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铲煤的郑师傅
    第64章 铲煤的郑师傅

    车头内。

    感受到撞击声。

    老经验的刘清泉不用下车,就清楚车厢准确无误的挂上了。

    冲李爱国竖起大拇指“行啊,我说老曹咋恁看中你咧,有两把刷子。”

    “都是因为刘师傅的观察得仔细。”

    李爱国呵呵一笑。

    从兜里摸出烟,散了一圈。

    划着火柴,点燃后,惬意的吐出一团白雾。

    刚抽没两口,车窗被人敲了敲。

    扭头朝下看。

    只见刚才的那个调度员竖起了大拇指“行啊,一次搞定,省了我不少功夫。车厢已经连接上了,可以出发了,祝你一路顺风”

    李爱国朝他招手示意后,坐稳,鸣笛,缓解,前推手把,松小闸,拉了一把汽门。

    狂吃狂吃狂吃

    蒸汽机拖挂着二十节车厢,如同一头猛兽般,以四十码的速度,在乌黑的铁轨上驰骋。

    目的地是京城火车站,任务是装载乘客。

    此时的京城火车站,并不是后世的京城站。

    而是位于天坛外坛的西墙外的前门站。

    前门站有百年历史。

    解放前的名字是北平东站。

    解放后,北平东站被改名为京城站。

    京城站是国内最大的火车站。

    同时承担着京津、京山、京通、京古、京绥、京汉等多条铁路的始发终到任务。

    每天有超过30000人次上下火车。

    还有几趟前往苏国和东欧的列车,算得上是一座繁忙的火车站。

    李爱国以前乘坐过火车,也到京城火车站里玩耍过。

    宽大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座欧式风格的建筑。

    高大的钟楼,圆形的弧顶,跟周围的中式建筑格格不入。

    车站前的广场上人流不断,热闹非凡。

    从驾驶室里看火车站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有限的视野里,尽是黑色的铁轨。

    蒸汽机车在李爱国的驾驶下,缓缓停在了站台上。

    乘务员们拉车厢门,早就等在一旁的乘客涌进车厢里。

    此时作为火车司机,李爱国还不能放松。

    再次检查了一遍仪表盘,确定所有的指针,都在正常值范围内,才可以稍稍休息一会。

    经过几十分钟的磨合,李爱国也逐渐融入三人的小集体。

    趁着闲暇的时间,抽着烟聊起了天。

    简短的聊天,李爱国得知,司炉工郑师傅原名郑经,有五个孩子,家里就住在距离四合院不远的牛马胡同里。

    郑经在得知李爱国住在四合院后,更加的热情了起来。

    “爱国,刚毕业就当上了火车司机,以后你小子前途不可限量。”

    “害,火车跑得快,全靠您在后面烧火。”

    李爱国道“就拿咱这趟车来说,从京城到津城的铁轨单趟距离是153公里,客车平均速度三十五公里每小时。”

    “您大概得投2700多锹煤,差不多得二十八吨煤。”

    郑师傅整天铲煤,还从来没有计算过铲煤的数量。

    听到这个数字,稍稍愣一下,瞪大眼道“不能吧,有这么多”

    “等会您数一下,不就清楚了”李爱国哈哈笑。

    副司机刘清泉也来了兴致,抽着烟说“就是,老郑等会伱数一数。”

    正热闹着。

    车门被人从里面推开。

    进来的是列车长白月洁。

    她笑容满面“小李师傅,你的技术还真是不错,以后我这个列车长也能省很多心了。”

    “时间马上到点了,你看是不是”

    李爱国瞅一眼时间,还有五分钟才到发车时间。

    笑着点点头“现在你可以通知乘务员们关上车门,火车准点发车。”

    二十分钟。

    火车驶出京城。

    鳞次栉比的筒子楼,逐渐被低矮的土坯草房取代,院落的围墙上粉刷有白灰标语。

    绿色的麦田里,社员们正埋头苦干,听到火车的轰轰声,纷纷抬起头,眼神中夹杂着艳羡。

    在旁边玩耍的小孩子,还会跟着火车跑一段距离。

    火车再行驶三四十公里,离开京郊,四周就更加荒芜了。

    铁路的两侧,均是光秃秃的原野,显得空旷而又静谧。

    乌黑的火车,冒着阵阵黑烟,在铁轨上奔驰,看上去很是壮观。

    “下一站是通州岔道站,请下车的旅客做好准备,我们是京城机务段段,131青年包乘组,祝您旅途愉快。”

    广播内传来张雅芝清脆的声音。

    副司机刘师傅提醒道“司机同志,马上要进站了,请做好准备”

    他探出身子瞭望前方,报出一个距离数字。

    李爱国脑海里瞬间计算出数据,缓缓拉动气门,降低车速。

    在接近进站口的时候,信号机出现在铁轨前方不远处。

    刘师傅再次探出身子,确认信号“信号开放,可以进站。”

    李爱国按照规定口呼“信号开放,二道通过。”

    刘师傅复诵“信号开放,二道通过。”

    列车平稳通过信号机,缓慢的驶入车站。

    李爱国计算好距离,拉下气阀,火车最终准确的停在了站内。

    车厢门打开,早就等在车门旁的旅客,迫不及待的跳下车,上车的旅客,在车门前排起了长队。

    通州岔道站是一座小站,需要停车二十分钟,李爱国也趁机去放水。

    “刘师傅,你注意着点仪表盘,我去一趟厕所。”

    “好勒,恁就把搁肚里。”

    刘师傅乐呵呵的点头。

    由于进站后,普通车厢的厕所门需要上锁,李爱国只能前往宿营车借用厕所。

    宿营车是乘务员和司机们休息的车厢,位于车尾,需要穿过整辆列车。

    这年代交通工具匮乏,航班近乎全无,长途客车数量稀少,火车就成了人们长途旅行的工具。

    车厢内挤满了人,李爱国打量一眼,觉得上座率已经达到了120。

    就算是这样,车厢门前依然挤满了准备上车的人,乘务员站在门口挨个检查车票和介绍信。

    见到李爱国经过,都纷纷打招呼“李司机,辛苦了。”

    他们说这话都是真诚的。

    一个优秀的火车司机,能够把火车准确的停在站台指定的位置上,他们不需要去搬动下上车的踏板了。

    每个踏板的重量足有七八十斤,这些乘务员小姑娘搬起来确实有些吃力。

    李爱国打着招呼往后面走,走到第十一车厢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争吵声。

    “同志,你这不符合规定。介绍信上的地址是丰台,车票却是到廊坊的。”

    “我花了钱买了车票,你管我到哪里,小姑娘长得漂亮,事儿却不少”

    “同志,麻烦你严肃一点,咱们列车上有规定,介绍信和车票上的地址必须一致。”

    “起开,今天就不服了,还有我大耍儿黄四毛上不了的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