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五十九章 袁绍的宏伟蓝图?咱得插根钉子啊!【求月票求订阅】
    “我家中的千卷藏书,竟然最终被子脩所得吗”

    蔡琰显得很是兴奋。

    “父亲令我离开洛阳之际,便是日夜感到忧愁遗憾,时常念叨,无法将这些家中藏书一道带走。”

    “这可是他老人家漂泊半生,所积攒下来的珍贵之物,前些日子我还在担忧,若是毁于洛阳城战火的话,那该令人何其痛心。”

    “如今这些书籍典籍,有了稳妥去处,也算了了家父与我的一桩心事。”

    原本恬静淡雅。

    对命运的安排,显得有些逆来顺受的女子,在此刻变得兴奋了起来。

    似乎一谈到书籍,就会不由自主的变得活跃,情绪也为之高涨。

    曹昂这下知道了。

    他当即拿捏住这一点。

    打蛇随棍上的说道“千卷藏书,想必也是令尊的心爱之物,要是毁于战火,那就有些可惜了。”

    “不如昭姬便以此为借口,告诉令尊和卫家的人,婚事暂且搁置,你要随我一道返回兖州,去整理保管这些藏书。”

    “如此这般,想必令尊他们就能够予以理解了。”

    此言一出。

    蔡琰顿时眨巴眨巴眼睛。

    如果以这个为借口。

    那倒的确能在父亲那儿蒙混过关。

    老爷子是个爱书如命之人,此番也是被董卓强行裹挟着离开,没法携带如此大量的书籍。

    否则就以老爷子的性格,哪怕靠双手搬也得搬走。

    因此若是听到女儿能够收整这些藏书,那蔡邕是绝对很乐意延后婚期,暂缓此事的。

    至于河东卫家。

    只要父亲肯出面说话的话,那根本就不算什么难事。

    因而蔡琰一时间有些雀跃。

    避免了成为寡妇的命运,那当然是值得开心的一件事啊

    只是对于曹昂的后半句话。

    这姑娘还是有些顾虑。

    稍稍歪了歪脑袋,略微思索了一阵后,蔡琰接着问道。

    “我不去河东郡便罢了,难道还要往兖州跑一趟吗,那未免有些太远了吧”

    这样稍显柔弱的语气。

    其实态度已经明了。

    因此曹昂毫不示弱的说道“家父现在兖州为官,因此这些藏书,我肯定是要随军带回去的。”

    “而我平日里要处理军务,也没时间打理这些书籍,恐怕时日一久,也只能放在书架上吃灰。”

    “若是没有昭姬姑娘加以整理的话,那这些书简典籍,最后不过就是明珠蒙尘罢了。”

    蔡家父女二人,都是嗜书如命者。

    因此这番话,算是点到了她的死穴,如果答应跟着曹昂一起去兖州,那这些书籍还能由自己亲手整理,每日翻阅,反之则和废弃了没什么区别。

    故而思索再三后。

    蔡琰终究是点了点头。

    “那便依子脩所言,我先寄书一封给家父,明日一早便与你一道同行。”

    蔡昭姬终于松口答应。

    曹昂脸上也不由得浮现出笑容。

    为了能够说服此女。

    还真是费了他不少唇舌。

    当然结果是好的,过程就算辛苦劳累一些,那也没什么大不了。

    “唰”

    曹昂当即豁然起身。

    非常仗义的拍了拍胸膛,语气坚决的说道“如此最好不过,日后即便令尊又或者河东卫家找上门来,那一切事情也有我在前面扛着”

