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七章 支持不支持吧?
    当海瑞官牌没有被亮出来时,李宗城是色厉内荏状态,嘴上咒骂恶毒,但心里进退维谷。

    打是打不过,但逃也不好逃。

    如果就此逃走,南京守备大臣临淮侯世子的面子往哪放以后会不会被全城嘲笑

    但林泰来将海瑞的两块官牌展示出来后,李宗城仿佛找到了一个契机。

    他从地上爬起来,毫不犹豫的转身就逃了。

    毕竟见到海瑞的官牌后逃走,这并不丢人,不会被笑话。

    至于那二十来个躺在地上的伤员,全被急于逃命的李少抛弃不管了,这种行为非常符合他的秉性。

    林泰来打架是很有分寸的,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没有死追李少不放。

    毕竟对方身份在那里摆着,光天化日之下,追上了又能怎样

    只是扭头对张家兄弟说“南京城不太平,回头将其他伙计都从船上叫下来跟随。

    至于该准备的防御手段,牛皮、笸箩之类的,还是要多准备些。”

    就在这时候,先前避入内院的赵彩姬听到前面的喧嚣动静,又出来了。

    她看到屋檐下两面官牌,竟然吓得腿软,一时间站立不稳,差点栽倒。“难道海青天要捉拿奴家”

    所幸林泰来眼疾手快,贴近身扶住了赵姬,并说“捣乱之人已被我打发走了,可以继续说学习我诗词的事情了。”

    靠在林泰来怀里的赵姬不禁愕然,难道此子是真心想推销诗词的

    她又看向了那两面官牌,林教授这是不打算用武力,改用权力推销了

    众所周知,秦淮旧院乃是全国最好的文学传播平台之一,晚明不知多少风流才子都是在这里扬名的。

    林大官人就寻思着,既然来都来了,不借机给刷一波文名,岂不是浪费

    “奴家今天真真惊吓到了,心慌体软的,快扶我进屋。”赵彩姬摇摇欲坠的说。

    林泰来一边扶着赵彩姬往里面走,一边关切的问道“那李宗城究竟怎么回事和你什么关系”

    赵彩姬“”

    你林泰来是不是有毛病当着女人面,关键时刻一定要提到其他男人

    又过一日,海瑞来到南京都察院升堂,当他走进都察院的第一时间,就觉察到了不对劲。

    竟然有很多官员,到的比他还早,而且人数非常齐全

    对于以闲散、纪律涣散闻名的南京衙门来说,这是非常罕见的。

    海瑞这个人对制度执行是非常严格的,比如他的升堂日一定要求所有院内官吏冠服整齐、不得迟到和缺席,还要一板一眼的行礼,都引发过不少怨声载道。

    像今天这样情况,就让海青天感觉有点见鬼。

    为何自己成了来上班最晚的人这帮人什么时候上班如此积极了

    升堂时,海瑞又感受到,所有人看向自己的眼神似乎很异样和诡异,还同时充满了求知欲和期待感,这让海青天很是不解。

    这种迷惑,一直持续到南城巡城御史汇报工作。

    “听说总宪官牌前日在曲中红伶赵彩姬家中亮出,并且一直展示在赵彩姬家中。

    如今满城议论纷纷,各种流言蜚语都有,是否需要澄清”

    海瑞“”

    夭寿啊他活了七十多岁,第一次沾惹上花边桃色新闻

    他本能的感受到,似乎所有人都在盼着,自己不要澄清或者说不清楚。

    毕竟拉良家下水是很多人的恶趣味

    又有个御史很关心的开口道“总宪身负天下之望,一定要保重身躯啊”

    忍无可忍的海青天对左右吩咐道“立刻召唤林泰来”

    在海青天想来,想澄清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始作俑者治罪并明正典刑,谣言自然就平息了

    结果正在城南秦淮旧院活动的林泰来,又再次贯穿“市区”,被传唤到北郊都察院。

    和前天办手续的待遇不一样,这次林大官人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被提审的犯人,乖巧的立在明堂门槛外。

    很久没有审案的海瑞这次亲自出面,拍案喝道“林泰来本院有言在先,尔若违法乱纪,罪加一等”

    林泰来答话说“在下自然记得,不知老大人再次重申又是何意”

    海青天即便再生气,也是要讲究公正的,并没有直接定罪,还开口问道“你持本院两面官牌,入赵彩姬家,作何解释”

    林泰来又答道“为了在南曲旧院推行一个学习在下诗词项目,所以要与南曲名姬赵彩姬会商。”

    海瑞摇了摇头,这理由还能更扯淡么伱怎么不说是找赵彩姬学习金陵官话

    心里谈不上是不是失望,海青天冷淡的说“你的诗词看来假公济私和渎职无疑了,自己认罪吧,本院这里容不得你了。”

