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四十四章 骂街的盐商们(上)
    写在前面的话,本章里的诗词,本时空还没出现过,不用提醒我。

    林大官人站在郑家别院大门外,今天在他的身后,没有昨天几百人追随那么可怕了,但也有几十个乡亲站着。

    在远处,不知多少吃瓜群众在强力围观,已经把附近街口都堵得水泄不通。

    昨天打成了那样,都没有波及围观的路人,说明现场吃瓜还是比较安全的,危险系数不高。

    但真要说现场围观的角度,最佳位置其实不在街头路边,而是在郑家别院大门里面。

    站在大门里向外看,不但距离林大官人最近,还能完整观看到林大官人的正面。

    比如充满了好奇心的汪员外,为了同乡道义,今天就亲自带着三十个私家打手,帮助郑家防守别院。

    此时汪员外就站在大门里,通过门缝偷偷向外观看。知道对方人多势众,汪员外也怕挨打。

    然后就看到自己意中女婿“王禹声”,踏着五彩祥云出现在大门外。

    他怎么出现在这里还没等汪员外反应过来,又看到那“王禹声”对着大门挥了挥手,高声叫道

    “燕子燕子我又来看你了今天带来了我的和诗”

    站在大门里的汪员外,此时整个人都麻了。

    经现场鉴定,这人根本不是什么“王禹声”,而是那个和郑家较劲的林解元

    江湖经验十分丰富的汪员外,也不知该如何出去面对这个高大的年轻男人。

    难怪这个年轻男人对自己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原来是这个意思。

    林大官人当然不知道汪员外就在大门里,他喊了几嗓子后,没有吟诗写诗,却又朝向了人群说

    “郑家为富不仁,以在苏州行盐而致富,但却不知感恩,对我苏州百姓毫无敬畏之心,当街横行施暴,我林泰来岂能坐视不理乎

    昨日乡亲们呼吁抵制郑氏盐,我林泰来便应了乡亲们的呼吁,做一个带头人

    欢迎扬州城里有志之士,前来与我洽谈合作,共同发展”

    人群里有人喊道“盐业内部自有默契,其他盐商未必肯与你合作”

    林大官人答道“谁说没有先前那汪庆汪员外就与我谈过合作事宜,并达成了初步意向

    甚至连结亲也不是没可能,到了那时候,扬州父老也都是我的乡亲了”

    听到这里,人群里一片哗然,今天果然又有劲爆的猛料,果然不虚此行

    在这个时代,商业习惯并不是很纯粹的市场竞争,同行之间往往保持着表面联合关系。

    所以才会有各种行业公所产生,很大的作用就是防止同行之间互相拆台。

    比如那些擅自降价的商家,很可能会被视为破坏规矩,被行业公所组织同行去打砸一顿,官府也不会管这种事。

    竞争不是没有,但也要讲究表面和气,不能搞背弃同行的恶意竞争,除非你势力大到可以不顾规则,官商、皇商之类的就是这种。

    在这样的观念下,众人听到另一个大盐商汪庆居然私下里秘密和林泰来洽谈,怎能不吃惊,更别说汪员外和郑员外还是徽州同乡

    而且还听到了“结亲”两个字,更是让人想入非非。

    扬州城是因为盐业而兴盛的城市,各家大盐商都是城里的名人,汪员外那点“后续无人”的家事也有很多人知道。

    甚至还有人私下里打赌,赌的就是汪员外最后是招一个上门女婿维持家业,还是过继一个同宗后辈当养子。

    没想到,今天从林解元嘴里听到了“结亲”两个字。

    这下事情可就大了,汪员外虽然实力不如郑员外,但也是很强的盐商,不知道郑员外能否经受得住来自同乡同行的背后一刀。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消化着林解元的主动爆料时,郑家别院大门打开了。

    然后就看到有位一身绸缎的富态员外,气急败坏的从大门里蹿了出来。

    “是汪盐商”当即有人认出了是谁,下意识的叫出声来。

    众人又一次感到意外,当事人汪员外今天居然也在这里,难道是为了与林解元当众“会师”

    汪员外急忙对着人群叫道“我不是,我没有,他瞎说”

