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零三章 救风尘
    大明话事人正文卷第二百零三章救风尘虽然清流势力那些人都走了,但扫地生林泰来却没有退场,仍然在殿门前月台上不紧不慢的打扫着,被一些读书人围观和议论了一会儿。

    林泰来这个堵着殿门打扫的行动,让新来献香的读书人都非常不方便,少不得要问问先到的人怎么回事。

    所以就起到了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刚才的扫地生和大学者辩经的传奇段子逐渐扩散。

    后来者听到先到者的讲述后,立刻也能看到殿门扫地生身上的光辉了。

    就殿门里外这点地方,林泰来一直兢兢业业的打扫到了下午,对前来献香的士子们造成了巨大妨碍。

    直到临近傍晚,林姓扫地生才收了扫帚,回了国子监给安排的号房休息。

    号房就是单间宿舍,国子监有上千间号房正在使用,给扫地生分一间小意思。

    到了晚上时候,林泰来就陪着左谕德侍读兼国子监司业赵志皋吃饭。

    “听说你今日与顾泾阳辩经了”赵志皋问道。

    林泰来叹道“甚为可惜,竭尽全力也没有辨赢,侥幸平手,甚至还稍落下风。”

    赵志皋“”

    那顾泾阳是江南地区前三的学者,春秋经又是他最擅长的两经,你还想怎样

    随后赵志皋又说“我原本以为顾泾阳要批判王学,没想到是说春秋。”

    王学就是王阳明心学,大明后期最时髦的学术流派。

    林泰来闻言就连忙问道“这位顾先生是反对王学的”

    赵志皋很纳闷的反问道“你连这些学术脉络都不清楚,是怎么敢混学术圈,还找人辩经”

    林泰来解释说“在下生平爱好打熬文学,精力都放在诗词上了。”

    赵志皋这才继续说“不然伱以为顾泾阳的正道真儒四个字,是怎么来的

    这四个字针对的就是王学,在顾泾阳看来,王学不是正道,也不是真儒。

    在当今学者中,批判王学最重的就是顾泾阳了。”

    林泰来若有所思,随口道“那看来在下也要温习一下王学了,有机会遇到顾泾阳再辩辩经。”

    “看来你也是崇尚王学的。”赵志皋说。他对此倒是不奇怪,毕竟现在王学太流行了。

    林泰来否认说“不不,在下并不崇尚心学,在下更崇尚气学。”

    赵志皋理解不了,“那你温习王学干什么”

    林大官人很坦率的回答说“在下只是想找个理由,再跟顾泾阳辩经而已”

    赵志皋“”

    那顾宪成到底积了几辈子德,碰到你这么一个人

    此后赵志皋不想再扯顾宪成了,越扯越同情,又说起别的事情

    “八月十五那天,不会真出事吧海刚峰这样的官员,古今罕有,如果出事就太可惜了。”

    林泰来为什么会被海瑞辞退,赵志皋是十分清楚的,主要就是对是否继续高压有分歧。

    别人可能还不清楚,但赵志皋已经从林泰来口中得知,海瑞的态度有多么强硬,甚至还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

    乡试第三场结束的八月十五日,肯定就是一个爆发点。

    就连赵志皋这样知道了内情的局外人,也对局势有所担忧。

    林泰来也叹口气,答道“到时在下想法子去捞出海青天。”

    赵志皋赞道“你也是个有担当的人。”

    今日大成殿外激辩春秋经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文坛盟主王世贞的耳中。

    “泾阳无能啊。”王世贞无奈的叹道。

    给你顾宪成制造出了面对面的机会,又是在你最擅长的春秋经领域,你居然都不能给林泰来一记重创

    不过还好,让清流势力吸引林泰来注意力的意图达到了,那林泰来果然在盯着顾宪成。

    然后王老盟主对左膀胡应麟吩咐道“你拿我的帖子去拜访顾泾阳,约个时间聚聚。

    我要仔细安抚和鼓励他,免得他心灰意懒离开南京,怎么也要让他坚持到文坛大会结束后。”

    然后王老盟主又对右臂冯时可问道“先不说他们东林派了,我们八月十五中秋夜雅集筹办得如何了”

    文坛大会三场雅集,预计中秋夜这场是第一场。

    冯时可回答说“遵照前辈吩咐,已经借用到了三层高的大型楼船

    到时可以沿河停靠随机而动,一定能将林泰来隔绝在外面”

    王世贞点了点头,“甚好如今看来,楼船确实是最安全的办法了。

    无论在什么楼堂馆所或者园子,林泰来都有可能混进去,只有楼船才是最独立的空间。

    即便林泰来找到地方,也只能站在岸上望而兴叹”

    “前辈高见”冯时可忍不住又问道“到时候停靠在哪里”

    本来这是个机密,王世贞不想轻易说出来的,但对冯时可如果都保密,就未免太寒人心了。

    所以王老盟主还是答道“第一选择是武定桥旁边,当晚那里必定人流极大,可以给雅集增加气氛。”

