时期,起自搪山,止于胥各庄,长93公里。

    最开始使用驴马拖拉跑车,第二年开始使用机车曳引。

    在随后的时间里,伴随着开滦煤矿的扩大,唐胥铁路也逐渐延长,从津山铁路正线上的七道桥站,蔓延到了终点位于京哈铁路正线上的滦县站。

    由于开平矿务局开滦矿务局的前身盲目开采地下煤炭,造成了铁路路基塌陷。

    再加上铁道有上百年的历史,还常年被载重列车碾压,所以线路条件很差,经常发生事故。

    李爱国清楚邢段长的关心,站起身挺直胸膛说道“正因为运输任务难度大,才更需要我这个设计者亲自驾车”

    “要是遇到了危险,所有的火车人都往后退缩,咱们的铁道事业还怎么发展”

    邢段长闻言眼神一凝。

    缓缓站起身冲着李爱国敬个礼。

    “爱国同志,我这边会安排救援列车时刻等待,要是发生了事故,千万不要蛮干”

    李爱国当然不会蛮干。

    新技术确实有很大的风险。

    但是他拿出来的自卸车厢技术,可是在后世经过考验的。

    纯属降维打击了。

    兵贵神速。

    机务段很快联系开滦煤矿方面,并且协调了搪山机务段,对沿线的列车进行统一调度。

    按照调度计划表,李爱国需要在下午出发。

    他领了任务,本想到职工宿舍稍微休息一会。

    出了段长办公室的门,被凉风一激,猛地一拍脑门子。

    咱可是结了婚,有媳妇儿的人

    李爱国骑上自行车火急火燎的回到四合院。

    陈雪茹正坐在缝纫机前忙活,看到他进来,小脸蛋上写满惊讶“爱国哥,你中午不是不回家吃饭吗”

    “等会要出任务。”

    李爱国走过去,牵着着她白皙粉嫩的小手说道“这次的任务顺利的话,可能需要两天时间。”

    “两天,这么久啊”

    陈雪茹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

    最后还是咬咬浅红嘴唇说道“你去吧,我在家等着伱回来。”

    她在嫁给李爱国之前,就做好了丈夫会经常出差的准备。

    其实像李爱国这种跑客运线的火车司机,每天都能回家。

    每隔几天,还能有休息日。

    那种长途货运线司机,经常大半个月不着家。

    陈雪茹是个知足的姑娘,意识到这点后,立刻欢乐起来。

    “你等着,我去给你下饺子了。我听刘大娘说过,上车饺子,下车面。”

    “啥意思”

    李爱国坐在椅子上看着俏丽的身影,在厨房里忙活。

    “上车要吃饺子,回到家要吃面,这样才会有好运气。”陈雪茹扭过头抿着嘴笑。

    “”

    李爱国并没有怪罪小陈姑娘搞这套小小的封建迷信。

    毕竟,关心则乱嘛。

    吃饺子,喝饺子汤,李爱国看看大座钟,才刚到十二点。

    按照这次的任务调度表。

    火车是下午两点半出发,还有足足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

    盘算一番,时间正好够

    李爱国嘿嘿一笑,牵住光滑的手腕,将正在厨房里忙活的小陈姑娘拉了出来。

    “我忙着呢。”

    小陈姑娘先是一愣。

    等被拉到了屋里,这才明白了过来,面颊涌上一抹嫣红,羞答答的起身,顺势倒在糙汉子的怀里,眉目含春的道“你,你等会还要开火车别,别累着了。”

    “没事儿,咱火车司机的的力气大如老牛”

    两个小时后。

    神清气爽的李爱国双腿卖力蹬着脚蹬子,飞速来到机务段战场。

    机务段的邢段长,还有研究所的刘国璋,驴脸张副主任,131包乘组的刘清泉和老郑早就等在那里。

    旁边还围了不少职工,阎解成也在其中。

    邢段长和货运车间主任正在给刘清泉和老郑做思想动员工作。

    “你们都是老同志了,应该清楚这次行车危险和任务的艰难,如果谁想打退堂鼓,现在可以提出来。”

    “段长,能够配合李司机行车,是我的光荣,孬孙才害怕”

    “就算是拼上这条命,俺也要把煤运回来。”

    两人都拳头紧紧握起,一副拼了命的样子。

    看到李爱国走过来,邢段长朝他招招手“爱国,我特意帮你把老搭档调了过来。”

