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九十九章我们这是在做千古留名的大事业!【6000字求订阅月票】
    面对华佗的言辞拒绝。

    曹昂并没有继续穷追猛打。

    反倒转头问了华佗一个问题。

    “先前我在登门拜访的时候,曾经见过先生门前排起的队伍,前来诊断病症的人可谓络绎不绝,但先生每日能够出手诊治的,却极为有限。”

    “甚至有不少人一连几日,都没能够在先生这儿,得到一个看病的机会,只能日复一日的等着。”

    “那在下有些好奇,不知先生每日诊断者几何,按照您这样的速度,花多长时间,能够将一座县城内的疑难杂症者,给尽数治好或者说诊断过”

    虽然华佗拒绝了曹昂的邀请。

    但里子不成面子在。

    因此对于曹昂提出来的疑问,他还是认认真真的思考了一下。

    接着给出了一個估算的答案“由于前来看病的人,所患疾症的深浅不同,出手整治时难易也有区别,因此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不同。”

    “大略算算,多的时候十五六个,少的时候只有五六人,折中一下,每日我能诊治的约为十人左右。”

    “至于花多长时间,能够将一座县城中,身患疑难杂症者都诊断一遍,这个确实难以估量,在下亦是不知。”

    得到了一个稍显模糊的答案后。

    曹昂略微点了点头。

    向华佗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接着掰起手指头开始算了起来。

    “先生不知,那我替先生算一笔账,就以豫州沛国的人口来算,在爆发黄巾之乱前,有一百二十万以上的人口,郡国中县邑城池二十一座。”

    “虽然在爆发了大乱后,人口锐减,但均摊下来,每座城池的人口依旧在五万左右。”

    “至于身患重症,或疑难杂症者的人数,便以百抽其一来算,也就是五百人左右,按照先生您诊治的速度,需要每日无休,连续坐诊两个月的时间。”

    说到这里。

    曹昂稍微顿了顿。

    观察了一下华佗的面色。

    见其脸上因为自己的言语,而出现些许的色变后,不由暗自感到满意。

    当即继续加大力度。

    “那么再往大了算,一个沛国就需要四年时间,整个豫州便需要二十多年,惠及全天下人则需要三百年,而这个数目并未算上赶路所耗费的时日。”

    “全部加上去的话,除非先生能像彭祖一样活八百岁。”

    “否则您的医术就是再高超,凭你一人之力,穷尽此生,也只能惠及一小部分人罢了”

    “先生可有所悟”

    随着曹昂话音落下。

    将这些实实在在的情况,一一摆在他面前,把这些鲜血淋漓的事实,做了一个完整透彻的剖析。

    如此一来。

    华佗脸上的镇定彻底维持不住了。

    面色陡然间有些晦暗了起来。

    因为他知道,曹昂说的是实情。

    而且就这,还是已经收着说了。

    首先他华佗不是铁打的,能够坚持十天半个月,每日给病人看病,这已经算是相当难得的事情了。

    可要他坚持两个月时间,那任凭他保养功夫再好,再怎么像一个三十来岁,刚刚步入中年的人。

    也绝对扛不住造

    毕竟这不是坐在桌子面前,拿眼睛一瞟,然后轻飘飘的说上几句话,接着就可以挥手打发走了的事情。

    而是多数时候需要他亲自上手,既包诊断,又包治疗的全过程。

    这样庞大的工作量,坚持两个月每日出勤,这别说练五禽戏了,就是练十禽戏,也得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而这还仅仅只是一座城池。

    等到把一个郡国走完,华佗估计自己已经能够当场登仙了。

    另一方面。

    自达官显贵至平民百姓,身患重疾以及疑难杂症者的比例,绝不仅仅只有百抽其一,只会更多而不会少。

    太平年代尚且不止这个数,更何况现在是战乱时候,天灾人祸层出不穷。

    一座五万人的城池,仅有五百人身患重疾,那这样的地方,应该算是一座条件极为上等的上城了。

    把这两个因素一叠加。

    别说像彭祖一样活到八百岁,就是活到一千八百岁,也只能望洋兴叹,不知该如何下手。

    在沉默了一阵后。

    华佗干咽了一口唾沫,而后语气干涩,面带苦恼的对曹昂摇了摇头。

    “将军说的在理,我便是医术再怎么高超,也只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是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相较于数以千万计的百姓而言,我只不过是极为渺小的一点,哪怕穷尽一生,舍弃其他一切东西,我的医术也只能惠及极小的一部分人。”

