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零九章曹将军,敢问您麾下还缺人吗?【5000字求月票求订阅】
    管亥此刻背靠湖面。

    眼神中满是惊惶的看着面前的景象,颇有几分怆然无措的意味。

    哪怕他再怎么心存侥幸。

    也知道自己今日是绝无幸理了。

    倘若只是被围之初,那他凭借着人数众多的兵力,直接来个弃车保帅,选择割掉一部分肉,挑一个方向突围。

    那还尚且有逃出升天的希望。

    但这大半個月以来,军队连战连败,手底下的队伍,早就被打得七零八散了,人数已经缩水至不到三万。

    对于一支具备流民属性的军队而言,三万人已经不够他舍弃什么了,再继续割肉的话,只会一刀割到大动脉上,而后引发全军崩溃。

    如今除非让他背上生出翅膀,直接从湖面上飞过去,那还有一线生机。

    否则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区别罢了。

    管亥现在其实有些后悔。

    在张辽亮明旗号,杀的己方大败时,自己就应该识时务者为俊杰,带着手底下这大几万的军队立即投降的。

    而不是在连战连败。

    失去了作为倚仗的资本之后,才开始考虑这些,现在就是想投降,人家都爱搭不理,爱要不要了。

    说起这个。

    管亥就有一些想抽自己嘴巴子。

    明知道前来青州征讨黄巾的,是曹家的军队,还死硬扛着做什么

    当初张饶、司马俱等青州黄巾渠帅,北上想要和黑山军汇合,结果遭到了公孙瓒的迎头痛击,转而挺进兖州的时候,管亥就一直没有响应。

    他自始至终就留在青州境内。

    毕竟大家一块待在青州,这残破之地养不起这么多人,可要都走了之后,自己留下来反倒能够活的足够滋润。

    因此他选择不挪窝。

    结果后面发生的事情,让他感到极为庆幸,所有从青州出去的黄巾军,全部折在了曹家手里。

    只有他幸免于难,逃过一劫。

    别的不说,曹家的实力是经过多次检验,被先后证明远胜于黄巾军的。

    结果自己此番还抱有侥幸,一直扭不投降,这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吗

    对于管亥的后悔与彷徨。

    曹昂二人并不知情。

    他们也不在乎这些。

    无论青州黄巾,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席卷起来的,当中有怎样的迫不得已,与何等历史遗留问题。

    他们在本地肆虐已久。

    所过之处,尽皆劫掠,破坏耕田和生产活动,裹挟百姓强行加入,从单纯的为乞活而起的农民起义,变成了打家劫舍的流民草寇。

    这些都是无法否认的。

    而为首之人,也就是那些自封的渠帅,更是当中的首恶者,乃是酿成这些恶果的集大成之辈。

    寻常青州兵,可以放归乡里,或者要求加入军屯,但这些中上层人物,要么老老实实做点贡献,要么就去死吧。

    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态度。

    曹昂与太史慈二人,当即拨马来到最前方,各自选定了一个合适的角度,彼此相隔约有几步远。

    随后便静静观察了起来。

    在这万军丛中,想要精准的找到敌军的主帅,并且还要确保自己射出去的箭矢,能够避开一路上的那些障碍物,准确无误的击毙目标。

    最重要的就得事先观察。

    哪怕能够在青史留名的神射手,也不敢闭着眼睛随便一射,毕竟他的箭头上没有追踪器,也不会精确制导。

    在仔细观察了一阵。

    并于心中计算过距离,方向、角度以及风力等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之后。

    曹昂心中的把握已升至十成。

    当下他便转头对太史慈笑道“子义,我早就听闻你使得一手天下无双的箭术,凡有所出,必有所中,比之百步穿杨的养由基也不遑多让。”

    “今日机会难得,你我尽力一试,还望拿出你的全部实力,切莫留手藏拙,也算让我能够痛快尽兴了”

    耳畔听着曹昂如此言说。

    太史慈当即将强弓横在马背上,而后动作轻和的,摸了摸弓身以及弓弦,仿佛在安抚着自己的老朋友一般。

    如此一番举止过后。

    太史慈方才转头看向曹昂,整个人肉眼可见的变得郑重了起来,不仅腰背挺直,神情肃然。

    就连双眼中仿佛都在燃烧着火焰。

    “曹将军请放心,在下自幼时起便习练弓箭,凡有闲暇时,每日不辍,不敢有丝毫懈怠。”

    “若是将军与我比试刀枪,亦或者是御马之术,在下说不定还要思量一番,但既然是这一手引弓搭箭。”

    “那我只会全力以赴,否则就是对我手中之弓的亵渎,也是对将军您的侮辱,慈绝不会做出这种事情”

