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九十五章 远去的少年
    大明话事人正文卷第三百九十五章远去的少年受到玷污的王禹声虽然现在情绪极其不稳定,但他智商还是在线的,没有冲进大吼大叫。

    如果那样做了,在场所有人都会知道他身上这件“丑闻”了。

    他只是沉着脸走回了林泰来身边,低声质问道“做人怎么能这样”

    此时林泰来身边只有其他三个府学同窗,都是老同学,王禹声也不怕被听见。

    “我怎么了”林泰来茫然的反问道。

    王禹声咬牙切齿的说“黄学士说,我能中举应该感谢你”

    林泰来面不改色的一口否认了,“我什么也没用做,你中举与我没有关系。”

    王禹声完全不相信林泰来,“你别装了,黄学士亲自说的,岂能有假”

    林大官人极为无奈的说“我再说一次,伱中举与我无关,你怎么就是不信我”

    他好不容易说一次大实话,别人居然还不肯相信。

    “以你之品格,完全干得出这种事情,只是为了从此压我一头”王禹声已经看破了真相

    现在找黄学士敬酒的人比较多,其他几个府学同窗还没有去敬过酒,所以不知道黄学士会说些什么。

    但是听了王禹声和林泰来几句对话,也就渐渐明白怎么回事了

    先前王禹声虽然碍于情势所迫,但对林泰来一直是面服心不服,而林泰来则较上了劲,非要折服王禹声。

    所以在这次乡试中,林泰来故意暗中使力,帮王禹声打通了关节,强行施恩于王禹声。

    那么被骑脸输出天大恩情的王禹声,以后就不得不屈居人下了。

    他们作为林泰来与王禹声共同的友人,此时只能把这事当个乐子看。

    就好像数百年后大学宿舍里,舍友强行互为爸爸的乐子。

    难怪林泰来刚才被王禹声冷嘲热讽后,还装出了受伤心碎的模样,原来是在这里等着。

    看到王禹声不依不饶,林泰来深深的叹口气,“我算是服了,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如此一点小事,至于较真么”

    王禹声痛斥道“什么叫一点小事你这是毁了我清白做人的机会”

    “不至于不至于”看够了乐子的其他同窗赶紧七嘴八舌的假装对王禹声劝道。

    王鏊嫡系曾孙、东山王家年轻一代领军人物、府学第一贵公子从此就低他们一等,似乎也挺带感的。

    “中举终归不是坏事,无论举人是不是作弊来的,其实最后并没什么区别”

    “王兄大可放心,我们这些人不会因此看不起你”

    听了别人的“善意”相劝,王禹声更闹心了,想走还走不了。

    如今在士林混都是要讲究圈子的,他又不可能扔掉这个同乡、同窗加同年的圈子不要了,这是他混士林的基本盘。

    林大官人却没有对王禹声落井下石,指着主座对众同窗说

    “黄学士那边人少了,你们还不速速去敬酒,不可失了礼数”

    苏州府府学这次中举的五个人里,金士衡、陈允坚、沈珫这三个还没敬过酒的,都先去找黄学士了。

    同时也都想着,敬完酒回来再继续“安慰”王禹声。

    不多时,三人从黄学士那边又回来了,但陈允坚和沈珫两人的脸色很僵硬。

    他们很沉默的站在林泰来面前,很沉默的盯着林泰来。

    林泰来“疑惑”的问“你们为什么不说话啊”

    陈允坚和沈珫两人还能说什么看了半天王禹声的乐子,原来自己也是乐子

    而金士衡对王禹声解释道“黄学士刚才说,他们两个同样应该去感谢林泰来。”

    卧槽王禹声忽然觉得,天晴了雨停了,自己又能行了

    其实好像也没那么难受啊,念头说通达就通达了。

    王禹声甚至还有心情反过来安慰陈允坚和沈珫,“中举终归不是坏事,无论举人是不是作弊来的,其实最后并没什么区别”

