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九十章 不生气
    新上任的巡城御史王象蒙雄赳赳气昂昂的沿着楼梯,也来到了太白楼。

    但是当他看到小姑母的身影,顿时也也懵逼了。

    先前王十五说要亲自过来,他还以为是口嗨,没想到真的出现在这里。

    王十五瞥了眼王御史,冷嘲热讽道“我的好侄儿,你这两年在都察院学会了不少手段,居然学会用美人计抓你未来姑爹了。”

    王象蒙“”

    什么美人计发生了什么不是林泰来主动喝醉,然后等着自己来抓的吗

    玉牡丹大吃一惊,这御史竟然是王十五的侄子那么四舍五入,也是林泰来的侄子辈

    情急之下,玉牡丹又暗暗的掐了一下林泰来。

    现在情形实在过于混乱,她实在撑不住了,需要林大官人自己出面平事

    不过即便是林大官人,此时脑子也有点宕机了。

    两世为人,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预定老婆来娱乐现场直接改剧本的事。

    这时代的政治正确,难道不是三从四德、夫为妻纲吗

    虽然晚明风气确实松动开放,人性有所解放,但明面上的政治正确还没有改变吧

    如果夫君在外面喝花酒,做妻子的纵然心里不爽,也不会到现场去闹啊。

    像戚继光那样的情况,终究是少数,不具备普遍意义,尤其是在讲究脸面和体面的大户人家里。

    还有,今天要做的事情,先前都对王象蒙讲过了,那么王家人肯定也都知道了。

    如果王十五不同意,大可以在家提前反对,不用亲自跑到现场。

    所以王十五今天出面抢戏,是林大官人真没有预料到的。

    猝不及防之下,向来反应机敏的林大官人也难得产生了一点不知所措的感觉。

    如果说起国家大事和名人掌故,林大官人可以做到如数家珍,不说了如指掌,也是信手拈来。

    但在那些历史资料里,并没有教导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啊

    如果林大官人有这种本事,在苏州老家也不至于看着两房女人打来打去干瞪眼,直到双双怀孕才暂时消停。

    所以这方面可能是林大官人最大的弱项,毕竟两辈子都没结过婚。

    想来想去,林大官人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继续装醉。

    只要自己醉到不省人事,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就与自己无关。

    任凭玉牡丹怎么掐人,永远也叫不起一个装醉的人。

    于是玉牡丹瞬间陷入了绝境,被打了个信息差,身份上又差了很多,而且跟自己配合的搭档又在装醉不起,关键是那位王御史也不说话解释,这一切让她实在是无计可施

    这个局面下,似乎所有在场的人都不敢说、不敢动。

    只有王十五走了几步,挺拔的站在玉牡丹面前,喝道“你哭什么”

    一句莫名其妙的问句,又让玉牡丹懵逼了,自己哪里哭了

    作为一个花界成名人物,什么混乱场面没见过,又不是生死大事,何至于在这里哭

    王十五接着又一字一句的说“虽然伱害怕西城御史,但你参与他们男人之间的事情作甚”

    玉牡丹能纵横花场,自然也是通透人物,立刻心有所悟

    她拿起手帕,硬挤出了几滴泪水,放开林大官人,“扑通”得跪在王十五面前。

    然后又语焉不详的说“奴家也是万般无奈,求王家娘子可怜则个”

    这对话,听到别人耳朵里,颇令人浮想联翩。

    教坊司西院勾栏胡同正好就位于西城地界内,而西城御史就是专管西城治安和司法的负责人。

    虽然教坊司背后有礼部撑腰,是官营产业,不是什么人都能欺负的,但毕竟常言道,县官不如现管,西城御史就属于现管。

    再说西城御史属于都察院派遣,身后衙署级别不比礼部差。

    所以玉牡丹灌醉林大官人的行为,大概是受到了王御史的胁迫

    此时玉牡丹已经开始掩面抽泣,当真叫一个楚楚可怜。

    众人叹气,这么说来,当红美人勾结当权者陷害林大官人,变成了被当权者胁迫,然后不得已为之

    作为一个弱女子,又能有什么错受到权势胁迫后,也只能是身不由己,似乎可以理解。

    王象蒙“”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

    这锅怎么就甩到自己身上了林泰来你设计的剧本可不是这样的

    王十五再次瞥了眼王象蒙,这侄儿功力真差点意思,完全跟不上节奏啊。

    但终究是自家人,王十五不得不给个提示,对王御史开口道

    “你也知道,林泰来是我未来夫君,你还要设下美人计拿他”

