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真人的一天
    ayisk

    与申用懋审定完九元诗集的最后一批入选作品,林状元就准备起身走人了,反正今天只是来认认门的。

    又到次日,才是翰林院修撰林九元泰来公正式上班的第一天。

    林修撰走进了状元厅后,果然看到里面已经安置好了一套新的桌椅文具,临窗而设,窗外有竹,颇为清雅幽静。

    坐在椅子上后,林修撰就发现自己没事干了。

    当然,对于翰林们来说,只要不着急提升修行境界,没事干不是什么大问题

    悠游翰苑,清闲度日,笑看内阁、六部、科道整日里鸡飞狗跳、互相厮杀。

    同时自家功法还在自动增长,这才叫神仙生活,只要忍得住远离红尘的寂寞外快少。

    比如林修撰,就算他坐在状元厅只会发呆或者睡觉,并且一直发呆或者睡觉年。

    然后忍不住寂寞,想下凡的话,能直接当个小地方的知府或者大地方的同知,或者是省里的按察佥事。

    可能是翰林院里灵气浓郁,真传弟子在翰林院修行一年,就能顶得上外面野路子散修的三年。

    忽然林泰来看到,同屋的朱国祚和唐文献两个前辈凑在一起,一边翻看着几十个大本子,一边交谈。

    于是他又好奇的走过去,询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唐文献答道“先前皇上对内阁谕示说,祖宗训录乃今朝之史鉴,岂可不得而知,令抄写装订成册,以便朝夕览观。

    故而由首辅牵头,组织翰林院编修一套累朝训录。”

    林状元听明白了,训就是宝训,录就是实录,就是把大明历代宝训和实录都重编抄写一份放在皇帝乾清宫,以便随时翻看。

    没什么可多说的,修书就是翰林院的核心业务之一。

    当然,在万历朝还是别随便修书了,万一被人搞出个妖书案怎么办

    翰林院其他业务包括修史比如皇帝死了修实录、出使比如去朝鲜装逼、当考官收门生、讲课和编教材、应制文章诗词写作、顾问答疑、官方学术研究等等。

    唐文献又提醒道“这套累朝训录最终成稿约莫两千卷左右,主持此事的田学士说了,诸翰林都可以先领三十卷抄写。

    你身为修撰,也可以去领回三十卷,慢慢抄写交稿。

    其实你现在时间富余,多参与一下累朝训录的抄写也挺好的。”

    三三十卷起码有二十万字吧林状元心里算了算,算完之后脸皮抽了抽。

    用毛笔认认真真抄写二十万字,真是一种煎熬啊,想想就难受和枯燥。

    他下意识的问道“抄写累朝训录有什么好处”

    唐文献理所当然的答道“这是积攒功绩,没功绩怎么往上升

    我用三年时间就升为侍读,凭借的就是积攒的功绩多。”

    绝对不是因为老师是赵用贤,座师是王锡爵。

    林状元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宗门任务啊。

    但他不想接这个任务,溜了溜了。

    唐文献也没再说什么,对翰林来说,不想积攒功绩无所谓。

    大不了就是没功绩升级慢,这叫心性高洁,淡泊名利。

    那些在翰林院一混二十年,还是正六品从五品的也不少,大都是躺平派。

    重新回到座位上,林状元闲得无聊,头脑中不停的放飞自我。

    如果身处修仙宗门,状元就是极品天灵根弟子了吧那九元算是什么灵根

    刚幻想到这里,又看见左右护法张文张武“押”着一个野路子散修,走进了状元厅。

    林真人冷哼一声,此人不过是个筑基期的小扑街散修,竟敢冒犯最大宗门的极品天灵根金丹期真传弟子

    “汤修士啊,别来无恙乎”林真人淡淡的招呼说,“当年我在苏州被人褒美为拳不离手时,你可是见证人,一晃有四年了吧”

    被押着的汤显祖愣了一下,修士是什么鬼

    虽然自己写的文经常套着神神鬼鬼和修行的皮,但主线并不是修仙啊。

    “在下号若士,不是修士。”汤显祖回应了一句,他还以为对方口误了。

    林泰来拍案喝道“洒家自忖从未得罪过你这厮,你为何写小曲毁谤我”

