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五十七章 规矩已经没了
    atbaatba“落水”的李巡抚被军士从水里捞了上来,所幸裤子没有掉落。他就躺在岸边昏迷着,估计除了昏迷也没有别的办法面对其他官员了。

    他知道,不讲规矩的污蔑构陷石知府会引发公愤;他也知道,自己可能会被看出是卧底;但是真没想到,会被殴打成这样还扔到水里啊

    而其他官员心里明白,李巡抚百分之一百要请辞并马上离开苏州了,他已经没脸在苏州继续做事。

    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愤怒的人群仍然没有散去,还聚集在外围各条道上。

    林大官人就对钦差大臣李世达说“李钦差这里现在你最大,请下令平息事态”

    李世达不爽的说“那你林千户去安抚百姓”

    面对变乱,无非就是“抚”或者“剿”,今天这现场肯定不适合用“剿”。

    一是没实力去剿,二是苏州卫千户林泰来这个主要武力担当肯定不会去剿。

    “怎么能让我去安抚百姓”林大官人诧异的说“要去也该是石太守去”

    然后又振振有词的说“百姓们口中喊的是石青天,肯定最信服石太守。

    所以让石太守上前对百姓们说几句话,安抚效果肯定比我这个苏州卫千户强多了”

    从表面逻辑上来说,林大官人的话无懈可击。

    虽然所有人心里都知道,只要林大官人挥挥手,这些喊着“石青天”和“狗巡抚”的乱民就会像退潮一样消失。

    但所有人都在装糊涂,表面上假装不知道乱民的背后操纵者是谁。

    这就是官场,表面功夫只讲表面逻辑。而现在的表面逻辑就是,这帮乱民都是为了“石青天”打抱不平而来。

    于是李世达就只能对石知府说“那就有劳石太守了。”

    石知府一点都不想和这些胡乱喊着“石青天”的乱民沾边,但这时候也没别的法子。

    果不其然,经石知府出马劝说后,来闹事的百姓立刻就散了。

    别人都不想说话,只有林大官人挥舞着粗壮的手臂,对石知府愤愤的说

    “这事不算完官府不能被刁民要挟你们府衙必须要追查到底,抓几个带头闹事的乱民”

    石知府便看向钦差大臣李世达,用眼神发出了求救的信息。

    自己这样小小一个四品知府或许能收拾首辅儿子,但好像应付不了林泰来。

    李世达无奈的对林大官人警告说“做人、做官、做事都要讲规矩。”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仿佛在打哑谜,但在场的人都能听懂

    这样煽动百姓聚众打一个巡抚,太坏官场规矩了

    巡抚都能被打,钦差大臣还能安全吗其他官员还有安全感吗

    明天是不是又要煽动几千百姓,再把钦差大臣打了啊

    林大官人转头就对石知府说“钦差讲伱呢,你仔细听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意思就是,现在你们已经先把规矩搞没了,那就别想要方圆了。

    李世达又想了想,直接下令说“本院以钦差大臣身份,命令你率领三百苏州卫军士,在苏州城护卫本院”

    众人非常理解李钦差的命令,这样可能是最安全的做法。

    让林泰来当护卫,那如果钦差大臣再出事,那就是林泰来护卫不力的责任了

    “遵命”林大官人身为一名下级武官,除了接受命令别无选择。

    然后又补充了一句“丑话说在前面,万一李钦差想主动自尽,那在下就不能对此负责了。”

    众人“”

    让林泰来当护卫,似乎也不安全;但不让林泰来当护卫,更不安全。

    到了这个地步,气氛如此诡异,迎接仪式已经进行不下去。

    所以众人直接散伙,而钦差大臣也入驻了姑苏驿公馆。

    先前李巡抚向朝廷指控,石知府以修缮城墙为由,从吴县调走了五千两银子然后贪污了。

    这次钦差大臣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石知府有没有贪污公款之事。

    次日行程是这样的,吴县邓知县和苏州府石知府会一起来公馆和钦差大臣会合。

    然后又一起先去县衙的县库核对,然后再去府衙的府库核对。

    如果两库的账目和存银都没有问题,那就不存在贪污之事了。

    及到次日,石知府故意来早了点,单独和钦差大臣李世达说话。

    “抚台昨日遭受的羞辱,大概是白挨了。”石知府人间清醒的说。

    李巡抚表面上是申首辅党羽,其实暗地里和他们清流势力是一伙的。

    但这民变就算上奏到朝廷去,引发公愤的李巡抚也讨不了好。

    因为民变的源头是民愤,而这民愤表面上又来自于他石知府被李巡抚污蔑构陷。

    支持李巡抚就等于否定民愤的正当性,进而否定他石知府。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清流势力也不能对李巡抚这个卧底给予强力支持,而朝廷其他人又有谁会帮李巡抚出头

