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6章 衣锦归乡的青登,地位急剧上升的青登【6500】
    青登现在无暇去顾及下关方面的战事。

    他目前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眼前的“幕英谈判”上。

    没有随从,也没有携带过多的行李,青登只带了一些干粮和几件换洗衣物。

    轻装简行的青登,得以全心全意地赶路。

    他所走的道路是东海街道,本计划在5日之内赶到江户。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

    时值梅雨季,几乎每天都在下雨,雨滴落个没完,基本不见天晴的时候。

    当前的日本可没有什么水泥路、沥青路,就只有夯实了、踩实了的泥土路。

    泥土路的一大特点,就是“晴天起尘,雨天成沼”。

    于是,在暴雨的浇灌下,东海街道变为一团接一团的沼泽。

    再厉害的坐骑,也没可能在沼泽里飞驰。

    萝卜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行进。

    它成了“泥牛”,而青登也成了“泥人”。

    被“泥将军”所拖累,到头来花费了远超事先预期的时间。

    一直到6月9日,他才总算是抵达江户。

    就在青登抵达江户的当天,远在京都的德川家茂、天璋院等人,也开始动身返东了。

    尽管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万众瞩目的“幕朝会谈”确实是落下帷幕了。

    德川家茂、天璋院等人都没有理由再继续待在京都。

    6月9日,他们正式起驾,离开京都,返回江户。

    随着德川家茂、天璋院等人的离开,热闹一时的京都,重归安谧。

    但是,任谁都看得出来京都的这份“宁静”,并不会持续太久。

    文久三年1863,6月9日

    今日的天气尚可。

    虽然没有放晴,但总算是不再下雨了。

    青登昂高脑袋,伸长脖颈,眼望远方的江户城。

    巍峨的江户城之下,是熟悉的“江户八百八町”。

    望着眼前的这副熟悉光景,青登的颊间逐渐浮现出感慨万分的神情。

    距离他于2月1日率领新选组上洛,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的时间。

    时间虽不算长,但他却着实有一种“沧海桑田”的异样感觉。

    对他而言,江户实在是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回忆。

    他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兄弟、爱人、同事、上司都是以这座城町为的。

    不夸张的说,此地虽不是青登的家乡,却也胜似家乡了。

    当初上洛的时候,他幻想过很多种返乡的方式。

    比如率领新选组的大军,在民众的夹道欢迎之下,浩浩荡荡地穿行而过。

    没承想他的首次返乡,居然是赶回来给幕府擦屁股。

    这个时候,青登忽然瞧见前方出现了一道道或熟悉或陌生的身影。

    目前驻守江户的一众幕府高官老中小笠原长行、老中井上正直、胜麟太郎,等等等等获悉青登将于今日抵达江户,于是早早地等候在这儿,准备迎接青登。

    眼见青登来了,他们赶忙挺直腰杆,打起精神。

    老中小笠原长行率先上前

    “橘兵部,一路舟车劳顿,实在是辛苦您了。”

    说着,他毕恭毕敬地弯下腰,脸上写满了谦卑之色。

    他身后的其余官员,亦都是如此模样眼巴巴地紧盯着青登。

    之所以会如此,原因倒也不复杂。

    一来青登现在已是重权在握的守边大将,哪怕是老中也没法在他面前放肆。

    二来青登此次归来,可是来拯救他们的。

    近日以来,为了应付江户湾上的英舰,在场的幕府高官们全都愁掉了头发。

    江户的士民们一直在敦促他们尽快拿出行之有效的手段,还江户一个和平。

    海湾上的英方舰队则始终在张牙舞爪,前阵子还直接往海上发炮了。

    两面受气,压力巨大。

    忽然间,他们收到一则消息远在京都的“仁王”将要以临时特使的身份,全权负责与英方的交涉。

    纵使是穷尽人类语言里的一切词汇,也没法形容小笠原长行等人听到这则消息后的心情。

    这种能把人的手掌给烤焦的烫手山芋,居然还有人敢接手

    可以很肯定的说对于小笠原长行等人来说,在这种节骨眼里赶回来救难的青登,当真就跟救世主似的

    如此,便不难理解他们会在青登面前摆露出这样恭敬的态度。

    他们就差直接跪下来,对青登高喊一声“爹您终于回来了”。

    青登不咸不淡地回应了几句,随后便重新跨上牛背,在高官们的簇拥下,缓缓地进入江户。

    “青登,好久不见了啊。”