    华佗自我感慨了两句。

    显然曹昂对他的话触动很深。

    但是在如此感慨的一阵后,华佗却又话锋一转,语气略带坚定的说道。

    “只是我虽渺小,但我愿穷尽毕生之力,尽我能尽的一切努力,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付出所有。”

    “如此,即便我行医治病,只能惠及小众,在下也问心无愧”

    曹昂看似认同的点了点头。

    但是在指尖敲击了两下桌面后。

    又深吸一口气道“先生此言不虚,相较于天下而言,凡人是极其渺小的,故而只要尽最大努力,就已经算得上是心志远大了。”

    “只是倘若我有办法,能够让先生的医术惠及更多人,让救治天下万民成为现实,而非仅仅停留在臆想之中。”

    “不知先生以为如何呢”

    华佗闻言,顿时色变。

    只要是一位真正的医者。

    那一定是希望自己苦心钻研,磨练精进过的医术,能够救更多人性命的。

    华佗亦不例外。

    他费尽心思的,接触大量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收集了解,并逐个攻破这些陌生的病症。

    为的就是提高医术。

    而医术本身不能当饭吃,也没法囤在家里,当做宝贝流传后世,每逢吃不上饭,就拿一点出来变卖。

    真正让医术拥有价值的行为。

    是通过它来救治病人

    凭此救更多的人,让身陷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能因此而生活安康。

    才是提升医术的真正意义所在。

    因此在听到曹昂说的。

    有办法让他毕生所学惠及到更多人,让救治天下万民成为现实时。

    华佗是狠狠的动心了

    “不知将军有何妙策高招,能够做到此事,在下愿闻其详”

    事情进展到这个地步。

    可谓是关键阶段了。

    只要在这一环上,成功让华佗被自己说服,那么接下来华佗心甘情愿的跟随自己前往兖州,投入到曹家麾下。

    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曹昂在脑海中做了一番准备后,当即站起身来,挥舞了一下袍袖,接着一边踱步,一边朗声说道。

    “先前如在下所言,凭借先生一人之力,便是穷尽一生,奔走四方,将鞋底磨穿了,都救不了多少人。”

    “那么想要让医术惠及天下万民,思来想去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先生的一人之力,变成百人千人之力”

    “只要像您这样医术高超的人多了,能够做到每个郡国,甚至每一座县城中,都有像您一样的医道圣手。”

    “那想要天下万民不必深受病痛的折磨,能够在身患重疾、染上疑难杂症时,有名医出手救治,不会病死于道旁,又何须千百年之久”

    此言一出。

    华佗当即浑身一震。

    猛然抬起头,双目炯炯地直视着曹昂,眼中似有神光闪过。

    他觉得自己隐隐领悟到了些什么。

    只不过灵光一闪而逝。

    因此华佗只能向曹昂追问道“那不知该如何,将似我这般医者,由一人变为百人千人呢”

    一言既出。

    曹昂当即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依旧是用手指了指自己。

    “还是那句话,我乃朝廷任命的豫州牧,家父乃兖州牧,我父子二人共统辖三州十五郡,治下之民以千万计”

    “若是先生应允的话,我可在东郡濮阳县,又或者山阳郡昌邑县等地开设医学院,张贴告示,广招学子。”

    “彼时以先生你为医学院院首,也是首席座师,负责为应招而来的学子讲解医术,传授给他们高深的本领。”

    “若是只有人,或许学不到什么,但倘若这样的学子成百上千,那总有天赋出众,足以继承先生衣钵之辈,如此代代相传,医术高超者将越来越多,数量也将不止百千计”

    言及此处。

    曹昂略微喘了口气。

    端起桌案上的茶碗便一饮而净,润了润嗓子之后,又继续比划着描绘道。

    “只要医学院能够建成,先生大可足不出户,只在一地长久安住,每日负责教导学子即可。”

    “待得人数一多,彼时还会有更多的人,成为医学院的先生和讲习,同时也会有大部分人被派往天下各地,成为坐镇一地的名医。”

    “先生不妨想想,如此场面,与您之前靠双脚丈量天地,风餐露宿,奔波数年之久,却依旧收效甚微相比,是不是要强上了百倍千倍”

    “怦怦怦怦”