    “多谢段长。”李爱国感激的点点头。

    跟熟悉的同志搭班子,这次任务的成功率更高。

    刘国璋把李爱国喊过去,给他介绍了这次的随车人员。

    随车的是一支检测小组,负责检测自卸车厢在行车过程中的技术数据。

    由一个名叫刘明善的研究员担任组长,此人是铁道研究所张副主任的亲信。

    董工担任副组长,剩下的三个组员都是张副主任下属研究小组的。

    “爱国,刘明善这个人我还算了解,是那种小肚鸡肠,喜欢背后捅刀子的人,你小心点。”

    刘国璋语气中充满了歉意。

    在挑选检测小组成员的时候,刘国璋也向老所长提出了不同意见。

    只是老所长为了顾全大局,同时也为了检验侧翻车厢的成色,才同意了张副主任的提议。

    不过为了平衡双方,还是同意董工随行。

    李爱国清楚刘国璋的为难之处,自信道“老师,您放心,我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心中有谱”

    两人闲扯一阵。

    差不多到了发车点。

    整备车间的张主任亲自带着检修工,将前进型火车里里外外检查一遍。

    “李司机,火车没有任何问题,要是路上出了事,你回来将我的脑袋当皮球踢。”那位老检修工挥着检修锤大声说道。

    早就等在旁边的调度员双手递过调度表。

    李爱国正准备伸手接过调度表,旁边传来一道响亮的声音“爱国哥,你这次行车肯定不会出问题。”

    扭过头去。

    只见阎解成挥舞着一件沾满煤灰的破衬衫,在人群中跳着脚大声吆喝。

    尼玛

    李爱国的脑门子顿时滑下三条黑线。

    还没出门,就被人插了旗帜。

    老郑经历了上次去津城的事情,对插小旗非常敏感。

    当时也不顾段长在,冲过去在阎解成的脑门上重重拍了下。

    “小子,胡说什么呢”

    阎解成挨了巴掌,这会也醒悟过来了,连忙道“师傅,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

    “你小子以后少点心眼子。”

    老郑教过阎解成铲煤,哪能不知道阎解成的心思,摆摆手转身回到了火车旁。

    这时候发车时间已经到了。

    刘国璋走上前“爱国,这次就看你的了。”

    “放心吧,老师”李爱国重重点头,然后带着刘清泉和老郑上了火车头。

    同行的还有刘明善,董工和三位第五研究小组研究员组成的技术小组。

    加上三位包乘组的人员,足足有八个人。

    好在前进型火车头搭载了煤水车,技术小组能够坐在煤水车门口的小板凳上。

    安置好技术小组的同志后,李爱国按照流程,在调度员递过来的本子上签上字,冲着下面的众人大手挥了挥。

    然后大吼一声“烧火娄”

    “烧火娄”

    早就等在一旁的老郑踩下炉膛的门,抄起煤铲子朝里面洒煤,炉膛里的火苗升腾。

    李爱国紧盯气压表,待指针跳动后,大声命令“副司机同志,注意了望”

    刘清泉从外面缩回脑袋报告道“前方一切正常,正司机同志。”

    李爱国深吸一口气。

    缓缓推动操纵杆,锅炉内的高压蒸汽,顺着管道冲着蒸汽室内,推动蒸汽活塞,乌黑的火车车轮开始沿着铁轨向前滑动。

    呜呜呜

    狂吃,狂吃,狂吃

    火车就像是一头下山猛兽,冒着阵阵黑烟,沿着乌黑的铁路狂奔而起,最终消失在灿烂的阳光中。

    众人目视火车消失,这才转身离开战场。

    “你小子啊,以后少在领导面前,自作聪明。”

    扛煤小组的组长等领领导们都离开,这才上前拉住阎解成的胳膊教训道。

    阎解成揉揉脑门子,有些郁闷的嘟囔道“我跟李爱国是一个大院里,关心他也有错”

    见阎解成嘴硬,组长也不跟他打嘴炮,指指煤仓里的煤“今天你加班,给21号列车装煤,装不完不准下班。”

    阎解成“”