    冷不丁的,一道熟悉的中年男声自青登身后响起。

    胜麟太郎策马上前,与青登并肩同行。

    相比起并不熟悉的小笠原长行等人,胜麟太郎可是青登的忘年交,关系甚笃。

    因此,青登一改刚才的平淡模样,换上轻浅的微笑。

    “麟太郎,看你的样子,你最近似乎没有睡好啊。”

    胜麟太郎苦笑一声

    “唉,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身为幕府里少有的“西洋通”,胜麟太郎自然是在此次的“幕英谈判”中负责重要岗位。

    只见他的眼睛里有着不少的红血丝,眼眶下方挂着显眼的黑眼圈,面色蜡黄。

    根据他的这副模样,不难看出他最近的日子并不好过。

    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后,青登稍稍敛起脸上的笑意,正色道

    “麟太郎,我就直接问了在我赶回江户的这段时间里,幕英谈判可有新的进展”

    因为没有电话、互联网这种方便的东西,所以在赶路的这段时间里,青登基本就是处于“断联”的状态。

    他无法获知外界的信息,他人也联系不上他。

    天知道在近日里,是否又出现什么大的变故了。

    因此,青登现在迫切地需要情报。

    胜麟太郎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轻叹了一口气

    “我只能说你回来得正是时候。”

    “你若是再晚3天回来,幕英谈判就结束了。”

    青登追问道

    “何出此言”

    胜麟太郎又叹了口气

    “英方放出消息以6月12日为限,如果幕府还不接受他们的条件,那么他们将在这一天炮打江户。”

    “我估计,就算真要炮击,英方多半也不会动真格的,顶多就只是打几发炮弹,加大恐吓的力度。”

    “不过即使只是一发炮弹,也足以给江户带来灭顶之灾了。”

    “毕竟,江户可是一座哪怕只是一条着火的断袖,都有可能毁于一旦的城市。”

    着火的断袖胜麟太郎所指的,正是二百多年前的那场“振袖火事”。

    超高的房屋密度,以及基本木制的建筑结构,使得江户的“弱火”属性基本拉满了。

    倘若真的有几发炮弹落进江户街町,那后果确实不堪设想

    胜麟太郎的话音仍在继续

    “因此,小笠原大人已经亲自拍板了如果你没能赶在6月12日之前回到江户,或是连你也没法劝退海湾上的英舰,就全盘接受英方的条件,交付10万英镑的赔款,息事宁人。”

    青登听罢,不由得直抽了数下嘴角,面露不悦。

    “10万英镑真是有钱啊。”

    “有这个闲钱的话,倒不如将其交付给新选组。”

    “若能得到这笔钱,我能在半年之内打造出完全火器化的三千大军。”

    “幕府天天在哭穷,可是又总能掏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巨额款项。”

    “真是让人费解啊。”

    10万英镑折合下来,约莫27万两金。

    27万两金青登又不禁想到自己当初上洛时,所获得的可怜巴巴的3000两金军费。

    先是动用百万两金来上洛,现在又准备用27万两金来赔款

    需要用钱的时候,各个势力百般阻挠。

    需要节省的时候,却又一个劲儿地花冤枉钱。

    一想到这,青登就格外不爽,心里有一种直接从“幕军大将”原地化身为“倒幕志士”的冲动。

    幕府的这副德性,如何能收拢民心

    怪不得幕府的权威越来越低迷,实力越来越虚弱。

    “青登,话也不能这么说。”

