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一十四章 指鹿为马?
    扬州府知府吴秀感觉自己被万指挥架在了火上,巡抚和巡按栽进去后,正四品知府就是扬州城以及周边的最高级行政官员了。

    至于巡盐御史和盐运使,那都是盐政系统的,不是地方政务官长,不会来管兵变这种闲事的。

    其实扬州还有个正四品的兵备道,对应兵变更专业,但兵备道副使最近去了高邮州,不在扬州城。

    想到这里,吴知府狠狠瞪了一眼万指挥,平素里对你扬州卫也不算差,这时候故意把他这个知府点出来,又是何居心

    万指挥挥退了左右,对吴知府低声道“扬州卫和扬州府此时应当联合给朝廷上疏。”

    吴知府皱了皱眉头,反问道“上疏说什么”

    上疏肯定是要上的,但最关键的是奏疏内容怎么写。

    万指挥便想法“奏疏里可以说,兵变之后,扬州官军受到影响,目前也军心不稳,似乎蠢蠢欲动。

    所以扬州卫和扬州府当前要全力安抚扬州官军,防止兵变蔓延,不宜再进一步刺激乱兵。”

    吴知府愣了愣,点头道“甚好,就该如此写。”

    万指挥提出的两个奏疏要点,堪称春秋笔法之大成。

    第一是告诉朝廷,扬州地方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安抚住了本地官军,有力防范了兵变进一步扩大化。

    至于到底军心稳不稳,兵变会不会蔓延,这谁能核实

    第二说不宜刺激乱兵,既是解释扬州地方为什么不敢围剿乱兵,又是暗示朝廷应该以招抚为主,给朝廷一个台阶下。

    想不到啊想不到,他吴知府这堂堂的两榜进士、四品黄堂,居然会被一个武官教写奏疏。

    你万指挥不去当一个巡抚,真是大明官场的重大损失

    吴知府又看了眼水次仓,想到那个手持大枪披甲破阵,抓了抚、按两大佬的武状元,这比万指挥还要让人震撼。

    怎么感觉各种奇葩武官,都让自己遇到了

    别说水次仓外面人被震撼,就是水次仓里面的自己人,看着林大官人冲锋陷阵、单枪捉人,也是震撼不已。

    苏州卫领运副千户赵大武趴在水次仓墙头上,亲眼目睹林大官人提着巡按御史回来,也是服了,发自内心的服了。

    这一刻林大官人在他心目中,简直就是神

    他感觉林大官人生错了时代,如果是在唐代,以林大官人这种下克上的劲头,高低也得是个节度使,而且地盘起码五个州,上不封顶的那种。

    林大官人进了水次仓后,将还在半昏迷的马巡按扔进了仓署的东廊房。

    凤阳巡抚杨俊民正被关押在这里,看到被扔进来的马巡按,莫名其妙的又一次震怒

    隔着窗户,杨巡抚大喝道“林泰来你这小贼,真想造反不成”

    抓了巡抚又抓巡按,这是完全不把抚按体系放在眼里,这是对朝廷巡察体制的公然挑衅

    林大官人指着杨巡抚骂道“老匹夫休要不识好歹

    如果我不抓马巡按,他就要下令强攻水次仓,打算让伱玉石俱焚、捐躯在此

    所以我抓马巡按,完全是为了救你这老匹夫,你还不来对我感恩戴德”

    杨巡抚“”

    林贼这逻辑明明是错的,一时间却找不到反驳角度

    最后杨巡抚把千言万语汇聚成了两个字,并送给了马巡按“废物”

    林大官人没有离开,就站在东廊房外面,与赵大武说起了话。

    “今天军中都有什么问题要解决”林泰来问道。

    赵大武答道“守在水次仓中,米粮和水都不是问题,住所也不是问题。

    但有个事情昨日尚不明显,今天就是问题了,那就是缺菜。”

    林大官人笑道“这算什么问题”

    然后他又指着西廊房说“那里面关着七个大朝奉,都是很有钱的人啊

    你随便抓一个人比如郑员外,然后绑在墙头上给外面人看就说郑员外在里面缺菜缺肉缺酒了

    我就不信,郑员外的家人不会主动送菜送肉送酒过来,他家又不缺这点银子。”

    赵大武“”