    从京城到开滦煤矿,距离不过两百多公里的路程,铁路线却很复杂。

    需要先进入京哈线的京山段,然后在七道桥扳道站转线,进入唐胥线。

    再经由胥各庄、季家屯线路所、搪山南、开平、洼里、古冶、卑家店、雷庄、最终抵达开滦煤矿。

    火车离开京城,沿着铁道线奔驰。

    因为前进型火车是最新研制的,各项设备在这个年代比较先进,所以操作起来很舒服。

    李爱国仿佛有种度假的感觉。

    唯一让人不爽的就是第五研究小组的那几位组员。

    他们打着检车的旗号,每隔十公里,就要求火车停下来,经过检查后,才能再次运行。

    该要求看似不合理,其实没有一点道理。

    身兼研究员的李爱国清楚检车流程和规定。

    像这种新技术实行,即使是停车检测,也只用每隔一百公里,或者是在通过扳道站,在保证列车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检测。

    这年月的荒郊野地,除了野狼,还有扛着土猎枪的。

    看似不安全,其实很危险。

    李爱国身为火车司机,要保证列车的安全,当然表示不同意。

    那帮家伙顿时急眼了。

    特别是检车组的组长刘明善,冲到李爱国旁边,大手挥得呼呼响,嚷嚷着要李爱国立刻停车。

    要不然他回到研究所后,马上投诉前门机务段不配合。

    保证李爱国会吃到大处分。

    老董看到这一幕,有些为难。

    他也是检车小组的。

    此时要是上去阻拦,肯定会被刘明善汇报给张副主任。

    张副主任那人是个阴险的家伙。

    介时肯定会以此为理由,攻击刘国璋。

    他只能把抱歉的目光投向李爱国。

    李爱国身为火车司机。

    啥场面没见过,还能被一个接收人员吓唬住。

    只是使个眼色,手持煤铲子的老郑就冲了上来。

    大煤铲在狭小的火车头里挥舞得呼呼作响。

    “小白脸,敢跟我们开火车的耍横,你小子是活腻了。我老头子烧了大半辈子的锅炉,还没烧过活人,你是不是想成为第一个”

    你别说。

    老郑本来就长了一脸的凶相,再加上此时脸上沾满了煤灰,只露出两只铜铃般布满血丝的大眼睛,整个人显得更加的狰狞。

    刘明善和那几个组员当时就被镇住了。

    最终接受了过扳道站停车的时候再检查列车的建议。

    第一次较量吃了瘪。

    刘明善只能带着几位研究员蹲在煤水车的入口处生闷气。

    此次出发前,张副主任特意找他们谈了话。

    虽然没有明确指示,几人也能明白这是要鸡蛋里挑骨头。

    他们这些人在解放前就是旧火车检测所里的技术人员。

    那时候检测人员要求高,工资低,每个月只不过五块现大洋,职位却趋之若鹜。

    为什么。

    就是因为能吃拿卡要。

    当时想要将设备卖给铁路局工程司,就得乖乖给这些检测人员送上现大洋。

    解放后。

    没人敢送钱了,他们这群人只能喝西北风了。

    好在因为缺少技术人员,才得以进到研究所里。

    只是随着国内大量培养技术人才,越来越多的人才进到研究所里,他们这帮老人的地位越来越低了。

    特别是刘国璋这个根红苗正的领导,突然空降为第一副主任,更是引起了他们的警惕。

    所以才会在刚上车,就对李爱国毫不犹豫的发动了攻击。

    只是没有想到,李爱国竟然用不讲道理的办法来对付他们。

    这让早就编造了一肚子理由的刘明善抓了瞎。

    你讲道理,对方不听啊

    这边,李爱国倒是自在。

    边跟刘清泉他们拉家常,边操纵火车。

    “老刘,老董,你们刚在在列车下,说的那些话,可是真的”

    “那是当然”

    刘清泉缩回脑袋,大声说道“哪怕前面的铁轨断了,只要机务段一声命令,我也敢冲上去。”

    “俺也一样”老郑高声附和。

    刘明善蹲在那里,听到这些话,再也忍不住了。

    讽刺道“你们这帮人,没知识没文化,就是大老粗,还不在组织,思想觉悟也不高。只会耍嘴上功夫,假积极。

    真要是遇到了危险,恐怕一个比一个溜得快。”

    “你特么”

    老郑感到被侮辱,抄起煤铲子,就要给他的脑门上来上一下。

    却被李爱国拦住了。

    “老郑,咱们要以理服人。”

    “你告诉这位大学生研究员,咱们机务段的工人,为什么敢替机务段拼命。”