    胜麟太郎一边说,一边摊了摊手。

    “这27万两金,真的是幕府最后的钱了。”

    “这笔钱若是交了出去,今年要如何给直参们发放俸禄,都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交钱了事,总好过眼睁睁地看着江户变为一片火海。”

    青登不发一言,面无表情。

    胜麟太郎亦跟着沉默下来。

    未及,道路两侧出现越来越多的房屋,树木愈发稀少他们已经进入江户的街町了。

    说实话,刚开始时,青登险些以为自己来错地方了,来的不是江户,而是某座偏僻小城。

    相比起4个月前,江户又萧条了许多。

    放眼望去,人流稀少

    侧耳听来,声音寥寥。

    全然没有以前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偶然碰见的一些行人,也全都是深埋着脑袋,神情麻木,步履匆匆。

    造就如此状况的缘故,固然是因为英舰的深重威胁,导致有相当一部分町民都逃到外地了。

    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参觐交代的废除。

    根据参觐交代的规定,除了偏远的极个别藩国比如对马岛上的对马府中藩绝大部分大名每年都要前往江户,并在江户住上将近半年的时间。

    大名出远门,自然是前呼后拥,带领大量随从。

    托了此福,江户常年有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

    这自然是极大地促进了江户的旅馆、餐饮等各个行业。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旅游业乃江户的重要支柱产业。

    而现在,幕府迫于萨摩等藩的强烈请求,已于1年前废除了参觐交代。

    押在江户的大名夫人与子嗣,也被相继放回。

    如此,失去流动人口的江户,自然是不可避免地愈发衰落。

    青登一行人就这么又往前进了片刻,才总算是碰见还算稠密的人流。

    眼见有衣着光鲜的幕府官员来了,街上的民众立即机械般地分散开来,站到大街的两侧,让出道路。

    青登转动脑袋,左右张望。

    便见路旁的民众全都仰着脑袋,眼神冷漠,瞪大双目地瞧着马上的官员们,眸中失去了往日的敬畏。

    如此模样,就像是在看着自己的仇人。

    无人开口,四周静得可怕,静得瘆人。

    除了青登等人的胯下坐骑的行走声、人们呼吸声之外,再无其他声响。

    尽管已经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眼前的所见之景,还是让青登吃了一惊。

    民众并不懂得什么经济问题,什么政治问题。

    他们只知道自己越来越难赚到钱,只知道自己的日子越来越难熬,只知道自己近期一直活在“担心炮弹会落进自己家”的恐惧之中。

    既惊又怕之下,他们自然是将矛头指向理应保护他们的幕府。

    冷不丁的,胜麟太郎以自嘲的口吻对青登说道

    “青登,你可能有所不知。”

    “最近江户町内流行着这样一首和歌。”

    他“咳咳咳”地清了清嗓子,然后幽幽地唱道

    “物价飞涨的世道啊,真是令人无可奈何”

    “百货价格只涨不跌,大米价格居高不下”

    “二合大米且吃不上,精致点心更不用提”

    “此时莫说奢侈之物,食盐尚且供应不足”

    “香料太贵无可腌菜,饭店米饭缺斤少两”

    “商品不见一丝折扣,四处皆是醉汉横卧”

    “世间全无便宜之物,心酸无奈苦不堪言”

    青登听完后,当即给出评语

    “虽然身为幕臣的我,不应说出这样的评语,但我还是想要评价一句真是一首朗朗上口、内容精准的好歌啊。”

    胜麟太郎露出复杂的神情

    “嗯,同感。”

    青登一行人默默忍受着两侧民众的瘆人注视,继续前进。

    5分钟就能走完的路,仿佛走了小半个时辰。

    便在这一片静谧之中骤然间,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

    “喂快看那不是仁王吗”

