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六十九章 他就不信了!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471章他就不信了

    主要是林泰来觉得,周应秋的表演风格太过于张扬外放,并不适合眼下这个场合。

    现在更需要内敛风格的表演,这样才能不显得过于突兀,避免惊动那些目标。

    所以林泰来决定打个样子,先定下基调。

    他坐在囚车里,长叹一声,对着围在囚车周围的好友们,很惆怅的说

    “眼见诸君多为江南人士,此刻正值暮春,想必故乡的红豆已经开始结果了吧”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本以为林泰来会放纵狂吟,结果只是怅然思乡

    红豆这个东西又叫相思子,产于南方,在诗词中是一种常见的寄托思念的意象。

    “故而我在路上偶有所得,写了些红豆曲。”

    林泰来说着,就从囚车垫子底下掏出几张稿纸,分发给了好友。

    众人传看,只见上面写道“江南红豆树,一叶一相思。红豆尚可尽,相思无已时。”

    “林状元往时对我们锦衣卫兄弟多有关照,今日我们兄弟也会仔细照顾林状元的”

    刺耳的哨响过后,忽然又有四五十名骑士,高呼着“坐馆”,从两边的山林中冲了出来。

    正当这时候,忽然有二三十骑从京师方向疾驰而来,密集的马蹄声打破了众人的思绪。

    瞬间笼顶被掀到一边四周笼木七零八散的四散倒下,甚至还有一根笼木飞到刘千户脚下

    这都已经出现两首了,第三首、第四首还远吗

    果不其然,林泰来又又从囚车里垫子下掏出了几张诗稿,依旧是同一体裁的二十字小诗。

    说实话,这首小诗清新质朴,字数不多却又耐人寻味,仿佛千言万语都蕴含在这二十个字中,算是一篇佳作。

    那带头的锦衣卫千户刘禧举着一卷厚绢诏书,答道“本官奉旨接手,请王御史配合交接若有疑问,请自行上奏”

    然后刘千户狞笑着说“林状元上路吧距离京师还有百来里,路上不平,难免要磕磕碰碰,还望林状元见谅则个。”

    视觉效果直接拉满,让刘千户瞠目结舌

    这囚笼到底什么破质量啊,敢情就是搭起来装个样子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林泰来可算落到锦衣卫手里了

    今天就让他刘千户代表锦衣卫,惩罚大反派林泰来

    锦衣卫去抓人,什么场面没见过在圣旨面前,人多又有什么用

    想到这里,大家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林泰来这次不会是真的栽了吧

    诗词风格大变的内因,往往是因为生活的剧烈震荡,导致诗人的心境也产生了改变。

    但这种含蓄小清新的画风,与林泰来你的形象是不是不太搭啊

    刚看完后,又从囚车里传出了一张诗稿,上面还是二十字小诗

    “红豆记相思,宛转十二时。苔钱圆处绿,心事少人知。”

    众好友都知道,一般人作诗是一首一首的作,而林泰来作诗则经常是一组一组的作。

    林泰来如果不是受到了巨大的挫折,又怎么产生这样的思乡愁绪

    来都来了,形式总要走的。迎来送往,应酬唱和乃是大明文人的基本功。

    伴随着林泰来的动作,车上这具囚笼仿佛已经容纳不下林泰来的体形,突然就撑爆了

    随即刘千户走到囚车外面,但害怕林泰来隔笼打人,又稍稍远

    离了几步站着。

    从万历十四年到今年,锦衣卫起码有上百官校被林泰来打过。

    接到通告前来探视林泰来的在场友人们闻言,顿时一片哗然,竟然是锦衣卫缇骑来拿人了

    他就不信了,被关在囚笼里的林泰来,还能对自己动手

    面对圣旨,纵然身为九层大圆满御史,王象蒙也没有办法,他不可能公开抗旨。

    京师街头都知道,朝林泰来喊“坐馆”的,必定是林家那帮百战“家丁”。

    随便翻看一位大明文人的文集,就会发现,作品里很大比例都是这类应酬作。

    刘千户哪里知道这句话的威力,斗嘴似的说“林状元放心,你一定会活着,活着到达北镇抚司”