    汤显祖“”

    作为一个对文字极其敏感的作家,这样在仙侠语境和武侠语境之间乱切换,他会感到非常难受和别扭。

    “怎么无言以对了”林泰来质问道。

    汤显祖茫然的反问说“何曾有此事”

    林泰来抽出那首“不道状元难事”小曲的文稿,展示在汤显祖面前,“这不是你写的”

    汤显祖伸头看了看,气愤的叫道“文字狱你这是文字狱胆敢因为片纸而私拘官员,是何罪也”

    林泰来叹口气,伱汤显祖好歹也在名利场混了十来年了,怎么还如此幼稚

    可能是搞通俗文学的,性情都比较单纯天真吧

    十年前,正值张居正的最巅峰期,当时汤显祖连张居正的面子都不卖。

    后来汤显祖在文坛连王老盟主面子的也不卖,写了本紫箫记还被禁了。

    他就是这么一个很纯粹的反权威愤青,当然现在是愤中。

    后来又是愤老,写出了“中涓凿空山河尽,圣主求金日夜劳”这种诗句。

    愤就愤吧,有的人至死仍是少年,但林状元不想让汤显祖愤到自己身上啊,所以只能教老汤做人

    “你叫啊,叫破喉咙也没用;你告啊,要不要我把你送到都察院去

    信不信我反告你影射天子让你开开眼,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文字狱”

    气氛瞬间剑拔弩张连另一边的朱国祚和唐文献都放下了刷功绩的笔,侧头看了过来。

    忽然又有人从外面冲了进来,惊慌的叫道“九元君刀下留啊不,嘴下留情”

    林泰来看过去,原来是同科榜眼吴道南。

    原来吴道南与汤显祖一样都是江西抚州人,而且都是抚州大学者、江西心学大佬罗汝芳的学生。

    榜眼授职为翰林院编修,今天吴道南来翰林院报到,结果在门口碰上了林状元的随从张文。

    随后又听张文主动告知,老汤被林状元抓过来了

    这是同乡加同学,不能不救,于是吴道南又不得不急忙跑到状元厅,想着卖脸面捞人。

    林泰来立刻转移了目标“吴年兄评个理,他无缘无故的写小曲诋毁我,你让我怎么留情”

    吴道南连忙解释说“此事我略有所知,委实怪不得汤若士啊

    这首小曲只是汤若士所着邯郸记里面的一段内容,并非为了时事而刻意写的

    不知是谁无事生非,将这段小曲单独截取了出来,然后开始传播,才被人误会为针对时事。”

    林泰来“”

    为什么这种操作手法如此熟悉仿佛上辈子见过很多次

    恶意截图然后断章取义

    “无论如何,这首小曲已经造成了恶劣影响”林泰来对吴道南喝道。

    其实要说影响有多恶劣还真不好说,毕竟晚明市民文化发达,各种黑材料满天飞。比如最近的热门八卦说礼部沈尚书因为不育,六十多了还在喝壮阳药。

    但在吴道南面前,林状元肯定要表现出深受其害的样子。

    从偏远山村出来的吴道南为人比较朴实,问道“九元君且消气,在下代替汤若士赔个不是。若有补偿法子,一定尽我所能。”

    林泰来叹道“本来我正要去找田学士,领三十卷累朝训录抄写校正,但我现在没心情了。

    既然你已经到翰林院报到,那等我领了这三十卷,你就替我抄写校正吧”

    “好说好说”吴道南一口答应了。

    这位同年状元凶名赫赫又记仇,如果抄三十卷书就能彻底解决老汤的麻烦,完全值得。

    日更六千,只用一个月就能搞定了。

    林状元痛快的说“行就这样吧,两清”

    汤显祖“”

    你林状元故意抓我汤若士,难道只是为了让老吴替你干活

    卧槽屋里另一边的唐文献睁大了眼睛,愕然望着林泰来。

    原来这位后辈不是不想刷功绩,而是另有法门。这算什么流派劫修

    吴道南害怕林泰来还会找后账,又说了句“这种到处乱发的文字,最难追查源头之人,九元君就到此为止吧。”