    太史慈的态度令曹昂很满意。

    这所谓的比试,当然不是他一时手痒,非得在阵前玩这种技术活。

    而是他一贯坚持的理论。

    那就是想要收服一个人才时,只需要在他最擅长,最引以为傲的技艺上,做到全方位的压服。

    能很快令这个人才,对自己的钦佩感得到爆发式飙升,从而促成人才的投靠,一如当初在骑术上吊打曹纯一般。

    所以才需要太史慈全力以赴。

    否则赢得不尽兴,效果可就打了折,又岂能让人心服口服呢

    双方在约定好了之后。

    太史慈自认为找到了感觉。

    也不再耽误时间。

    当即引弓搭箭,双手前后撑开,将弓弦拉至接近满月状态,右手死死地捏住箭尾,箭尖则直指战场的另一端。

    伴随在隐藏于人群之后的管亥,不住的摇摆晃动,太史慈也在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角度。

    而其在寻找时机的同时,余光也发现一旁的曹昂,也同样将弓弦拉至最大,眼睛微微眯起的盯着前面。

    不过与太史慈有些不同的是。

    曹昂此刻颇有些气定神闲之意。

    整个人如同一尊石像般,坐在马背上动也不动,双臂仿佛已经凝成了石块,就连一丝颤动都没有。

    如此模样。

    让太史慈忍不住在心中感慨。

    果然曹将军会主动提出这场比试,就证明他也是有点本领在身上的。

    就凭这一手夸张的臂力,以及稳到极致的状态,包括轻松写意的心态,都足以成就一名顶级的神射手。

    当然。

    对手再强大,太史慈对自己也足具信心,天下剑又有几人,能够在箭术上胜自己一筹呢

    曹将军想来也只不过是一位颇擅此道,但不至于技近乎神的高手。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随着一阵凛冽的北风吹拂过,风力渐渐的停止,干扰因素降到了最低。

    太史慈敏锐的察觉到了时机。

    不敢有丝毫耽误。

    当即左手调整位置,右手松开了弓弦,顿时一支带着冷冽寒芒的箭矢,发出了一记尖锐的破空声,一路嘶鸣呼啸着向管亥而去。

    “咻”

    而就在太史慈松开弓弦的刹那。

    耳畔也同样响起了一记尖锐的声音,刺得他耳膜有些生疼。

    随着二人先后射出箭矢。

    两道夺命的寒芒,顿时争先恐后的向着此刻,依旧待在原地,茫然不知死亡即将降临的管亥而去。

    几息之后。

    太史慈以他那较为优秀的视力,看见了自己的箭矢,已经穿过了大片的距离,即将抵达管亥的脖颈位置。

    脸上不由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除非管亥能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闪身躲开,否则下一个瞬间,箭头就会扎穿他的脖子。

    直击其要害,而取其性命。

    这场比试,想必是自己赢了

    然而下一秒。

    太史慈就不由瞪大了眼睛。

    脸上露出了满是惊骇的神情,双眼更是猛的向外凸出,显然内心的震惊和骇然,已经溢于言表。

    “噗嗤”

    “咔擦”

    前后两种不同的声音响起。

    昭示着战场上发生了惊天大变。

    而伴随着一声惨叫,原本躲在后方,头戴金盔的青州黄巾渠帅管亥,顿时捂住了自己的脖子。

    只见其颈心位置,径直插着一支尚自震颤不休的箭矢,大量的鲜血,正从破口处汹涌而出,止都止不住。

    然而更为奇妙的地方在于。

    插进脖子的这支箭,是一只断箭,露在外面的箭杆部分,只有二三指左右,其余已全部断裂。

    被一箭射中要害的管亥。

    整个人呼哧呼哧的大喘了几口气。

    同一只破败的风箱一般。

    在挣扎着伸出另一只手,想要抓住些什么,只可惜徒劳无功之后,很快便从马背上翻了下去。

    眼瞅着是活不成了。

    而敌军主帅阵亡,曹军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时机,尤其是那些经历过多次战争的老兵,更是熟悉这套流程。

    当即便扯着嗓子大喊了起来。

    “贼军主帅已死,我军大胜”

    “贼军主帅已死”

    先是此起彼伏,而后异口同声,音量一浪高过一浪。

    本就已军心涣散的黄巾贼。

    回头一看,果真如此。

    士气瞬间崩溃了。

    顷刻之间就被攻破了防线,被曹军杀得溃不成军。

    而在张辽等主将的示意下。

    曹军这边很快就打出了伏地投降不杀,负隅顽抗者死的口号。

    大量的黄巾军士兵,争先恐后的丢掉手中的兵器,然后趴伏在地上。

    战事逐渐进入尾声。

    且不管这战场上的风云变化。

    曹昂只将强弓一收。

    随后依旧笑看向太史慈,声音和善的说道“子义,如今看来,还是我技高一筹,侥幸胜你一场啊”

    随着曹昂的声音响起。

    一直僵立在马背上,如同一只雕像般呆滞的太史慈,方才浑身打了个激灵,渐渐的清醒了过来。

    颇俱茫然的眨了眨眼睛之后。

    太史慈才神情复杂,心里颇有种有苦说不出滋味的,向曹昂拱了拱手。

    “将军之箭术天下无双,这绝不是侥幸二字能够言说的,我败得心服口服,以往是我管窥蠡测,小觑天下人了,今日方知天外有天。”

    “将军实乃神人也”