    老郑收回煤铲子,冲着刘明善的脚边啐口吐沫,大声说道“小子,你给我听清楚了。

    俺在解放前就在机务段里当司炉工,那时候任人欺负,粮饷也经常被克扣。

    等解放后,机务段换了颜色,俺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成了主人。

    按照机务段的规定。

    要是俺死了,俺媳妇儿、俺儿子、俺的全家都能成为正式工人,还能得到一大笔抚恤金。

    俺残疾了,机务段会出医院费、护理费、养俺一辈子。

    还会帮俺儿子安排工作。

    俺还有什么可害怕的”

    砰。

    煤铲子杵在车底铁板上。

    老郑目光无畏,脸色赤红,摆出一副随时准备拼命的样子。

    刘明善不再吭声了。

    只不过他还是不理解。

    为了儿子,为了媳妇儿,为了机务段就能牺牲自己

    这帮工人还真是够傻的。

    一段小插曲过去后。

    火车车头内的气氛陷入了凝重之中。

    狂吃,狂吃,狂吃单调的声响弥漫了足足半个小时。

    李爱国在脑海里规划着行车线路图,耳边传来刘清泉的喊声“报告正司机,前方五百米处是七道桥扳道站,准备停车等待”

    因为列车是临时调度的,需要停车等待区间内列车清空,才能转入区间。

    这也是临时货运行车比较容易出事的原因之一。

    李爱国拉响汽笛,缓推小阀,列车的速度逐渐降了下来。

    此时七道桥扳道站的指挥员,已经将一面红色旗帜两臂高举头上向两侧急剧摇动。

    “报告正司机同志,前方扳道站发出停车信号,距离两百米。”

    心中默默计算速度,李爱国直接撂了非常。

    咔持

    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刹车声,长龙般的列车精准的停在停止线前。

    老扳道工看着黑色车轮正好跟白线对齐,整个人都呆愣住了,迟迟没有放下手里的旗帜。

    直到刘清泉喊了一声,这才反应过来。

    将小旗帜插进在工作带上,跑过来大声说道“咿,你们的火车司机技术不嘎古不跟前门机务段那几个操蛋的火车司机那样,每次停车都超线两百多米,吓得我的波棱盖子差点就软了。”

    因为这次停车需要至少半个小时。

    李爱国也从侧门下来休息,摊摊手道“我们就是前门机务段的”

    老扳道工“”

    他挠挠头,尴尬的笑道“那是他们技术太疵勒火了。”

    李爱国从兜里摸出根烟,递给老扳道工,问道“大爷,这次需要停车多久”

    其实在出发前,李爱国已经拿到了时间表。

    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铁道区间内随时可能发生意外,所以停车时间也是不断调整的。

    “估计得三四个小时”

    老扳道工常年值守扳道站,难得见到几个活人。

    再跟段调度室联系之后,也打开了话匣子。

    他抽着烟,指指火车“司机同志,你们拉什么货”

    “到开滦装煤炭。”李爱国有种后世拉煤司机的感觉了。

    “煤炭你少唬愣俺了。”老扳道工扯着嗓子说道“俺老汉在这里守了七八年扳道,对里面的事儿门清着呢”

    乌黑干瘦的手指头,指向远处的铁道线,他大声说道“这里可是咱全国最繁忙的铁道线,每天能过几十趟车,为了你这趟车通过,至少有十趟车得靠边停。”

    见老扳道工不信,李爱国也不打算多做解释,而是到旁边的席苠儿边放了水。

    抖了抖,拧了拧,转身回来的时候,董工和检车小组的正在记录各项数据。

    “老董,还有”

    李爱国记不起那几人的名字,只知道他们是刘明善麾下的,朝他们招招手“还有你们几个,赶紧去放水。

    等会咱们得连续行驶三个小时。

    这可是新车,谁要是半道上敢朝窗子外放水,别怪我把他扔下去。”

    董工是从基层出来的,对这种当众给庄稼上肥料的事儿,也习以为常了。

    收起本子大步走到庄稼地里哗啦啦起来。

    第五研究小组那几位,可都是解放前的正牌大学生,还有吃过洋餐、喝过洋酒跳过洋舞的,觉得董工的行为有失斯文。

    刘明善看向老扳道工“老头,这里有卫生间没”

    “啥是卫生间“

    刘明善“”

    刘清泉这会也看出来刘明善跟董工和刘国璋不是一伙的。

    在旁边起哄“拽啥洋词,就是茅坑。”