    你这样做,就不怕被人说兵匪一家么算了,反正问题解决了就好。

    “还有另外一件事。”赵大武又说“虽然兄弟们一心一意跟着林长官干,刀山火海也敢闯。

    但这次动静太大,竟然绑架了巡抚,兄弟们心里多少还都是有点害怕的,担心没有好下场。”

    林大官人高声道“兄弟们有这种担忧,是情有可原的,但我可以保证,这种担忧完全没有必要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别说抓了巡抚,就是把巡抚绑起来打一顿,也不会有问题”

    窗户另一边的杨巡抚“”

    自己的一双耳朵就是多余,听这种屁话干什么

    此时有不少官军靠近了过来,又听到林大官人继续说

    “四年前也就是万历十年,距离现在也不算远吧

    杭州城就因为饷银问题发生了兵变,当时浙江巡抚态度蛮横,乱兵把浙江巡抚打了一顿

    最后朝廷息事宁人,把浙江巡抚罢官了,而乱兵却没有受到什么处罚,兵变就这样平息了。

    所以说,只要上面有人帮你说话,同时又能站在道义立场上或者情有可原,发起兵变抓个巡抚没什么大不了的。

    请诸位放心,不要有过多的疑虑,静静等着朝廷来招安就是了

    我林泰来不是宋江,绝对不会坑害自家漕军兄弟的”

    窗户另一边的杨巡抚差点气吐血了,直接坐到角落里,堵上耳朵不听了。

    随着马巡按从昏迷中醒来,和杨巡抚打了一架,兵变第二天就这样过去了。

    兵变的第三天,平安无事。

    围困水次仓的扬州卫官军和被困在水次仓的苏州卫官军大眼瞪小眼,静静的过了一天。

    就是有扬州城百姓自发运了几大车蔬菜和肉,送到水次仓里。

    巡抚标营还想拦着,但被扬州卫官军放行了。

    兵变第四天,巡抚和巡按终于吵累了,水次仓仓署的东廊房安静了下来。

    但是外面又有了新情况,浙江按察使司扬州兵备道副使熊志来了。

    至于扬州兵备道为什么要挂浙江按察使司副使的官衔,理由很简单,南直隶没有按察使司

    守土有责、没有防住乱兵的扬州卫万指挥又又一次被训斥的像个孙子,熊兵备对他也没客气。

    这时代就是这样,卫所地位一直在稳定的下降。巡抚、巡按、兵备道都可以骑在卫所头上当爷爷,就是武官系统还有总兵官这个大爷。

    虽然万指挥不生气,但心里委实有点羡慕林大官人了。

    想必在苏州城,绝对没有人敢把苏州卫署督运指挥佥事林某人当孙子训斥吧

    听说林大官人回苏州之前,苏松常兵备道就常驻太仓州了。

    熊兵备训斥完了万指挥,然后就一个人朝着水次仓走去。

    万指挥大惊失色,连忙阻拦说“太危险了,不可如此”

    熊兵备喝道“这样才能显示我的和谈诚意,你退下若无军令,不得妄动”

    这个军令让万指挥感到很熟,似乎前天马巡按也下达了类似的命令。

    反正只要没有责任,万指挥就无所谓,立刻原地不动了。

    此后熊兵备真就不带任何随从,在无数人的震惊目光里,一个人继续朝着水次仓大门走去。

    四年前杭州发生兵变时,现在的兵部尚书张佳那时还不是尚书,奉命去杭州灭火。

    为了缓和乱兵情绪,张佳不带随从和护卫,单人出现在乱兵面前,非常令人震撼。

    有这个例子在前,熊兵备决定效仿前辈的成功经验。

    据熊兵备判断,这次兵变更像是斗气,没有什么血海深仇的矛盾,乱兵也没有滥杀的行为。

    所以单人去见乱兵风险不大,无论能否平息兵变,都能在官场装一个大逼,何乐而不为

    当年张佳装完了,就成为兵部尚书后备人选,而自己这回装一波,能不能升个巡抚

    站在仓门外,熊兵备对着墙头的兵丁喊道“我乃扬州兵备道熊志,带着诚意而来,要与林状元谈谈”

    没多久,水次仓大门打开了,一脸诧异的林大官人出现在门洞里。

    “你是朝廷钦差吗”林大官人问道。

    熊兵备答道“非也,但本官掌兵备道,应对兵变也是职责所在。”