    华佗只觉得自己的心脏在剧烈跳动,似乎要跃出胸腔一般。

    他很少像现在这样这么激动。

    毕竟所谓的养气功夫,讲究的就是喜怒不形于色,不怒不悲,不愁不躁。

    也正是少有这些情绪的上下波动。

    才能保持一副健康年轻的体态。

    但在此时此刻。

    华佗却保持不住了。

    实在是曹昂挥手之间,给他展望出来的宏伟蓝图和美好愿景,让华佗有些怦然心动,心向往之。

    只是闭目一思。

    一想到自己成为医学院的院首,而成百上千计专攻医道的学子,尊称自己为老师,并在自己的教导下日益成长,拥有越来越高深的医术。

    然后这些学生被派到天下各地,进一步惠及到苍生万民。

    自己毕生所追求的宏伟愿望,将有朝一日,真真切切的得到实现。

    而他华佗也将因此被载入史册,成为医术一道被永远铭记的人物,青史留名,后世流芳。

    华佗是真想想,都浑身充满激昂。

    只觉得鸡皮疙瘩都要掉下来了。

    这就和书写文章者被誉为文坛圣手,所著文章被奉为经典,为后世晚辈研读,因此刻上文学丰碑一般。

    都是足以令人心绪激昂之事。

    华佗不是圣人。

    他也不想当什么圣人

    倘若只是为他扬名,那他或许还不是那么在意,可是在能够把医术普及天下的前提下,顺便为他扬名。

    华佗是一百二十个愿意

    “曹将军,请恕老夫无理冒犯,敢问您说的这些可是当真”

    在问出这话的时候。

    华佗的嘴皮子都直哆嗦。

    可见其心绪有多么纷乱。

    面对如此忐忑不安的老同志,曹昂毫不含糊的便重重点头,以斩钉截铁的态度,给华佗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先生大可放心,在下平生行事,从不讲虚言,亦不办虚事”

    “我也不瞒您说,待我率兵从谯县离开,北归兖州之后,接下来我就会整军备战,准备起兵讨伐董卓”

    “只待诛灭了董贼,迎回了天子和文武百官之后,我会立即向天子奏请,在洛阳城内开设医学院。”

    “想来只要我能够成功诛灭董贼,迎回天子,携此煌煌之威,办到这样一件事,应该没什么难度吧”

    华佗不懂政治。

    像他这样的名医,本质上也只是个普通百姓,先前其所自称的“谯县野人”,指的就是在野之人的意思。

    但再不懂政治的人。

    也知道董贼裹挟天子以及文武百官,在焚烧洛阳后出逃到长安的事情。

    也能够想象得到。

    讨伐并诛灭了恶迹昭彰的董卓,将深受其苦的天子及百官公卿解救出来,并且重新接回洛阳。

    这是何等大振声威的事情

    真要能办到这件事,彼时别说开设医学院了,就是要天上的星星,衮衮诸公也得想想能不能摘下来。

    想明白了这些。

    华佗已经确定了一点。

    那就是曹昂真的打算这么做,并且他也有做到的能力。

    而自己要做的。

    仅仅只是投入曹昂麾下,并且随着他一道北上进入兖州,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于东郡或者山阳郡等地长居。

    等待着董卓被讨伐,朝廷重新东迁后,奉诏进入洛阳,担任医学院院首。

    如此耗费个十几年,甚至几年的功夫,教出了第一批学生后,便可立时开始普惠天下众生。

    相较于普天之下,浩浩众生,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功夫,那不过是弹指之间罢了。

    思及此处。

    华佗当即站起身来。

    向曹昂躬身行了一礼,接着毕恭毕敬的说道“将军宏图伟愿,志向不凡,在下能参与到您的宏伟大计之中,此乃毕生之幸事也”

    “承蒙将军不弃,我愿随您一道返回兖州,日后听命于您,听从调遣。”

    “只愿天下苍生人人病时有医,疾时有药,如此我愿足矣”

    在听见华佗改口的那一刹那。

    曹昂心中顿时惊喜爆棚。

    尽管他早已预料到了,自己在使出一套连招之后,华佗根本招架不住。

    但华佗究竟是什么秉性,他的固执是否大过自己给他画的蓝图,这些都是未知之数。

    因此直到此刻。

    曹昂才算彻底放下心来。

    他当即快步来到了华佗身前,接着动作苍劲有力的把他给扶了起来。

    “先生快快请起”

    “所谓宏图伟愿,若无先生参与其中,也只不过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而已,唯有先生致力其中,一切设想方才有变为现实的可能。”

