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九章 不讲武德的老人家
    此时的林教授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把文坛盟主的风头都抢了。

    他正沉浸在获得打入文坛机会的喜悦中,并开始考虑,如何才能装作经常参加雅集的样子。

    从总堂赶过来的宋全还在苦苦劝说,请林泰来立刻班师,回援总堂。

    “只要你肯回师横塘镇,就让你做安乐堂的副堂主”宋叔亮出了最后的底牌。

    当然,这也肯定是陆堂主所开出的最大筹码,反正一个副堂主也不花钱。

    林副堂主于是林泰来更不想去了。

    一个半月之前的宋全绝对想不到,林贤侄泰来竟然会崛起到如此地步。

    他又换了个角度劝“你一直很不喜欢被人称为小奉先,这次就是你一個改善形象的机会

    你不是自称熟览史书吗,不妨看看那些忠肝义胆之人都是如何行事的

    只要你迅速回援,救总堂于水火,江湖上人人都会夸伱一声忠义”

    “宋叔啊,你这读史读的也不透啊。”林泰来叹道“史书上那些懂得拥兵自重的人,在大部分时候都比忠肝义胆之人过得滋润啊。”

    宋全“”

    林教授拍了拍宋叔的肩膀“叔,又不是什么大是大非家国大义的事情,若非遇到明主,愚忠要不得。”

    宋全茫然的望着已经开始西斜的日头,自己辜负了堂主的委托,拼尽全力也未能劝动林泰来回师救援。

    林教授开始张罗饭局,与手下们商议去哪里吃席,庆祝一下打入文坛的新开端。

    正在此时,前两天出现的那位疑似武官的方脸老者,不紧不慢走进了茶舍,身后还是有几个护卫。

    林教授也没想着与这老者还有什么交集,也就没有在意,仍然在说晚上酒席的事情。

    这老者却主动走到林教授桌前,掏出一张文稿放在了林泰来面前。

    林教授瞥了一眼,立刻大为惊讶

    只见这文稿上只有一首七律诗,却是自己亲笔写下的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去难。

    二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没错,就是前两天送到浒墅关税使王之都那里的诗稿。

    记得记得王税使说,这诗是要送给戚少保的

    想到这里,林教授抬起头,狐疑的盯着面前这位方脸虎目的老者。

    不知怎得,这老者在林教授眼里,突然变得很有气势的样子。

    “这诗稿怎得会在阁下手里”林教授有点不敢相信的问道,称呼从老人家直接换成了阁下。

    老者很平静的说“听说本就是写给我的,为何不能在我手里”

    林泰来大为震惊,难道自己有眼不识金镶玉了这老头莫非就是历史课本上必有的戚继光戚少保

    他又想起,历史上戚继光似乎就是在万历十三年左右,在广东总兵官任上被解职的。

    然后戚继光就从广东北上返乡,路过南直隶,难道这就被自己碰上了

    真没想到,冷不丁的就遇到个这么大的人物。

    林教授站了起来,也没有叫破身份,行个礼道“原来是老英雄当面,在下有失远迎”

    戚少保却有点怀疑的问道“恕我直言,这首诗真是你所作

    老夫真想不到,除了老夫之外,天下竟然还有第二个既能打还能作诗的。”

    林教授“”

    如果你老人家身上不是挂着民族英雄光环,我林泰来一定要让你知道,什么叫ua

    不过在身份低微时剽窃诗词,迟早会遇到这种被质疑情况。

    对此林教授也不是没准备,也不用生气,便开始解释创作思路

    “其实这首诗,里面很多词句的蕴意灵感都来自戚少保的诗词。

    例如,劳劳车马未离鞍这句,蕴意取自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这句。

    又例如,秋风宝剑孤臣泪,灵感取自星含宝剑横,以及孤臣于此望宸銮等句。”

    听着林泰来的解释,晚年版戚少保的抑郁心情忽然缓解了不少,这就是民心啊。

    饶是戚少保一生南征北战见多识广,也没见过如此眉清目秀、说话又好听的少年。

    戚少保又拿起了诗稿,感慨着说“不想我在暮年之时,收到足可盖棺定论的重礼。

    如今我不过是个解职老军,只能传你一门绝世枪法,作为回报了。”

    林泰来无语,说来说去,还是没用的枪法能不能换点别的

    戚少保上次懒得多解释,但这次则耐心了很多,侃侃而谈道

    “这门枪法源自前宋杨家梨花枪,经过唐荆川前辈的改良。

    三十年前,荆川前辈将枪法传授给了我,总称为杨家枪。其实我觉得,叫唐家枪更合适。”