    陈、沈二同学最终只得仰天长叹一声,事已至此,还能如何

    难道放弃举人功名不要要知道,南直隶乡试的中举率百分之三都不到,谁敢保证自己一定能考中

    还好,朋友们和自己一起“遭殃”,那就没事了。

    这时候,陈允坚忽然想起什么,缓缓的开口道“我们五个人当中,出了一个外人。”

    听到这句话,大部分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金士衡。

    除了林泰来之外的四人里,唯一没有被黄学士说“应该去感谢林泰来”的就是金士衡。

    如果大家都堕落了,那么唯一没有堕落的那个人反而成了异端

    金士衡的大脑疯狂运转,突然转头质问道“林泰来你也帮了我,为什么不说出来”

    林泰来“”

    你中举的内幕,不是你爹走了首辅门路吗哪里还需要他林泰来的“帮助”

    金士衡一本正经的说“一定是你同样暗中帮我打通关节,使得我可以中举,但又不好意思明说。”

    “这个真没有。”林泰来很诚恳的说,他并不想抢首辅的功劳。

    金士衡却不容置疑的说“这个可以有。我也会对别人这样承认的。”

    当朋友都不干净了的时候,自己最好也别那么清白。

    古人说得好啊,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

    大家已经不是学生了,都已经成为举人老爷了,不能再像少年人一样任性了。

    正当苏州府府学的同窗们做好了屈居人下的心理建设后,忽然有一条鲶鱼游了过来。

    “林解元可有号么”周应秋不知何时向这边靠近了,突然插进来问了一句话。

    这时代读书人彼此称呼,其实不爱用名和字,大部分时候都是以号相称。

    比如王老盟主,现在号弇州山人,别人就称为王弇州或者弇州公。

    要说起林泰来的号,似乎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起一个正式的号。流传最广的今布,其实是非正式的外号,不是雅号。

    周应秋感叹说“林解元若没有正式的号,士林中称呼起来极为不便利啊,总不能一直叫林解元吧”

    别人一时间都没明白,周应秋忽然说这个是什么意思,难道想给林泰来起个号

    可最大的问题是,周应秋他配吗

    可是林泰来居然没有责怪周应秋的冒犯,反而主动问道“那你有什么建议”

    周应秋滔滔不绝的说“林解元先前武科连中三元,只可惜武科没有正规的县试府试道试,最多也就是三元。

    同时你又有文科县试、府试、道试三案首,这也是小三元,加上武科一共就是六元了。

    现在又得了文科乡试解元,那么总共就是七元”

    林泰来“”

    给你表现机会帮忙想个号,你在这里复述本人科举的辉煌历史作甚

    随即又听到周应秋总结说“林解元文武双全,古往今来罕有,不妨以元的次数为号。

    如今已经有文武七元,就可以号七元。明年会试殿试如果再有夺魁,就往上加,八元或者九元”

    林泰来叹道“我个人感觉,九元最为好听,当然还要看命,不能强求啊。”

    这是林大官人的真心话,能中个进士镀金就行了,名次不重要。

    苏州府府学众同窗深深的看了眼周应秋,不由得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

    当然并不是所有同年都能这么和睦的,比如林大官人和无锡帮之间,肯定是互相仇视。

    当一百三十五个新科举人以地域或者学校为单位,互相拼酒的时候,发生了些小插曲。

    另一个时空的东林八君子之二薛敷教、叶茂才都是这科的举人。

    林大官人喝的有点多,对薛、叶二人嘲讽道“你们两个明年一定能中进士了吧”

    薛敷教厌恶的回应说“你这是何意”

    林泰来顾左右而道“万历十四年是顾宪成的弟弟顾允成、弟子安希范中进士,明年想必就该轮到你们两人和高攀龙中进士了

    再加上万历十一年的钱一本,我就特好奇,为什么顾宪成身边的亲友六年内全部都能中进士,难道考进士如此简单么”