    “先生言三生有幸,实际上在莪看来,是天下苍生有幸啊”

    曹昂一个劲的给华佗戴高帽。

    疯狂的上价值,上格局。

    偏偏老同志就吃他这一套。

    整个人是肉眼可见的,变得越发激动了起来,向曹昂连连诉说着,自己心中的一些设想。

    二人直谈到半夜时分。

    曹昂方才派人送华佗回去。

    此刻在庭院内。

    曹昂望着华佗远去的方向。

    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

    其实对于这位名满天下的名医,曹昂手里还有一件足够令其动心,甚至使他为之沉迷的宝物。

    那就是药学百科全书,医药学的传世经典本草纲目

    这本著作虽然在医学一道上涉猎不深,但是在药学一道上却极为全面,包括金、石、动植物,等各方面和药材药物相关的内容。

    作为一名成熟的医师。

    除了要提高医术本身之外,还要培养自己对药材的熟悉程度,以及在使用搭配这些药材时的熟练程度。

    这就好比两条腿。

    短了任何一条,走路都不好走。

    而华佗虽然本领高强,但他在药学这种以信息为主的学科方面上,是万万比不过明朝人李时珍的。

    因此这本宝典对于华佗而言,绝对堪称至高无上的宝物。

    以此作为条件的话。

    恐怕都不需要费那么多口舌,老同志都要上赶着求借一观了。

    不过曹昂也有他自己的考虑。

    本草纲目这本书实在是太过重要,曹昂也不可能把这样浩瀚篇幅的东西,重新誊抄一本出来。

    仅此一份的物品。

    又岂能随意交到旁人手中呢

    过往曹昂经常把一些先进技术,独门秘方交给手底下的文臣武将,那是因为他熟悉历史,知道这些人的秉性。

    因此交代起来也放心。

    而华佗虽然也青史留名,但他为人如何,尚需考察。

    不过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只等医学院建立起来,华佗出任院首,教导了一段时间的学生弟子后,很多事情就可以作出决定了。

    想必到时候本草纲目这传世经典,也能在华佗手中大放异彩吧。

    至于建设医学院的设想。

    曹昂倒是真心实意。

    并不单单是为了拐走华佗的画饼。

    而是确确实实的想要整一个这样的机构出来。

    一来曹昂自认为,对这天下已胜券在握,刘姓江山终究会改姓曹。

    彼时天下万民都是曹家子民。

    提高医学手段,培养专业的医生团队,自然也就能够提升百姓的存活率,降低人口的折损比例。

    这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就是提升国力,增强底蕴的最基本要素。

    二来医学本身属于一个学科。

    以这个门类作为窗口,试探一下中上各阶层对于设立专业化教育的反应,从而为日后立国之后,再开设别的学科作为一个铺垫。

    一点一点的进行教育改革。

    从而促使文理并进,理论与实践学派一起插上翅膀。

    这将会使国家在发展上,具有质的飞跃,可谓意义深远重大。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

    曹昂连同麾下的文武臣属。

    都投入到了建设州府的事业中。

    任命官员,招募小吏,规划权职,再做好方方面面的架构。

    工程量并不小。

    不过在本地官员体系,以及宗族势力的全力配合之下,全过程可谓顺风顺水,没有遇上一丝一毫的阻挠。

    与此同时。

    被任命为守备大将的乐进,也在曹纯,曹仁等大将的协助下,趁着曹昂尚在谯县坐镇的功夫。

    果断率兵向东南方向行进。

    目标直指位于东南侧的符离、谷阳等几座县城。

    这些都是在讨伐袁术之前,面对曹昂文书所至,表现的较为抗拒,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效忠的地方。

    如今既然战事结束。

    那自然要腾出手来,好好的将他们收拾一番,多少也让他们明白一下天威何在,知道谁才是豫州大地的主人。

    对此,曹昂并没有太过担心。

    在如今袁术不敢轻举妄动,绝不敢与自己为敌,而陶谦更是实力差自己一截前提下。

    曹家军在东部一带就是无敌的。

    没有谁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公然与曹家唱反调,那是拿刀抹脖子,都嫌死的太慢了。

    因此乐进的行动只会顺利无比。

    难起波折。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按照计划,曹昂要北归兖州了。

    这段时间以来事情进展的顺利,让他也得以按时离去。

    此刻位于谯县的东城门外。

    曹昂正与荀攸、郭嘉等人辞别。

    月票推荐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