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六十一章 如果由我出手
    对王象蒙的离去,林大官人没有感到任何意外。

    他和王家本来也没有太密切的利益绑定,帮助浒墅关税使王之都也只是锦上添花。

    而且他和王税使之间,更多的是个人交情,还没上升到整个王家层面。

    毕竟王之都在整个王家官员群体里,也算不上多么核心的人物。

    当他惹出来的“麻烦”大于价值时,王家的人选择回避态度,也算是一种“理智”了。

    目送王象蒙离去后,林泰来又看向申用懋,冷淡的说“阁下也要告辞”

    申用懋感觉到,林泰来对自己的尊敬程度仿佛直线下降了。

    想了想后,申用懋说“我留在这里也无用,家父明日就回京城,先将事情禀报给家父,再做定夺。”

    主要是在苏州老家,申用嘉和林泰来利益捆绑很深,申家不可能完全无视林泰来。

    老家利益是有特殊意义的,他们父子今后总是要落叶归根,回到老家去的。

    林泰来又说“那今晚我就先自己找个地方躲着了。等明天申相回了家里,再看申相是否接见了。”

    申用懋无动于衷,也没有说邀请去申府躲避的话。

    这是为了避免给别人“口实”,毕竟都有人弹劾“申时行纵容门客横行不法”了,小心无大错。

    把申用懋也送走后,林大官人稍加思索后,便有了决断。

    对手下伙计们吩咐说“现在假装惊慌失措,留点东西,然后出去换个地方”

    然后就当着地上一群伤员的面,林泰来带着伙计们匆忙离开了三吴会馆,好像是生怕再有人来报复似的。

    这也很正常,毕竟对方那可是锦衣卫缉事官校。

    看到林大官人一行离开后,先前逃走的那十几人又回来了。

    一是为了救出受伤的同伙,总不能放任同伙躺在地上不管。

    二是冲进了林大官人和伙计们居住的各屋,不但为了泄愤大肆进行破坏,还把林大官人来不及带走的若干财物都抢走了。

    林泰来又从东城会馆蹿到了西城,并来到了宁远伯府。

    李如松虽然高挂了“免战牌”不见客,但其实正在家里大肆庆祝。

    升一级其实无所谓,武官品级本来就虚高,双俸也无所谓,李家不差那点钱。

    李如松最看重的还是御赐飞鱼服,这可比什么升官加俸重要多了。外臣如果能获得这种赐服,那就等于天子公开表明非常欣赏你了。

    听到林泰来到了,为了表示感谢,李如松亲自出来迎接。

    但林泰来并没有进去,就站在前院,将今天的遭遇对李如松说了。

    李如松便道“你先在我这里躲避,如果你想离开京城,过几日找个机会偷偷将伱送出城去。”

    虽然李如松不是很怕锦衣卫,但也压不住锦衣卫。而且锦衣卫是个很庞大和复杂的机构,谁也说不好到底会惊动到哪个层次。

    所以李如松送所能做的,就是偷偷把人送出京城。

    “没有必要那么麻烦。”林大官人淡定的说“明天等首辅回来了再说。”

    然后又对李如松说“听说明日天子銮驾回京,在京文武百官都要出城迎接。

    李都督你去的时候,如果见到申首辅,替我捎个话,就说他们申家老大不如老二”

    李如松苦笑道“你这话,有怨气啊,真合适说给首辅”

    林泰来不满的说“就是要让首辅知道,我有怨气想必以首辅的大度,不会跟我这个同乡后辈计较”