    林泰来狞笑着说“谁说难追查只要汤若士肯配合,我足不出户,一刻钟之内就能查到是谁”

    汤显祖犹豫了一下,回应说“我还是反对阁下因言罪人,不会帮你追查的。”

    林泰来毫不介意,“你的态度已经说明问题了

    我猜你比较仰慕清流那帮人的做派,最近主动靠近他们,所以他们应该有机会看到你的邯郸记

    正好我和清流势力仇恨极大,所以肯定是清流里的某个人干的

    你大概已经猜出了是谁,你不愿意配合我,就是想着掩护他”

    汤显祖“”

    见鬼自己的政治倾向,林泰来为什么如此清晰好像一直在默默的监视自己

    林泰来继续咄咄逼人的说“你可以一个字不说,但我可以去打听,最近清流那帮人里面谁和你接触过。

    再附加一个条件,江西人或者和江西有关系的人

    条件详细到这个地步,我就不信搜检不出来”

    汤显祖又说了句“那还是你的猜测,你还是没有实证。”

    林泰来不客气的说“根本不需要实证,甚至找到的人到底对不对,也不重要

    在我眼里,只要有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那就足够了”

    汤显祖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强大压力上次感受到这种压力,还是十年前张居正托人给他传话。

    吴道南只是在这次考试期间和林泰来打过交道,今天总算见到了这位同年状元的一丝真面目。

    “你先走吧”吴道南对汤显祖说。

    林泰来则对汤显祖说“听我一句劝,离那帮清流远一点,不要和他们混在一起。”

    林泰来或许厌恶东林党前身清流势力,但对汤显祖没什么反感。

    汤显祖就是一个很纯粹的愤青,真算不上东林党同道人。

    在历史上汤显祖跟着清流势力闹事,结果别人有名有利,而汤显祖除了被贬成典史啥也没得到最后心灰意懒回家写本子去了。

    等汤显祖走了后,林泰来对吴道南问道“你和汤若士比较熟,是不是已经猜出是谁散布小曲了”

    吴道南严肃的答道“按照你设定的搜检条件,只有一个人符合,就是吏部考功司主事蒋时馨。他在江西做过官,听过邹元标讲学。”

    林泰来哈哈一笑,“不要那么紧张,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只是今后麻烦吴兄多注意汤若士,别让他写本子时影射和丑化我”

    老实人吴道南不可思议的说“谁能这么无聊啊”

    当今确实有人这么无聊,但林泰来不能揭破。

    送走了吴道南,林状元发现,唐文献傻傻的一直盯着自己。

    “看我作甚”林状元问道。

    唐文献收回了刚才被震呆的小眼神,随口道“没什么”

    林泰来又请教道“目前还有什么能刷的功绩么”

    唐文献语重心长的说“很多任务都是新人接不了的,新人还是要以学习为主。”

    正说着话,却又见董其昌来拜访了。

    作为第四名传胪,董其昌馆选为庶吉士问题不大,当前也没什么压力。

    来翰林院算是提前熟悉环境了,同时也是来看看唐文献。毕竟当初也是并称为“云间三英”,一起战过今布的。

    “你要请假回家么如果时间对得上,可以同行。”董其昌对林泰来问道。

    其实对进士第一年,朝廷管的都不严,只当成一个过渡期。一般进士从四月开始观政实习半年,结束后就快到年底了。

    所以今年新科进士请探亲假还是很好请的,毕竟人都有个“衣锦还乡”的念想。

    林泰来想了想后,答道“我先在翰林院熟悉一段时间,然后再请探亲假。”

    回苏州是必须要回的,毕竟产业太大了,不回去看看不放心。

    然后还有疏通吴淞江故道的工程,要找个契机推动,回去直接安排上。

    再就是,今年是国本之争大劫年,林泰来现在还太弱小,暂时不想掺乎进去,一个不好就灰灰了。

    可他毕竟是九元祥瑞,万一皇帝想点他表态呢

    所以除了和郑家结仇之外,看机会回老家躲一躲也好,算是双保险。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