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点费大臣
    礼部沈尚书用手按着第六十六号试卷,掷地有声的说“必须是这份”

    众人又仔细传看了一下第六十六号试卷,便看出了一些关键句子。

    “心欲利而口不言利,名为让而实不能让”

    “执政智取术驭,实有与人争利之私”

    “故富强虽着有成书,其弊即在于言利异学,和光同尘”

    “清净不足以治国,其说实误于无为”

    站在这里看试卷的,都是大学士、九卿、翰林学士级别的人物,对文字敏感性已经炉火纯青。

    看完这文章之后,众人只觉得满篇清流气息扑面而来,那种愤世嫉俗、痛斥世道风俗的感觉实在太地道了。

    而且仔细揣摩过后,众人又能感受出,这第六十六号文章的字里行间仿佛都在暗搓搓讽刺申首辅。

    再提炼几个关键词,比如“执政智取术驭,与人争利”、“名为让而实不能让”、“和光同尘”、“治国实误于无为”。

    组合起来看,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不是首辅申时行又能是谁

    这里又没有傻子,申首辅可不就是外表宽厚忍让其实内心多欲,讲究表面和光同尘,治国以清净无为着称么

    难怪礼部沈尚书单独把第六十六号试卷拿出来推荐,实在太明显,不是清流势力自己人写不出这种文章。

    “时事多弊,此乃震耳发聩之作也”沈鲤大声的说。

    此刻申首辅的脸色有点难看,但又不好直接说什么,否则就是不打自招、自行对号入座了。

    但申首辅一个党羽,左都御史吴时来站了出来,举着另一份试卷说“我以为,第八十八号试卷更佳。”

    众人又传看了一遍第八十八号试卷,只见得上面核心几句是

    “过严于义利之辨,而凡有行也,惟其义焉,然犹务为表暴而形迹之必存,惟恐一毫之涉于利也;

    深求于是非之故,而凡有为也,惟其是焉,然犹务为崇饰而嫌疑之必避,惟恐纤悉之涉于非也。”

    “义利之辨,亦未尝不明,但其所见者,自以为义,而谓天下皆利也;

    是非之故,亦未尝不知,但其所执者,自以为是,而谓天下皆非也。”

    这第八十八号试卷的思想相对就比较“实用”,差不多就是“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别搞道德绑架的意味。

    众人透过文字层面仔细揣摩过后,又感觉这第八十八号试卷有反清流的倾向。

    毕竟清流势力的特点就是“持论过高”,以极高的道德标准要求人,并崇尚于政治说教,执着于是非分明。

    而八十八号试卷却讲究一个务实不要过于僵化,不要死板纠缠大道理层面的是非,人最怕的就是极端“自以为是”,导致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难怪吴总宪会举荐这份试卷,明显是与沈尚书针锋相对打擂台。

    吴时来亦铿锵有力的对沈尚书说“六十六号不过是哗众取宠的空谈之作,而八十八号才是经世济用之良言”

    这可就有意思了,六十六号试卷黑了首辅,八十八号试卷反了清流。

    谁说八股文是僵化死板、不能表达自我思想的文体

    要知道,前三份试卷是要直接呈给皇帝看的,谁都不想让对家文章被放到皇帝面前。

    所以双方其他人纷纷下场,唇枪舌剑的激辩起来,冷寂了两天的文渊阁终于热闹起来了。

    足足吵了半个时辰后,忽有太监抵达文渊阁,询问道“皇上已经御临文华殿,为何还不见试卷呈上”

    首辅作为总读卷官,还是有拍板特权的,趁机一锤定音道“人臣岂敢让君父久等就选第八十八号试卷”

    申时行虽然为人表面宽厚和蔼,但在能出手的时候,绝对不拖泥带水。

    而且他总觉得,第八十八号试卷里那种“反道德绑架实用主义”的味道,很有林泰来的风格。

    毕竟林泰来在首辅面前时,没少对朝政高谈阔论,申首辅对林泰来的一些思想也有所了解。

    所以把第八十八号试卷扔到皇帝面前,也可以作为对皇帝的一种试探。

    大臣们已经好几个月没见到皇帝了,今天可算能一窥天颜。

    十几名读卷官趋步上文华殿,又一起山呼万岁,心内百感交集。

    好几个月不山呼万岁,居然有点生疏了。

    按照惯例程序,礼部尚书作为今年大比的总提调官兼知贡举,负责向皇帝进行考试工作总体汇报。

    沈尚书莫得感情的念道“陛下以大圣之资,居君师之位,抚盈成之运,当中兴之时,有深仁厚泽之培植,如甘霖化育万物,得人才生长之盛。

    今科天下士就试者五千人有奇,三场拔其由尤者具额以俟宸断,得三百四十八人张之甲榜”

    也不知道哪位前朝老前辈写的套话,还挺好用的,现在也不落伍。

    已经看两天卷的众大臣也昏昏欲睡的听着,就当是蓄养精神了。

    大家都以为走过场的时候,忽然沈尚书就图穷匕见

    “首揆申时行以一己之私,排斥针砭内阁执政时弊之试卷

    实乃背弃公心,丧失信念,堵塞言路,对国家取士极为不负责,辜负了陛下之托付,请陛下俯鉴明察”

