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三十三章 这不心想事成吗
    看着向来以狂妄出名的林大官人居然对漕军军士如此平易近人,张凤翼摇了摇头,转身就离开了。

    同行的陆士仁问道“我们来催促林泰来赶路,为何老先生一言不发又离去”

    张凤翼叹道“林泰来心有大格局,我们书画界这点事情,在他心里只怕没多少分量,何必自取其辱。”

    林大官人对待下属和伙计确实也不错,福利待遇都很好,这才是士卒归心的根本原因。

    比如那“租”来的一万二千盐引,利润大部分都以商业合作的形式,补贴到苏州卫漕军身上了。

    林大官人与今日份的五十名漕军谈心完毕,正要起身离去。

    这时忽然有人站在圈外,高声叫道“坐馆坐馆”

    林大官人转头望去,却看到扬州林氏盐业大掌柜陆君弼被右护法张武领着,朝自己走了过来。

    “扬州城那边出了什么大事,让你如此迫不及待的来找我”林大官人疑惑的问道。

    陆君弼急忙说“听说盐运司要放出五千新引窝”

    果然是大事林大官人心里大喜,下意识的说“这不就是心想事成吗”

    他们林氏盐业目前最缺的东西,就是窝本了。

    虽然拥有一万二千盐引的运营权,但那毕竟是“租”来的,窝本所有权仍然是别人的。

    如果在市面上搜刮一下,也能收购个几百窝本,但相对于林氏盐业的规模,区区几百窝本也没啥意思。

    可是五千引窝就真不少了,如果能拿到这五千窝本,扬州林氏盐业的字号才算是真正立起来了。

    林大官人心里迅速盘算着,口中对陆君弼说“如果由我出面认窝,只怕并不合适,毕竟我现在是官身。

    所以要找一个各方面能靠得住的代理人,而且这个代理人必须与我有密切关联,让别人一看就知道。”

    说到这里,林大官人就有了主意,立即对身边的右护法张武吩咐道

    “你立刻返回苏州,无论如何也要让我二哥出发去扬州,就说这是我的要求”

    张武接下了命令,转身就返程回去苏州去。

    林大官人这意思,明显是请二哥林运来出马,充当扬州林氏盐业明面上的“法人代表”了。

    以前的窝本都是“租”来的,所以林氏盐业不需要明确所有权,有没有“法人代表”也无所谓。

    但现在官府放出了新的五千引窝,想要认窝,就必须要明确所有权才能与官府对接。

    陆君弼又道“这五千窝本的价值,不亚于江南万亩良田,扬州城里觊觎者甚多。

    就连汪员外也有心思,但已经被我阻止,又劝他暗中出力协助坐馆认窝。”

    林大官人诧异的说“我们认窝,还需要他帮忙出力”

    陆君弼解释说“汪员外这些年还是攒了些银子的,他可以借银子给我们。”

    林大官人又是很诧异的说“我借他的银子作甚”

    陆君弼继续解释说“认窝需要大量银子,以五千引窝来说,只算缴纳给官府的认窝费用,就高达万两。

    在下估计,坐馆你现在手头里也拿不出一万两现银吧”

    林大官人更诧异了“从官府认窝,还需要花钱”

    陆君弼“”

    他感觉自己像是鸡同鸭讲,自己和林坐馆的思维似乎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不花钱缴费,怎么从衙门认窝伱林坐馆还想白嫖衙门

    林大官人有点不服气的说“我看以前的权贵,都是各有门路白拿盐引,怎么到了我这里就要花钱了”

    陆君弼耳濡目染,对盐业掌故还是有点了解的,“就是因为白拿盐引的权贵太多了,所以导致盐引泛滥,盐法败坏

    为此朝廷不得不屡屡变更制度,然后到现在实行引窝制度”

    林大官人也不知道听没听,反正是神游天外,脸上露出了对白拿盐引很向往的神色。

    陆君弼还以为林大官人担心凑不出银子,又说“其实银子并不是大问题,也不是认窝最难的地方。

    汪员外可以借给一些,另外可以用未来窝本为抵押,再找其他人家借款,肯定能借到。

    认窝最大的困难是,如何与对手进行争抢”

    林大官人回过神来,答话说“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白嫖是一种境界”

    又很多疑的说“那汪员外居然愿意主动借款给我们,有何图谋”

    陆君弼答道“他的想法也很简单,想从坐馆手里要回那五千引窝。”