    “咱这里荒郊野地的,用得着那玩意”老扳道工将烟头扔在地上,指指旁边“随便”

    几人有些为难。

    他们嘀咕一阵,决定走远一点,到扳道站小屋的后面。

    “诶诶诶,这里可是有野狼的。”老扳道工提醒道。

    几人的脸色一下变得苍白起来,都停住了脚步。

    刘明善讪笑道“算了,不去了,反正我们也不着急。”

    李爱国嘿嘿一笑,点上根烟,深深吸一口,神情惬意。

    董工凑过来,小声说道“爱国,咱用不着跟他们这些人一般计较”

    “老董,我这个人可没你那么大度。”李爱国吐出一团白雾道“谁要是敢得罪咱,不找回场子,咱念头不通达。”

    董工哭笑不得“你倒是个混不吝的性子。”

    “嘿嘿,咱是工人,谁也不怕”

    李爱国嘿嘿一笑,站起身来,回到了火车上。

    背靠在钢铁椅子上,眼睛眯了起来。

    等会可能要连夜开火车,必须得趁临时停车的空挡,多睡一会。

    刘清泉和老郑也是常行车的,清楚这个道理,以样学样趴在了椅子上。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李司机,刚才调度室来了电话,你们可以通过了。”

    窗户外传来一阵喊声。

    老扳道工从扳道站里出来,抄起身后的绿色旗帜挥了挥。

    李爱国揉了揉眼,见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用触发器打开火车头上的机车灯,又拉开车身两侧的机车标准灯。

    做完准备工作后,还不忘记给老大爷道了一声谢。

    李爱国刚准备启动火车,窗户外塞进来几根烀玉米。

    “黏玉黍今儿早从地里擗的刚烀好,你们尝尝鲜。”

    “老大爷,真是谢谢你了。”

    李爱国也没客气,顺手从窗户里接过玉米,放在炉膛上边热起。

    这边火车启动,李爱国顺手从兜里摸出一包大空军扔了下去“老大爷,请你了。”

    此时火车已经跑远,老扳道工想再将大空军扔上去,已经不可能了。

    只能拿着烟,目送火车离开。

    “这小司机,还真是个讲究人。”

    这时节的玉米还没完全成熟,玉米粒都是青色的,只能用来烀,不能烤。

    烀出来的玉米,味道跟烤玉米也完全不同。

    少了点焦香味,却多了自然的清香。

    玉米一共就三根,两根分给刘清泉和老郑,剩下一根李爱国掰了一半,递给了老董。

    至于刘明善那几个人,只能在旁边眼馋的看着。

    闻着那股子清香味,再听到接连不断的吧唧声,几人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

    他们没有带饭盒。

    “李司机,咱们怎么用餐”刘明善抬起手腕看看手表,讪笑着说道。

    “吃饭当然是”李爱国顺手从座位下面拎起几个饭盒。

    只是看一眼帆布袋里,李爱国就哑然失笑。

    袋子是邢段长在临行前交给他的。

    里面一共是四个牛腰子饭盒。

    也就是说除了包乘组外,还有董工一份,没有刘明善他们的。

    看来邢段长也是个性情中人。

    “这些是机务段食堂给我们这些大老粗准备的”李爱国将饭盒放在炉膛的顶部加热。

    邢段长准备的饭菜太丰盛了。

    晶莹剔透的大白米饭,一个黄灿灿的煎蛋,一根鸡腿,还有清炒罗卜和大白菜。

    片刻之后,整个司机楼里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味。

    那香味就像是一只大手伸进刘明善的嘴巴里,顺着喉咙管进到胃里面,一把抓起干瘪的胃部揉成了一团。又狠狠的抖了抖。

    吊在火车顶上的白炽灯泡伴随着火车震动左右晃荡。

    昏黄的光线摇曳,将刘明善的脸色映衬得忽明忽暗。

    刘明善的嘴唇抖动,再也摆不起架子了,讪笑道“李司机,我们忘记带饭盒了,能不能”

    “不能”李爱国板起脸,直接拒绝。

    这次连老董都没有劝。

    如果说李爱国跟刘明善之间的矛盾,只是刘国璋跟张副主任之争的话,那倒是好解决。

    他清楚李爱国的性子,不是那种得理不饶人的人。

    但是刘明善刚才话里话外,瞧不起机务段的工人。

    这直接触碰李爱国的底线了。

    老董知道。

    这个小火车司机一向为工人的身份引以为荣。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