    狡诈的林泰来大概就是掐准了这点,所以才敢肆无忌惮组织民变袭击李巡抚。

    不打白不打,打了也白打

    李世达答话说“你们行事太急了,确实有些坏规矩,难怪林泰来要拿背黑锅的巡抚撒气。

    不过事已至此,林泰来也只能是撒气了,改变不了什么。”

    这次斗争的关键环节就是,李巡抚以申时行党羽的身份,很不讲规矩的污蔑构陷石知府。

    只要完成了这一步,李巡抚的作用也就算完成了,现在就算把李巡抚打死也没用。

    然后无论如何,钦差大臣的调查结果肯定是石知府并没有贪污,并如实上奏朝廷。

    再后面,别人自然就把李巡抚的屎盆子扣到首辅头上。

    大势所趋,林泰来已经阻止不了,难道林泰来还能强逼着钦差大臣修改调查结果

    “下面就有劳总宪了。”石知府说。

    这个时候,吴县邓知县也来了,李钦差和石知府就停止了内幕谈话。

    大家都知道,调查就是走个过场,但这道程序却必不可少。

    负责保卫工作的林大官人站在大堂外,吆喝着说“时辰已到,有请几位老爷们上路”

    一行人首先来到了吴县县衙,一起检查账本,然后核对县库存银。

    勘查了上午,账目和库房存银大体上没问题,有几笔拖欠但无伤大雅,与这次调查事项没有关系。

    并且明确有解送五千两官银到府库的记录,以及盖有知府大印的回票。

    这些可以证明知府确实曾经以修缮城墙为理由,从县库调走了五千两银子到府库。

    既然县库这边没有问题,午后就转移到了府衙,继续对府库进行勘查。

    林千户保护着钦差大臣、知府、知县走进府衙中庭的时候,随口问道

    “要不要先去后堂喝一会儿茶,让石知府先准备准备万一在府库检查出问题就不好了。”

    李世达毫不犹豫的说“事不宜迟,直接去库房”

    怎么可能会检查出问题石知府怎么可能会贪污五千两银子

    别说没问题,就算有问题,他今天也会装作看不见

    所以府库一定没有问题,他钦差大臣李世达说的,皇帝来了也不能改变

    正在这时候,忽然有几个差役冲了过来,大呼小叫道“大事不好,方才县库账房内蜡烛走火了,今年账册都烧毁了”

    李世达“”

    不是吧不会吧这么经典的事故也能发生

    可是账册被烧毁这种经典事故发生的前提是,库房有不可见人的问题,为了掩盖问题才会纵火烧毁账册

    而今天府库肯定没有问题,他这个钦差也绝对不会查出问题,帐册绝对是清白无辜的,那还有什么理由烧账册

    一行人冲到了府库,果然看到库房外的账房窗户钻出了人间烟火气。

    没了账册该怎么查只清点库房里的存银总数并没有意义,因为不知道数目到底是不是亏空了。

    想到这里,李世达忽然领悟到问题所在

    但如果不能细查府库,那就没法证实石知府清白了

    “林泰来是不是你做的”钦差大臣愤怒的对林大官人喝道。

    林大官人摩挲着下巴,深思熟虑后说“李钦差怎能凭空污人清白

    我认为,只有贪污了库银的人,才有纵火烧毁账册的动机。

    我一个苏州卫千户,哪有染指府衙库银的权力啊,烧毁账册的动机更是无从谈起”

    李世达头大如斗,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办。

    他不是没经验的官场小白,当然也知道,如果仓库可能存在问题,要注意暗中保护账册。

    但就踏马的没想到,仓库肯定没问题,账册也没问题时,也会有人烧账册

    这反向思维简直离大谱了一点江湖规矩都不讲

    一行人面面相觑时,忽然又有个差役冲了过来

    并站在月门外大叫道“出大事了掌印大爷在后堂签押房悬梁自尽了”

    府衙掌印大爷,指的是知府亲信长随里,负责保管大印的那个,绝对的心腹人物。

    这样的人物突然就自杀,让在场听到消息的人都惊呆了。

    等回过神来后,又不约而同齐刷刷的看向林泰来

    林大官人也不装了,毫不遮掩的对着石知府冷笑几声。

    谁给你们这帮人的勇气,敢在苏州城一亩三分地上不讲规矩

    用人命给申二爷定罪用卧底给申首辅扣屎盆子

    现在规矩没了,后果自负。

    本章完

    atbaatba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