    林大官人没接茬,又问道“那你和巡抚谁大你能管得了巡抚否”

    熊兵备虽然莫名其妙,但为了保持风度,还是认真答道“巡抚乃是兵备道上司,兵备道听命于巡抚。”

    林大官人不满的说“你既不是朝廷钦差,又管不了巡抚,那你来作甚”

    熊兵备耐心的答道“本官是来与你谈”

    砰林大官人忽然一拳袭来,轻轻的正中熊兵备脸颊。

    当即熊兵备就仰面倒了地,没等他挣扎着起来,忽然感觉自己一条小腿被林大官人提了起来。

    熊兵备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眼前景色不断的移动,从蓝天切换成了门洞,同时背部感受到了与大地的亲密摩擦。

    数百扬州卫官兵又一次目瞪口呆,在他们视野里,就看到熊兵备一个人主动走到水次仓仓门,然后被林大官人轻轻松松一拳放倒,又被拖进了水次仓里面。

    万指挥和吴知府面面相觑,这熊兵备是个脑残吧见过送人头的,没见过这么送的

    自巡抚、巡按之后,兵备道也送了,这让万指挥很忧伤。

    比自己大的人都送光了,那责任迟早又会回到自己手里啊。

    兵变第四日,就在这样诡异的气氛里过去了。

    兵变第五日,平安无事。

    兵变第六日,闲极无聊的林大官人站在墙头,对外面万指挥使叫道“送二十个风尘女子进来”

    万指挥据理力争,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用二十个风尘女子把扬州兵备道熊志换了出来。

    解救一名重要官员,万指挥算是立下了一个功劳。

    兵变第七日,应天巡抚赵志皋抵达扬州,奉朝廷诏令前来平息兵变。

    钦差选了赵志皋,是因为兵变主力是苏州卫官军,原本就属于江南应天巡抚管辖。

    本来朝中清流势力极力推荐的钦差是南京吏部尚书李世达,大概因为李世达就是上一任凤阳巡抚,对江北情况熟悉,在江北还存有一定威望。

    但李世达这个人选被首辅坚决否了,这不是廷推,清流势力的话语权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看到钦差是江南的赵巡抚,万指挥就知道,自己先前的联想果然是对的。

    只要不是自己人,林大官人就是来一个抓一个,坚决不谈判,直到赵志皋这种自己人出现。

    林大官人趴在墙头看了眼,嘀咕一声“肥水不流外人田”。平息兵变这个功劳,给赵志皋也正好,回头就能升三品侍郎了。

    于是就开了仓门出去,对赵志皋问候道“老先生别来无恙”

    赵志皋板着脸说“今日不叙私谊朝廷命我前来平息变乱,你林泰来认可否”

    林泰来答道“自然认可。关于此次情况缘由,下官有话禀报”

    赵志皋却又道“本院秉持公正断事,不能只听你一面之词

    你把杨俊民请出来,你们两人面对面对质”

    林大官人回头吩咐了几句,不多时便有几个军士,押着萎靡不振的凤阳巡抚杨俊民出现在门洞。

    赵志皋瞥了眼杨俊民,对林泰来说“现在开始说吧,关于本次兵变的一切。”

    林大官人仿佛十分迷惑,茫然的说“老先生莫不是误会了哪有什么兵变啊”

    赵志皋“”

    就算要偏帮你,但你能不能真诚一点

    再怎么样,也不能公然指鹿为马啊连没有兵变这种话都说出来了,还怎么帮你

    本来没有精气神的杨巡抚忽然来了精神,仰天大笑几声,“如果没有兵变,你们盘踞在这作里甚本院又为何被困在这里”

    林大官人不解的反问道“我们苏州卫官军到扬州水次仓,是奉了朝廷诏令驻防这里,有什么错难道我们不该来扬州水次仓

    我们也没有违反诏令,去别处生乱啊,我们一直遵守朝廷诏令老老实实的守在水次仓,这也能算兵变

    至于抚台你为什么被困在这里,因为你阻碍我们执行朝廷诏令。”

    杨巡抚“”

    卧槽尼玛如果他付出剩余所有寿命为代价,能不能拉着林泰来现在一起死

    本章完

    x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