    这话说的。

    蔡琰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一抹笑意。

    随即轻轻点头。

    也并未再说什么。

    翌日清晨。

    蔡琰还真就吩咐府上的下人们,不必再护送她去往河东郡安邑县,整支队伍汇入曹昂的军队中,跟着曹将军一块行动。

    这可把管家他们给整懵了逼。

    不知道大小姐这是闹哪门子花样。

    分明是要去成婚的人,却突然改变主意,要跟着曹昂一块走。

    莫非是看上了这位曹将军,长得俊朗非凡,气质出尘

    众人皆不解。

    但他们只是府上的下人。

    面对蔡昭姬这個主人家,自然只有听命,没有反驳的资格。

    甭管大小姐怎么想的了。

    老老实实按吩咐办事就行。

    再说了。

    跟着曹将军行动,总比单独跨越漫长的路程,去往河东郡,要来的安全的多,不至于把脑袋悬在裤腰带上过日子。

    在中途出了这样一桩事情后。

    曹昂也不再率领部队前行了。

    反正函谷关距此地也不远。

    他在这儿都没碰上父亲曹操的大部队,那就是再往前走个几十里,也一样碰不到。

    干脆现在就掉头。

    返回洛阳城驻扎等待。

    也正好安顿一下昭姬等一行人。

    在如此决定之后。

    部队当即回转。

    顺着谷水一路向东。

    如此行动了数个日夜之后,总算抵达了洛阳城周边。

    而曹昂还特意在经过上林苑时,吩咐手下士兵,按照董卓给自己的,那张布条上的详细地址,直接挖出了两箱黄金,顺带着一块搬走。

    最终赶在天黑前,顺利的抵达了洛阳城,返回到曹家的宅院中。

    而在亲眼目睹了那一箱箱的书简典籍之后,蔡琰是彻底相信了曹昂的话。

    跟着曹昂一块返回兖州的意愿,也变的越发强烈了些许。

    只是大小姐董白,在看到蔡昭姬的第一眼时,却以为曹昂只是出去了几日,就又拐了一名女子回来。

    效率如此之高。

    令人瞠目结舌。

    好在眼下,董白才刚刚与曹昂重逢不久,且经历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情绪大起大落,对别的都没什么兴致。

    否则恐怕还要发一番大小姐脾气。

    第二日一早。

    让二女都在宅内好好呆着之后。

    曹昂率领数百人来到城外安营扎寨,与袁绍等人紧挨着。

    这样父亲曹操率兵回来之后,也能第一时间发现他的踪迹。

    而就在士兵安营扎寨之时。

    袁绍也发现了曹昂的到来。

    “子脩,情况怎么样,此行西去,有没有追到你父亲的脚步”

    耳畔听着袁绍如此询问。

    曹昂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父亲他一路急行军,就想着追上董卓,我率兵一路抵达函谷关,都未曾见到他老人家的踪迹。”

    “不过好在,一路上没看见有交战的痕迹,家父应当并未追上董卓。”

    得到了一个并不确定的回答。

    袁绍先是暗自松了口气。

    但接着又有些担忧的说道“你父亲脾气倔,此番若是不追到董卓,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啊。”

    “可就以他那些兵力,追不上还好,一旦追上了,反倒容易出事。”

    说到这里。

    袁绍稍微顿了顿。

    观察了一下曹昂的表情。

    确定曹昂并未因为自己的话,而情绪有何波动之后。

    这才继续开口道“那日大军抵达洛阳时的情况你应该也知道,各路人马困顿不堪,都不想再继续追击下去。”

    “即便我一意孤行,强行命令各部整肃兵马,继续追击董卓,恐怕也不会有任何作用。”

    “反倒会引得联军人心离散,分崩离析,倒是不战而自溃了。”

    “你父亲以为我是只图自保,忘义惜身,却是对我多有误解了。”

    曹昂其实没太明白,袁绍这个时候跑来自己面前,说这样一通话,目的究竟是为什么

    难道是想通过自己的转达,缓和一下与父亲曹操之间的关系

    又或者这番话就是说给自己听的。

    目的是让他曹昂能够理解袁绍,并不会对他产生敌意

    都有可能。

    但不妨碍曹昂的回答。

    反正不管怎么说,联军的各路人马各回各家之后,这个队伍就会立马崩散,到时候彼此互相攻伐,就会成为家常便饭。

    因此说什么都不太影响。

    故而没怎么犹豫,曹昂脸上就堆起笑容,好话不要钱似的抛了过去。

    “叔父不必担忧,我父亲又岂是不明事理之人”

    “这人数一多,诸位将军便各有考虑,又岂是一言能断之的,队伍本就不好带,您作为盟主,能率领大军拿下洛阳城,已经是居功至伟了”

    “家父那日只是想着汉室的颜面,想着天子和百官公卿的安危,所以一时情急之下,言辞之间才会颇有激昂。”

    “这几日追赶董卓的路上,若是能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番,想必会理解叔父您的苦衷的”