    看来此子也是个完全经不起考验的庸人,才得到权力的第一天,就彻底被腐蚀了。

    林泰来忽然抬起头来,愤恨的质问“什么渎职老大人为何先入为主,强行冤枉在下”

    宠辱不惊的海瑞静静看着林泰来,随便你狡辩,明摆的事实性质难道还能被你几句话改变

    林泰来伸手就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挥舞着说“这是在下近两日写的诗集斗胆请老大人阅览”

    海瑞无语,别人自我推销都是一首一首的来,你直接上一个诗集

    “不看”海瑞不想上这个当,充当推销诗词的帮凶。

    只要他看了,就等于变相帮这个渎职罪犯推广了。

    林泰来叫道“老大人若不敢看,就是强行冤屈在下,愧对青天之名”

    没人能道德绑架海瑞,因为他本身就是道德模板

    所以海瑞出自公心,将小册子接了过来,只见封面上写着今乐府。

    对此海青天不禁冷哼了一声,简直好大的口气

    翻开后,又看到第一篇题目是农家苦,这个题目终于成功引起了海青天的兴趣。

    众所周知,海青天治政十分讲究一个对百姓疾苦的怜悯。

    “陆地水平铺,秋禾风乱舞。水旱相仍,农家何日足墙壁通连,穷年何处补往常时不似今番苦,万事由天做”

    看完后,海瑞深深叹了口气,通篇真就是一个苦

    在这个鸳鸯蝴蝶浮浪纷飞的年代,很少有人写这种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词了。

    念及此,海瑞忍不住翻开了第二篇,只见题目是打鱼苦。

    这又让海青天愣了愣,第一篇是农家,第二篇是打鱼,难道要把各职业写个遍

    “打鲥鱼,暮不休。前鱼已去后鱼稀,搔白官人旧黑头人马销残日无算,百计但求鲜味在。民力谁知夜益穷驿亭灯火接重重”

    海青天看完后,连连叹气,而后沉默了。

    鲥鱼是南京城的特产,打鲥鱼之苦自然具有很强烈的现实色彩。

    翻开第三篇,题目是灶户苦,果然换了个职业继续苦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第四篇,流民苦。

    “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出门茫茫何所之青青者榆疗吾饥。愿得乐土共哺糜”

    满眼都是凄苦哀鸣,后面还有十篇,篇篇都是苦,合成了十四苦。

    以海瑞之心性,也不忍心继续往下看了,轻轻的合上了册页。

    无论诗的质量如何,就这意旨,也配得上今乐府三个字了。

    林泰来得意洋洋的说“老大人你就说这本诗集行不行吧”

    原作者这嘴脸与诗词内容的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海瑞心内五味杂陈,像是被强迫一样的答道“行,太行了。”

    从诗文本身来说,自己这句评价肯定是完全公正的,但为什么还是总觉得很违心

    这就是文学作品和作者品质是两回事的道理

    海青天就是理解不了,这样反映当代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系列诗文,怎么会被林泰来这种人写出来

    此子的身上,哪点像是能写出十四苦的气质

    这种诗集,本应该由他海瑞这样的人写出来才正常

    于是林泰来继续振振有词的说“圣人云,不教而杀谓之虐所以整饬风气,必须教化为先

    故而我冥思苦想,写了这个诗集,先在南曲组织乐户学习,通过民生疾苦来净化彼辈心灵。

    我找赵彩姬,就是为了通过她来推广学习通过树立她这个先进典型,以先进带动后进,最后共同进步

    一切都是为了老大人交办的差事,怎么就是渎职了怎么就是假公济私了”

    海瑞“”

    你林泰来是怎么想到,在腐化堕落、浮华浪荡花街柳巷销金窟,推广学习这种强烈表达民生疾苦的诗文

    林泰来又请示道“这样有意义的文化项目,老大人就说支持不支持吧”

    海青天长叹一声,竟然说不出一个不字。

    这姓林的从心思到逻辑,实在太缜密了,自己居然无法驳斥。

    其实这样的强烈现实主义风格诗文也是他想在文艺界推广的,但文学水平不够,导致力有不逮而已。

    反复衡量了一会儿,海青天最终按下对林泰来的生理不适,强迫自己论迹不论心了。

    最后海瑞吩咐说“这诗册留下,本院发官银召集官匠,用最快速度刻版,三天之内印出来,交给你去教化人心。”

    林泰来习惯性的逢迎说“老大人可以署名一个编校,并且写个序文”

    海瑞毫不客气的呵斥道“滚本院岂是趁机沽名钓誉之辈”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