    史上申时行就以宽厚着称,尤其是在小事上特别宽厚,不然林大官人也不至于故意作死。

    当晚林泰来又一次住进了宁远伯府,在这里还是安全的。

    现实位面里的锦衣卫在大多数时候,并不像影视里那样,能够在权贵阶层肆意横行、为所欲为。

    大多数权贵怕的并不是厂卫冲进家里,而是怕关键时刻被厂卫打小报告。

    到了第二天,李如松大清早就出发,并来到德胜门外,和一群文武官员迎驾。

    上午时候,天子旌旗出现在众人视野里。

    没什么稀奇的,一切根据礼仪按部就班就是了,大部分大臣都是混在人群里随大流。

    但是今天在礼仪上出了一点小事故,今年已经七十的户部尚书毕锵因为年迈体虚,不小心失足跌倒在地。

    万历皇帝原谅了老臣子的失仪,下旨让亲军将毕尚书护送回家。

    有点政治嗅觉的看到这一幕,都能估计出,毕尚书大概马上就要请求致仕了。

    户部尚书那可是除了宰辅大学士之外,外朝文官仅次于吏部尚书的第二人啊。

    万历皇帝辇驾先进城,扈从皇帝去天寿山的大臣和留京大臣在后面合流。

    李如松趁机找到申首辅传话,申首辅沉吟了一下后说“让他半夜时过来见我。”

    在过去的寿宫选址风波里,李如松一封奏疏直接终结了风波。

    这直接帮助到了卷入漩涡的申首辅,所以申首辅必须要卖李如松的面子。

    林泰来让李如松去帮忙传话,也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

    等李如松回到宁远伯府,将申首辅回话告诉林泰来后,林泰来立刻让伙计们重新收拾行李。

    李如松愕然道“这是干什么难道府中有人慢待了你们”

    林大官人自信的说“等过了今天,我就会搬到申府去住”

    虽然嘴上如此自信,但在去申府之前,林泰来心里还是反复琢磨申时行这个人。

    毕竟这是预设的大腿,而且也是林泰来迄今为止,最有可能接近的权力高层。

    在明代政治史上,首辅权势的大小变化是一条很值得研究的脉络。

    在明代中后期,有一个强势首辅时期,意思就是内阁首辅权势最盛,可以直接威压外朝六部的时期。

    大明最有名气的一些首辅,基本都在这个时期。

    一般来说,公认的强势首辅起源于杨廷和,巅峰是张居正,最后的余晖就是申时行。

    在申时行执政的时候,还能勉强压制六部,但申时行之后,首辅就逐渐失去了对六部尤其是吏部的控制权。

    站在这个历史维度来看,申时行也算是个标志性人物,是强势首辅时期结束的符号。

    如果想从文史资料中分析申时行的性格,只会觉得很模糊,缺乏鲜明的辨识度。

    为人宽厚,但也会报复人;处事圆滑,但也有原则,经常拯救犯颜直谏的言官;

    和张居正关系不错,但也被万历皇帝信任;总体上是个好人,但欲望挺多,也经常结党营私拉帮结伙。

    大概也只有这样复杂的人物,才能在清算张居正之后的政治旋涡里站住脚跟。

    等到了晚上,李如松派了一百多家丁和军士,护送林泰来前往申府。

    这次林泰来没有被拒之门外,有申家的仆役提着灯笼,把林泰来领到了某处书房。

    书房里没有别人,林大官人对首辅老大人行了个礼,然后偷偷打量了几眼。

    这首辅相貌不错,可以看出年轻时隐隐然有彦祖之姿,毕竟是中过状元的。

    申时行温和的说“老夫那不肖犬子闲居乡里,承蒙你多有关照了。”

    林大官人当然假装谦虚几句说,哪里哪里,都是互相关照。

    申首辅很丝滑的转移了话题问道“李如松的奏疏,是你指点的”

    林泰来说“当日阁老不在京师,在下投靠无门,只好指点了李都督。”

    “那是老夫另一个犬子有眼无珠了。”申时行又道“敢问奏疏蕴含何意”

    这个问题是京师所有官员都想知道的答案,但没几个人有资格从林大官人嘴里获得真相。

    以申首辅的价值,当然有资格听林大官人指点,所以此时林泰来就不藏着掖着了,答道

    “第一,听说皇上心中崇敬世宗皇帝,所以将大峪山风水与世宗皇帝永陵相提并论,必将使皇上称心。

    第二,世宗永陵规制仅次于长陵,若用比照永陵名义的修建寿宫,皇上必然满意。

    所以只要说大峪山与阳翠岭对称,寿宫也要与永陵对称,规制要向永陵看齐,陛下就必定会采纳”