    “你喝醉了”薛敷教和叶茂才不想搭理林泰来的挑衅,直接离开了。

    先前黄学士提醒林泰来,清流势力明年肯定会全力争夺会试易经房的同考官。

    本来林泰来还没有想太多,但是看到薛敷教和叶茂才之后,忽然就回忆到了很多信息。

    似乎在历史上,未来的东林三巨头之一赵南星这科会试出任易经房同考官,而高攀龙、薛敷教、叶茂才等东林骨干就是从赵南星这房出去的。

    所以,那位亲自出动全力在会试易经房阻击自己的人,有很大概率就是未来的东林三巨头之一赵南星

    最后鹿鸣宴在有点诡异的氛围中结束了,万历十六年应天府乡试工作就彻底完事。

    惦念家乡的苏松二府新科举人收拾行囊,立刻踏上了返程的船只。

    九月中旬,林解元返回苏州城。

    苏州府府学这次五人中举,成绩极为突出,崔教授终于感觉升职加薪有望了。

    本来府学还想操办一场庆功宴,但被林大官人否了,他现在没多少心情和时间耽误在这上面。

    而且对他来说,府学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以后身份是“林老爷”而不是“林生”了。

    林大官人巡视了一遍主要领地,胥江南岸的工业园区地势稍高,水灾不很严重,木渎镇灵岩山下的别墅更没问题。

    至于城中沧浪亭林府,由于南城稍微地广人稀,行洪通畅,问题也不大。

    况且为了保证林府的绝对安全,把大水都引到北边的长洲县衙那边去了。

    那个林大官人连名字都不关注的知县无能狂怒,又敢怒不敢言。

    唯一遭殃比较大的,就是横塘镇的林家大院。这里地势本就低洼,四周又是大河道纵横,结果就泡水了。

    就连横塘镇林家大院的女主人黄五娘,都被迫带着林九五,暂时移居到沧浪亭林府栖身,被范娘子嘲笑了一个月。

    但很快范娘子就笑不出来了,因为黄五娘之后又有了身孕,已经提前起了个小名叫水生。

    巡视了一圈后,看到家里没什么大事,林泰来就准备出发前往京城。

    会试时间是明年二月,如果想在年底运河封冻之前抵达京城,那么最迟十月初就要出发。

    所以乡试归来的林解元,也就能在家住半个月左右。

    作为新科解元,林泰来装逼都没有来得及装几下,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说实话,对苏州人而言,文科解元还没有上次的武解元新鲜。

    出发去赶考,路上时间应该尽量安排宽裕点,以防出现意外。

    比如那位继承王老盟主文艺批评学术衣钵、被视为奇才的胡应麟,本该也要参加明年会试。

    但是在历史上,不知是什么原因,可能是想像主角一样压轴登场,胡应麟直到明年正月才出发赶考。

    结果半道遇到黄河发大水,运河水路断绝,然后这个倒霉蛋又大病一场,直接缺席了明年会试,河道总督看他实在可怜,就找了艘船把他送回老家。

    别人倒霉的乐子可以看,别人的教训也应该吸取。

    为了安全,林大官人决定用五十名强壮“家丁”作为护卫,一起前往京师。

    京师危险系数应该没有南京那么高,五十个打手应该也够了。

    不过这么多人去京师,住宿肯定是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故而在亲自出发之前,林泰来派了左护法张文提前十天北上,先到京师购置一座房产。

    如今京师房价差不多是十多两一间,比如三进三十多间房的院落,成交价大概在四百两银子。

    虽然林氏集团一直保持着高投入,现金流也一直紧巴巴,但是这种几百两银子的宅院,林泰来还是能买得起的,再说也是为了自身安全,多花点钱也值得。

    就是听说林泰来要携带五十名强壮家丁后,本地能说上话的举子纷纷要求加入队伍,一起前往京师。

    十月初,林泰来和他的打手们再次离开苏州城,踏上了寻求更高功名的征途。

    京师与苏州城相隔两千多里,这是林泰来第二次进京了。

    此时的林老爷,已经不再是三年前那个十八岁的少年人。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