    这话说的。

    袁绍脸上顿时显露出笑容。

    哎呀呀

    还是这小子懂我啊

    说话又好听,说的还有道理,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谁不喜欢呢

    在与曹昂又闲聊了几句后。

    袁绍便告辞离去。

    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今日前来与曹昂说这么一番话,也只是临时起意,但的确别有目的。

    最重要的就是削减曹操的敌意。

    在袁绍看来。

    眼下董卓已经退走长安,河洛地区十室九空,成了人口的空旷区。

    那么接下来的一系列风云变幻,应该就围绕在东部一带展开。

    而在针对汉室朝廷威信大跌,刘姓天子威严尽丧,再也无力对地方上进行任何管控的局面下。

    袁绍心中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划。

    那就是依据当下的基本盘渤海郡。

    进一步获取幅员辽阔,人口密集,粮食充足的冀州大地。

    而曹操作为扎根于兖州的势力,当下也是兵强马壮,钱粮充足。

    若是没有必要的话,还是不要在掌控整个冀州之前,与其起什么正面冲突,那会影响整个大局。

    这就是袁绍的考量。

    不得不说。

    袁本初这厮,心态转变的可以说是相当之快,就这么几日功夫,已经确定了接下来的宏伟蓝图。

    在发觉了刘姓汉室,好像也没那么神圣不可侵犯之后,立马就起了别样的心思,准备开始转入争霸状态。

    当然。

    这并不是说袁绍已经准备好了争夺天下,逐鹿山河。

    而是本能性的扩充实力。

    看着袁绍远去的背影。

    曹昂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

    中原大地马上就要进入争霸状态了,自己也是时候该考虑多方布局了。

    尤其是这个袁绍。

    在他拿下整个冀州之后,实力不可谓不强,而在界桥之战大败公孙瓒,并进一步把手伸到了青州等地之后。

    袁绍就已经是北方最恐怖的存在。

    一旦让他成势。

    曹家恐怕在短时间内,就只能仰他鼻息而生存,哪怕有曹昂的存在,导致曹家有一个较高的起步,且飞速发展。

    面对这样的大势,也会压力很大。

    因此曹昂要做的就是埋下钉子。

    无论如何也得遏制一下袁绍发展的势头,最好是能减缓其速度。

    给曹家一些发育的时间。

    这样一来。

    在对付袁绍的时候,就能更有把握了,不必再打官渡之战,那样风险性极高的战役。

    只是该如何埋钉子呢

    正当曹昂思索的时候。

    他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影。

    冀州牧韩馥

    在看到这家伙的时候。

    曹昂的眼睛顿时一亮。

    脑海里仿佛电闪雷鸣般,瞬间就划过一个大胆的念头。

    这绝对是个可以利用的人

    而且用好了,能对袁绍造成不小的麻烦,甚至反过来能给自己增加便利。

    要说这韩馥。

    也是个被命运捉弄的人。

    而且最后的结局令人哭笑不得。

    作为董卓任命的冀州牧,韩馥对于整个冀州的掌控力度是不够的,不少郡县只是在名义上听从他的命令。

    他能实际掌握的只有南边的数郡。

    可偏偏他占有冀州牧这样一个名头,和袁绍的宏伟蓝图起了冲突。

    这样一来麻烦就大了。

    双方实力极为不均等。

    袁绍虽然只是渤海郡太守,但他的出身家世和名望实在太夸张,甚至连硬实力也摆在这,凭韩馥的掌控力度,根本不足以与他相抗衡。

    甚至韩馥本身就是袁家门生

    当袁绍一表露出想要整个冀州的意图时,就连韩馥自己手底下的文臣武将,都有不少倒戈相向。

    甚至还有人劝他,赶紧把冀州献给袁绍,以避杀身之祸。

    这还怎么玩

    更别说袁绍谨慎,在夺冀州这件事上,甚至还用了计谋。

    引入了第三方公孙瓒。

    从而逼迫韩馥将冀州拱手相让。

    而韩馥在失去了冀州之后,因为诸多原因,最终不得已投奔陈留张邈。

    结果却在一次,看见张邈接待袁绍的使者,以为是袁绍派来杀害自己的。

    吓得躲在厕所里,拿刻书用的小刻刀,了结了自己的性命。

    就这么戏剧性的结束了一生。

    月票推荐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