    得知内幕后,申首辅吃惊完也愣了好半天,仔细琢磨这个消息。

    一切的根源其实就是一句话,当今万历天子内心非常崇拜嘉靖皇帝。

    申时行久久无语,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机密。

    如果换成一般人,肯定就开始研究,怎么利用这个心理讨好皇帝了。

    但申时行坐在首辅位置上,位极人臣进无可进,已经不需要这种对皇帝的刻意讨好了。

    即便再讨好皇帝,也没地方可升了,所以申首辅考虑的方面更多一点。

    如果当今皇上崇拜嘉靖皇帝,以后会不会效仿嘉靖皇帝那种藏在深宫不出来的模式

    作为夹在百官和皇帝之间的首辅,又该怎么应对

    林大官人等了一会儿,却见申首辅仿佛陷入了沉思长考的状态,半天也不说话,心里就有点不耐烦了。

    试探着说“听说当日宣读李都督的奏疏时,还有李植等人弹劾在下”

    申时行都忘了问,林泰来是怎么知道皇帝所想时,又听到林泰来主动发问,下意识的答道

    “确有此事,不过那李植弹劾的不是你林泰来,而是申家门客。所以你不必忧虑,自然由老夫承担。”

    林大官人长叹道“朝廷中应该有很多愿意帮助阁老说话的人,但没有一个堪用的

    大好良机摆在面前,却让那李植弹劾完后全身而退,实在是情何以堪”

    以申时行的城府,竟然也没听懂林泰来这几句意思。

    此后又听到林泰来大言不惭的说“如果当日我在现场,早就让那李植坟头草三尺高了”

    林大官人这种张狂的姿态,让申首辅直皱眉。

    如果申用嘉在这里,会告诉老父亲,林泰来现在其实已经很克制了,连平常的十分之一都有。

    申首辅还是忍不住轻喝道“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林泰来不屑的说“当时肯定有不少御史、给事中等言官也在,但却没一个能打的

    如果我在场,当场就反过来弹劾,李植秘密勾结厂卫,内外串联”

    申首辅只说“君前无戏言,在天子面前,说话是要负责任的。”

    林泰来继续输出说“道理很简单,我在崇文门弄残了诚意伯,连首辅你都不知情。

    同样远在百里外的天寿山,为何李植就精准的知道消息,还清楚我的申府门客身份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李植与厂卫勾结,所以消息如此灵通”

    申时行又说“那你可有实证”

    林大官人笑道“这种事,还要什么实证什么叫风闻言事,需要实证吗

    能挑起皇上的疑心,让皇上自由心证就行了

    想想就知道,张居正和冯保内外串联的事情才过去几年,皇上能不产生疑心

    京城消息最灵通还有渠道传送消息的,就是厂卫密探了。

    如果不是与厂卫勾结,李植又能如何得知消息的

    如果李植不服,那就请他自己说明手段,如何第一时间就能知道百里外京城的事情。

    所以根本不需要实证,只需要分析事情因果,就足够了”

    申时行无语,也许林泰来一开始那些话并不是纯粹的狂妄,而是确实有这个能力

    林泰来总结说“李植、江东之、羊可立这三个小丑,跳梁至今,一直在针对阁老你搞事,烦不胜烦

    说实话,阁老您提携的那些言官实在太废物了,连这三小丑都收拾不了。

    如果由我出手,早把他们从朝堂上清理出去了”

    申时行被气乐了,反问道“你人都不在朝堂,怎么出手”

    李植等三红人组合,可都是反张居正的首倡者,深得皇帝信用,是能与皇帝直接对话的人。

    任何对三红人的攻击,往往要被皇帝怀疑成张居正势力反攻倒算。所以如果那么好清理,早就被赶出去了。

    林泰来立刻从怀里掏出一把纸条,“这些纸条上罗列了各种状况的应对之道,只要按着纸条去说,清理李植指日可待”

    申时行“”

    这三红人组合一直想把他这个首辅拉下马,如果能彻底清除掉,那就会减轻很大的压力。

    回过神来后,申时行有点心不在焉的说“还是先说说,你昨日打伤锦衣卫缉事官校的事情。”

    林泰来晃了晃手里的一大把纸条,“这哪是我的事情分明是阁老你的事情啊,看看这些纸条就知道了。”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