    太史慈先前看的很清楚。

    就在自己射出的那支箭,即将洞穿管亥的脖子时,曹昂的箭却抢先一步,先行扎进了管亥的要害。

    而由于堵住了路径。

    自己的箭只能插在箭杆上,并因此错失了射入要害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管亥脖子上那支箭,露在外面的部分,只剩下一二指之长的原因。

    根据当初的规则约定。

    破要害者为胜。

    太史慈在这先决条件上,就已经彻底的宣告失败,自然就没必要讨论谁先谁后,谁远谁近了。

    一想到大家同时松开右手。

    曹昂的箭还要晚发射那么一两瞬。

    结果后发先至,甚至精准无误的堵在了自己的必经之路上。

    如此技艺,已近乎于道。

    在太史慈看来,曹昂的水平比自己高出了不止一个层次,这也是让他心服口服,敬佩万分的根本原因。

    自己之前洋洋得意。

    盲目自信于自己的实力,自以为在弓箭这一块天下无敌,曹将军与自己比试,那只不过是赢得一败罢了。

    而在听到太史慈服输后。

    曹昂顿时爽朗的笑了起来。

    不过笑声中只有豪迈,并没有得意与张狂,也不存在鄙夷之类的情绪。

    在笑声过后。

    曹昂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

    接着鼓励安抚着说道“子义也不必沮丧,你的箭术的确已天下无双,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我虽胜你一筹,但你也不必妄自菲薄,毕竟战场之上影响的要素太多了,实力相近的话,究竟谁强谁弱,又有哪个能说得准呢”

    “且不必放在心上,如今管亥已死,敌军溃散,你且随我先回中军”

    然而就在曹昂准备返程时。

    太史慈却突然喊住了他。

    而后在曹昂略显诧异的目光中,飞快的翻身下马,动作干脆利索的,向曹昂躬身一拜到底。

    接着语调沉稳,言辞恳切的说道。

    “慈有一问,不知将军您麾下,可还缺人否,在下愿效犬马之劳”

    乍然间听到如此言语。

    曹昂不由愣了一下。

    但很快反应过来的他,当即笑呵呵的将太史慈托了起来。

    “若是旁人问我,那我多少要考虑一下,可要是如子义这般世之大才,我只能说有多少我要多少。”

    “我曹家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一听这话。

    太史慈当场又拜了下去。

    “将军仁义为先,且胸怀宽广,天下皆知您文兼武备,声名著于四海。”

    “似您这般名传天下的人物,必是真正的明主,慈若错过了这一次机会,恐怕将会抱憾半生。”

    “承蒙将军不弃,我愿为您策马驱前,斩敌冲锋”

    太史慈确切性的答复。

    让曹昂面上笑意更甚。

    “好好好”

    “我得子义,如得西天一柱也”

    “如今行军在外,不便安排职司,你且暂居张辽将军麾下,待我和孔文举打过一声招呼后,你自可独领一军”

    虽然太史慈和孔融之间,没有任何臣属关系,但毕竟是从他那过来的人。

    自己多多少少要讲点礼数,打声招呼通知一下,也算是做到位了。

    其实对于太史慈的投奔。

    曹昂心理是早有准备的。

    今日这场弓箭比试,不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吗

    只是他没想到,太史慈会做决定做的这么快,行动还挺干脆的。

    当然,这样一来倒也不错。

    毕竟省去了诸多功夫,也免除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直接把这样一位人才给锁定了下来。

    而在招揽了太史慈之后。

    当天傍晚时分。

    张辽就已经指挥着大军,将整个巨定湖北岸的战场,给打扫的干干净净。

    管亥作为这一批黄巾贼的头领,他被一箭射死,底下的人失去了主心骨,自然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波折。

    非常顺利的就全军投降了。

    曹军这一战,再度俘获了三万余青壮,算上之前一路追着管亥猛打时的收获,这个数字将被推到八万以上。

    倘若曹昂想要在青州,推进军屯生产的话,这批人毫无疑问,就是头一批生产基础了。

    甚至在沿海地带开展高效采盐,以及粗盐提纯精炼,所需要用到的诸多人手,都能够从这里供给。

    甚至除了这些之外。

    在清点战利品的时候,还发现了包括管亥在内,诸多黄巾军上层的私人库藏,其中有大量的钱财珠宝,还有数量不菲的存粮,这又是一笔财富。

    管亥所率领的贼兵,虽坏事多做,但却也给曹昂留下了一个大礼包,多少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而在简单的消化了一下收获后。

    依照原先的规划。

    曹昂同样在乐安郡留下了一些兵马,用以保证局势的稳定,以及延续曹家对此地的统治。

    然后再率兵转到南下。

    与曹仁部队会合,巡视了一番对齐国的统辖之后,随即便一心向东,直奔北海国而去了。

    目前在青州境内。

    较有实力的人物。

    除了龟缩着,不知躲在哪里的青州刺史焦和之外,也就剩下北海国相孔融了。

    把这位搞定。

    青州战略便算是得竟全功

    况且东莱郡在北海国以东,要想把这块最大的沿海地拿下,那北海之地,就是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

    因此接下来和孔融孔北海会一会,也就成了议事日程上最重要的议题。

    月票推荐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