    这一嗓子,犹如坠入平静池塘的巨石。

    霎时,泛起满池涟漪

    转睫间,全场俱惊。

    原本深埋着的脑袋,纷纷抬起。

    一束束目光扑簌簌地落到青登的身上。

    瞬间产生一股火热的气氛。

    “真的是仁王”

    “仁王大人您可算是回来了啊”

    “仁王大人您是回来抗止英舰的吗”

    “仁王大人您可一定要救救我们啊”

    漠然的眼神变得火热。

    冷淡的神情变得激动。

    一声接一声的“仁王大人”,响彻街道内外。

    就像是往雪堆里扔了一团火,其反应之剧烈,饶是青登也不禁怔了一怔。

    连青登都是如此,那就更别说是其他人了。

    同行的幕府官员,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异变给吓到了。

    某些情绪激动的民众,甚至直接扑到青登等人的队列之前,想要去抱住萝卜的牛蹄。

    萝卜吓得“哞哞哞”地乱叫。

    青登低下眼皮,作沉思状。

    少顷,他深吸一口气,高声道

    “江户的父老乡亲们如你们所见,是我橘青登”

    为了让民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看见他,他轻磕牛腹,策牛上前,来到阵列的最前方。

    令人无比震惊的一幕,再度出现刚刚还嘈杂不已的民众,迅速地安静下来。

    他们眼巴巴地紧盯着青登,全都在耐心等待青登接下来的发言。

    “我知道,江户湾上的那支英国舰队,使你们惶恐不安”

    “现在,你们不需要再担惊受怕了”

    “我此次的归来,就是去抗止江户湾上的英舰”

    “我不能向你们保证我一定会成功”

    “但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我誓与江户共存亡”

    此言刚一落下,现场的所有士民都跟疯了似的,扯着嗓子,不断地发出响遏行云的欢呼。

    全场氛围之热烈、昂扬,使人完全想象不到这些正在发出欢呼的人,与刚才死气沉沉的人,是同一拨人

    一声接一声的“仁王大人”,紧紧包围着青登。

    被簇拥着的青登面挂柔和的微笑,一点点地扫视民众。

    胜麟太郎缓缓地策马上来,用力地眨巴了几下眼睛,咋舌道

    “青登,这这虽然我知道仁王在江户民众的心里,有着很不一般的地位。”

    “但我没有想到,你而今在江户所受到的爱戴,竟至如斯”

    “只不过,你也真是夸下海口了啊”

    “誓与江户共存亡放出了这种狠话,你已很难全身而退了啊。”

    青登闻言,即刻“哈哈”一笑。

    “麟太郎,告诉你一个秘密。”

    “我打从一开始,就抱定了破釜沉舟的想法。”

    “倒不如说,每逢要紧的大事,我都是抱定了破釜沉舟的坚定想法。”

    说到这,青登换上半开玩笑的语气。

    “正是多亏了这样的意志,我才得以战斗到今时。”

    如果情况允许的话,青登很想回一趟试卫馆,见一见阔别已久的近藤周助等人。

    很想去一趟千事屋,看一看桐生老板和大橘猫多多都正做些什么。

    然而情况危急。

    回到江户后,青登才知道当前局面比他预想中的还要严峻。

    英方已经划下6月12号的限期。

    若不赶在此日之前取得有效成果,江户可就真有大麻烦了。

    因此,青登甚至连仍在江户忙着征兵的土方岁三都来不及见上一面。

    是夜,青登来到专门研究西洋事务的蕃书调所,向胜麟太郎讨教英方的各项情报。

    从英方舰队的各艘战船的船名,问到各舰的火力配比,再问到旗舰是何艘、舰队提督是哪一位、目前负责代表英方来跟幕府谈判的人是谁、此前几次谈判的主要过程

    一夜时间,很快过去。

    第二天一早,天空才翻鱼肚白,青登整理了着装,换上飞天大蟑螂套装啊、不,换上武家礼服,启程前往江户湾。

    翌日

    文久三年1863,6月10日

    江户,江户湾

    胜麟太郎在前,青登居后,二人大步流星地走向停靠在港的一艘三桅风帆蒸汽舰。

    此舰正是咸临丸,幕府海军的重要军舰之一。

    安政七年1860,胜麟太郎正是搭乘着这艘咸临丸,远渡重洋至美国,实现了日本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