    王象蒙虽然反应慢点,但能考中进士,肯定不是傻子

    便立即掷地有声的回应道“国法面前,岂容私情

    我既为巡城法司,若包庇家人,还有什么颜面执法

    我在西城察院,为的是保京师地面平安,使天子得以安居禁中,而不是让家人逍遥法外

    尽管你是族中长辈,但也不可阻拦我公正执法”

    脸上都是正气,声音里都是正义

    “好”楼外的观众听到这几段话,下意识的一起喝彩。

    这么说来,王御史胁迫美人陷害准亲戚林大官人,是执法无私的行为

    那么王御史又能有什么错使用美人计也没什么,还不是为了维护律法的公正

    还有人习惯性的把铜钱丢了上来,就像是把铜钱扔到了戏台上一样,当成了好活赏钱。

    在二楼,王十五继续对王御史说“我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知晓大义。妻以夫为天,我愿代替林君赴察院”

    王象蒙也进入了状态,很专业的答道“现在只是审问,必须林泰来到场,并没有妻子来代替的道理。

    就算想以身相代,也要等到判罚之后,才能以身代刑”

    王十五无可奈何的说“那我就等着早日判决”

    在这时代,妻子请求代替丈夫受刑罚,与儿子请求代替父母受刑罚一样,都是被视为“高尚”的行为。

    比如很多去敲登闻鼓的例子,并不是为了伸冤,而是为了代替受刑。

    “好”露外的人听到王十五的话,又是高声喝彩。

    这么说来,王十五小娘子出面并不是为了争风吃醋,而是为了维护丈夫的体面

    这下还在软席上装醉的林大官人,就很无语了。

    你王十五是为了夫君不惜自身,王象蒙是执法无私,玉牡丹是风尘弱女子被迫行事,大家都有苦衷,大家都是有正面形象

    那么问题来了,谁当反派一个剧本里,怎么可能没有反派人物

    想到这里,林大官人顿时觉得自己挖坑埋了自己,谁让自己在京师总是以反派形象出道

    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人物形象固化,看来以后要想办法修补回来

    王十五忽然伸手扶起了跪地不起的玉牡丹,并低声在玉牡丹耳边说了几句话。

    看在别人眼里,只当是大小姐心善,还在抚慰被吓到的风尘女子。

    这样有教养的闺阁小姐,当真是举世难寻啊。

    殊不知玉牡丹耳中听到的话是“林君有没有诗稿在你手里,准备由你去传播

    劝你好自为之,现在悄悄的交与我,从此两不相干。”

    经过刚才这段,玉牡丹已经发自内心的感到害怕和畏惧。

    她明白,只要王十五翻脸,自己立刻又会变成陷害林大官人的“红颜祸水”。

    她不想在这里继续陪着王十五演戏了,她只想回家,以后再也不想和林大官人玩了

    也不知道在京师中,还有没有段位更高的姐妹敢和林大官人玩

    于是玉牡丹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稿纸,用袖子作为掩护,递给了王十五。

    王十五慢慢踱步到里面墙边,打开稿纸,低头看了几遍。

    心里忍不住嘀咕道,难怪地点非要选择在太白楼,如果不是太白楼,还真不好发表。

    西城兵马司的万国光带着兵卒,在王御史的指挥下上了二楼,看着醉倒在软席上的林泰来,犹自不敢相信

    难道真的这么容易,就能把纵横京师一个月的林泰来抓捕到手。

    王御史负手而立,淡淡的说“愣什么动手啊”