    林大官人拍案喝道“我凭本事租来的窝本,为什么要还

    而且我又不是没给他分红,这是永租窝本,没有索还的道理”

    陆君弼也觉得坐馆说的挺有道理的,由奢入俭难,他也不想让自己这个大掌柜所掌控的盐引数目变少。

    说完了盐业的事情,林大官人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对左右吩咐说“去把张灵墟老先生他们请来”

    这些人跟着自己去扬州开拓书画市场,眼前的陆君弼不就是一个合作对象吗

    等张凤翼等人过来了,林大官人对陆君弼笑道“这些都是我们苏州的名士,今天介绍你们认识认识。”

    重新落座后,话题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了士林文坛上面。

    陆君弼看着张凤翼,忽然想到另一个消息,又开口道“我听说,王老盟主要驾临扬州城,召开文坛大会了。”

    张凤翼长袖善舞很会说话,闻言回应说“五年前在杭州,两年前在苏州,今年也该轮到扬州了。”

    这是把新兴的扬州与苏杭两大都会相提并论了,陆君弼这个扬州土着听到了自然高兴。

    他正要说几句,却听到林大官人大喜道“这不又是心想事成吗”

    陆君弼有点莫名其妙,引窝是“心想事成”还可以理解,可这文坛大会也能算坐馆你“心想事成”

    林大官人唏嘘说“去年我没有多少新作问世,在文坛堪称寂寂无声。

    这与我的文坛地位完全不匹配,肯定让许多人感到失望了”

    张凤翼“”

    去年春季你林泰来在北方京师砸了复古派的场子,逼得复古派在整个春季不敢开雅集;

    到了秋季,你林泰来各种渠道强行推销中秋诗集,还造成了苏州文坛大分裂。

    这样还叫寂寂无声非要掐着王老盟主的脖子骑脸输出,才叫发声是吧

    林大官人继续感慨说“其实我并不是江郎才尽无所作为,只是我一直在埋头进行诗词理论研究。

    如今终于有所大成,但是缺少一个合适的平台发布和宣扬。

    恰好文坛大会又要召开,还是在扬州,这不就是巧了吗”

    陆君弼非常好奇的问“坐馆研究出了什么样的理论大成”

    张凤翼摇了摇头,是个苏州人都知道,不能这样接话,会直接把天聊死的,这位陆朋友还是经验太少了。

    林大官人大手一挥,豪迈的说“我所说的理论大成,就是终结复古派的百年霸权,指明诗词发展的方向,开拓天下文学事业的新阶段

    这次文坛大会就是给我准备的最好舞台,将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一幕,敬请诸君期待”

    陆君弼“”

    从扬州一路赶来实在太累了,可能出现了幻听,还是早点洗洗睡吧。

    左护法张文护送林大官人回屋休息的时候,忍不住提醒说

    “扬州城又是要发行新引窝,又是要开文坛大会,件件事情都引得坐馆热衷和向往,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林大官人冷笑几声道“六籍信刍狗,三皇争纸上,犹龙以后人,渐渐陈伎俩”

    张左护法听不懂,只能不明觉厉。

    另一边张武坐船昼夜兼程,返回苏州,在林家老屋找到了林二哥。

    恰好今天家族聚会,林老爹和除了林泰来之外的三兄弟都在。

    听到张武说明来意后,林运来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我哪懂盐业,也不明白扬州的事情,坏了四弟的大事怎生是好”

    张武转达说“坐馆的意思不是商量,而是请二爷务必前往。”

    还没等林二哥再说什么,老三林福来却跳了出来说“若二哥不乐意,那让我去啊”

    林家兄弟里,林阿三福来是性情最跳脱的一个,听到热闹就想凑上去的那种。

    张武谨慎的回应说“坐馆说了,只许二爷去。”

    林三哥不满的说“我哪点不如二哥我去扬州怎么了”

    张武不说话了,林兄弟几个,他可不敢直接进行评论。

    最后还是林老爹拍了林三哥一巴掌,“有你什么事”

    然后一锤定音说“老二你也不要推辞了,就搬到扬州去吧”

    知子莫若父,还是林老爹能猜出几分林泰来的心思。

    首先,扬州城未来的利益实在太大,而老二林运来为人低调内向还有点懦弱,野心不大。

    这样的人比较听话,去扬州当个代理人,对林泰来而言,以后相对更省心,不容易闹出利益纠纷。

    其次,老二目前没生出儿子,只有个女儿,这暂时也是个加分项。

    想到这里,林国忠也叹了口气,家大业大之后,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也多了起来。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