    唐荆川就是嘉靖朝的一代奇才唐顺之,二十多岁就拿了会试第一,本来也是个能文能武的少年天才人物。

    可此人在仕途上,每次政治抉择几乎都是错误的,导致他虽有一肚子各种学问,结果终生不得志。

    林泰来听着老人家回忆式的“讲古”,下意识捧着话说“对这枪法既然得自唐荆川,就应该叫唐家枪,唐家霸王枪”

    这名字你是认真的戚少保愣了愣,然后才说“你若将它学了,随便你怎么命名了。

    这门枪法至今还没有真正传人,老夫一直深以为憾,唯恐让故人绝技失传,他日有何面目见故人于地下也”

    “是啊是啊,确实应该赶紧找个枪法传人。”林泰来附和着说。

    然后戚少保很期待的说“我只是路过苏州,不会逗留太久,只能先将枪法二十四式的要诀和招式架子传授给你。

    今后就靠你自行勤加练习,不断精进了,不知枪法在你手里,又会变成怎样。

    时间实在太紧迫了,从明日起,你开始跟老夫学习枪法,先全心全力学上十日”

    说完了后,戚少保的神情饱含鼓励,对着林泰来点了点头。

    “啊,这”林泰来小声的说“我可以不学吗”

    戚少保“”

    可能他完全没有意料到,竟然有人拒绝自己传授枪法

    几道含有杀气的目光,从戚少保身后的护卫那里射向林教授。

    在忠心耿耿的护卫们看来,这个小子实在太不敬重他们的戚将军了。

    戚少保回过神来,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质问道“为何不想学”

    林教授叹口气,如今的苏州城,文坛大会如火如荼,自己刚从冯二老爷手里拿到一张小门票

    如果天天跟着戚继光学一门没用的枪法,怎么分身去文坛大会立字号

    但也不好直说,林教授就很委婉的答道“在下一个遵纪守法的城镇良民,学兵器作甚”

    当今的战阵用枪法,一般都是用三四米长的大枪。

    在市井打群架,铁拳金鞭就足够无敌了,搞个几米长的大枪纯属多余,而且经常不好施展,林教授真的全无兴趣。

    戚继光目光如炬的喝问道“真当老夫没见过若说不练兵器,那你的铁鞭又是怎么回事”

    林泰来无奈的说“在下生性喜欢直来直去的,一拳打去三羊开泰,一鞭下去四大皆空。

    而枪法讲究一个韧劲,除了扎之外,又是圈又是拿又是缠的,不合在下口味啊。”

    众人仿佛都听得出了林泰来的言外之音在下仗着天生力量和反应速度,铁拳金鞭直接去莽就足够了,大枪这种技术型的武器真没卵用。

    戚少保身后一名年纪半百的护卫大怒道“小子安敢如此狂妄,待我来领教一番”

    “住口退下”戚少保回头喝道。

    那护卫只能悻悻的嘀咕道“其实跟小矮子打习惯了,也不太习惯打这么高的。”

    戚少保又对林泰来教诲说“少年人总要有个志向吧,以你的人才,难道就甘心蹉跎于市井之间

    若想为国效力杀敌,枪法终有用武之地,让你出人头地,封官荫子”

    一米九几的林泰来拍着胸大肌,豪气干云的说“在下岂能没有志向

    今年计划考过县试府试,明年争取拿下道试考中秀才然后用三到十年时间,努力通过乡试”

    戚少保“”

    他有点生气了,你一个十八岁的小年轻,满嘴鬼话忽悠一个五十八岁的老人家,这合适吗

    如此老人家也不用讲武德了,戚少保便不再听任何理由,不容置疑的说

    “今日该说的都说了,明日我再过来,开始传你枪法。”

    南征北战治军几十年,还能治不了你一个毛头小子巡抚知府知县来了也没用

    林教授顿时头大如斗,戚少保戚爷爷求放过你老人家怎么就如此固执呢

    天天被抓着学枪法,还怎么去文坛大会立字号那里才是自己挥洒才华的地方

    早知道,就不写那么一首诗招惹戚少保了

    深明治军之道的戚少保决定再给一个甜头“待你学成后,老夫就将所用的神威烈水枪赠送给你,反正老夫以后也用不上了。”

    林泰来试探着问“可以不用学枪法,只赠送神枪么”

    戚少保面无表情的说“不行。”

    于是林教授看向还没走的宋全,“叔,宋叔,你是来喊我回横塘镇的”

    宋全搞不懂这个神秘老头的来历,正在懵逼,听到林泰来的询问,下意识的点头道“是。”

    林泰来长叹一声道“让父母想念我,都是身为人子的罪过啊。

    竟然还要劳累宋叔亲自过来传话,我也该回横塘镇尽几天孝了”

    宋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