    众人惊愕,没想到沈尚书在这个时刻,突然暴起发难。

    没等别人反应过来,沈尚书拿出了殿试第六十六号试卷,高高举起

    此时此刻,沈尚书的气势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连宝座上的万历皇帝都有所感应。

    申首辅侧头轻声呵斥道“沈鲤你逾越规矩了”

    按规定就是只呈上三份试卷,剩下的一等试卷只作为备卷。如果皇帝对三份试卷不满意,才会拿其他备卷来看。

    结果你沈鲤自己又私自偷偷带了一份过来,简直坏了几百年的规矩

    沈尚书不理申首辅,只对万历皇帝说“臣所言皆为实情,恭候圣裁如果犯规,甘愿领罪。”

    堂堂一个礼部尚书,被申时行这帮人在科举事务上骑脸输出了这么久,如果不给点反应,真把老虎当病猫

    你申时行已经连续把持了南直隶解元和会元,难道还想继续把持殿试

    为了清流势力的荣耀,为了礼部尚书的尊严,今天要拼尽所有力量,将意志投射到殿试皇榜上,不惜一切代价

    万历皇帝没想到交锋竟然这么激烈,一时间也有点迟疑。

    很明显,沈老师这是急眼玩命,不留后路了。

    申时行也顾不得体面,直接对皇帝反驳说“沈鲤亦有私心,第八十八号试卷文思不合沈鲤心意,故而极力贬斥”

    此后太监从沈鲤手里取了第六十六号试卷,放在皇帝面前的御案上。

    万历皇帝也是受过完整教育的,迅速把所有试卷浏览了一遍,尤其是那些被标准出来的优秀句子。

    包括前三份试卷,以及沈鲤私自带来的第六十六号试卷。

    科举考试有时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万历皇帝在黑了首辅的六十六号和反清流的八十八号之间,反复斟酌了一会儿。

    从刚才情绪可以看出,申首辅比较淡定,而沈老师则十分激动,仿佛已经输不起。

    可以判断出,这次殿试结果对申首辅似乎不痛不痒,但对沈老师却有巨大的作用。

    皇帝终于提起笔来,在黑了申首辅的第六十六号试卷上写了六个字第一甲第一名。

    然后好事做到底,把反清流的第八十八号试卷剔除出来,扔给了沈尚书,回头放回备卷里。

    这个第一甲第一名,就是俗称的状元了。

    申首辅脸色如常,心里嘀咕了一声“该死的帝王平衡之术”。

    这第六十六号也不知道是清流势力哪个后辈小弟,顾家班的高攀龙叶茂才薛敷教回头在官场上慢慢收拾

    而沈尚书彻底放松了下来,胜利的喜悦填满了身心。

    他要让世人都知道,首辅从来不能一手遮天他沈尚书说的今布帮首辅也不行

    按正常流程,虽然前三名试卷定下了,但此时不会开拆前三名试卷的弥封。

    一般谁也不知道三鼎甲的具体名次,要保留最后的悬念。

    一直到金殿传胪大典上,才会拆开前三名试卷,露出三鼎甲的真名和对应名次。

    但是,这次显然是个不正常的殿试,太多不合常规的地方了。

    在君臣集体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时,第一甲第一名试卷已经无法继续保持神秘了。

    万历皇帝亲自动手拆开了状元试卷的弥封,低头看了一眼,表情有点懵逼,下意识的惊呼道“直隶苏州府吴县林泰来”

    殿中大臣集体沉默了,这个在试卷里阴阳怪气黑了申首辅的六十六号竟然是林泰来

    卧槽尼玛心胸宽广的首辅也差点御前失仪骂娘了。

    卧槽尼玛强力举荐六十六号的沈尚书头脑一片空白

    同时他又手忙脚乱的拆开了手里的第八十八号试卷,只见卷头写着“直隶常州府无锡县高攀龙”。

    这个在试卷里反清流的八十八号,居然是顾家班的高攀龙

    君臣看到真相,都惊呆了

    林泰来小作文黑首辅,高攀龙小作文反清流,这是什么魔幻的老六剧情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会玩吗

    最魔幻的是,沈尚书是林泰来的“举主”。

    如果不是沈尚书赌上了一切,不惜犯规把六十六号试卷带到皇帝面前,林泰来就没可能再得一个第一名。

    突然遭到严重打击的麻木感过去后,被万众瞩目的沈尚书终于撑不住了,一时间怒极攻心,嘴角渗出了血迹,身体摇摇欲坠。

    值殿的锦衣卫官害怕沈尚书御前失仪,连忙好心的上去扶住。然后就看到沈尚书两眼紧闭,直接昏了过去。

    低调到毫无存在感的户部尚书王之垣看着这一幕,不由地叹口气。

    林妹夫的连元有点费大臣啊,会试献祭了许阁老,殿试献祭了沈尚书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