    林大官人本来是背对着大门的,此刻被吓了一跳,汪员外怎么出现了

    他拿汪员外当说嘴,本意是为了搅混水和虚张声势,假装盐商内部已经有人支持自己。

    以此引诱那些不安于现状,真正想打破现有盐区格局的“野心家”上钩,扬州城一百多家盐商,总会有那么几个人的。

    可没想到,汪员外本人就在大门里面听着,还跳了出来公然否认

    面对这种完全没意料到的突发状况,林大官人心念急转。

    无论如何,不能让汪员外坏了自己的声势

    拿定主意后,林大官人立刻走到汪员外身边,用力拍了一巴掌,打断了汪员外说话。

    然后大声的说“员外不要担心,我答应过的事情,一定能做到

    我一定会把苏州名流张凤翼请过来,协助伱开拓扬州城书画市场,造福扬州本地士人

    我一定在苏州城扫除一切行盐障碍,保证你的货物畅通无阻

    最重要的是,我一定会把南京城秦淮河二百年来第一名姬马湘兰请到扬州,给你当外室”

    周围的吃瓜群众听到这一条条如此详细的合作内容,齐齐用狐疑的目光看向汪员外。

    这么多详细的计划,不像是没有准备现编现造的,要说先前没有谈过,那不可能啊。

    人群里也有其他来看热闹的盐商,说实话,听到林解元说的这些条件后,他们也感到动心啊

    就连汪员外带来的三十名自家打手,心里也十分惊诧。东家居然学会“背信弃义、阴谋不轨”了,这是要干大事的节奏啊

    面对所有人的猜疑目光,汪员外真的急眼了,用尽力气的喊道“我,我,我没有答应”

    林泰来答话说“我明白员外的意思了,全都是我的错

    是我年轻急躁了,我不该将这些机密事情随意公开说出来”

    汪员外已经气得破口大骂“王禹声你混账”

    林解元连连道歉“员外莫生气,莫生气,我不说了”

    汪员外气得暴跳如雷,语言已经无法泄愤了,他只想打人

    但他看了看林解元身后,打手比自己这边三十人还多,于是更生气了

    林泰来对着汪员外继续嚷嚷“不说了,我不说了我现在只吟诗给白姬听,不说其他事了”

    吃瓜众人这才想起,林解元屡屡来到郑家别院大门前,是因为对白花魁的一片深情。

    只是这两天,这深情掺杂了太多利益纠葛,仿佛有点变味了。

    只见林解元朝向大门,叫道“燕子燕子我现在就念诗给你听

    我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白燕,拿去参加征诗,一定可以夺魁”

    众人有点无语,直接用白美人名字当题目,林解元可能是真用心了。

    但是郑家别院并不小,起码大三进的深度,而白美人肯定居住在最里面。

    你林解元不带着人冲进去,在大门外面念诗,白美人怎么可能听得见

    这时候,又看到林解元对着数十名“乡亲”挥了挥手。

    于是那几十个人整齐的列成了几排,然后一起大声朗诵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

    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还有人站在前面,挥舞着手臂指挥,几十人便按照手臂挥舞的节奏朗诵,以求声音整整齐齐。

    一个人念诗,院子里的人可能听不见,但几十个人一起念,那就差不多了。

    就连汪员外的各种辩解声音,也完全被盖了下去。

    于是吃瓜群众就明白了,林解元说的念诗是怎么个念法了。

    等诗词念完,又有人在人群里开始发放诗稿,力求传播效果拉满。

    人群里有不少懂行的读书人,听完后再看看诗稿,就已经恍恍惚惚了。

    世界上所产生的诗词,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平庸无聊之作。

    但总有那么一些诗,只要放在人们面前,就能显得卓而不群。

    这首白燕仿佛是在拟物写一种叫白燕的鸟类,又仿佛是在写名叫白燕的美人。

    全诗通篇各种典故不停,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意境深远。同时还化用了刘禹锡晏几道的句子,但却又用的非常圆融自然。

    诗中也没有直接进行描写,却用柳絮、梨花等象征手法拟形写神,既像是美丽的鸟又像是美人,形神兼备。

    最后一句“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又仿佛是在一咏三叹,不知是劝鸟还是劝人。

    其他主旨、思想等等方面都先不提,就纯粹说这写诗的技法,当今天下又有几人能得

    如果拿这首诗去参加评比,别人又怎么比的过

    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林解元到底是文解元还是武解元

    苏州城的人文底蕴如此之深吗这样的人都只能去考武举

    正当读书人们为了这首白燕震惊的时候,有几个衙役从人群里挤过来,开口道

    “林解元本府吴太守有请走一遭吧”

    林大官人冷笑着问道“府衙要捉拿我”

    那衙役连忙说“不,不要误会,乃是请你去作客”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