    今日,青登便要乘坐此舰,驶入江户湾,登上英方旗舰尤里亚拉斯号在英方的老巢里展开谈判。

    青登刚一登上咸临丸的甲板,便见一位气质特殊的年轻人朝他迎面走来。

    胜麟太郎立即对青登说道

    “青登,来来来我来介绍一下”

    “这位的大名,你一定听说过”

    “他就是鼎鼎有名的约翰万次郎”

    “此次谈判,将由他来担任您的通译”

    青登用力地挑了一下眉,面露惊喜之色。

    “原来阁下就是约翰万次郎阁下的大名和传奇事迹,在下可是耳闻已久了啊”

    年轻人也就是万次郎,谦虚一笑

    “能被仁王大人所铭记,实在是在下的荣幸”

    “今日能与仁王大人一起并肩作战,更是让我激动得难以自抑”

    约翰万次郎又称中滨万次郎,此人实乃不得了的传奇人物。

    简单来说此人原是土佐藩的贫穷渔民。

    在他14岁那年1841,某次普通的出海竟遭遇暴风雨。

    虽然没沉船,但却飘到了一座孤岛上。

    经历了一百多天的荒野求生后,他被美国的一艘捕鲸船所救。

    登上这艘美国捕鲸船后,万次郎见识到了迥异于日本的西方文化,大受震撼。

    于是决定不回日本了,要跟随着这艘捕鲸船到处旅行。

    因为为人开朗、好学,万次郎深受捕鲸船的约翰船长的喜爱,没过多久他就被对方收为义子。

    当了近2年的捕鲸船船员后,万次郎来到美国,约翰船长为他办理了入学手续,他得以先后进入牛津学校和巴雷特学校学习先进的航海技术。

    以极其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后,万次郎心生报效祖国的念头。

    因此他告别了约翰船长,想尽了办法,最终于1851年回到了日本。

    是时的日本虽还未遭遇“黑船事件”,仍处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但是幕府已经开始意识到像万次郎这样的航海人才的珍贵性。

    最终,幕府没有治万次郎的罪,他得以衣锦归乡。

    顺利回国后,万次郎先是被萨摩藩所聘用,“黑船事件”爆发后,幕府又将其招揽了过来。

    再之后,因为精通英语和航海术,他进入胜麟太郎的麾下,协助对方建立幕府海军。

    时至今日,他已是胜麟太郎的得力干将,乃功勋卓著的幕府海军奠基人之一。

    能够得到这位精通英语与西洋事务的专业人才的辅助,实乃如虎添翼。

    咸临丸早早地做好了航行准备。

    铲煤工已往锅炉里铲入足量的煤炭。

    炉中的烈火熊熊燃烧。

    在胜麟太郎和万次郎的精准调度下,甲板上的船员们进行着有条不紊的作业。

    很快,“呜呜呜”的汽笛声,覆盖了整片甲板与整个港口。。

    咸临丸鸣叫着、移动着。

    它缓缓驶离港口,驰往不远处的江户湾。

    驰往排列成“一”字的那9艘英舰。

    豹豹子已经连续4天日更6k了再不给月票就太过分啦流泪豹豹头jg求月票求推荐票豹头痛哭jg

    s正如昨日所说的,豹豹子明天要去扫墓啊,所以明儿请假一天。

    万次郎的一生实在太传奇了,豹豹子很羡慕他。

    碍于篇幅,本章只对其做了简单概述。

    感兴趣的书友可以继续往后翻,豹豹子特地为了他单开一小章,以详细介绍他的一生免费的,不用钱

    yetia8120441486046h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yetia。何以笙箫默小说阅读网址yetia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