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一十六章 法律武器
    海瑞之所以主动去找林泰来,并进行私下里谈话,是因为他知道,不能公开传唤和提审林泰来。

    但与林泰来谈完话,海瑞真的是很堵心,甚至于一夜未眠。

    入仕这么多年,海瑞遇到过不知多少糟烂事情和糟烂人物,跟那些人比起来,林泰来远远称不上烂。

    只从海青天自身角度而言,其实那些糟烂人物和事情不至于堵心,因为他只需要坚持原则,就能问心无愧的去面对。

    唯独这林泰来,让海青天知道了什么叫堵心。

    海青天能看出林泰来有问题,但又不能动林泰来,想坚持原则,但又不能坚持,于是就堵心了。

    而且看出林泰来有问题的,也不只是海青天,比如临淮侯世子李宗城这个传说中的当事人。

    现在全南京城都在说,就是李宗城砸了林泰来的船、打了林泰来的人后,又派官军去苏州把林泰来抓回来的。

    但李宗城自己心里当然清楚,抓林泰来这事绝对不是他干的

    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李宗城慌了当初谁能想到,与林泰来冲突后会有这样的严重后果

    李世子生长在公侯世家,对政治也是略知一二的,有的时候真相并不重要,只需要有人为了大局牺牲

    李宗城不想牺牲,他也知道,当前如果不能扭转舆论,就真完了。

    所以他将认识的聪明人全部召集了过来,然后讨教如何才能扭转舆论。

    众人七嘴八舌商议了半个时辰,也没有什么头绪,集体陷入了沉默。

    这时候突然有个门客说“小侯爷不如拿起法律的武器,扞卫自己的名誉”

    李宗城“”

    堂堂的侯爵世子、南京守备大臣公子什么时候,竟然也需要靠法律来维护自己权益了那不是普通人才会干的傻事么

    那门客继续说“可以去刑部控告林泰来寻衅滋事、捏造事实”

    李宗城下意识的问道“这有用能告的赢”

    那门客见在场众人理解不了自己的思路,就解释说

    “第一,能不能告赢没那么重要,关键是表现出一个态度

    要让别人看到,小侯爷敢于控告林泰来,敢于用法律说话

    这就能说明,小侯爷身正不怕影子斜,有利于扭转舆论

    第二,刑部对林泰来并不友好,去刑部告林泰来,应该于小侯爷有利。

    第三,逼着或者诱导林泰来在刑堂上否认自导自演,这样就是当堂说谎。

    这样以后如果找到证据有了反转,就可以直接把林泰来定罪”

    李宗成不由得陷入了深思,虽然拿起法律武器感觉很丢人,但这位门客说的也不是没道理。

    门客劝道“请小侯爷再细想,若想扭转舆论,你还能有什么手段可用”

    李宗城最后下定了决心,咬牙道“似乎别无他法,丢人就丢人,总比丢命强。虽然很掉价,但也干了”

    又过了一天,林泰来正在中山王府西园接见侍读兼谕德、国子监掌事赵志皋。

    林大官人质问说“去当个巡抚有什么不好的”

    在林大官人心目中,赵老头当然是最合适的下一任江南巡抚人选。

    主要是这人性格不强势,肯听劝,资历也够。

    而且能力应该也够用,毕竟这可是历史上打了万历三大征的首辅,能力再差又能差哪里去

    赵老学士内心有点纠结,还保留着老资格翰苑词臣的清高。

    虽然巡抚是朝廷直属官员,不属于地方官,但毕竟是在地方工作的。

    词林官迁转去地方干活,那不是从天仙坠落凡尘吗

    林大官人苦口婆心的说“巡抚品级最低四品起步,老学士去当巡抚,能直接解决四品待遇

    等熬过了这份资历,我帮你平定了江南风波,下一步上个三品侍郎也不难

    你这样词臣出身的人,若能上到三品侍郎,意味着什么,不用我多说吧”

    对翰苑词臣出身官员来说,只要能升到三品侍郎,就意味着可以觊觎入阁了。

    画大饼不难,难的是路线如此清晰。

    想让一个老官僚被大饼忽悠很难,但如果路线图如此清晰,还不心动就不是人了。

    “如果真能当巡抚,虽然很掉价,但也干了”赵志皋咬牙说“反正老夫都年过花甲了,不成就回家养老”

    没怀疑林大官人是否有这个能力,这可能又是赵老头的一个优点,正所谓“知人善任”。

    刚说服了赵志皋,林泰来正准备休息,忽然又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一名南京刑部书吏瑟瑟发抖的说“临淮侯世子赴刑部状告武举人林泰来,明日开堂审理,我等奉命前来传唤。”

    林泰来诧异的反问道“他居然去打官司,不嫌丢脸么”

    南京刑部书吏主动说“林解元可以不去。”

    林泰来答道“谁说我不去我林泰来向来尊重法律,当然要去应诉”