    刘千户翻身下马,与王象蒙交接时,见王象蒙一脸忧心忡忡的表情,忍不住得意的说

    坐在囚笼中的林泰来从长考中回过神来,轻蔑的看了眼刘千户,简简单单的回应道“你已经死了。”

    坐在囚车里的林泰来也震惊了,这是一个他完全没有预案的意外情况

    在林泰来心里,这次事情的性质完全是朝廷官员“内斗”,跟皇帝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怎么皇帝会亲自下场

    他林泰来确实有钓大鱼意图,但没想过钓鲸鱼啊。

    而且与林泰来之间失去了囚笼的“隔离”,刘千户的安全感也一同失去了,急忙连续倒退了几大步。

    “林泰来本官锦衣卫千户刘禧,奉旨押你去北镇抚司听审”

    “相思抛红豆,春花满画楼。风雨黄昏后,新愁与旧愁。”

    这时候,囚笼中的林泰来站了起来,然后双手顶起笼顶,脚底蹬向笼柱。

    小王御史摇了摇头,无奈道“你以为本官担忧的是林九元本官所担忧的其实是你们”

    他就不信了,这帮人还敢围攻奉旨办事的锦衣卫官校

    转眼间,二十多名锦衣卫官校就被林家家丁打的七零八落

    养尊处优的世袭官校战斗力远不如对方,人数又只有对方一半,如何能优势在我

    十几个官校当场倒地不起,剩下的五六人退到了刘千户身边。

    冲到居庸关南门外时,为首的骑士勒马急停,大喝道

    站在囚车上,林泰来仰望苍天,振臂高呼“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有女干贼蒙蔽圣上”

    好友们感觉怪怪的,诗都是佳作,但这么婉约的作品,从你林泰来你这身高八九汉尺的雄壮巨汉手里创作出来,就显得很奇怪啊。

    囚车里的林泰来没管别人怎么想的,大声招呼说“快快各位不要发愣了,开始和诗回应,赶紧的”

    刘千户犹自镇静,握紧了手里的诏书,喝问道“林泰来你胆敢指使家丁劫囚”

    林泰来从怀中掏出一只竹哨,用力猛吹。

    刘禧没明白王御史的话,也不想明白,他手里有圣旨,怕个屁啊

    此时先前负责押运林泰来的九年大圆满御史王象蒙上前几步,挡住了锦衣卫缇骑,喝问道

    “林泰来之事自有法司审理,与北镇抚司何干”

    在外圈围观的友人们看到这一幕后,终于一起放心了。

    这样的画风才正常,这才是他们所熟悉的那个林泰来。

    林泰来到底还是把“天日昭昭”喊了出来,先前浅吟低唱红豆曲的那个林泰来,他们都不认识

    “来一首来一首”众人忍不住一起欢呼。

    林泰来双手下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深情款款的吟道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首长相思,送给魂牵梦绕的故乡”

    众人“”

    明白了,今天的主题就是思乡,林九元根本就没有准备别的。

    莫非林九元也想学礼部沈尚书提桶跑路,这是在强行铺垫

    林泰来从囚车上跳了下来,衣袖晃动之间,露出了内里皮甲的一角,又从车里扒拉出一个铜盔,好整以暇戴在了头上。

    刘千户眼珠子再次差点瞪出来,谁家囚犯还能暗藏甲胄这是什么不正经的囚犯

    前方是甲胄叠满的林泰来,周围是四五十名对方家丁,刘千户突然感觉,自己被彻底反包围了。

    林泰来活动了几下腿脚,扭了扭颈部,就气势汹汹的朝刘千户着走过去。

    “使不得林兄使不得”人间清醒的周应秋大叫道。

    这跟过去街头打架不一样,并不是私人斗殴场景

    对方乃是拿着诏书的锦衣卫官攻击奉旨办事的锦衣卫官,那几乎就等同于公开抗旨

    “林泰来不要造次”刘千户高高举了诏书,义正辞严的对着林泰来喝道。

    他就不信了,你林泰来敢当众殴打拿着诏书的人

    但林泰来置若罔闻,仿佛根本没听见别人说什么,一直走到刘千户面前。

    强大的气势如同山岳,压得刘千户几乎站立不稳

    林泰来一巴掌扇过去,刘千户不敢不还手,只是躲了过去。

    却不妨又被林泰来踹了一脚,刘千户直接飞了出去又摔落在地。

    就算已经栽倒在地上,就算脸被踩进了土里,刘千户仍然尽职尽责的紧紧的攥着诏书

    在林泰来的脚底下,刘千户拼尽全力吼道“厂卫官校奉旨拿人,还不束手就擒”