    武定桥以及周边是南京城大部分地方涌入秦淮旧院片区的必经之路,当晚的流量可想而知。

    经验丰富的老盟主肯定也知道,八月十五考试结束,那时候的考生会有多么疯狂。

    在这个特殊夜晚,如果岸上有点乐子,那就更好了,雅集还怕不热闹

    此后南京城文坛突然平静了下来,因为万众瞩目的应天府乡试正式开始了。

    在这样等级的考试面前,即便是林大官人的光芒也不够看的。

    这次乡试与林泰来完全无关,他的武乡试在九月,在八月份林泰来就只能充当看客了。

    乡试三场里最重要的是第一场,取士基本就看第一场。

    第二场和第三场的重要性就差了很多,所以考生的忍耐度也越来越低。

    到了八月十五日第三场时,很多考生等不及耗到最后,下午就早早交了卷,然后一身轻松的从考场呼啸而出。

    有的人先回住处休息一会儿,有的人则直奔秦淮旧院。

    基本没有单独成行的,大都是呼朋引伴成群,找地方去发泄考试带来的压力。

    不知不觉间,武定桥下通向秦淮旧院的旧钞库街的街口,就已经聚集了数百人,而且人数还有持续增多的趋势。

    之所以都聚集在这里,没有继续前行,是因为有两列军士在街口一字排开,阻断了前行的道路。

    如果只是军士在这里拦截也就罢了,几百名士子绝对敢冲击过去。

    但是在军士的身后,却还有一名七十多岁的正二品高官,大家也都认识,正是右都御史海瑞海青天。

    此时海中丞全副冠带袍服,一丝不苟的板着脸,立定在军士的后面。

    武定桥下人员越聚越多,数目由几百向上千蔓延,大多数都是刚考完的士子。

    他们的心情正是极度需要放松的时候,却被堵在这里进退不得,情绪逐渐不稳和暴躁起来。

    不知道是谁带的头,众人一起不停的高呼“放行放行放行”

    成百上千的人一起喊起来,也是声闻十里,震动两岸了。

    反正这时候都已经考完,众人也不怕被禁考,更没了约束。

    在互相推攘之下,人群整体向前缓缓的移动,逐渐逼近了阻断街口的军士。

    气氛十分严峻,激烈的冲突仿佛一触即发。

    但海瑞依然没有挪动步伐,死死的站在军士后方,仿佛就是第二道防线。

    可是一旦冲突爆发起来,在这并不宽阔的河岸桥头街口地带避无可避。

    七十多岁的老人被混乱人群卷进去后,不会有好结局,弄不好还会栽倒在地被人群践踏而死。

    可是海瑞还是不为所动,他仿佛不在乎牺牲自己,对别人怎么看待更是不在乎。

    就算最终不能扭转这种堕落的风气,也愿意为此殉道而死,只要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

    河道下游半里外的楼船上,计划在今晚中秋夜举办雅集的王老盟主,以及他的门生故旧友人正站在顶层甲板栏杆边。

    居高临下看着上游岸边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王老盟主也不由得动容。

    他预料到了会有大批士子情绪爆发冲击禁令,但没料到海瑞竟然如此不要命的死扛。

    冯时可有点钦佩海瑞,问道“前辈身为文坛盟主,不能想想办法么”

    王老盟主摇头道“人性如此,岂是人力所能挽回海刚峰一心要殉道,谁又能拦得住”

    看着逼近的人群,以及摇摇欲坠的军士防线,海瑞脸色平静从容,等待着混乱时刻的到来。

    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海瑞忽然听到了从身后传来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奇怪的转身向后看去,却看到有数百名女子从南曲旧院区域的几条巷口一起涌出来,然后又一起提着裙角,朝着自己奔来。

    对最前面的带头女子,海瑞并不认识,但别人都认出来了。

    不是南曲行首、金陵十二钗第一、姬中豪侠马湘兰又是谁

    此刻海瑞将大部分人手都调派到街口,去堵截蜂拥而来的士子了,所以身边只有两三个侍从。

    正错愕之间,海青天就被数百名女子团团包围了起来。

    马湘兰上前一步,对海瑞说“奴家虽然敬佩青天,但也没听说过,自古以来有故意断人生路的青天老爷恳请海青天放曲中姐妹们一条生路”

    七十多岁的海青天从未遇到过这种红粉阵仗,正一脸懵逼。

    又有个脾气暴烈的女人冲了上去,对海瑞叫道“青天爷爷若真是看我们伤风败俗不对眼,就下令直接打死我们姐妹,反正我们也活不下去了”

    顿时数百名女子七嘴八舌的吵闹了起来,还有不知道谁趁乱把香囊解了下来,狠狠的砸向了海瑞。

    于是人群里又有许多效仿的,眨眼间海青天又挨了十几个香囊攻击。

    不能怪这些女人过分,毕竟海瑞做下的是断人生路的事情。

    向来果决明断海青天面对几百名被逼急的女人,一时间竟然不知所措,脑中完全没有一个章法。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