    那刑部来的书吏很意外,林泰来身上或许有很多优点,但从来不包括遵纪守法。

    那席家的人到南京刑部告了这么久,也没见过伱林泰来主动去刑部投案应诉。

    但不管林泰来怎么想的,与他这个书吏无关,传达完毕就回刑部去了。

    又到了次日,林泰来就去了刑部,又被领到西路院落的公堂。

    站在堂前,林大官人就笑了,果然是王世贞来审案。

    按照一般格局,正中间是正堂官尚书的公堂,东路就是左侍郎公堂,西路则是右侍郎公堂。

    这次林大官人被领到了西路这里,说明就是由刑部右侍郎王世贞来审案。

    这倒不是因为王世贞主观上想审这个案件,而是因为刑部其他人都不愿意接手,默认将与林泰来有关的案件都交给王世贞。

    谁让王世贞代表刑部收了席家的上告,给刑部招惹了林泰来这个麻烦

    等到升堂后,林泰来看了看坐在公案后面的人,果然是阔别了将近一个月的王老盟主

    上了堂后,林泰来没搭理原告李宗城,只欣喜的主动对王世贞攀谈说

    “在下本就有意拜访弇州公,但唯恐无缘相见,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了。”

    李宗城有点气愤,难道林泰来应诉,并不是因为被自己告,而是因为想见王世贞

    这是有多么目中无人这是有多么看不起自己

    但不管怎么样,只要你林泰来今天站在这里,他李宗城就赢了

    就像门客所说,官司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出不心虚的态度

    王世贞完全不想再见到林泰来,一边心里骂娘,一边拍下惊堂木说“公堂审案,严禁闲谈”

    然后就公事公办的说“现有临淮侯世子李某状告苏州武举人林泰来,寻衅滋事、捏造事实,造谣生事,误导民众”

    李宗城连忙开口道“审问之前,在下有一个问题,想要请被告确认”

    然后又对林泰来说“请问当日在枫桥外,你被抓捕这件事,是否自导自演”

    这是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先引诱林泰来做个伪证。

    林泰来稍加思索后,点了点头说“是”

    李宗城想也不想的对王世贞说“先记录下来,林泰来否认了”

    不过话才说了一半,李宗城突然也意识到有什么不对

    他愕然的扭头看向林泰来,心里万分不解。

    你林泰来怎么就敢承认了这跟事先设计好的情景不一样

    主审官王世贞也很震惊,下意识的反问道“你确定要这样说你在公堂上说过的话,都会被记入笔录”

    林泰来很无所谓的说“当然确定这么说,有什么关系

    反正少司寇你也大概也不敢,直接把我的话写进判词。”

    王世贞脸色一黑,至少在目前,他还真不敢直接把“自导自演”写进判词。

    这要传了出去,别人也不会信,只会认为是屈打成招

    愣了好一会儿,李宗城终于回过神来,然后又有点兴奋了,你林泰来居然承认了作假戏

    他连忙对着王世贞叫道“林泰来承认自导自演,罪行确凿

    请少司寇为在下伸冤,在下相信法律会给在下一个公道”

    但王世贞对林泰来当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虽然觉得林泰来表现很奇怪,但也不会轻易动手,只是静静的看着林泰来。

    林泰来不屑的说“一派胡言在下只是个遵纪守法的良民,能有什么罪行要认”

    然后才对王世贞说“首先,在这件事里,我并没有违法犯罪。

    就算在下真的找了几个人假装抓捕自己,那从法理上来说,也并不算犯罪”

    王世贞风花雪月太多了,于刑名上业务比较生疏,一时间没有理清林泰来的逻辑。

    林泰来不得不深入浅出的解释说举个例子,就好比演戏,在台上演戏犯法么

    在不直接损害别人利益的情况下,演戏并不犯法。

    又比如,李宗城如果哪天找了几个人假装抓他自己,这也不犯法啊。”

    李宗城气得驳斥说“但是你的演戏,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在民众当中引发了风波”

    自己拿起了法律武器,怎么能是别人的

    林泰来瞧也不瞧李宗城,只对王世贞说

    “至于民众为什么反应那么大,那又不是我能决定的

    我能管得了自己,但能管得了民众怎么想吗”

    王世贞也说不出什么,只是感觉林泰来说的仿佛都很有道理

    李宗城气急败坏的说“诡辩,都是诡辩之词若没有你刻意误导,别人又怎么会都以为是我做的”

    林泰来答话说“我林泰来从没有公开点名道姓,或者去告谁,连个诬告罪名都谈不上

    至于别人怎么认为的,与我无关

    李世子也不妨多多反思自己,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为什么别人都会认为你是幕后黑手”

    李宗城哑口无言,自己都已经丢人到拿起法律武器了,为什么还是砍不动林泰来

    坐在公案后面的王世贞沉默了片刻,感觉经过林泰来的恶意招认,本案已经审不下去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