    他就不信了,你林泰来真敢对付拿着诏书的锦衣卫官

    林泰来吩咐了几句,便有几个家丁走过来,用牛皮绳将刘千户牢牢的捆绑了起来。

    连带着将诏书也用牛皮绳固定在刘千户的手里,保证不会掉落遗失。

    刘千户浑身上下只有嘴能动了,仍在声嘶力竭的叫着。

    他就不信了,你林泰来还敢抗旨

    林泰来很奇怪的问道“旨意不是押我去北镇抚司听审么我又不是不跟着你去,谈何抗旨”

    随后又对其他人说“现在刘千户要押送我去京城北镇抚司了,上路上路不要耽误了旨意”

    被结结实实捆着的刘千户“”

    有家丁来问道“其他官校该如何处置”

    林泰来很嫌弃的说“他们又没拿着诏书,不用管他们死活

    就扔在这里,留个人去居庸关报告守军,让居庸关守军过来随便救治几下。

    不,还是我亲自回一下居庸关,对他们说吧”

    左右一起劝道“这点小事,何须劳动坐馆随便打发谁去就行了。”

    林泰来很诚实的答道“刚才走的匆忙,忘了在居庸关题诗,正好回去补上。”

    办完了事后,林泰来抓起刘千户,丢在了囚车的车板上,然后翻身上马,朝着京城方向而去。

    众友人跟随在后面,议论纷纷。

    折腾了这半天,天黑之前肯定无法赶到京城了,需要在路途中的驿站休息一晚。

    次日清晨出发,上午队伍就抵达了京城德胜门,但被守城门的官军拦住了,因为这队伍看起来实在太奇特了。

    林泰来指着被捆在车板上的刘千户,向城门把总解释

    说说

    “此乃锦衣卫千户刘禧,奉旨押送本人林泰来去北镇抚司听审,绑在他手上的就是诏书。”

    城门把总看了看被捆在车板上的刘千户,困惑的说“确定是他押送你”

    林泰来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说“不错,我在他押送之下,进城后就要前往北镇抚司。”

    城门把总感觉这里面水很深,就装作什么都没注意到,把林泰来和刘千户一行放进了城。

    德胜门是北门,而官衙大多在南边,林泰来和四十个家丁被刘千户一个人押着,浩浩荡荡的穿过京城的大街小巷。

    一直到了皇城的东南角,只有嘴能动的刘千户再也不闭眼装死了。

    开口叫道“这不是去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路,不在这个方向”

    林泰来冷笑道“我回了京城,难道不该先去翰林院报个到”

    几十条大汉站在御街登瀛门外,但久经考验的翰林院门官很淡定,丝毫不惊慌。

    林泰来对门官说“我被锦衣卫刘千户押送回京,现在要去北镇抚司听审了,烦请告知与学士们”

    门官这才注意到,人群当中还有个疑似武官的人物,被捆在车板上。

    莫非这就是负责押解林翰林的锦衣卫刘千户

    离开了翰林院大门,林泰来仍没有去锦衣卫,转个弯又来到了礼部。

    然后直接堵着礼部大门,叫嚣道“主客司的人滚出来”

    此时礼部尚书空缺,没有人能扛事,当然也没有人愿意扛事。

    林泰来继续叫骂道“文人败类竟然勾结厂卫,押解我林泰来回京还有什么脸在礼部当差”

    礼部侍郎于慎行不得不出来了,呵斥道“休要信口雌黄”

    林泰来指着被捆在车板上的刘千户,“此乃奉旨押送我回京的刘千户

    人证俱在你们礼部还有什么不敢承认的”

    于慎行“”

    难道自己多年来对押送的定义,还存在什么误解

    刘千户羞耻又痛苦的闭上了眼,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拉着游街示众一样,即将成为今年京师官场最大的显眼包。

    难怪言官也不敢轻易招惹林泰来,实在是打人又诛心。

    林泰来对于侍郎督促说“别废话了让主客司郎中陈泰来出来,一起去听审

    有我没他,有他没我朝廷里只能有一个泰来”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