    “暂且慢着”王十五看完了诗稿,又开口道“烦请让我与林君说几句临别之言。”

    她坐在软席上,看着林泰来,开口道“林君进了察院后不必担心,外面事情有我料理。”

    直到现在,一直处于装醉状态的林大官人才有了机会与王十五交流。

    他双目仍然闭上,但嘴巴微不可察的动了几下,小声问道“你来干什么”

    说实话,林大官人感觉自己从主角变成了一个道具。

    林大官人很不服气,主要是这个醉死过去的人设,阻碍了他临场发挥

    王十五仿佛临别时有很多话要说的妻子,小声的喃喃自语说

    “林君所求的是销案和传奇故事而已,或者还有制造形势,其他都不重要。”

    林大官人则是醉人呓语,含含糊糊的低声道“不用你来也能做到”

    王十五恋恋不舍,继续喃喃自语的说“你设计的剧目里,情节通俗普通,人物形象刻板,传奇性有所欠缺。

    经过我修改后,更凸显了人性的复杂,增加了反转和波折,使得情节更具有趣味性,传奇性大大增加。

    这非常有利于故事的传播性,你难道不这样认为么”

    林大官人有点不平的呓语道“我还没来得及醉酒题诗”

    王十五喃喃自语的答道“林君放心,等你走了后,我亲自会把诗词写在太白楼墙壁上,绝对称得上画龙点睛。”

    林大官人差点直接咽气,这个预定的未婚妻,怎么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

    在他的设想里,妻子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工具人。

    根据对方家世,以及对自己事业的帮助程度,选一个合适的妻子,放在内宅当个吉祥物就行了。

    这时代的大多数政治联姻,不都是这样的吗

    所以才不看相貌,不问性格,不惜从别人手里硬抢,也要琢磨着和王家结个亲。

    当初还以为,王十五是一个喜欢悲春伤秋的闺阁女文青呢

    王十五轻轻抚摸着林泰来的粗壮胳膊,忽而怯生生的说

    “林君向来不拘礼法,应该不会生气的吧你求亲时答应过的,要帮我当上大明的李清照。”

    “不生气。”林泰来安详的闭上了眼,自己选的妻子,含着泪也要娶了,这大概就是政治联姻的无奈吧。

    王十五让开了地方,退到了墙角去,十几个兵马司的兵卒一拥而上,连林大官人和软席一起抬下了楼去。

    楼外路边的路边的观众纷纷注目,总感觉这帮兵卒像是抬着一头身躯庞大的猛兽。

    好汉武松十八碗酒打死了猛虎,林大官人十八碗酒把自己变成了被抬走的猛虎。

    由此可以推测,林大官人酒量不如武松,要是被这样一路抬到察院,那可就真称得上招摇过市的显眼包了。

    所幸王御史比较人性化,也可能是害怕被事后报复,等下了楼后,就将“醉酒”的林大官人塞进了轿子里。

    这样起码没有那么醒目了,林大官人是想成为传奇的,又不是想沿街出丑的。

    楼上的王十五踮着脚,在靠近轩窗的墙壁上,提笔就开始写字。

    写完了后,王十五也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外面观众目送林大官人被抬走后,那些识文断字的人立刻也登上了太白楼二楼,去看墙壁上的文字。

    只见得题目是太白楼别林君,正文是

    “李白骑鲸天上去,独留飞阁切昭回。

    百代光阴悲过客,五陵烟月忆仙才。

    檐前岱岳连辽海,窗里中原入楚台。

    鳷观龙宫回首尽,浮云休拟日边来。”

    不用过多解读,稍有文化的人只看第一句,也能看出点门道。

    李白喜欢醉酒,林大官人今天也醉酒

    李白喝多了后骑鲸走了,林大官人喝了多后宛如猛虎横卧被抬走了

    所以这算是用李白的典故来比喻林大官人吗

    反正太白楼的掌柜冲了上来,一边驱赶不吃饭喝酒的穷逼闲人,一边指挥着伙计,用纱笼把墙壁上的诗文保护了起来。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